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应用之一材多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应用之一材多用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文素材应用之一材多用学案桃源八中青年教师比武学案 作文素材应用之一材多用学案 桃源八中 刘兴文 让学生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该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通过讲评、讨论、练习,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写作的能力。 如何架建“一材多用”的桥梁,让观点和例子巧妙地结合起来。 一材料的叙述思路 手中的材料怎样才能多个角度地活用呢?我们知道,素材如同未经加工的玉璞,需要雕琢、改造。“雕琢”、“改造”本身就有表达与叙述的问题。 如: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失街亭”故事 适用主题1:理智战胜情感 叙述的角度: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
2、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痛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适用主题2:偏信自己 叙述的角度: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适用主题3: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叙述的角度: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得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
3、、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败自在情理之中了。 小结: 一材多用材料与观点的结合思路: 二材料的分析方法 例如:材料:贞观政要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一则“太宗吃蝗虫”的材料,可以生发出多少个角度,又可以论证多少个话题与观点呢?请看: 角度1一一“忘记和铭记” 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太宗遂向上苍祈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要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
4、。太宗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一代明君。 思考:太宗忘记的是什么?铭记的是什么? 他的忘记和铭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角度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杖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桃源八中青年教师比武学案 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李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王,肯于吞食蝗虫确是出人意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
5、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 思考:太宗的什么举动出人意料?什么举动又在情理之中?太宗为什么吃蝗虫?太宗吃蝗虫怎么样? 角度3-“说安”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视察农田时,见蝗虫蚀苗,不顾自身安全吞食蝗虫,让其蚀己心而不危害百姓。太宗的祷告和希冀令人感动。岁乃民之根本,民乃国之根本,唐太宗舍一己之安,求万家之安,可敬可佩。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有杜稷之安稳,方可享百年之盛世、万代之荣光。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 思考:唐太宗心中的“安”是什么?为什么要求这样的“安”?追求这样的“安”有何意义和作用
6、? 小结: 材料一材多用的具体分析方法: 三拓展训练1: 1.援用“太宗吃蝗虫”的素材,以“责任”、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2.援用“失街亭”的素材,以 “位置”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四拓展训练2: 任意选择一个素材,看看你能从哪些角度分析出自己的观点。 “5.12汶川大地震” “三鹿奶粉”事件 神七上天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桃源八中青年教师比武学案 五作文一例多用范例: 以苏轼的事迹为材料多角度使用片断 论点1:走出圈子 经历了乌台诗案,继而被流放到黄州,一个偏僻荒凉之处,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此时,庄子弃相不做的选择提
7、醒了苏轼,他开始换个眼光看世界。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面对人生的风雨,苏子吟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笑看人生风云,因着乐观,因这豁达, (怎么样?)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 如果苏轼只是沉浸在贬谪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他还能够潜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千古佳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 ! 论点2:安于位置,创造价值 上天给苏轼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昔日的朝廷重臣,转眼便成了阶下囚,之后又流放到了黄州这穷乡僻壤,苏轼的人生位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造化的弄人,乐观的苏子坦然相对。他认为;“既来之,
8、则安之”,与其悲苦万分,以泪洗脸,不如安于现在的位置,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东方不亮西方亮”。心中怀着这样坚定的信念,苏轼忘记了贬谪之痛,潜心于诗文的创作,“两赋一词”等横空出世,轰动了当时的北宋文坛,苏轼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论点3:不敢忘记 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因为投身报国,为民请命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即使是流放到黄州,他也能忘却贬谪之痛,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为此,他成立了救儿会,捐出节衣缩食的钱物,帮助贫穷的百姓脱离困境。人民因此感激他,纪念他,铭记他的大恩大德。如果东坡的眼中没有百姓的温饱,心中只有他的前途命运,那么,他就可能只
9、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可能胸怀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了。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牢记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作用、意义) 自我补充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桃源八中青年教师比武学案 以“李白故事和李白名诗名句”为材料多角度使用片断 论点一:正确处理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关系 是荒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认定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认识到只有自由的灵魂才能让自己快乐,于是你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
10、鹿于青崖之间。你享受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傲然高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我们看见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而是卓然站立的你。李白,我们感谢你,是你清醒的自我认识为中华文学史成就了一座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峰。 论点二:正确对待挫折和痛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挫折,他傲然一笑,面对痛苦,他潇洒挥袖,遍访名山,歌咏自然,是他对挫折和痛苦的正确态度最终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论点三:找准人生位
11、置 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大唐的江山史册上才多了几分厚重,中华的文明史册才更光辉灿烂。 论点四:人生需会辨 人生需会辨,会辨才能让人在纷扰的人世中认清方向,在纵横的歧路中找对自己的路。诗仙李白,在歌吟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的同时,始终保有一双明辨的眼睛,在歌舞升平的宴饮中,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上,他清楚地辨出了皇帝的昏聩,朝政的污浊,也辨清了自己不能折腰摧眉事权贵的皓皓心志,因而他正确地选择了一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人生路,潇洒地走向自然,走向山水,也走向了自己诗歌创作的辉煌之路。假如李白没有一双会辨的眼睛,没有选准自己的人生路,他就会在官场上虚度一生,无法成就自己诗仙的美名。 自我补充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