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682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青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状况调查报告目录内容摘要1正文一、社会调查的过程2(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2(二)调查内容2二、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2(一)社会调查对象2(二)农村青年个人情况2(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3(四)农村青年工作状况3(五)家庭收入情况4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4四、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希望及学习需求4(一)对个人基本情况分析4(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5五、讨论与建议6六、调查结论7参考文献7内容摘要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学历的高低关联着你能否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特别是农村青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的大部分,国家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青年又是新农村

2、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农村青年的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对我市农村青年对学习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农村青年学习作了一些建议。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对家庭生计、农村医疗保障、农民养老、子女升学和就业、农民权益保障等问题最为关心。这些都是关系到将来农民生存保障和利益保障的重要问题,与农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只有准确真实地掌握农村青年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农村青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一、社会调查的过程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并以当面填写问题答案的形式为主。(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时间:2

3、012年9月10日2012年9月20日地点:方式;问卷调查法(二)调查内容1、社会调查对象2、农村青年个人情况3、农村青年学习需求4、农村青年工作状况5、家庭收入情况二、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一)社会调查对象本地区1835岁以上到目前为止未离开农村的部分青年。数据呈现了以“未婚群众农村青年”为主体的构成概貌。(二)农村青年个人情况在对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总体看来初中、高中(职高)学历的人数占大部分。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普遍,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使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就业困难

4、的情况。(三)农村青年学习需求在调查对象中91.2%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75.5%表示:希望通过业余的时间来学习;15.6%的农村青年选择脱产学习,8.7%的农村青年选择完全自学。并且有51%的农村青年想通过上广播电视大学来提升学历、自身素质,以及愿意参加电大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总体看来农村青年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比较热衷,其次是法学、工学和农学。在技能培训方面青年们多数选择的是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与操作,现在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他们可以用电脑辅助工作,比如网上销售,并且还可以通过电脑上网了解各种相关信息等,既省时又省力而且还方便,深得农村青年们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另外还有部分农村青年对

5、种植业、养殖业、烹饪、家电维修、旅游服务、建筑业、医疗保健、汽车维修、机械加工学习需求。还有一小部分农村青年选择其他种类的技能培训。可见大多数农村青年已认识到了知识和技能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他们的自身素质、思想状况在不断的提高。(四)农村青年工作状况农村青年由于缺乏技能,往往不能适应用工要求或只能从事高强度、低技术、低收入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部分在家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青年也经常遇到缺乏技术指导的困难。(五)家庭收入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资料显示,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中,他们的年收入多大部分是1万至3万元左右,占27.9%;说明这部分人经济收入能满足温饱,并有部分节余。这些人

6、的主要收入除耕种外,还在农闲时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年收入在1千至2千元,2千至5千元,5千元至8千元,8千至1万元,3万至5万元左右,各占15.9%、8.5%、5.4%、14.6%和13.6%;这说明多大部分人的年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经济收入只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基本温饱问题,没有节余。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耕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并且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在土地上的投入较高,回报较低,这一群体普遍认为种田不划算。而年收入在5至8万元,8万至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各占2.7%、1.4%和1.0%。这些经济收入较高,比较宽裕的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养殖业,主要种

7、植水果等经济作物和饲养家禽,并且种养殖面积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家庭生计问题,其次是子女升学和就业问题,及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四、农村青年对未来发展希望及学习需求(一)对个人基本情况分析第6/10页在对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对教育的需求程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如果农村青年有机会继续学习的话,大多数人会选择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以及通过

8、到城市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时间对于他们这些以出卖劳动力为主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基于同样的原因,绝大数的农村青年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上选择了农业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实用技能以及自己有关的政策。在对待新生事物上,没有一个人因为新技术具有风险性而选择不响应。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层次,通过脱产学习方式攻读相应的学历,利用学校的机构的载体主要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人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二)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国家政策的原因,直

9、接导致农村教育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在受调查的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充份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楚,有一定的人生目标。第7/10页五、讨论与建议1、技能问题农村青年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体,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都离不开广大的农村青年。一方面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需要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

