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7905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枞阳县白柳铜矿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枞阳县白柳铜矿年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二一二年九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地点及相关背景枞阳县白柳铜矿位于枞阳县城北东22方向33km处,行政区划隶属枞阳县白湖乡管辖。中心点经纬度为:1171917,305819。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10月通过公开竞价获得该探矿权,矿山拟将探矿权转采矿权。2008年8月委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徽省枞阳县白湖乡白柳铜矿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6月,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枞阳县白柳铜矿15万吨/年铜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

2、009年8月5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以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枞阳县白柳铜矿15万吨/年铜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的函环评函【2009】126 号进行了批复,批文见附件所示。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办理采矿证过程中,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进行矿产资源预申请时,由于安庆供电公司承建的“皖电东送”西通道500kv六安铜陵输变线路(以下简称六铜线)距离矿区最近距离不足200m,造成了线路压覆矿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不同意矿产资源预申请。根据关于印发500千伏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枞阳段和枞阳白柳铜矿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发改能源函【2010】411号,2011年7月5日),省电力公

3、司对西通道输变电工程枞阳段进行改线,并于2010年11月20日前完成。同时建设单位于2011 年6 月30 日委托编制了500KV六铜线与枞阳白柳铜矿矿山爆破开采安全距离论证报告,报告做出了如下结论:矿山在正常的开采情况下,业主和技术人员只要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优化矿山开采的爆破技术方案,科学管理,矿山爆破作业对改迁前和改迁后的六铜线安全运行均不产生影响。基于该论证报告安徽省电力公司出具了关于同意明鑫公司白柳铜矿爆破开采的函(皖电函【2011】83 号),本着共同利用国家空间资源的原则,向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建议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对白柳铜矿

4、采矿工程项目进行审查核准。2010年8月30日,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的关于安徽省枞阳县白柳铜矿矿产资源预申请的复函(皖国土资函【2010】1634号),由于需要满足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公司重新委托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枞阳县白柳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于2010年10月23日由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组织专家审查通过。2010年12月22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以皖国土资矿便函【2010】122号进行了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的备案。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枞阳县白柳铜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安徽省枞阳县白柳地区铜矿床详查地质

5、报告以及关于安徽省枞阳县白柳铜矿矿产资源预申请的复函(皖国土资函20101634号,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8月30日)对于开采范围进行了调整,同时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由原来的15万t/a调整为6万t/a。由于不能满足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要求,公司被迫放弃建造选矿厂及尾矿库。考虑由于矿体相距较远,基建工程量较大,整体开发基建时间长,矿山资金需在投产后较长时间才能回收,不利于矿山稳定发展。因此设计矿山分期建设。一期建设主要集中在铜家岭、上铁家凹地段,主要建设内容为一期工程主井(1#主井)、1#工业场地以及回风井(原设计北风井,考虑降低对于500KV六铜线的影响,对于其井口位置进行了调整

6、);二期建设甘家凹地段,主要建设内容为二期工程主井(2#主井)以及相应的工业场地(2#工业场地),变更后的矿山计算服务年限10.9。由于建设项目开采规模、开采范围、开采时序、开拓方案以及总图布置均发生变更,同时所有的设备根据开采要求进行了重新选型,由此原项目建设内容属于发生重大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安徽省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需要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2 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1.2.1 建设内容及工程特性枞阳县白柳铜矿年产

7、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地面工程和地下工程,工程布置见附图所示。表 1_1 拟建工程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工程内容备 注主体工程井巷工程主井一期工程建设主井(1#主井):井口坐标为X:3427075,Y:39530438,Z:+75,井底标高-195m,井底水窝15m,采用圆形断面4m,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250mm。提升选用2JK-2.5提升机,除了供人员、材料、矿废石和设备进出外,还兼作矿山的进风井。井筒内设有人行梯子间和管子间。二期建设主井(2#主井):井口坐标为X:3428314,Y:39531092,Z:+75,井底标高-195m,井底水窝15m,采用圆形断面4m

