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复习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伦理学复习资料伦理学导论 伦理学是什么? 伦理学就是一种审查自身、审查他人、审查社会的价值论课程。它是一门关于道德的学问,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 具体而言,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1.伦理学研究道德的一般原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同时也研究伦理学的一些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的相关规范和原则。 2.伦理学研究道德发展的规律。 3.伦理学研究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体系,如何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如何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起来等重大问题都是伦理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一讲伦理学的基本术语 一、道德 p 道
2、与德的含义 德,通得,即一个人的内心所得,引申为品德、品质。 道,路也,天道是自然事物事实如何之规律;人道是社会行为应该遵守的规则、规范。道与德的关系:只有按照应该如何的规范行事,才能得到正直的品德 。道是德的前提,没有人所共由的规范、规则,就不可能有对规范、规则的内心感悟;德是道的归宿,规范、规则只有通过有得于心才能被接受,并发挥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那些不能被接受的道是没有意义的。 道德即得道。 道与德的区别:道是外在规范,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而德是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 二、伦理 伦与理的含义 伦:辈也,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据于年龄大小、辈分尊卑的秩序或关
3、系 。天伦之乐。五伦。 理:玉的纹理和条理,引申为规律、规则,即事实如何的必然性 伦与理的关系:伦理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这里的伦理已经表示着有关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有道德理论的意思。 三、道德与伦理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第一,作为日常用语 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 第二,作为价值本身 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道德的核心是善;伦理是基础的价值,道德是完善自己的可能性,是超越的价值;伦理是手段性的,道德通常被理解为目的性的;伦理中本质的东西是共处的公平与适度,道德中本质的东西是
4、完善自己的自由。 第三,作为规范 1 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特殊性;伦理具有双向性,可以相互要求,道德就其本质来说只具有单向性,主要要求自己;伦理诉诸于人们的共同意识或共识,道德诉诸于个人的体认或服膺;伦理是准则,道德是终极价值;伦理的约束依赖于人们基于共识的公平与正义感,道德的约束依赖于个人的心性。 四、伦理学 一般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学科。 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
5、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的初步定义:所谓道德是指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是一种主观方面设定的、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行为规范。 只有涉及利害关系的、规范它应该或不应该如何的行为才是道德需要判断的,那些应该符合一定习惯、风俗的行为并不都需要道德评价。 人的行为从价值上分析,有三类: 1.常态行为非道德行为 2.正态行为道德行为 3.负态行为不(反)道德行为。 o 行为属性。行为属性是由行为发出者即行为主体、行为的承当者即行为对象或行为客体和行为的利害性即行为的主体与行为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的。 o 道德的定义:道德是关于具有利害影响的行为之应该如何的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o
6、 作为道德哲学,主要有三个方面:伦理学自身即道德语言、推理、演绎等;人的行为;人自身。 o 作为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什么是道德?或道德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人应该要有什么样的道德?如何使人有道德?前两个问题是道德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道德规范问题;第四个问题是道德践履问题。因此,伦理学主要研究的就是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践履三大问题。 o 。五、道德与法 o 法也是对具有利害影响的行为之应该如何的规范。 o 一般认为,道德与法的区别在于强制性道德是人的内在的思想动机之规范,不具有强制性;法是人的外在行为效果之规范,具有强制性的 。这种说法不准确。 2 o 理由: o 1、任何
7、行为都包括思想动机和行为效果。规范行为活动,就是既规范思想动机又规范行为后果。 o 2、道德并非仅仅规范、评价动机,而是既看动机又看效果(刻章救妻案) 。 o 3、强制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别。道德:内心的强制、舆论的强制;法律:肉体的强制、权力的强制。 o o 道德与法的区别 o 1、制约的关系不同 法是什么?就其本质看,法是一种权力,是一种使人们必须服从而又应该接受的规范。这种规范所制约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效用即利害关系的行为,但却是一种重大的利害关系的行为。而道德规范所制约的行为是普遍的社会效用的行为,但不一定是重大的利害关系的行为。法律仿佛构成社会秩序的骨架,道德则给了它血与肉。 o 2、
