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8697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532710991土法废渣安全的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申报材料申报材料清单一、 基本材料1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基本信息表(附表2);2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1)项目承担单位宣威市环保局组织机构代码证;(2)项目组织运营单位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营业执照;3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简介;4云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5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家评审意见;6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资金落实证明材料(1)宣威市人民政府

2、关于安排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资金的通知;(2)项目组织运营单位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筹集资金承诺;(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威支行对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贷款意向书;(4)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威支行对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资金存款证明;二辅助材料1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决定;2宣威市人民政府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会议纪要;3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的通知;4项目组织运营单位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度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5宣威广信联合会计师

3、事务所为项目组织运营单位所作的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审计报告;6项目组织运营单位曲靖市宣威宇恒水泥有限公司的排污许可证证明材料;7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宣威市土法炼锌遗弃废渣浸出毒性检测报告;附表2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基本信息表项目名称: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公章)宣威市环境保护局行业名称无行业代码无所处区域流域或海域西部地区国务院划定的酸雨控制区(曲靖)珠江流域行政区划代码530381项目开始时间2007年8月项目结束时间2010年6月联系人姓名办公电话手机传真E-mail项目申报理由和必要性(限150字)宣威市取缔土法炼锌后,遗留大面积露天堆存的

4、锌废渣,遍布21个乡镇,累计堆存量为400多万吨,遗弃的渣场面积2774.2亩,在酸雨淋蚀浸泡下,废渣中的重金属溶出,造成渣场附近饮用水源镉汞砷和锌超标,其中锌超标11.6倍对49.83万人的饮用水源珠江源头和36.9万亩基本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及珠江中下游地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实施该项目刻不容缓采用的污染治理技术修建储存场把分散在各地的遗留锌废渣集中到场内,用于替代粘土生产水泥,从根本上消除锌废渣对饮用水源土壤珠江上游的面源污染,同时开展对原弃渣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指标(限200字)在宣威市来宾镇宣文公路旁修建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场要求的锌废渣储存场(已做危险废物浸

5、出毒性鉴别试验),容量为79万m3,一期工程收集清运龙场镇的100万吨锌废渣,平均运距为12公里,供给宇恒龙头等9家水泥厂替代粘土生产水泥,一期预计利用渣量为60万吨,同时对489个面积为2774.2亩的原遗弃渣和36.9万亩受污染的基本农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监测土壤样品40万份,项目总投资4085万元投资及其构成资金筹措总投资4085万元,其中项目前期准备投入292万元炼锌废渣处置利用总投入为3660万元,渣场及其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资金投入约143万元资金来源:宣威市财政支出380万元(占9.3%);宇恒水泥有限公司自筹200万元(占4.9%);宇恒水泥有限公司银行贷款2520

6、万元(占61.7%);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拨款补助985万元(占24.1%)项目预期效益经济效益:集中贮存的锌渣交由水泥厂综合利用和出售,所得收益用于偿还贷款;环境效益:通过综合治理,把分散在各地的大面积露天无序堆存的遗弃锌废渣集中清运到贮存场进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消除锌废渣对珠江源头区域内居民饮用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使原弃渣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为下一步阶段实施全市范围的大规模锌废渣污染治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渣场生态恢复提供经验和示范作用社会效益:遏制珠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申请支持方式和金额财政拨款9

7、85万元占投资总额比例24.1%贷款提息占利息总额比例可研报告编制单位资质云南新世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云工咨丙1042730003可研报告批复单位文号时间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环发2006475号2006年8月23日环评报告编制单位资质环评报告批复单位文号时间近三年排污费缴纳情况本级环境保护部门意见(中央企业由省级填写)(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年 月 日本级财政部门意见(中央企业由省级填写)(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年 月 日注:本表适用于除环境监管能力项目之外的所用项目项 目 简 介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属珠江源头区域在取缔土法炼锌后,遗留大面积露天堆存的锌废渣,累计堆存量为400多万吨,遗弃的渣场面积