8、,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250mm。提升选用2JK-2.5提升机,除了供人员、材料、矿废石和设备进出外,还兼作矿山的进风井。井筒内设有人行梯子间和管子间。回风风井属于一期开拓工程内容,设计风井井口坐标为X:3427805,Y:39530480,Z:+65,井底标高+5m,风井采用圆形断面2.5m。井内安设标准人行梯子间,兼作安全出口。二期井下工程与一期井下工程全部贯通,仍利用一期风井作为回风井。开采中段矿山共设置七个中段,分别为+35m中段、+5m中段、-35m中段、-75m中段、-115m中段、-155m中段、-195m中段。中段运输巷道中段运输巷道规格为2.1m2.4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

9、支护厚度为100mm150mm。辅助工程生产辅助设施空压机房本次设计新建空压机房,设计在一期工程工业场地(1#工业场地)、二期工程工业场地(2#工业场地)分布附近配套建设。通风机主通风机选用台k40-4-12型矿用轴流式通风机,一期工程投入生产后,新鲜风流分别从一期工程主井(1#主井)进入,经中段沿脉运输巷至采场等作业面,冲洗工作面后,污风经采场天井和上中段回风巷,经主通风机抽出,最后由回风井排出地面。二期工程 全部投入生产后,全矿采用统一通风,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通风机的工作方式为抽出式,需风量为20m3/s。新鲜风流分别从一期工程主井(1#主井)、二期工程主井(2#主井)进入,经中段沿脉运

10、输巷至采场等作业面,冲洗工作面后,污风经采场天井和上中段回风巷,经主通风机抽出,最后由回风井排出地面。原设计布置于回风井口风机房内,考虑距离上铁家凹村民组以及汪家凹村民组比较近,最近距离约40m。为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设置通风机于于回风井井底,本项目不设通风机房。生活办公设施由于评价项目实施分期建设,同时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工业场地直线距离约1500m,距离比较远,整个矿区办公生活设施难以合并,评价项目设计针对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分别设计临时办公生活设施。储运工程堆场、装载场地新建矿石堆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220m2,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10m2,堆场设防雨雨棚,结构形式:钢结构;篷

11、布材质:塑料)以及开采前期废石临时中转场地(仅作为开采第一年未井下开采工程未形成采空区时废石转让利用临时中转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60m2,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30m2)。道路运输矿山新建简易碎石道路使各工业场地和外部村村通道路相连,各场地连接道路原则上根据等高线进行修建,新建道路总长度400m,其中一期工程工业场地(1#工业场地)与外部连接新建道路长180m,二期工程工业场地(2#工业场地)与外部连接新建道路长220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4m。环保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地面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设计矿坑排水经集水池(配套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有效容积均为200m3)收集后,通过

12、管道(总体工程排水管线的总长度为506m,其中一期工程排水管线的长度为182m,二期工程排水管线的长度为324m。)沿运输道路由矿区外排矿区下游地表沟渠。建设单位设污水处理设施,主要为沉淀池,同时评价要求分别在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排污口设pH值及总铜在线监测设施。(矿石堆场、废石临时中转场地)设置雨棚,周边设截排水设施,实现清污分流。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配套一期工程设施处理规模:4.0t/d,配套二期工程设施处理规模3.0t/d。)。评价要求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要求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表4中的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处理后出水经

13、收集池(设置收集池主要考虑降雨条件下临时贮存作用,配套一期工程收集池有效容积:12.0m3,配套二期工程收集池有效容积:9.0m3)收集后用于进行地表抑尘、矿区绿化、土地复垦,无外排。噪声控制工程空压机消声器,空压机房建筑隔声。设置通风机于于回风井井底,本项目不设通风机房。固体废物一期工程前期(开采第一年)、二期工程前期(开采第一年)设计转让利用(主要用做建筑石料),开采第一年形成采空区后,废石不再出井,直接回填采空区。生态保护堆场设截排水、挡土等设施,废石回填采空区;矿山服务期满后针对拟建工业场地(1#、2#工业场地)进行土地整理、井口进行封闭处置,废弃构建筑物进行拆除生态复垦,实现生态恢复