10、,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2、项目问题当前,由于农村青年还存在的这些劣势:资金短缺、经营管理能力不够、信息闭塞、法律知识贫乏、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使得他们所缺失的东西无法从市场上得到弥补,他们唯有转向掌握着最多的政策、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经济资源的政府,希望能够提供优惠的政策、容易获得的贷款、真实及时的市场信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和实用的科技知识。基层团组织应该积极地为他们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地为青年人排忧解难。3、思路问题农村青年正处于青春期、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尚具有多重不确定性容易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因此针对农村青年自身特点,应加

11、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青年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宣传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对农村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4、发展问题。第8/10页充分发挥农村团组织作用,农村团组织是各级政府在农村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制定涉及农村青年事务的重大政策时,要广泛听取农村团组织和农村青年的意见。为培育农村青年正确价值观,还要在认真抓好农村青年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不断发展健康向上、具有民族特色、农村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农村青年健康发展,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排演一批具有乡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乡村节目

12、,活跃农村青年业余生活,增强农村青年参加集体活动意识,加强集体观念。同时还要注意发现各类优秀农村青年,树立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鼓舞、激励他们。总之,农村基层团组织应该与农村青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党的现行农村政策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村青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六、调查结论通过此次调查我的感触很深,党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要把加强农村青年教育这件事作为重点,因为农民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着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村青年,才能充分调动农村新青年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解决或缩小现今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地位悬殊等不

13、平等现象,才能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小云,赵旭东,叶敬仲。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张振德。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J】。领导科学2007.73刘建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道德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7.2关于春江街道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农村青年作为当前我国农民的主体,他们的生存、生活及发展状况对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准确真

14、实地掌握农村青年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青年工作,农村青年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希望。青年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素质能力的决定因素全面掌握农村青年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能在提升农民青年朋友综合素质做点什么,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力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与电大教育事业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在2012年3-4月对富阳市春江街道的农村青年学习需求情况作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式进行。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跟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本次调查对象年龄主要集中

15、在18周岁到35周岁,年收入基本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他们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其中1人初中毕业,1人职高毕业,2人普通高中毕业。调查表明,农村青年总体的文化素质和技能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2万元的有两名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2万元,说明城乡差别拉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总体均有所提高。(二)学习需求在调查中,几名调查对象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或者掌握一门先进技能,学以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二、影响农村青年

16、学习需求的因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2、农村传统思维模式束缚严重。长期以来,农民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政府对其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这是农民教育发展迟缓的思想根源。此外,由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见效,与我国现行的制度在时间上存在有一定的矛盾,与之不挂钩,缺乏定量指标,这使得许多地方领导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工程不感兴趣。从农民方面来看,

17、农民由于传统农业耕作意识的影响,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对自身素质状况不能正确认识,缺乏忧患意识。相当一部分农民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了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学习技术耽误生产,上学还得花钱,搞生产多少能挣点钱。这种思想造成农民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4、农村青年普遍缺乏人生规划的意识。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受传统思想束缚,恋家思想严重;二是由于文化水平低又无专长,在

18、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三是基层政府对农民外出务工培训不够;四是对个人发展定位不准,或者对前途缺乏长远打算。无论出外打工还是在县里的工业园区务工,大部分农村青年的目的多停留在赚钱上,没有长期打算,一半以上的农村青年没有积累以后自己创业经营的管理经验、人际关系网络等等方面的打算,一是觉得创业艰难,自己不可能创成业,自卑感强,缺乏创业信心;二是觉得创业的资本要雄厚,自己没有钱,缺乏创业的资金;三是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上过大学,缺乏创业的能力。有些人甚至还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不愿承担社会现实和对未来的憧憬,让客观情况作有自己的行动和选择。因此我们须意识到一个人不仅要有长期计划,还得有短期计划三、对策

19、和建议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为广大农村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 加强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让农村青年树立良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农村青年建设的健康3、 深化农村社会保障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4、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农村青年了解不同职业在农村青年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科学方法的科学化,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合适的就业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