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8611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聚氨酯人造革制造项目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谐和)环评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福建谐和合成革有限公司位于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第19地块,公司厂址北侧为朴树桥大道,路北侧为豪派合成革厂区及滕浩合成革厂区;南侧为正源合成革公司厂区和华纳合成革厂区;西侧为山地;东侧为纵二路,路东侧为华特合成革公司厂区。南平市荣华山产业组团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城区以北,南起浦城县城区和浦城工业区,北至前山和205国道,南北总长约13km;西至藩莆岭、阳墩村和浦南高速公路,东至南浦溪,东西最宽约9km,最窄约2km,规划控制总面积61km2。荣华山产业组团在南平市产业发展的二级轴线上,是南平市的北大门。北距浙江省江山市100km,东

2、距浙江省龙泉市120km,西距武夷山市180km,南距南平市200km。地理位置优越,是南平市对接“长三角”、辐射内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向纵深发展,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跃升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荣华山产业组团一期用地距浦城县城约4.5km,北至荣华山和仙阳镇区南部,南至浦城县工业区,西至浦南高速公路,东至南浦溪,面积21km2。详见地理位置见图21和周边环境关系图见图22。2.1.2 气候条件浦城县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分解处,接近大陆性气候,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一年之间气候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即(1)雨热同期(2)四季分明,日照充足(3)立体气候显著(4)季风影响显著。

3、浦城县年平均日照1893.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3%,年平均气候为17.4,月际气候变化较为均匀,常年最热月为7月,历年平均为27.8,最冷月为1月,历年平均为6.2。浦城县境内降雨量地域差异明显,基本是从东、西南部向中北部逐渐减少,等雨量线趋于南北走向。浦城县平均年降雨量1702.8mm,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4天。累年平均初霜日期出现在11月16日,终霜日期为3月6日,有霜期1111天。年平均有雪日7.4天。浦城地区地面风速年平均1.6m/s,静风频率44.19%,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频率12%。主要发生在1-3月和10-12月;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平均频率为7.07%,主要发生在4-9月

4、。全年风向白天多南风,晚上呈北风。晚20时至次日8时,风速减小,夜间多静风,早8时至下午14时风速逐渐增大。根据浦城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用P-T稳定度分级法统计浦城县冬夏两季及年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其大气稳定度D类为37.1%;E、F类稳定度占44.4%。冬季D类41.9%;E、F类占49%。夏季D类32.3%;E、F类占39%。2.1.3 水文条件浦城县的水资源由降水补给,年平均径流深1041mm,年平均径流量为31.213亿m3,年平均径流量模数为33.9s.L/km2。马莲河原名新溪,发源有二支:一支发源于仙阳镇甫下西北黄茅山岗,经蔡家岭、甫下、洋墩、马西、山桥;另一支发源于溪洲的

5、香菇山,经溪洲、洪山、东山水库、桐源、西岩,两支流在楼下汇合后,经莲塘至玉树林注入南浦溪。全厂25.2km,流域面积145.7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75亿m3,多年平均流量5.549m3/s。河道比降12.75,可利用落差265m。南浦溪俗称大溪,亦名柘溪,发源于忠信镇柘岭。南浦溪纵贯浦城县境南北,经忠信、仙阳、管厝、万安、南浦、水南、莲塘、水北街、石坡、濠村等乡镇,纳江村溪、九鲤溪、渔梁溪、官田溪、马莲河、东源溪、西溪、岩鼻河等支流,经濠岭出境,至建瓯丰乐的黄城注入建溪。全长189.2km,境内长133.2km。流域面积2817.39km2,境内流域面积2663.59km,多年平均径流

6、量29.68亿m3,多年平均流量94.699m3/s。本项目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南浦溪浦城县下游河段。2.1.4 地质地貌浦城县的地貌总特征是多山地,北、东、西三面环山,中、南部低平宽广,地势自北往南下降,南浦溪纵贯南北,地表径流呈树枝状,山间盆地中串珠状错落。浦城县断裂构造十分明显,断裂方向以北北东为主,其次为北西西和北西向,上部盖层有着和缓的褶皱,褶皱走向以北北东及北东为主。燕山运动对本地区影响很大,引起断裂,凹陷和盖层褶皱,并有相当强烈的酸性岩浆活动。新构造运动时,上升幅度最大。上述几组结构不仅制约境内山脉走向,还控制着水系发育。按海拔高度和切割深度分为中山,低