8、规范的性质不同 法律是一种普遍性规范,遵守法律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而道德是一种特殊性规范,遵守道德才能成为不仅合格而且高尚的人。只有当道德可以普遍化而且具有重要利害影响时,道德才能法律化。因此,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o 法律要从根本上得到人们的尊重,不只是人们由于畏惧其惩处,而是它符合人们的道德信念 。 o 3、表达的倾向不同 法律一般是否定的,而道德还有比较积极的一面。法律重在惩罚,而道德还有褒扬。 道德含义: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即利害影响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简言之,是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规范,是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
9、范。 第二讲:道德的起源和道德的根源 一、道德的起源道德的产生条件 1、各种伦理学说关于道德起源的解释 v 客体论。从道德主体之外寻找道德的根源。主要代表是宗教的神启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认为道德根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 v 主体论。一些伦理学家从道德主体之内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天赋道德论、 情感欲望论 、动物本能论。 n 中国古代儒家主张天道论: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宋代程颐、程颢:天下善恶皆天理 。 孔子说天生德予余 评价: 3 将道德的起源归结为外在的神、天等,看到了道德起源的外在性
10、和客观性。 把道德的起源看作是人自身之外的东西,是人不能左右的东西,无疑会使人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产生敬畏感,容易树立起道德的权威性观性。 把道德起源问题完全归结为外在的必然,不仅否定了人的道德自也会僵化对道德的理解,导致道德宿命论。 天赋道德论 认为道德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是人头脑中固有的良知良能、善良意志,即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或是人生而有之的东西,是人的本能和本性。 典型观点 孟子认为,道德不需要外求,它就起源于人的自然本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本性天然就是善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
11、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英国思想家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将道德的起源归结为人的内在良心、善良意志,看到了道德起源的主观因素,即道德主体对道德的自觉意识。这是合理的。 但忽视了道德的来源还有客观的因素,不能回答这种良心、善良意志又来自哪里。 情感欲望论: 也称
12、为感觉欲望论、感性欲望论,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他们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出发,从人的心理过程和生理需要分析道德的起源。 他们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感觉和欲望。他们把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视为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生而有趋乐避苦的天性,使人感觉到快乐的行为就是善的,感觉到痛苦的行为就是恶的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 评价: 这种观点把道德同人的感性需要联系起来,反对神启论和天赋论,试图从人的感性实践中来论证道德的发生及其必
13、要性,有其合理性。 但是,它片面地肯定道德同人的感性需要的联系,把道德最终的原因归结为人性的自私与好利,这种人性仍然是非历史的、抽象的。未触及到人的社会历史性和道德的社会性问题。 动物本能论 又称为自然起源论和自然本能论,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4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道德是动物本能的简单的、直接的进化。即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他们将达尔文主义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牵强移植到社会生活领域,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道德的起源,根据某些动物的合群性便认为动物也具有社会本能,而人类社会的道德不过是动物的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是动物的合群性的复杂化。 评价: 道德的动物本能起源论的错误就在于,它把人
14、类社会和动物界混淆起来,未看到人的社会性存在同动物的自然存在根本区别,否认了道德的社会本质。 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社会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 3、道德起源的合理解释 原始道德的产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 二、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关键环节。 三、客观前提与主观条件必须结合,才能使二者产生结果,这就是社会分工。 第一个方面,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直接基础。 1、人的社会关系首先是与动物不同的关系。马克思说: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
15、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 人与人则可能构成社会关系,人可以超越动物的本能,人有行为,而动物只有动作。在这种关系中,人有着本能与理智的冲突,为了制约本能对人的关系的伤害,人的理智就会想方设法设计种种限制本能任意妄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在原始社会最初表现为图腾、禁忌以及风俗习惯,这就是列宁所说的风俗的统治 。 2、人的社会关系其次不是一种个人的关系,而是劳动关系。劳动使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从两个方面促成道德的产生:一方面,劳动活动必然使原始群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存在而需要保持以前那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劳动活动又使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发展而不得
