[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6803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 目 录摘要及关键词3一、 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二、 教育腐败产生的原因4 (一)体制的缺陷是教育腐败的根源4 (二)教育经费短缺及优质教育供给不足4 (三)监督机关缺失5三、我国教育腐败的表现形式5 (一)人事管理、安排中的腐败现象5 (二)行业类腐败5 (三)利用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工程发包、企业承包索贿受贿5四、针对教育腐败相关问题的对策6 (一)坚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6 (二)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监督6(三)尽快修改完善高等教育法7结语7关于教育领域腐败现象的思考摘要:2007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一份名为学校腐败:出路在何

2、方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不管富国、穷国都存在着教育腐败现象。采取应对措施已经是刻不容缓。2010年月,中央下发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教育系统要充分抓住这次专项治理的机会,努力把教育基建工作搞得更好,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教育领域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腐败问题的现状、原因、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并且提出一些解决意见。关键词:教育;腐败;高校;体制;表现形式;对策近年来,曾有“净土”美誉的高校不时传出腐败丑闻:采购设备吃回扣、基建

3、工程“暗箱”操作、招生人员索贿受贿,还有学术腐败等等。于是,有人惊呼:高校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区。高校真的成了腐败现象的高发区吗?如何正确看待高等教育领域里出现的腐败现象?其根源何在?怎样从源头上防止它?本人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一、 我国教育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在不断受到“教育产业化”的冲击。一方面教育部门始终声称不赞成教育产业化。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将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带入校园,破墙开店,成立各种各样的公司。一些热门专业实行市场化操作,大幅度提高学费,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成为学校的“消费者”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等花费成为学校后勤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教育主管部门始

4、终不承认的“教育产业化”确实实在在的被一些学校所接受了。正是这种“双向规则”导致教育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在这里,笔者不是要将教育领域的一切问题全部归咎于教育产业化。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迟迟不敢迈向产业化的结果。目前,许多高校事实上不断推进学校的产业化进度,而相关主管部门又迟迟没有推行出相关的管理机制,导致某些高等院校的负责人不仅掌管着庞大的教育科研经费,而且可以巧立名目,化公为私。最终导致原本被誉为“清水衙门”的教育领域成为腐败的滋养地。二、 教育腐败产生的原因(一) 体制的缺陷是教育腐败的根源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的褚宏启认为,只要有权利

5、和利益的地方就会有腐败的发生。纵观世界各国及我国反腐斗争的实践,我们会发现许多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都与权力体制的弊端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腐败的核心表现一是权力腐败,由于教育体制的漏洞导致一些权利的不到制衡,于是,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必然导致权利的滥用,最终导致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二) 教育经费短缺与优质教育供给不足 教育投入不足,是造成学校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财政拨款紧张、管理能力低下、缺乏严格的会计审核制度、信息不畅通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腐败的滋生和加剧。在教育经费匮乏和教师待遇低下的双重现实下,校方也不得不采取措施创收,而用紧缺的学习机会换取经济利益无疑成为效益最快的途径。(三)监督机制缺

6、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对那些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并没有及时跟进。同时,高等教育法在这一环节上的法律法规的缺失,也使一些高校看到了法律的空挡并且成功的钻了空子。三、 我国教育腐败的表现形式(一) 人事管理、安排中的腐败现象从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揭露和查办的大批腐败案件来看,没有哪一件不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没有那一件不与人事腐败有关。形形色色的权钱交易,已是无孔不入,它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了很多的领域,很多的部门,很多的地区,有的已达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连过去被称之为清水衙门的文化教育部门也难于幸

7、免。人事管理腐败是教育腐败的最主要形式。由于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人事管理中,普遍还是采取上级任命的制度、干部任职的制度,导致在高校校办产业的干部聘任中也存在腐败现象。(二) 行业类腐败行业腐败主要是指发生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例如:招生、考试、收费等活动中的腐败行为。这种腐败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校招生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招收关系生、人情生;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大肆收取入学赞助费;有的利用学生求学心切,以帮助学生入学、选系、改专业等为名索贿受贿;在教学考试中,有的教师收受学生钱物私自修改学生考试分数,帮助学生蒙混过关;在学生管理中,有的教师利用班级干部学生会的任命以及各种评比、奖励的发放等工作便

8、利谋取私利,或收受学生钱物,或直接贪污挪用保管的经费。(三) 利用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工程发包、企业承包索贿受贿目前我国高校校办产业大分部没有专职的纪检人员,同时由于学校纪检部门工作任务繁忙,往往顾及不到对校办产业重大工程发包和招标工作的全程监督,校办产业中的基本建设发包和企业承包招标工作多由企业自行组织实施,同时学校缺少相关专业会计人才对建设中的支出、费用进行结算审核,导致了一些“暗箱操作”现象的产生,极容易发生索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四、 针对教育腐败相关问题的对策中央纪委监察部于2007年10月24日召开的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会议上贺国强提出:”在坚决惩治

9、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根据中央的这一指示,笔者认为教育领域的防止腐败应该充分结合十七大精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对策研究,高度重视新鲜经验的推广和理论研究新成果的运用。在打击腐败,预防犯罪方面不断的摸索,在加强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推进源头防腐,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方面,探索了有效的经验,取得了

10、重大进展。具体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 坚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改革步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如何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深化,通过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扩大,从而达到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最终防止腐败的产生和发展。(二)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监督失去监督制衡的权力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有效预防腐败,就必然要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制衡监督机制,形成校办产业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全方位权力监

11、督约束体系。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是在校办产业系统设立专职的纪检监察机构,定期不定期对企业贯彻执行校办产业各项制度情况的监督和检查,2.要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特别是对校办产业各级“一把手”和掌管“人、财、物”等重要权力岗位的监督。3.建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层级监督机制,既强调上级对下级,又注意下级对上级,更注重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在这个体系中,每个人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权力被科学配置,有效地分解。(三)尽快修改完善高等教育法通过法律的威慑力来震慑腐败行为是短期内防治教育腐败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高等院校的自治权限,允许高等院校在公开的基础上,选择教职员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规定高等院校必须在公开的基础上,选择教职员工。结语:党风廉政建设和防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既要看到教育系统腐败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又要看到反腐倡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学习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同时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努力将腐败扼杀在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