14、。评价项目经济技术及工程特性表见表 1_2所示。表 1_2 经济技术及工程特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资源储量t1.1全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t702248332+3331.2全矿保有资源储量t702248332+3331.3本次设计利用资源储量t666329.9332+3331.4矿石平均品位%0.82(Cu)1.5设计资源利用率%94.892采矿2.1矿山生产能力万t/a62.2建设期月26一期工程月24二期工程2.3矿山计算开采年限a10.92.4开拓方式竖井开拓2.5采矿方法浅孔留矿采矿法2.6开采回采率90.32.7采矿贫化率82.8采出矿石平均品位%0.7544(Cu)2.9产品方

15、案及工作制度2.9.1产品方案铜矿石原矿Cu:0.7554%2.9.2年工作天数d3302.9.3每天工作班数班32.9.4班工作小时数h83投资与资金来源3.1总投资万元3200其中:建设投资万元3000流动资金万元2003.2单位矿石投资元/ta533.33.3资金来源3.3.1自有资金万元32003.3.2借入资金万元04成本与费用4.1总成本费用万元/a原矿:7204.2单位制造成本元/t1205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5.1年销售收入万元18005.2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345.3年利润总额万元8465.4年所得税万元211.5按25%计5.5税后利润万元634.56盈利能力6.1投资

16、回收期a5.16.2投资利润率%266.3投资利税率%341.2.2 生产工艺1.2.2.1 开采顺序总体原则为从上至下开采,即先采上水平的矿体,再采下水平矿体,即先采+5m中段最后采-195m中段;同一水平矿体开采顺序为自矿体一翼向另一翼后退式开采,即从南向北开采,一期开采由28线向6线推进,二期开采时由1线向2线推进。对于多矿体开采时,上下层矿体间,先采上层矿体,再采下层矿体。最终一期、二期工程开拓系统贯通。1.2.2.2 采矿方法根据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选择无底部结构的浅孔留矿法,该方法有放矿口断面大,矿石不易堵塞,底部结构简单,压覆矿量少等优点。1) 矿块的结构参数:中段

17、高度40m,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矿块长45m50m,宽为矿体厚,采用平底结构出矿,出矿进路间距78m,间柱8m,不留顶柱,底柱6m,在底柱中设有放矿小溜井,该溜井与运输巷及出矿平巷相通。2) 采准切割:首先掘进中段沿脉运输巷,然后沿矿体走向每隔45m50m垂直矿体掘进联络道,在矿体和下盘围岩接触处开凿人行通风天井,天井布置在间柱中,天井内设爬梯,供行人和通风用。在天井内,垂直方向上每隔5m掘进联络道与矿房沟通。在底柱上方6m沿矿体走向掘进出矿联巷,其次再垂直矿体走向每隔8m掘进一条装矿进路。最后在矿体内沿走向开凿切割平巷。3) 回采:采准工程完成后进行拉底工作,以切割平巷为自由面向两端扩帮,直

18、到矿体边界为止,扩帮矿石出净后形成拉底空间,以后以拉底空间为自由面往上回采,水平落矿。采用YT-24浅孔钻机钻凿水平炮孔,炮孔深度为1.8m,炮孔直径3840mm,采用乳化炸药,导爆管雷管起爆。每分层落矿高度控制在2m以内。每次爆破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进入采场作业,作业前必需进行敲帮问顶和平场,即将顶板上的浮石撬掉和平整矿石底板。对于顶板不稳定的地方可采用锚网加固或预留矿柱来支撑顶板,以确保回采安全。4) 出矿:在出矿口处人工直接将矿石装入矿车内,通过出矿联巷运至溜井。每次出矿的数量为落矿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满足足够的凿岩空间高度。待整个采场采完后,再将存留在采场内的矿石全部放出。1.2.2

19、.3 工艺流程回用水空压机采矿用水供气矿石矿石堆场提 升井下输送穿孔爆破湿式凿岩废石通风临时中转场装载运输排出地表风机图 1_1 开采工艺图1.2.3 生产规模1.2.4 建设周期和投资1.2.4.1 建设周期一期工程基建期:26月,二期工程基建期24月;服务年限:10.9年。1.2.4.2 投资项目工程总投资:3200万元环保投资:310.81万元,占工程建设总投资的9.71%。1.3 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1.3.1 产业结构政策相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评价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

