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6835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纲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一研究背景二研究内容三研究对象及方法四基本情况五现象分析六应对措施七总结一研究背景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今九年义务教育下,父母仍不满足地为自己的孩子报补习班、学前班,为的就是让孩子能够进入优秀的大学,接受大学高等教育。莘莘学子,流火七月,好不容易迈入大学的校园,却为何逃课现象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背负着父母殷切期望的准大学生又是为何从一开始的自律到最后的随波逐流?本报告就“当代大学生的逃课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得出为何部分大学生对待明明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大学,却采取逃课,这一态度的原因。二研究内容本

2、报告将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逃课现状的调查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逃课的态度及客观原因,以便能使得大家正视大学生逃课这一现象,并且从大学生心理及周遭客观因素来解读大学生逃课问题,大体总结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及提出相关的应对举措。期待能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使得大学能真正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殿堂,同时也不负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殷殷期望。三研究对象及方法1. 研究对象 在校大学生2. 调查方法任何研究都需要接受一定方法论的指导。本报告研究的资料来源于1.询问记录 2.数据统计3.文献资料。其中占主要的调查来源源自于网络调查问卷结果。且为避免出现片面的结论,在采集网络问卷

3、之外同时采取了部分文献资料用以辅助研究。四基本情况在大学校园里逃课已经是普遍现象。根据晚上问卷数据调查显示上了大学后感到缺乏动力与热情的达到了41%经常逃课的大学生占17%偶尔逃课的大学生占64%事实表明,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心环节的地位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激发和引导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出对课堂的无趣误区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教育和管理体质的当务之急。五现象分析通过在网上发布的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逃课现象,基本可以将其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厌学厌学而产生的逃课行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兴趣。如果其专业的就业环境或社会需求度不佳的话这

4、种厌学情绪就会越加发展,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成瘾这类型逃课学生的主要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为了逃课而逃课”,可以称之为习惯性逃课。对上课这件事本身没有积极性,坐在教室当中就感到勉强、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一般一节课后就会立刻逃课。这种行为部分源于学生自生性格发展,更重要的与网络成瘾或其他相互关联。惰性惰性逃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与学生的个人精神状态相互关联。处于人生的盲目时期,名表不够明确、日常生活懒散、学习自律性差,这些都是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逃课的主要理由。这种逃课的随机性较大。应该说所有学生基本都有逃课心理,但有逃课心理的学生却未必所有都会逃课。所谓的心理因素(即惰性逃课)导

5、致的逃课正是所谓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而拥有这种心态的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能够正常上课,但在课堂上的表现却通常“默默无闻”。其他其他逃课因素,例如不得不逃或其他外因影响等。不得不逃的情况多出现的类型为:该类学生大多是学生会、社团中的活跃分子或者骨干成员,在外兼职创业小有所成(这当中部分包括家庭因素)。这类型的学生平时都能够做到认真上课,但是当上课与他们的第二选择相互冲突时,舞台之下,他们不得不选择逃课。1. 大学生逃课的现状原因分析总结(1) 学生因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本专业的不了解、缺乏兴趣及由家庭到学校这一环境转变的无法适应的消极应对方式。(2) 学校因素不可

6、置疑的是,自从2000年来,各大院校的各项扩招活动的开展以及扩展方位堵塞扩大,并且这种情况仍旧在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许多大学在制度和配套设施的将设上无法跟上扩招的速度,使得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且部分大学的管理侧重是“重研究而轻教育”的管理现状。在教学管理上与学生管理出现的不协调,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彻底严格也是主要原因。(3) 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但从网上问卷的调查中看,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呆板、照本宣科、思想老化或忙于科研,不重视教学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且部分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六应对举措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

7、教育由于许多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对各方面的庄边会表现出一定的难适应性。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该针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使之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生病有事请病假事假,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化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得学生明白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分数已经不是大学的重点,已经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重点,而是新的起点。第三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单亲家庭与优越性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其多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或学校的班级集体活动。坚决杜绝网吧、游戏厅、就把等娱乐场所的诱惑。

8、第四,加强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其解决心理压力,客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之间的关系。2.加强学生的教学管理完善学生考评制度是我认为校方应该注意的方面。首先我认为应该增大学生考评的灵活性,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目的设计,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并且在考试方法上加以改进,使用口试、上机、笔试、写论文、做实践调查等彻底改变学生考前“临阵磨枪不亮也光”的思想。最后在平时评分时加入学生日常上课的考勤分,体现出上课的重要性,同时也用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情况的发生。完善学分制,扩大大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为使

9、学生合理地调整个人发展计划,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针对教学体质的弊端,一方面,应该大力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分制度,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资助发展的需要。3加强教师的教学管理加强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校方要做到了解各位教师的教学动态。同时深化对教学质量的监督控制,重视教师教案的编写、备课的充分程度、讲课的针对性、内容的新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先进度和是否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评精神的培养。其次,我认为完善教师的教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校方应使教师人事到“教学与科研并重”这一原则

10、。在对教师进行综合考评的时候,注重教师授课的数量和质量的结合。再者,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扩展教师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对教师进行有关的教学技巧培训,用以提高授课水平,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并且通过教师之间的听授方式取长补短,达到教学交流,提高授课技巧和经验也是有必要的行为。最后,采用风趣的教学方式和优秀的老师讲授基础课程,能够极大地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使得学生自觉听课,并对专业产生应有的兴趣。七总结 逃课现象从表面看是一个学生对课业的态度,但深入研究后其实这与其个性、学校制度、教师教学、家庭环境等各因素有着很深的联系。因此,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透过现象观察其本质,从本质来解决。注重学生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校方则应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