16、不依赖于这一群体的存在和统一。 第二个方面,人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关键环节 最初的原始人是没有意识或自我意识的,他们物我不分、人我不分。原始初民的社会关系只是最狭隘的自然形成的婚配和血缘关系,是生物性的关系,与动物群体里的关系无有几差 这种关系必然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关系和意识,反过来,对自然的意识也制约着他们自己社会关系 后来,随着物质生产的扩大和人口生产(婚育)方式的变化,原始人的思维能力才逐步提高,人与人、人与自然才有所分化。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形成,不仅使他们区分了劳动的对象即客体,而且使他们给自己的劳动注入了目的和意图,给天然的、本能的活动变为自觉自为的活动。
17、 5 只有到了这时,调整日益发展的个人同他人、同整体的利益的矛盾,就成了人能够意识到他人和整体的存在和利益。于是,社会调节取代了自然调节,行为准则取代了风俗的统治,产生了人类社会特有的道德现象,形成了一种真正属人的社会新秩序。可见,道德的产生是人作为意识主体的有意建构关系、作用关系、改变关系,从而使关系成为为我的过程。 第三个方面,客观前提与主观条件必须结合,才能使二者产生结果,这就是社会分工。 生理分工或自然分工:社会分工首先是自然分工即以性别、年龄、体力强弱等为生理特征为依据的分工。 劳动特征分工:以劳动特征为依据的社会分工。这样一来,社会劳动由原来的一体化、整体化变得复杂起来,于是,个人
18、的、团体的、家庭的利益及其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凸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社会分工的一大后果;另一大后果是,人类的意识发达起来使人们能够明白对与错、好与坏、利与害、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等道德观念的雏形。 二、道德的根源道德需要的概述 1、需要的理解 从心理学的视角对需要的定义: 美国学者阿瑟S雷伯的心理学词典认为,需要所指有二: 一指某种只要给予就会有助于改善一个有机体的健康幸福的事物或事态; 二指有机体内部对事物或事态的需求状态。 2)从价值学的视角对需要的定义: 我国李德顺先生主编的价值学大词典认为,需要就是生物体、人由于内部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平衡,为维持和恢复平衡状态而产生的一种动态依赖关系
19、和倾向。 3)从词义上看,有两层: 一是应该有的或必须有的;一是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前者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必然联系(或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关系) ,后者所表达的是主体对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 。 虽然需要的这两层含义有所不同,但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本质。其联系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态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以表达主体的必然联系为基础和依据;其共同本质是,凡需要总是表达着因客体对主体具有某种意义或效用而使主体对客体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 在此基础上,假如我们进一步抽象,从最一般的哲学意义上讲,那么,所谓需要,就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对一定条件的依赖关系。 2.道德需要的理解 大多数学者都是仅从利他性
20、的角度予以解释: 罗国杰教授认为,道德需要是一种把为社会服务、为他人献身、为人类牺牲当作自己需要的一种更高级的需要。 曾钊新教授也说:道德需要不是摄取,而是付出,是将自身献给社会,为集体效力,为人民造福,它不是站在自身的立场盯着自身的得失,而是放眼广袤的世界,掏出自身的能力去成全人类的幸福 。 这些解释并未全面而深刻地揭示道德需要的丰富内涵和本质。 根据需要的一般含义,我们可以将道德需要的含义界定为: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6 亦即对道德的价值性认识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倾向。 简言之,道德需要就是人类客观存在的对一定
21、社会道德秩序的依赖关系。 为什么社会会有这种特殊的道德现象?为什么人类会有道德需要? 1)人性道德需要:决定道德的必然性 社会道德需要:决定道德的必要性 心理道德需要:决定道德的可能性 1)人性道德需要:决定道德的必然性 我们应该肯定,人类道德正是源于人的本性自然性。 霍布斯和洛克从人性自私的假设出发阐述道德需要。 孟子从人性善良的假设出发构建道德需要的。 卢梭认为人性无善无恶。但人有自爱之心。 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苦乐感情是人性或道德的基础。 要真正揭示道德的根源、探寻道德需要最深层的内涵,必须从对人性的科学、全面的把握入手。 首先,社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是规范人们行为实践的,所以,
22、对道德的探究理应立足于对人的需要体系的把握之基础上。 其次,道德需要是建立在人类其它需要基础之上,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唯其如此,道德需要才是可能的、才是可以理解的。 人类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据其产生的根源有自然性需要;也有社会性需要。 按需要所指的对象,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 依需要的层次性,有低级需要;也有高级需要。 据需要所指的方向。一类需要指向外在某一对象;一类需要指向人性内在的需要本身。这种指向人性内在的需要,就其作为一种目的而言,实质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其作为一种手段来讲,就是道德需要。 因此,道德需要是人性内在决定的一种必然要求。只因有了这种特殊的需要,人的
23、需要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人才成其为真正的人。 总而言之,所谓道德需要,从人性的层面分析,就是使人的各种需要协调统一的需要,就是人的存在与发展对一定的内在理性秩序的依赖关系。正因为有这一最深层的道德需要,人类社会才会存在特殊的道德现象,人类个体才可能成为实践意义上的道德人。 2)社会道德需要:决定道德的必要性 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是道德的普遍目的 。 相关论述 道德的普遍目的就是在社会联系中建立起一种秩序。 公益乃是美德的目的。 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 夫道德之所由起,起于二人以上相互之际,与宗教、法律同为维持群治之具,自非绝世独生,未有不需要道德者。 道德的直接目的 7 维护人际行为秩序,保障