20、,属于允许类。评价项目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未列入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符合产业政策要求。评价项目开采矿种为铜矿,属于有色金属矿发利用,属于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第31号,2012年7月26日)中“中部地区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1.3.2 产业准入政策根据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安徽省24个矿种小型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修订)(皖国土资【2004】179号)中规定新建矿山开采规模不得低于3万t/a。评价项目设计开采规模为6.0万t/a,满足最低开采规模要求。

21、根据(皖经信非煤函【2012】489号,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价项目采矿生产规模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中生产建设规模的规定。对照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评价项目与其相符性分析情况见表 1_3所示。表 1_3 评价项目与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相符性分析表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的相关要点评价项目相符性企业布局、规模和外部条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及省相关规划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供应政策、土地使用标准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规定。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符合准入条件和矿产资源规划

22、,取得土地批复。相符禁止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不在禁止开采区域相符新建铜矿山生产建设规模达到单体矿3万吨/年(含3万吨/年)以上,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上。地下开采,设计开采规模6万吨/年。服务年限10.9a。相符设计、工艺和装备矿山必须有与采选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系统、生产作业装备、排土场及尾矿库等配套工程设施。在采取设计及评价要求措施后项目管理系统完善,作业装备齐全。相符矿山开采回采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指标不得低于批准的设计标准。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技术指标满足批准的设计标准要求。相符环境保护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3、,必须有与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相适应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和生态恢复措施。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气、声、渣等污染防治措施完备,有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恢复措施相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评价要求项目防治污染的工程设施执行“三同时”制度相符新建采选项目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并同步建设综合利用、排土场、尾矿库等相应设施,对废渣、废水要进行再利用,弃渣应进行固化、无害化处理,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建设单位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开发利用方案以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已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开采前期废石转让利用,形成采空区后对于出井废石

24、进行井下充填综合利用。项目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实现综合利用,无外排。相符严格执行土地复垦规定,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有计划实施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评价项目已委托编制了土地复垦方案,在土地复垦方案和水土保持方案中有详尽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相符地下开采应采用充填采矿法或嗣后充填工艺技术,将采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选矿尾砂回填采空区,控制地表塌陷,保护地表环境。生产期第一年未形成采空区前开采废石设计转让利用,形成采空区后全部回填采空区。同时采取工程等措施控制地表塌陷。相符新建和生产矿山土地复垦率应达到100%(全面复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应达到100%(全面治理)。在

25、采取设计及评价要求措施后,评价项目土地复垦率可达到10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可达到100%。相符矿山采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和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法规、标准规定。相符由上表可知,评价项目满足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相关要求。表 1_4 项目与相关文件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符合情况铜铅锌矿采选企业应当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各种相关手续,并在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采选设计有序开采,一个完整的矿床(区)只设置一个采矿权,由一个法人主体实施开发,不同采矿权人不得在同一区域内垂直重叠开采。符合开采铜铅锌

26、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申领相关证照;必须经立项审批、初步设计、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程序;必须编制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依照方案边开采边治理恢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浪费资源符合地下铜矿山原矿综合能耗低于7千克标准煤/吨矿5.91千克标准煤/吨矿,符合矿石耗用电量低于45千瓦时/吨29.5千瓦时/吨,符合地下铜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90%,地下矿山矿石贫化率不超过10%、回采率90.3%,贫化率8%,符合。地下开采应采用充填采矿法或嗣后充填工艺技术,将采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选矿尾砂回填采空区,控制地表塌陷

27、,保护地表环境。形成采空区后废石全部回填采空区,符合新建和生产矿山土地复垦率应达到100%(全面复垦);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应达到100%(全面治理)。土地复垦率100%(全面复垦);环境治理恢复率到100%(全面治理),符合1.3.3 环境保护政策对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中规定,评价项目与其相符性分析情况见表 1_5所示。表 1_5 评价项目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符性分析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相关要点评价项目相符性2015年控制目标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 破坏土地复垦率

28、达到100%相符选址规定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建设范围内没有生态保护、自然保护、风景名胜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特殊环境敏感区域。相符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开采方案为地下开采相符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符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采用废石回填技术,不产生破坏性影响相符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9、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相符矿产资源开发设计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采用废石回填、矿坑水部分回用于生产。相符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矿坑水部分回用于生产,综合利用相符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基建及生产过程中尽量少占用土地,临时性占地及时恢复。相符采矿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生产过程中尽量做到废石不出坑,开采中期及服务期满后的出井废石回填采空区。相符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