8、2774.2亩锌废渣对49.83万人的饮用水源珠江源头和36.9万亩基本农田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危及珠江中下游地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为治理锌废渣污染,修建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场要求的锌废渣储存场,容量为79万m3,一期工程收集清运龙场镇的100万吨锌废渣,用于替代粘土生产水泥,同时开展对原弃渣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项目总投资4085万元,宣威市财政支出380万元;宇恒水泥有限公司自筹200万元;宇恒水泥有限公司银行贷款2520万元;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拨款补助985万元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历史遗留废渣集中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9、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背景11.2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31.2.1研究范围31.2.2编制依据31.3编制原则41.4采用的规范及标准41.5项目概况51.5.1项目名称51.5.2项目牵头及协调单位51.5.3项目主要设计内容51.5.4设计原则61.6研究结论7第二章 项目实施范围条件以及工程建设必要性82.1项目实施范围82.2项目实施条件82.2.1自然条件82.2.2社会经济概况92.2.3项目前期工作准备102.3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 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工程规模153.1炼锌废渣监测及属性153.2锌废渣收运以及贮存方案183.2.1锌渣贮存方案183.

10、2.2锌渣收集与运输方案183.3炼锌废渣综合利用方案183.3.1炼锌废渣主要成分183.3.2综合利用方案193.3.3贮存场选址203.3.4贮存场地层岩性213.3.5锌渣贮存场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223.3.6贮存场地质构造及地震223.3.7贮存场填埋容量243.3.8锌渣贮存场布置253.4工程规模253.5锌渣贮存场单项设计253.5.1贮存场场地布置253.5.2锌渣贮存场场地平整与土方平衡253.5.3锌渣贮存场单项设计26第四章 项目实施保障364.1管理机构364.2管理机制364.3能力建设364.4公众参与374.5前期准备37第五章 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与防护385

11、.1环境保护385.1.1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385.1.2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385.1.3项目综合利用和环保意义395.1.4环境保护投资395.2劳动安全卫生与防护395.3消防40第六章 工程组织与定员416.1组织机构状况416.2劳动定员416.3工作制度42第七章 管理437.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37.2项目建设起止时间437.3项目建设组织机构43第八章 工程投资估算以及资金来源458.1项目总投资估算458.2资金来源48第九章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分析499.1经济效益分析499.1.1财务评价499.1.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509.2 环境效益分析509.3社会效

12、益51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5210.1结论5210.2建议53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安排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资金的通知; 附件三: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件四: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会议纪要宣威市人民政府;附件五:宣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宣政发200644号;附件六:云南省环保局关于印发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云环发2006475号;附件七: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图一:宣威市历史遗

13、留炼锌废渣和拟建贮渣场分布示意图;附图二:贮渣场位置;附图三:贮渣场办公楼平面设计图(一层);附图四:贮渣场办公楼平面设计图(二层);附图五:贮渣场地质剖面;52第一章 总论1.1项目背景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面积6069.88平方公里,人口136.2万,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宣威市是云南省滇东北的窗口和交通枢纽的汇集地,属滇东北工业走廊珠江发源于宣威市西南部的马雄山,源头为偏桥水库,水库位于珠江源自然保护区,库容5600万立方米,是宣威市市区主要饮用水源,珠江源头河为革香河,在宣威境内河段长154公里在云贵两省的交界腊龙河谷与可渡河汇合,以下河段称为北盘江,北盘江与南盘江在贵州晴隆汇合,

14、以下河段称为西江,在流经广西广东后,在广州市流入南海革香河大屯桥断面控制集水面积758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204亿立方米珠江水资源量相对比较丰富,径流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单位面积产水量居全国之冠由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自1984年以来,土法炼锌在宣威落户生产,1989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2000年已经漫延到全市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土法炼锌主要集中在龙场格宜宝山文兴东山龙潭来宾乐丰倘塘双龙板桥羊场阿都双河杨柳普立海岱等乡镇土法炼锌最多时有2642条,年产粗锌达20万t,产值11.06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炼锌业的发展,在一段时期一定程度上刺激和促进了宣威市的经济