24、社会的有序运行。 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 道德的间接的最终的目的 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故礼者,养也。 道德两个目的的关系:在道德的两个目的中,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行高于满足每个人需要的目的,后者要服从前者,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必须牺牲后者,保全前者。 正是基于道德对保障社会有序运行和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意义的认识,人们才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3)心理道德需要:决定道德
25、的可能性 个体成为实践意义的道德人,是因为在其心理结构中有一种稳定的推动他表现出一定道德行为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的深层结构,就是个体心理层面的道德需要。 弗洛伊德(s.Freud)关于 个体心理道德需要的有关看法:个体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它按快乐原则活动。 自我是本我的对立面,是个体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本我发展而来的,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但它按现实原则来行动。 超我主要指人类个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能量,它是在自我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弗洛伊德的超我说(即道德需要说)具有相当的深刻性,也揭
26、示了道德需要的形成与内涵的部分真理。 但是,由于他过分地强调了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欲在超我形成中的作用,所以他的超我理论也不可能使我们形成正确的对道德需要的看法。 本我自我超我 我们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在个体心理道德需要的形成过程中,虽然人的本能(主要指本能需要)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化。个体的心理道德需要,本质上是社会道德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个体心理层面转化而形成的。 社会的道德需要通过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的内化而转化成个体心理意义上的道德需要。 社会道德需要具体表现为该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所以,个体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既是社会道德规范
27、的内化过程,也是社会道德需要向个体心理道德需要的转移过程。 个体心理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保守到开放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接受、内化与认同。 8 当个体把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理念当成自己内心的信念进而用它主动调节人的行为时,个体心理的道德需要就形成了。 所谓心理的道德需要,就是人们心理上表现的对一定社会道德秩序的依赖关系。在此,道德需要实现了第二次转化即从社会的道德需要转化成了心理的道德需要。 3、道德需要的二重性 首先,道德作为一种以或多或少的牺牲为前提的行为规范与其它行为规范相比,其调节利益矛盾的根本要求是:自觉
28、地自我约束克制,乃至自我牺牲。 其次,道德需要不仅具有超个人功利性,而且还具有个人功利性的一面。 一、道德需要的超个人功利性的特点 道德需要主要是通过对他人的给予、奉献和牺牲来满足的,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于他有何利。 也就是说,人能够在通过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感受和体验到人所独具的精神满足(如内疚感的释除,内心的充实,快乐和幸福的获得)。 二、道德需要的个人功利性特点 霍尔巴赫认为应该爱别人,但爱别人是从自爱出发的,是为了自爱和自利,为了自己的幸福,就需要自己在行为上注意到别人的幸福,这是有理性的人所应具有的能力。 穆勒认为人们之所以欲求美德是为了快乐和幸福。 爱尔维修认为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
29、没有美德。 费尔巴哈:道德必须基于利己主义,利己就意味着对幸福的追求,而幸福就是道德的基础和源泉,对个人来说,只要有了对自身幸福的追求,才会有道德的可能性。 反对从经验的苦乐中寻找道德需要根据的德性论者,也最终未能摆脱从功利性的层面上来探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动因。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之需要道德,是因为只有道德才能使人的灵魂中的各要素协调发展,进而使人实现其特有的功能,达到至善。 康德一方面坚决否认出于功利考虑而遵循道德行为属于道德的行为,具有道德的价值;另一方面却又努力去证明而仍然未摆脱从功利角度去阐述道德关怀。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个体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的内在动因,
30、而需要不过是利益的同义语;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道德需要从一般需要中排除出去。 人作为理性的动物,作为具有精神需要的动物总是在自觉或不太自觉地思考和追求着自己存在的意义,企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他便有可能将利他行为视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与其说是个人功利性的,不如说它已开始超越个人功利的藩篱,向着超功利境界升华 总之,道德需要作为人的特殊的高级的需要,其本质具有二重性:就其满足的方式和直接效果来说是利他的,具有超个人功利性,而就其期望实现的个人的幸福生活的动机而言,又具有个人功利性的一面。这两方面不9 可分割地联系
31、在一起,有机地统一在道德需要之中。 第三讲:道德的功能 就道德而言,所谓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结构的系统,同它的外部环境,即作为它的载体的人和社会相互联系与作用过程的能力。因此,道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社会功能 :社会调控的重要方式 武调控:体现国家权力和意志的政治、法律,以及相应的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机构 。意图在于纠偏。 文调控:教育、习俗、宗教、艺术和道德等 。意图主要是指正。 调控渠道 : 整个社会、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有意识地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约束或制裁 ; 社会成员之间自发的互相影响、互相监督和互相批评 ; 社会成员自觉地按社会规范择