7、山,高丘陵,低丘陵,残丘五大类。浦城县地层属华南地层区四明山武夷山地层分区建瓯地层小区。主要有前震旦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境内岩石有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浦城矿藏矿种多,矿点、矿化点出露面广。境内的无烟煤、大理石等矿是燕山期花岗岩的侵入热液作用形成的热液型的矿床、矿点。南平合成革基地所在地以低山、丘陵及山坡地为主,区内山坡地主要为人工茶园、山垅田。用地高程大部分在252-288m之间。2.1.5 土壤、植被浦城县土壤有6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浦城县大部分属闽西北低山谷盆红壤、灰泥田土壤区,总面积4639098亩,其中红壤土类面积3803864亩,占82%,水稻类面积5

8、98363亩,占12.9%。南浦工业园区所在地土壤类型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土壤养分平均含有机质5.03%,碱解氮173.8ppm,有效磷0.653ppm,有效钾138.21ppm,pH值5.19.水稻土的发育程度和肥力呈同心圆分布,离村庄近的土壤理化性状比熟化程度较高,主要有渗育型、潴育型和潜育型3个亚类。南平合成革基地所在地现有植被为次生植被,由次生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栽培植物群落组成。当地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繁多,植物区系多样,但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影响,原生植被早已被严重破坏而灭绝,现有次生植被以人工栽培的果树群落和作物群落为主,

9、而人工营造和自然次生的生态公益林和其他森林群落较少。园区所在地植被简单,原生植被已破坏,目前基本上属次生植被,优势种为人工茶。现有植被有:裸子植物的杉木,被子植物的山茶科的人工茶为主,少量禾本科的杂木及农田植被等草本植物及夹杂在松木间的灌木丛,青奈、梨树。未发现有需要保护的珍稀树种。2.2 社会环境概况浦城县系闽北重镇,位于福建省最北端,踞八闽上游,界闽浙赣三省。浦城经济素以农业为重,主产稻谷,久负“闽北粮仓”盛名。浦城县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约29万人。2013年浦城县地区生产总值(GDP)95178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8987万元,增长

10、5.5%;第二产业增加值360232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332569万元,增长10.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4.9%。荣华山组团所在地位于北部的仙阳镇。仙阳镇总面积239.56km2,其中耕地面积51408.63亩,总户数9615户、人口34977人,下辖23个村委会。仙阳镇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总产值达19505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37805亩,粮食总产量22424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镇造林面积1940亩,

11、林业产值23585万元。烟叶种植4050亩,产量625吨。种植蔬菜瓜果31380亩,产量46768吨。耕牛存栏2526头,生猪存栏1.96万头,出栏1.68万头。牧业总产值34260万元,渔业产值17861万元。2.3 区域污染源调查根据南平合成革生产基地DMF环境空气容量研究报告,园区一期与二期总计引进50家合成革企业,一套生产设施DMF的有组织排放量为3.4kg/h、无组织排放量为0.77kg/h、合计4.17kg/h。一期(2200亩)用地范围内最大允许生产线规模为145条(58干87湿)。二期(4000亩)用地范围内最大允许生产线规模按190条(76干114湿)控制。则预计一期园区DN

12、F有组织排放量为179.80kg/h、无组织排放量为35.38kg/h、合计215.18kg/h;二期园区DNF有组织排放量为235.60kg/h、无组织排放量为46.36kg/h、合计281.96kg/h。目前南平合成革生产基地已批、已建和未建生产线情况如表2-14所示。其中,已批生产线95条,已建64条,未建31条。表2-1合成革生产基地各企业已批、已建和未生产条数和已试运行生产条数编号入园企业已批已建未建备注条数湿法干法压延水性条数湿法干法压延条数湿法干法压延水性1锐信523633-1-100超规模一条2中慎732242233003浩辰73222253204永盛63342221105宏正

13、利53253200006展宏53253200007腾浩53242211008海川642752-1-100超规模一条9吉兴633532101010豪派124265327100611华特853532321012乔盛743532211013华纳532321211014正原642422220015德盛5325320合计9550354664342643116906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4.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了解大气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大气环境现状建设单位于2014年9月份委托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证书编号:2012132005U)对监测点位连续监测7天,监测因子SO