15、发展,但对珠江源头地区引用水源河流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危害土法炼锌,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属国家明令禁止和取缔的重污染小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云南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自1996年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法炼锌取缔工作,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全面取缔土法炼锌,2002年取缔土法炼锌炉(含死灰复燃)2200余条2004年取缔改良土法炼锌炉442条,到2004年底,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已全部依法取缔完毕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全部取缔后,在全市范围内遗留下了大量的炼锌废渣,对土壤生态环境河流及饮用水源地造成严

16、重污染,据初步统计,宣威市有489个遗弃的渣场,炼锌废渣历年堆存量达400多万吨,广泛分布于21个乡镇,占地面积2774.2亩对林业生态危害面积达10万余亩,炼锌废渣含有氟化物铜铅锌镉砷六价铬等重金属,露天堆存的锌废渣,在酸性雨水(宣威市境内自2004年已出现酸雨,其中:2004年11次,2005年40次)淋蚀浸泡作用下,废渣中的上述重金属变为重金属离子溶出,对土壤河流和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据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珠江源头偏桥水库周边和上游农村饮用水源附近广泛分布炼锌废渣场,堆存大量的炼锌废渣,监测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已降为IV类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为1.17,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

17、污染特征,严重威胁宣威17万城区人口的饮水安全根据宣威市水务局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资料统计,32.8286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通过对一部分农村饮用水源点监测,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中氟化物砷六价铬镉等超标,炼锌废渣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已威胁到宣威市49.8286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来宾镇后跨村关云村龙洞等6个村庄有分散的炼锌废渣露天无序堆存,渣场附近有村庄饮用水源点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05年9月21日对后跨村等10个饮用水源点采样分析,得出监测结果(按类水质标准评价)见表1-1表1-1 部分饮用水源点监测结果采样点监测结果(mg/l)镉铅锰铁六价铬锌

18、汞砷来宾村0.0120.020.180.030.0042.380.00120.15评价结果超1.4倍达标超0.8倍达标达标超1.4倍超2.3倍超0.5倍 长征中学0.0080.020.130.170.028超6.42倍3.710-50.194评价结果超0.6倍达标超0.3倍达标达标超5.4倍达标超0.9倍后垮村0.0160.020.410.600.00412.61110-50.14评价结果超2.2倍达标超3.1倍超1倍达标超11.6倍达标超0.4倍 上表可见,三个采样点均出现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炼锌废渣的无序堆存对农村引用水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根据宣威市环境监测站和宣威市水文站对珠江上游革香河大屯桥

19、等3个断面的监测评价,革香河水质已降为劣V类,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特征,这些重金属来源于河流上游大面积露天堆存的炼锌废渣,使36.9万亩受灌溉的基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另外,遗弃的炼锌废渣使9000亩基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直接威胁到宣威市居民粮食蔬菜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相关资料表明,受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食品,具有较高的致畸致突变致癌和生殖遗传毒性宣威市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105,高发区为10万分之185,是世界癌症高发区之一,饮用水和食品受炼锌废渣重金属污染是导致宣威癌症高发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宣威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炼锌废渣导致饮用水和土壤污染多次提出议案,强烈要求实施炼锌废渣处置利用,防治土壤

20、和水源污染按照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的精神,根据宣威市的实际情况由宣威市环保局牵头提出申报“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旨在初步解决上述历史遗留问题本项目属于“2006-2010年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三)区域环境安全保障项目:2中“区域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1.2研究范围及编制依据1.2.1研究范围 本项目是整个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一期工程,本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对宣威市龙场镇土法炼锌集中地区历史遗留废渣进行集中清运,根据需要设置专门贮存场;对炼锌废渣进行合理的综合利用;对原有遗弃渣场和土壤进行监测,

21、改善当地环境,保证城乡饮用水和食品的安全1.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4)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7)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8)云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10)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1)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印发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2006-2010年)的通知; (12)宣威市环境保护局北盘江水污染防治调