32、定、约束和检点自身的行为 道德调控功能: 调节功能 导向功能 教育功能 辩护功能 1、道德的调节功能 所谓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个人同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能力。 特点:道德调节与政治、法律等硬性调节不同,是软性调节,具有经常性、广泛性、多样性和递进性特点。 2、道德的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方式,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推动人们的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确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方针的能力。它的特点是:在调节和解决个人利益同他人、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过程中,实现人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针的认同,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
33、和行为纳入社会直接需要的秩序的轨道。 3、道德的教育功能 所谓教育功能,是指道德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它能够通过评价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以感化和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功能的意义在于,它能唤起人们道德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人们自觉主动地按照社会倡导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调节个人同他人、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4、道德的辩护功能 所谓道德辩护功能,是指道德具有对产生它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利益关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作为其他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具体表现的思想的社会关系进行
34、论证,以促使它们形成、巩固和发展的能力。 二、个体功能 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具有一定社会身份并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人,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并适应社会一定利益关系的客观要求的道德素质和10 指导自身行为选择的内心道德准则的总和。个体道德通过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第一,道德是个体认识和把握社会的重要窗口。 人类认识世界的四种方式: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科学是关于世界之真的学问,艺术是关于世界之美的学问,宗教是关于世界之意义的学问,道德是关于世界之善的学问 。道德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以指导行为,评
35、价人格为目的,是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而又是实践的,故为把握世界的实践精神方式。 作为一种观念的表达,道德规范这一应然之则依据于社会道德生活的必然之理。 第二,道德是个体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手段。 道德产生于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协调、融洽人际关系是它的根本职能。 处世之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德高望重,德薄亲离 第三,道德是个体必要的理性控制。 人们不是简单地被约束的,而是体现人的理性力量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积极调控。 人的本能、情欲和激情是非理性的,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是,它们却容易走向或善或恶。 人的理性力不是一种天生的禀赋,而是后天培养的一种属于人的能力,它是以正确运用智力为
36、特征的正常或健全的思维能力,是有条有理、合情合理的理解、推论或思考的能力。 人的理性力表现在道德生活中,便是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合理的道德约束,用道德理智来有效地协调和解决知与行、情与意等矛盾。 道德是个体成长的主要动力 道德是应然性的。人是实然和应然的统一,有可能超越现实。动物只是实然,只能存在于现实中。 人是未完成性的,是现在进行时,在有限的生命中人可以追求无限的道德境界。动物是完成性的,虽然生命还在存续,但已经是过去完成时,只能在有限性中。 第五,道德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核心内容。 首先,德性是人性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表现之一。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
37、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其次,道德上的完善是个人完善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真善美的统一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中,真是基础,美是形象,善是核心。亚里士多德说,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 两种功能的统一 11 不论是道德的社会功能还是道德的个体功能,道德的作用都具有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在手段性层次,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一样是维护秩序之具;对个人而言,道德是个人幸福和利益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 在目的性层次,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38、;对个人而言,道德是人之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三、道德的手段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 手段向目的转化的最一般原因:因对某一目的的重视而引起对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的重视,又因这一手段对目的实现的不可或缺性,进而手段也就升值为目的。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实践产生社会关系,而合作性和有序性的社会关系又反过来成为社会实践的前提。社会实践的合作性和有序性必须依靠积极的行为规则特别是道德规范来保障。 从个人方面看,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产生了精神需要,道德是一种高级需要,道德就是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因此,道德除了具有功利性的手段价值之外,也具有超功利的目的性价值。 本章小结 功能道德功能社会功能、个