14、2、TSP、NO2、PM10、VOCs、DMF、甲苯,监测时间2014年9月30日-10月6日。项目委托监测时,该项目的生产工况为湿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93.4%,干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后理工段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监测站点监测点位详见表21和图23。表21 大气监测点位分布点号点位与厂址方向、距离监测因子1十三里村NW660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2樟溪村NE2240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3朴树桥WS730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4管委会S1950

15、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5牛角隈EN1010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6富湖村ES1650mSO2、TSP、NO2、PM10、VOCs、DMF、甲苯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22。表22 大气监测项目采样分析方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或测定下限1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小时:0.007mg/m3日均:0.004mg/m32NO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0.005 mg/ m33TSP重量法GB/T15432-1995 0.001 mg/m34PM10重量法HJ618-

16、20110.010mg/m35甲苯HJ 584-2010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1.510-3 mg/m36DMFGBZ/T160.62-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酰胺类化合物0.2 mg/m3(采样体积60L)7VOCsGB21902-2008附录C(规范性附录)VOCs监测技术导则/表2-3 大气监测点位分布示意图监测统计结果厂址周围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列表23。表2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采样点编号及地点监测项目小时值日均值监测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监测浓度范围(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超标率%富湖村NO20

17、.022-0.08836.700.049-0.06251.70SO20.009-0.05911.800.021-0.03825.30TSP-0.092-0.11237.30PM10-0.056-0.07348.70甲苯0.0015-0.002510-VOCs0.01-0.09150-DMF0.266.70-管委会NO20.012-0.07129.600.033-0.05142.50SO20.010-0.05110.200.025-0.04026.70TSP-0.084-0.105350PM10-0.066-0.08657.30甲苯0.0015-0.00180.720-VOCs0.01-0.08

18、13.30-DMF0.266.70-朴树桥NO20.011-0.07330.400.035-0.05747.50SO20.010-0.05110.200.024-0.039260TSP-0.070-0.08829.30PM10-0.052-0.063420甲苯0.00150.60-VOCs0.01-0.06100-DMF0.266.70-十三里村NO20.015-0.08234.200.039-0.05344.20SO20.011-0.0501000.027-0.042280TSP-0.087-0.10133.70PM10-0.059-0.07147.30甲苯0.00150.60-VOCs0.

19、01-0.046.70-DMF0.266.70-樟溪村NO20.021-0.08535.400.045-0.060500SO20.011-0.05210.400.026-0.04429.30TSP-0.073-0.09230.70PM10-0.049-0.072480甲苯0.00150.60-VOCs0.01-0.1423.30-DMF0.266.70-牛角隈NO20.019-0.08836.700.041-0.06251.70SO20.008-0.05911.800.020-0.03825.30TSP-0.152-0.186620PM10-0.069-0.08959.30甲苯0.0015-0

20、.00220.880-VOCs0.01-0.046.70-DMF0.266.70-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价标准NO2、SO2、TSP、PM10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类区。特征污染物DMF采用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中,对居住区的取值0.3mg/m3,甲苯参照制鞋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1561996)中规定的居住区限值,VOCs参照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评价方法采用超标率法和最大浓度占标率说明污染物超标的频率和程度,其表达式为:Pi =Ci/ Coi100%式中:f为超标率(); n为总样本数(个

21、); n为超标样本数(个); Pi为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占标率; Ci为第i个污染物的监测统计值(mg/Nm3); Coi为第i个污染物的标准值(mg/Nm3)。 价结果与分析厂址周围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见表5-8。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NO2:监测点的小时取样浓度在0.011-0.088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29.6%-36.7%之间;日均取样浓度在0.033-0.062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42.5%-51.7%之间;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NO2小时浓度0.24 mg/m3,日均0.12 mg/m3)。SO2:监测点的

22、小时取样浓度在0.008-0.059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10%-10.8%之间;日均取样浓度在0.020-0.044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25.3%-29.3%之间;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SO2小时浓度0.5 mg/m3,日均0.15 mg/m3)。TSP:监测点的日均取样浓度在0.070-0.183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29.3%-62%之间;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TSP日均值0.3 mg/m3)。PM10:监测点的日均取样浓度在0.049-0.089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42%-59.3%