22、研报告; (13)宣威市环境保护局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申报材料1.3编制原则 (1)坚持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2)充分与国情省情及地方实际情况结合,合理确定项目实施计划; (3)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条件,降低项目投资,加快实施进度,使项目不仅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4)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采用成熟可靠的治理技术,使项目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5)项目管理能力建设与工程建设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重1.4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

23、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6; (3)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5086.2-1997; (4)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2-1995; (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 (6)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7)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接触限值GBZ2-2002;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11)

2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1.5项目概况1.5.1项目名称云南省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项目1.5.2项目牵头及协调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宣威市环境保护局项目负责人:海宇飞1.5.3项目主要设计内容本项目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贮存场工程设计;龙场镇炼锌废渣收集清运;原有渣场和土壤监测(1)设计锌渣贮存场座,有效容积为70万m3锌渣贮存场工程内容主要有:锌渣坝截洪沟防渗工程场内外道路辅助工程 (2)锌

25、渣收集及清运系统设计内容有:锌渣清运工具锌渣清运机械等工程设计范围为宣威市龙场镇辖区范围内(3)原有渣场和土壤监测设计内容有:监测布点取样监测(4)配套措施:包括取土设施,洗车台,供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消防设施,通信设施,简单监测化验设施,维修设施以及其它辅助设施等(5)行政管理和生活福利设施:拟建一栋管理生活综合楼,位置暂定在锌渣贮存场内本项目通过建立锌渣贮存场,把分散的大面积露天堆存在龙场镇的遗弃炼锌废渣集中清运到贮存场进行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消除炼锌废渣对饮用水和土壤污染,实现炼锌废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及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对原弃渣场进行渗液处理和土壤监测,为下一步弃渣场土壤污染

26、治理和生态恢复奠定基础,实施该项目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城乡饮水和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5.4设计原则(1)收运系统设计原则本项目锌渣清运主要集中在龙场镇范围内,锌渣收运系统设计执行建设部CJJ27-8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并结合宣威市作为云南省人口多的特点,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符合布局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等要求据此确定的具体原则为:锌渣收集清运机械要求密闭性能好,效率高,噪声低;锌渣清运过程中要避免锌渣扬尘无组织排放,保证锌渣清运过程全面进行(2)锌渣贮存场设计原则本项目锌渣贮存场的建设遵循“安全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指导方针,保证贮存场

27、能够在不造成二次污染和其它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以较小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有效地解决宣威市锌渣的污染问题,实现对宣威市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据此确定的设计原则为:采取完善的清污分流措施,减少贮存场渗液的产生量;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渗液收集与处理技术,保护地表水水体的水质;采用有效经济的渗液防渗措施,保护厂区地下水水质;设备选型应以节能高效为原则,降低贮存场锌渣贮存费用;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根据工艺流程采光通风日照卫生等要求因地制宜布置工程构筑物(3)土壤监测设计原则对原渣场进行监测布点,每个锌渣堆存场设计约六个点进行采用监测1.6研究结论(1)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解决宣威市土法炼锌废渣集中地

28、区造成的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减轻对珠江流域污染物负荷;(2)本可行性报告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场要求修建炼锌废渣贮存场集中收存分散于龙场镇的炼锌废渣,并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综合利用,消除大量炼锌废渣无序堆存造成的危害;(3)对原来广泛分布的489个占地约2774.2亩遗弃渣场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为下一阶段实施弃渣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打好基础;(4)财务分析显示,本项目在实现较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对宣威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第二章 项目实施范围条件以及工程建设必要性2.1项目实施范围本项目为整个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一期工程,项目实施的范围是在云南省宣威市来宾宣文公

29、路旁建一个贮存场,收集清运龙场镇辖区范围100万吨废弃锌渣,对新建贮存场进行渗液处理,对宣威范围内原遗弃渣场和耕地进行土壤监测,为下一步全面收集贮存宣威境内炼锌废渣,实施弃渣场生态恢复以及土壤污染治理奠定基础 2.2项目实施条件2.2.1自然条件宣威1994年撤县建市,市政府所在地设在榕城镇城市规划区面积130.32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16.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30余万人,市区人口17万人,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宣威市是云南省滇东北的窗口和交通枢纽的汇集地,属滇东北工业走廊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经10335301045050,北纬255330264450,南北最大跨距91公里,东西最