30、的处理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矿坑水部分回用于生产,综合利用相符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废石回填开采,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资源。相符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井下开采采用湿式作业、除尘等措施。相符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生产期第一年未形成采空区前开采废石设计转让利用,形成采空区后全部回填采空区。相符废弃地复垦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

31、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建设单位已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案,针对工业场地、矿区道路及办公生活区等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相符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相符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生产中期及服务满后利用废石回填采空区,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相符由上表可知,评价项目符合矿山生态

32、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规定相关规定要求。1.3.4 规划相符性评价项目开采矿种为铜矿,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鼓励开采铁、优质锰、铬、铜、镍、铅、锌、岩金、银、铂族金属等矿产,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评价项目建设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根据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鼓励开采铁、铜、铅、锌、金、银、锰等矿产;限制钨、锑、钼矿开采总量,控制新建矿山。鼓励规模开采大型低品位铁矿和小而富的铁、铜等金属矿产”,还指出“目前黑色、有色金属冶炼能力大大

33、超过矿山采选能力,今后应对冶炼能力进行控制,并从增加矿石生产和扩大成品矿进口两方面来满足冶炼的要求”。本项目属于铜矿开采工程,开采矿种铜矿,不属于“实行矿产资源储备和保护的矿产地开展矿产资源”,不属于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限制或禁止的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禁止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圈定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划定的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由此项目建设符合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要求。根据安徽省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评价项目不属于规划设立重点

34、开采区以及禁止开采区,评价项目属于一般开采区,本项目建设符合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要求。根据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 “禁止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划确定的禁止开采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评价项目选址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禁止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圈定范围内,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等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安徽省枞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政

35、策、法规规定的限制或禁止开采区,由此评价项目选址符合安徽省铜铅锌矿采选行业准入条件中的相关要求。根据关于枞阳县白柳铜矿新建年产6万吨铜矿石工程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枞阳县城乡和建设局,枞建规【2012】101号,2012年7月25日),建设项目用地系非规划控制区范围,原则同意白湖乡规划选址意见,由此项目建设符合土地规划要求。2 周围环境现状2.1 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环境空气2012年5月30日至6月6日,委托枞阳县环境监测站对监测点进行了连续7天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通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因子TSP、PM10、NO2监测指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

36、改单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1.2 地表水2012年5月31日、6月1日委托枞阳县环境监测站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进行连续2天的地表水采样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各现状监测断面监测指标均满足所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根据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居民点的监测各项监测水质指标数值均低于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2.1.3 地下水委托枞阳县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6月1日对甘家凹、唐家院

37、、汪家凹、铜家岭潜水井地下水监测点进行了现状监测。根据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居民点的监测各项监测水质指标数值均低于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2.1.4 声环境委托枞阳县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6月1日对甘家凹、夏家凹、上铁家凹、王家湾、铜家岭、魏家稻庄、毛竹园村民组各布设1个监测点,共7个监测点位。区域声环境现状监测点昼夜噪声现状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值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监测指标满足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土壤三级标

38、准限值要求,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2.1.5 生态环境根据调查,评价项目影响范围内无全国重要生态影响功能区域,所在区域隶属于山前丘陵平原农业生态区。影响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以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评价区内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的动植物,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分布的记录。区域土壤以黄棕壤、石灰土为主。项目区地带性土壤有黄棕壤、棕红壤,垂直地带性土壤有棕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石灰土、石质土、粗骨土;耕地土壤以水稻土面积最大,次为潮土、棕红壤、黄棕壤。通过现场查勘,对项目区水土流失

39、背景值进行调查,工程建设区域有大量林草植被覆盖,土壤侵蚀较轻,以微度侵蚀为主。总体而言去,区域生态环境不敏感,区域生态质量属于较高水平。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工作范围的规定,确定出本次评价范围。2.2.1 大气环境根据项目的评价等级及评价区域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次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分别以采矿工业场地、风井井口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区域以及矿区运输道路中心两侧各200 m 的范围。2.2.2 地表水环境一期、二期工程的矿坑排水经收集后,分别沿拟建矿区道路通过管道排入矿区下游地表沟渠,经地表径流约8.5km后汇入罗昌河。确定评价范围为矿区下游地表沟渠汇入罗昌