23、之间;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PM10日均值0.15 mg/m3)。甲苯:朴树桥、樟溪村、十三里村三个监测点的小时取样均未检出,检出限为0.0015mg/m3,富湖村、管委会、牛角隈三个监测点的小时取样浓度在0.0015-0.0025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0.72%-1%之间,低于制鞋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156-1996)中规定的居住区限值(甲苯一次浓度0.25mg/m3)DMF:监测点的小时取样均未检出,检出限为0.2mg/m3,低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中居住区的取值0.3mg/m3。VOCs:监测点的日均取样浓度在0

24、.01-0.09 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在10%-15%之间;低于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标准(VOCs一次浓度0.6 mg/m3)综上所述,该区域SO2、TSP、PM10、NO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甲苯符合制鞋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5/156-1996)中规定的居住区限值,DMF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中居住区的取值0.3mg/m3,VOCs符合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4.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地表水监测数据委托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

25、验有限公司(证书编号:2012132005U)进行监测。项目委托监测时,该项目的生产工况为湿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93.4%,干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后理工段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 监测时间与因子2014年9月25日-9月26日,连续2天,监测因子:pH、氨氮、悬浮物、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甲苯、DMF。监测断面调查断面的点位布置详见图2-4(附本章后)和表2-4。表2-4水质采样布点表断面编号河流位置1#南浦溪园区排污口上游500米2#园区排污口下游500米3#园区排污口下游1000米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25。表2-5 监测分

26、析方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1pH值玻璃电极法GB6920-860.012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0.025mg/L3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4mg/L4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0.01mg/L5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890.05mg/L6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890.5mg/L7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0.5mg/L8DMF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5mg/L9甲苯气相色谱法,GB 11890-19890.05mg/L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评价

27、方法: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 式中:Si,j为第j个断面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j为第j个断面第i种污染物的监测浓度(mg/L); cs,j为第j个断面第i种污染物的标准值(mg/L)。Si,j值越小,水质质量越好,当Si,j超过1时,说明该污染物浓度已超标。pH的标准指数: 式中:SpH,j为第j个断面的pH值标准指数; pHj为第j个断面的pH监测值; pHsd为水质标准中的下限值; pHsu为水质标准中的上限值。 监测结果:南浦溪水质现状监测资料统计结果见表2-6。表2-6南浦溪监测结果项目时间点位 pH值SS高锰酸盐指数氨氮BOD5TPTNDMF甲苯1#9月25日7.12372

28、.91.132.10.224.8950.059月26日7.14393.01.172.60.274.5950.05平均值7.13382.951.152.350.254.7450.05标准指数0.0650.760.491.150.591.254.740.07超标率000100010010002#9月25日6.87422.30.8412.00.263.5150.059月26日6.85402.20.8512.20.313.5950.05平均值6.86412.250.8462.10.293.5550.05标准指数0.140.820.3750.8460.5251.453.550.07超标率000 0010

29、010003#9月25日7.31282.80.4672.30.152.8550.059月26日7.3312.60.4772.90.182.8250.05平均值7.3029.52.70.4722.60.172.8450.05标准指数0.150.590.450.4720.650.852.840.07超标率0000001000pH值:监测断面的pH值变化范围在6.867.3,标准指数为0.0650.15,所有断面均符合III类水质标准,超标率为0。氨氮:监测断面的氨氮浓度变化范围在0.4721.15mg/L,平均标准指数0.4720.15。2#、3#点位达标,1#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00。总磷:监测

30、断面的总磷浓度变化范围在0.170.29mg/L,平均标准指数0.851.45。3#点位达标,1#、2#点位超标,超标率为100。CODMn:监测断面的CODMn浓度变化范围在2.252.95mg/L,平均标准指数0.3750.49,均符合III类水质标准,超标率为0。BOD5:监测断面的BOD5浓度变化范围在2.12.6mg/L,平均标准指数0.5250.45。均符合III类水质标准,超标率为0。甲苯:监测断面的甲苯均为未检出,检出限为0.05mg/L,平均标准指数0.07;DMF:监测断面DMF均未检出,检出限为5mg/L。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南浦溪排污口上、下游断面的pH、CODMn、B