30、大跨距102公里,距省会昆明243公里东与贵州省盘县毗邻,南与富源曲靖接壤,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东北与贵州威宁水城山水相连,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宣威市城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存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光照充足据宣威市气象局提供的近年气象参数如下:年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为:33.9(1991年6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4.9(1977年2月9日);年无霜期:218天;年均降雨量:972mm;年最大

31、降雨量:1304.8mm;年均蒸发量:891mm;年均降雨日数:171天;年均相对湿度:72%;主导风向:西南风;平均风速:3.9m/s;最大风速:25m/s宣威市境内革香河(城区俗称东大河)发源于沾益县马雄山南麓,属珠江上游,该流域设有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758平方公里东大河平均水位1949.36米,河宽10米至20米,平均水深1.5米,枯水期水深1米,丰水期水深2米,平均流速0.5米/秒,汛期水量占全年的80%20012005年,丰水期平均流量为2.8846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0.52立方米/秒,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平均含沙量0.477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123.9万t河床断面形

32、状为U形,河道坡降为18,年平均流量2.204亿立方米2.2.2社会经济概况宣威市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综合开发的攀西六盘水能源冶金化工基地的腹心地带现已探明煤炭储量21.8亿t,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煤和动力煤生产供应基地,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锰钴铅锌硫磺石棉等全市工业主要有煤炭电力采矿化工冶金化肥建材食品加工烤烟粮油加工酿酒制药等农业综合资源极富特色,烤烟玉米土豆生猪生产总量在全省首屈一指,宣威火腿享誉中外,是国家和云南省重要的烤烟旱粮商品生猪基地此外,林果魔芋药材等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宣威市工业主要有农机修造煤炭电力采矿化工冶金化肥建材食品加工烤烟粮油加工酿酒制药等20世纪

33、以来,宣威市紧紧依托煤炭烤烟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各种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第二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呈良性循环态势2004年,宣威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4701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与上年同期10.3%的增长速度加快了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1385万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185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4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占GDP的比重达30.7%,建筑业增加值实现40685万元,比上年增

34、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3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9.2:37.1:33.7 调整为27.9:39.4:32.7(如图2-1),反映宣威市宏观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均GDP达到3502元(423美元),比上年的2875元增加627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实现154690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9%,比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得益于工业强市战略的有利拉动,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辖区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54882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规模以下工业实现现价产值197818.5万元,比上年增长48.9%2004年,全市有15个镇8个乡4

35、个街道办事处,有355个村级组织(331个村委会24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户数357340户,常住总人口1362099人,其中:农业人口1229122人,非农业人口132977人,2004年全市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34人,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8.6有汉族1270439人,少数民族91660人,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66168人,回族17741人,苗族4379人,壮族1737人,白族542人,其他少数民族1093人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7893.12元,比2003年增长8.12%;农民人均纯收入1814.79元,较上年增长12.76%,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8元,较上年增

36、长13.85%2.2.3项目前期工作准备自1996年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法炼锌取缔工作,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全面取缔土法炼锌,2002年取缔土法炼锌炉(含死灰复燃)2200余条2004年取缔改良土法炼锌炉442条,到2004年底,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已全部依法取缔完毕(宣威市历年来拆除土法炼锌统计见表2-1),并杜绝死灰复燃的势头,取缔成果为下一阶段治理炼锌废渣对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弃渣场生态恢复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治理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和治理方案的实施,宣威市人民政府已成立了“宣威市土法炼锌历史遗留废渣集中地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37、领导小组”,由宣威市市长任组长,计划农业林业国土建设环保水务涉及到的乡镇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做好领导协调工作由于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实行行政首长辖区负责制,落实治理目标的同时保证切实可靠的技术保障,实行技术领导责任制,由各部门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领导班子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即课题研究组,负责调研和方案编制工作课题研究组在行政首长领导下,进行可行性论证,确保措施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支撑作用表2-1 宣威市拆除土法炼锌统计表序号土法炼锌分布地点原有土法炼锌厂数量(个)历年拆除炼锌炉数量(条)1宝山镇402文兴乡811783格宜镇1032164龙场镇1004965落

