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8396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笔筒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做笔筒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评选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 课型:设计应用领域 课题:做笔筒 年级:二年级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笔筒,教材中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采用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

2、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2、设计理念 我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来设计这堂课的。课中我体现了以下的教学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我采用个别说、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共同讨论、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来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并从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他们的引导者、助手。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购买笔筒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轻松的谈论对笔筒的看法,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废弃

3、物品,课后自己独立制作一件有用的物品,把做笔筒与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3、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形式各异的笔筒,感受笔筒的美,点燃创作的火花;然后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主动探讨笔筒的特征,互相畅谈创作想法,激发创作的欲望;最后在实践制作中比比赛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合作意识,满足强烈的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的发展,及外形和功能特点. 收集各种适宜做笔筒的纸盒 ,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笔筒制作的设想。 2、欣赏笔筒的过程中,探究笔筒的特点及制作方

4、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纸盒、塑料瓶、易拉罐等多种造型展开想象,进行加工、美化装饰。 3、在活动中,学生能善于发现、乐于探究、敢于创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笔筒的外形和功能特点.探究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创造出一只美观、实用、新颖的笔筒。 教学难点:功能和外形的巧妙组合、外观的点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笔筒数只, 学生准备双面胶、纸盒、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 走进笔筒世界,激发兴趣 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被废弃的东西,你们看。今天,大家把它们请到这里,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呢? 生:用它来做节节虫、吊饰、帽子。 生:用它来做花瓶、垃圾桶。 生:用它还

5、可以来做花篮。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些被废弃的东西,经过你们的想象,都成了有用的物品。 2、想知道老师做了什么吗? 喜欢这些笔筒吗?它跟你见到的笔筒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有许多花纹,看上去很美。 生:比平时见到的笔筒更特别了。 生:颜色更鲜艳了。 生:这些笔筒是利用塑料瓶、纸盒等材料制作的,不是工厂里生产的。 师小结:是啊,这些生活的废弃物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今天,我们就用同学们带来的废弃材料来学做笔筒。 二、了解新知,探索发现 1、 欣赏中感受笔筒。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进入“笔筒世界”,它们有些是古代能工巧匠创造的,有些是利用废物精心制作的。看看自己喜欢哪个笔筒? 师:笔筒是“文房清供”的一

6、种,是指传统文房四宝基础上一种辅助用具,包括笔筒、砚台等,比铜的起源较早,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到了明朝走向了成熟,出现了不少风格,流传世间作品有很多,由于它既有日常生活的实用之物,又可成为书桌上的陈设品,所以它集实用与赏玩于一体,深受爱书写、绘画的学者喜爱。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笔筒, 2、 这些笔筒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这些笔筒又可爱的卡通形象。 生:古代的瓷器笔筒很简洁,给你高雅的感觉。 生:这些笔筒让我们觉得很美、有花纹、实用的。 屏幕显示:颜色、图案漂亮、外形新颖实用。 3、探究方法 师:怎样才能作出一只美观、新颖、实用的笔筒呢?老师给每组发一件笔筒,个组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探究。

7、第一小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小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小组研究笔筒的颜色。 第四小组研究笔筒的图案。 第五小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每组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教师参与学生探究中,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板书: 外形新颖依据材料的特点组合、加工 花纹色彩好看、大方有规律 4、创造想象自己的笔筒。 1)探究出怎么做笔筒的方法了,仔细观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想一想和小组伙伴讨论讨论:我打算选择什么材料,制作一个怎样的笔筒? 生:我们要用塑料瓶设计一只拟人化的笔筒,让它带上笑脸,看到它,我们的心情会愉快。 生:我们想用纸盒来设计一只有小闹钟的笔筒,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时间。 生:我们想用易拉罐

8、设计一只像茶杯一样有柄的笔筒,拿起来比较方便。 生:我们想用大小不同的纸盒设计一只像机器人一样的笔筒。 2)在纸上设计一下,互相提一下彼此的建议 5、老师这里有许多小朋友们的作品,咱们一齐来欣赏一下。 6、竞赛要求: a、自己或与小伙伴合作设计制作一只美观、新颖、实用的笔筒; b、造型有特点、突出,装饰美观、实用。 师:同学们作的笔筒是各有千秋,相信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也有新的想法,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动手制做一个漂亮的笔筒 温馨提示: 1、请小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2、制作速度快,笔筒美观、大方。 四、展示作品,欣赏感受 1、把做好的笔筒摆在讲台桌

9、上。 2、小朋友们,请把你的笔放入你认为最满意的笔筒中。 3、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4、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劳动成果,你们打算怎样来安排我们的劳动成果呢?在你的周围寻找一些被遗弃的东西,用它们来制作一件有用的物品,在艺术节中展出。 教学反思 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善于发现、乐于探究、敢于创造的能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实践的平台。 1、 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

10、内心状态,就给予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了多种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学的主动、学的愉快、学的有成就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新。有一位外国教育家这样说:“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探究与发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是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探讨,学生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后

11、,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 2、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学生看到形式各异的笔筒,我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只笔筒,为什么喜欢?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探究出笔筒的特征。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研究畅谈笔筒的设计方法,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又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精神。最后,小组成员设计制作美观、实用、新颖的笔筒,可以弥补课内时间不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学生讲、老师听。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美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了竞争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