31、OD5、甲苯等监测数据达标,氨氮、总磷、总氮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原因为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排。2.4.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地下水监测数据引用福建省南平荣华山产业组团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单位: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采样时间:2013年10月25日。(1)监测点位、时间、频次监测站位布设详见表2-7,具体监测点位见图2-4。监测时间和频次:采样时间为2013年10月25日。采样方法: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表2-7 地下水监测站位编号位置地理坐标主要功能控制标准NE1#三源村N 275857.23E 118314

32、4.23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2#樟溪村N 245925.43E 1183346.11饮用水3#坑沿村N 280142.1E 1183105.92饮用水(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及监测机构监测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Cu、Zn、As、Hg、Cd、Cr6+、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硬度、挥发酚合计16项。全部委托福建南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监测项目与具体分析方法详见表2-8。表2-8 地下水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表序号分析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1pH玻璃电极法GB /T 6920-862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GB/T 11892-

33、893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4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875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876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GB/T 7485-877汞冷原子荧光法HJ/T 341-20078镉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9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T7467-8710氟化物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11硫酸盐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12氯化物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13硝酸盐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14亚硝酸盐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15总硬度EDTA滴定

34、法GB /T 7477-8716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3)评价标准规划区内地下水没有进行功能划分,区域内一些农村地下水具有饮用性质,根据“以人体健康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应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见表2-9。表2-9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mg/L序号污染物名称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来源pH值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总硬度450硫酸盐250硝酸盐(以计)205氟化物1.06氯化物2507高锰酸盐指数3.0氨氮0.29挥发酚0.00210铬(六价)0.05

35、11镉0.0112汞0.00113铜1.014锌1.015砷0.0516亚硝酸盐0.02(4) 监测与评价结果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2-10,评价结果见表2-11。表2-10 地下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检测项目1#三源村2#樟溪村3#坑沿村10月25日10月25日10月25日pH6.586.686.54CODMn1.21.11.4NH3-N0.0300.0250.257Cu0.050.050.05Zn0.020.020.02As0.0070.0070.007Hg0.00150.00150.0015Cd0.50.50.5Cr6+0.0040.0040.004氟化物0.1170.0610.103

36、硫酸盐1.1590.3482.008氯化物38.1603.23823.022硝酸盐24.274.0011.86亚硝酸盐0.0030.0030.003总硬度87.213.834.0挥发酚0.00030.00030.0003表2-11 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检测项目1#三源村2#樟溪村3#坑沿村10月25日10月25日10月25日pH0.840.640.92CODMn0.400.370.47NH3-N0.150.131.28Cu0.050.050.05Zn0.020.020.02As0.140.140.14Hg0.00150.00150.0015Cd0.050.050.05Cr6+0.080.080.

37、08氟化物0.120.060.10硫酸盐0.0050.0010.008氯化物0.150.010.09硝酸盐1.210.200.59亚硝酸盐0.150.150.15总硬度0.1940.0310.076挥发酚0.150.150.152013年10月25日监测及评价结果表明:除了3#点的NH3-N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类标准外,其他均符合类水质标准要求。超过类原因可能是受生活污水的渗入影响。2.4.4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到处区域环境噪声现状,项目委托福建省环安节能监测检验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25日对厂址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项目委托监测时,该项

38、目的生产工况为湿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93.4%,干法生产线的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后理工段生产规模达设计能力的80.2%。根据监测报告,在项目地共设6个噪声监测点位,对昼、夜环境噪声各监测一次。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因子:等效A声级(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按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测量。监测仪器:AWA6218B型噪声统计分析仪监测结果:项目区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12,监测点位见图2-5。表2-1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测点编号噪声值测点编号噪声值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56.253.44#63.362.72#55.853.25#63.162.53#59.656.36#61.157.6图 例噪声监测点位声源分布点位N后处理车间干法车间湿法车间锅炉房污水处理6#5#3#1#道路道路2#配料间4#图25噪声监测点位及污染源分布图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标准本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标准。见表2-13。表2-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dB(A)类 别昼间夜间36555评价结果从表2-12可见,项目厂界各个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值,昼间在噪声值为56.2-63.3dB之间,夜间噪声值在53.2-62.7dB 之间,昼间均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