38、水镇226宛水街道办事处411757双龙街道办事处118西宁街道办事处119来宾镇164510板桥镇2611西泽乡1412东山镇2328613羊场镇3514海岱镇66015田坝镇32516龙潭镇153417倘塘镇162918乐丰乡304319阿都乡9920普立乡31621杨柳乡37合计21个乡镇48917842.3项目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宣威市境内的土法炼锌已全部取缔,但遗留下大量的炼锌废渣,对土壤生态环境河流及饮用水源地造成严重污染,据初步统计,宣威市有489个遗弃的渣场,炼锌废渣成年堆存量达400多万吨广泛分布于21个乡镇,占地面积2774.2亩,对林业生态危害面积达10万余亩炼锌废渣含有氟化

39、物汞铜铅锌镉砷六价铬等重金属宣威市属于我国重酸雨区,露天堆存的锌废渣在酸性雨水的淋蚀和浸泡作用下,废渣中的上述重金属污染物变为重金属离子溶出,对土壤河流和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尤其是对珠江源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珠江下游地区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安全据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宣威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偏桥水库周边和上游农村饮用水源附近广泛分布炼锌废渣,堆存大量的炼锌废渣,监测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已降为IV类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为1.17,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特征,严重威胁宣威17万城区人口的饮水安全根据宣威市水务局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资料统计,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32.8

40、286万人,通过对一部分农村饮用水源点监测,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中氟化物砷六价铬镉等超标,炼锌废渣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已威胁到宣威市49.8286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规模)城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根据宣威市环境监测站和宣威市水文站对珠江上游革香河大屯桥等3个断面的监测评价,革香河水质已降为劣V类,呈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特征,这些重金属来源于河流上游大面积露天堆存的锌废渣,使36万亩受灌溉的基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另外,遗弃的炼锌废渣使9000亩基本农田土壤受到污染威胁到宣威市城市居民粮食蔬菜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相关资料表明,受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食品,具有较高的致畸致突变致癌和生殖遗传毒性宣威市癌症发

41、病率为10万分之105,高发区为10万分之185,是世界癌症高发区之一,饮用水和食品受炼锌废渣重金属污染是导致宣威癌症高发率的重要因素宣威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对炼锌废渣导致饮用水和土壤污染多次提出议案,强烈要求实施炼锌废渣处置利用,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切实解决好宣威市在取缔土法炼锌后遗留下来的炼锌废渣对基本农田土壤和饮用水源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建立和完善宣威市炼锌废渣的收集和清运系统,建设无害化的锌渣贮存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宣威市炼锌废渣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改变地区的环境面貌,改变

42、宣威现有炼锌废渣无序堆放现状,对锌渣进行集中清运贮存以及运输系统进行专业规划和更新改造,同时,必须建设规范的锌渣贮存场,避免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及避免存在的安全隐患,达到锌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第三章 项目实施方案以及工程规模3.1炼锌废渣监测及属性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7年3月7日至3月25日对宣威市的土法炼锌废渣进行采样分析,采样和监测分析方法按照计量认证和国家标准方法实施监测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项目:浸出毒性监测方法:见表监测分析方法3-1表3-1 监测分析方法样品名称检测方法检测和分析设备备 注(最低检出限)砷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

43、T8538-1995原子荧光法AFS-230E0.09g/LpH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GB6920-86玻璃电极法奥立龙CHN8280.01 pH值单位铅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 elementalSOLAAR M60.01mg/L镍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 elementalSOLAAR M60.01mg/L镉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 elementalSOLAAR M60.005mg/L铜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火焰原子吸收法Thermo elementalSOLAAR M60.005mg/L锌浸出液的制备方法GB/T15555.1-1995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