39、体功能;手段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 社会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辩护功能. 个体功能:道德是个体认识和把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个体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个体必要的理性控制;是个体成长的主要动力;是个体自我完善的核心内容 第四讲:伦理学的理论类型 一、道德原则 选择的道德理由: 1、 生命原则义务论 2、 即保存和尊重生命的原则 道德冲突是指行为主体在选择道德行为时所面临的一种矛盾状态 2、生存可能性原则义务论与目的论 要求我们在选择时,必须保证这6个人确实能够得到救助。 3、自我优先原则目的论 选择自己的几种理由: 其一,因为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在生命危险之前,自己优先。 其二,自己
40、的身份只有自己知道,也许我会在船上发挥独特之作用,或者,我被救出后会给社会带来重要贡献。 其三,出于一般利己主义原则。 4、妇女儿童优先原则义务论 5、最大功利或快乐原则目的论 最少损失或最少痛苦原则 、平均功利或公平的快乐原则目的论 7、德性原则美德论 即按人的品质选择,美德优先 12 8、死亡价值原则基础化:是关于伦理学的基础性研究。 中立化:相对于道德生活和实践是中立态度。 科学化:用科学的方式研究伦理学。 分析化:着力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或价值的来源、依据问题,即能否从是、事实、事实如何中推导出应该、价值、应该如何。 由此可以把元伦理学分为五大流派:自然主义、直
41、觉主义、情感主义、规定主义、描述主义。 13 自然主义:由于经验的探究、形而上学的解释或神学的启示可知,某些道德判断实际上植根于事实或根源于事物的本质,靠经验的检验就能确定价值特性的存在,因此道德判断就在于事实的性质之中。 他是一个好人他曾经帮助我拎包。 直觉主义:把直觉看成是高于人类经验指导和理性指导的道德认识的唯一方法,强调依靠直觉得到的概念和价值语词的独特性、不可分割性。如善、应该、正当、义务、责任等,都是单纯的、自明的、不可定义或不可推理论证的。 他是一个好人我觉得他很正直。 情感主义:价值判断的本质在于表达主体的情感或态度而不是描述客观事实。道德表达就是情感的迸发,表示了主体的赞成或
42、否定。他是一个好人我喜欢他。 规定主义:道德语言、道德判断的本性在于规定性 ;道德命题、语言、判断等不是人纯主观情感的表达,而是兼具情感调节和事实描述双重功能的。他是个好人他是个好人,我应当向他学习。 描述主义:认为评价与描述的推理逻辑并无不同,因而从描述可以直接推出评价,比如这个人经常在别人说话时插嘴,是事实判断,是描述,从这个判断中可以直接推出评价和价值判断:这个人没有教养。 他是个好人他是一个勇敢、善良、勤劳的人。 2、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主要以具体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为研究对象,是确证人类行为的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标准及其证明的研究,是对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的应用问题的研究。主要有目的
43、论、义务论两大派别。 规范伦理学与元伦理学的比较: 研究对象不同,元伦理学主要研究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是对道德确证的方法科学;规范伦理学主要研究道德的制定和实现问题; 元伦理学所确证的是一切道德或应该规范的、抽离了一切内容,是一种关于抽离了具体内容的道德规则、标准、评价和原则之本性、证明、合理性、真理的条件和性质的哲学研究;规范伦理学所确证的是一条一条具有行为内容的、因而能够指导行为的道德或应该之具体规范。 目的论 是一种道德行为的目的性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或已经产生的实质性价值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伦理学理论。它强调任何行为都有目的,都会产生某种结果,我们要把行为结果的非道德意义上的好坏作为道
44、德正当性的依据来确证行为的道德价值。 目的论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利己主义:在可能的行为选择中,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对选择者来说,它在长期内所促成的自己的善至少超过恶,反之是不正当的。 2、功利主义:一个行为或其准则是正当的,当且仅当对整个人类来说,它所促成的的善至少超过恶,反之是不正当的。 功利主义 又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它把好定义为功利,再把正当定义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好的东西,这样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就14 在于它能否最大限度地增加功利。 A行为功利主义: 正确的行为是在某种情况下具有最大功利的行为,如果一个行为的直接效
45、果或价值是给相关人们带来的福利超过痛苦,那么这个行为就是正当的。它只问在一种情况下的结果而不问在一般情况下的结果,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如果违背某种规则反而有利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就违背这条规则。 涵义:是将效用原则直接应用于特定的行为,把行为的价值是否带来有效用的后果作为判定人的行为在伦理上正误的标准的理论。 缺陷:在实践中,行为功利主义存在理论上的难题 例如:我们能否杀死一个身体健康、智商只有20的青年,并将其器官移植给5个分别因心、肝、肺、左肾、右肾衰竭的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院士? B规则功利主义: 没有必要每个人在每种情况下计算效果,我们有规则,应当根据某些已经得到证明的规则这些规则要看它能否导致最大的福利来行为,不能因为情况特殊而被放弃,否则会损害道德的完整性。如果根据行为功利主义来行事,那么很可能会被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