40、河8.5km河段,以及罗昌河与地表沟渠交汇口下游约15.5km罗昌河河段,全长约24km。2.2.3 地下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矿井疏干影响范围区域,按照影响半径1.5km范围计。2.2.4 声环境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的评价范围,工业场地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运输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范围内。2.2.5 生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确定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地表

41、错动范围外扩500m范围,矿区运输道路向两侧外侧边界向外扩展200m的范围,面积约2.43km2的范围。评价范围汇总见表 2_1所示。表 2_1 枞阳县白柳铜矿年产铜矿石6万吨采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工业场地、风井井口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区域以及矿区运输道路中心两侧各200 m 的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矿区下游地表沟渠汇入罗昌河8.5km河段,以及罗昌河与地表沟渠交汇口下游约15.5km罗昌河河段,全长约24km。地下水环境评价矿井疏干影响范围区域,按照影响半径1.5km范围计。声环境影响评价采矿工业场地建设项目场界向外200m,运输道路中心线外

42、两侧200m范围内。生态影响评价地表错动范围外扩500m范围,矿区运输道路向两侧外侧边界向外扩展200m的范围,面积约2.43km2的范围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3.1.1 大气污染物评价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井下爆破作业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粉尘,非爆破作业生产过程粉尘以及地面大风、干燥气象条件下堆场扬尘,装卸、运输等生产作业过程产生扬尘。3.1.1.1 矿井废气正常生产时,一期工程,二期工井下每天各爆破1次,平均每次消耗炸药量约为90.91kg(其中一期工程6

43、0.61kg,二期工程30.30kg)。爆破时炮烟中二氧化氮的产生量分别按28.75g/kg炸药估算,每次爆破排放量约为2.61kg,年排放量分别为0.86t。非爆破作业井下作业产尘点较多,正常情况下各产尘点的粉尘浓度随作业情况的不同而异,根据类比调查井下各作业面粉尘产生浓度小于50mg/m3,产生量小于27.92t/a。矿井拟建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通过喷雾降尘等设施,能有效地除尘,降低粉尘浓度,风井的粉尘排放浓度小于2.0mg/m3,根据计算年粉尘排放量小于1.12t。3.1.1.2 堆场扬尘地面上,开采作业场地内的堆场在大风、干燥气象条件下易产生扬尘,起尘量跟风速、物料含水量、物料大小等有

44、关。区域年平均风速为2.9m/s,发生大风天气频率较低。由于开采的原矿粒径较大、周转周期较短,通过洒水抑尘后可有效控制扬尘的产生量。3.1.1.3 装载运输扬尘、粉尘在矿石、废石装运过程中也会产生扬尘,因此需采取定期洒水、喷淋,抑制扬尘的产生,类比同类矿山资料,在干燥大风天气加强洒水,道路两侧30m处粉尘可得到较好的控制,浓度约为0.420.65mg/m3。3.1.2 水污染物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排水、生活污水。3.1.2.1 矿坑排水安徽安庆明鑫矿业有限公司枞阳县白柳铜矿采矿工程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2012.03)对矿体主要集中的甘家凹、铜家岭、上铁家凹三个地段的

45、矿坑涌水量分别进行估算。估算结果甘家凹、铜家岭和铁家凹地段在开采至最低赋存标高时的矿坑涌水量如表 3_1所示。表 3_1 地段矿坑涌水量估算结果表地 段矿坑涌水量(m3/d)甘家凹(号矿体)1735.51铜家岭(号矿体)2197.66铁家凹(号矿体)256.96合 计4190.13其中:一期工程2454.62二期工程1735.51由于评价项目为新建矿山,现状条件下无矿坑排水,报告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枞阳县环境监测站对于附近同类矿区的井下水监测结果引用做为类比数据。表 3_2 井下水水质类比监测结果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因子pHSSCODBOD5氨氮石油类监测值8.812114.62L0.310.1L监测因子铜铅砷镉锌Cr6+监测值0.0010.01L0.007L0.001L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