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8727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 充分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比别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风,好出风头。对于这类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见识比别人高明,也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态度。 由于你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给别人留下一点余地,而采用趾高气扬而又蛮横的方法,使别人感到窘迫,无路可走,便明智地不想同你一般见识。如果有这种坏习惯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同事,肯定没有一个人向你提供意见和看法,更不敢向你进一步提出忠告。这类人,人们往往不想接近他,并且有时会产生看而生厌的情绪。这类人应当有自知之明,逐渐改变其不良习惯。 你应当明白,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不

2、是学术性上的问题,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上的原则性问题,所以是非标准性的,这样,你的意见和看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合理的。 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错误的,无价值的。有这种毛病的人,即使是你比别人聪明,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也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对待人,何况,平时的交往所说的事情大多是平凡的,不必费心费时作更高的研究和争辩。我们日常所交谈的目的,消遣多于研究,大可不必认真,大家说说笑笑便行。 希望你不要自作聪明,对别人不要随便说教。即使是你的说教有一定的见解,人家也会很不乐意接受。要说教应当婉转,采用征询的口语说出你的看法、见解,人家才比较容易接受。所以,你不要随便摆出架势来教导人家。

3、在社交上,你的朋友同事帮助你出点子、献策略,你若不能立刻赞成,起码你也要表示可以考虑考虑,这种场面下,是不可马上提出反驳的。 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聊天,你更应当注意,不可太执拗,这样很容易把一切有趣的事情变成乏味的了。要是真的对方犯了错,又一时不肯接受指正、批评或劝告,应往后退一步,不要急于提出来,把时间延长一些,隔几天之后或更长时间再说。否则,若双方都很固执己见,不仅没有取得成效,还会造成僵局,伤害双方的感情。 而作为你,也应学谦虚些,不要太过于高傲,要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得太固执,应该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谈话的人,这样做才合乎情理,是很懂得道理的人。 谈话的目的是在于知道一下别人对某

4、一件事情的意见和对社会世事的看法,以便增加双方的了解,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使大家都对生活感兴趣,使大家的感情都得到安慰。 如果发现与对方的意见、看法不一致,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和学习,对方也会感到刺激和满足。如果听见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同你一样时,你要立刻表示赞同,不要迟疑。 不要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对方,也不要认为这是随声附和,因此就不吱声了。假如不吱声,反而使人觉得你与对方的意见相反,或者是没有主见了。 7.虚心听取部下意见 项羽与刘邦二人在秦始皇死后争霸天下,最后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天 下,建立汉朝。两人在争霸之初是项羽取得压倒优势,但是刘邦却百折不挠, 挽回劣势,反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刘邦分析

5、获胜原因时说:“我有幸能网罗萧何、张良和韩信这三位杰出 的人才,也正因为我能够运用他们三个人的才智,才得以成就天下的霸业。 相反,项羽虽然只有范曾一位军师,但是却连他的才能都没有好好把握,这 正是他失败的原因。” 部下的意见从内容来看,一般可分为两种。 第一是有关政策或战略的进言,第二是对领导者过失的进谏。 刘邦采纳的是听取政策的进言。而能够接受部下的谏言,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则更难。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提谏言,对进谏的一方来说实在是一种难堪。无论是谁,被别人指出缺点或过失,都不可能欣然接受。能够虚怀若谷、坦然不讳地承认错误,是需要相当的忍耐力的。而一般的领导者还是大多

6、喜欢吹捧奉承自己的人。 事实上,刘邦十分听从部下的意见,他的作法是自己不下任何指示或命令,而是一时采纳部下的进言,最后才依据部下所提出的意见下决定。这种方法使部下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此下决心非好好做不可。这正是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事实上,刘邦十分听从部下的意见,他的作法是自己不下任何指示或命令,而是一时采纳部下的进言,最后才依据部下所提出的意见下决定。这种方法使部下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因此下决心非好好做不可。这正是刘邦用人的基本原则。 在唐太宗晚年时,他曾告诉魏徽:“近来朝中大臣都不论述自己的意见,这是为什么呢?”魏徵回答:“陛下向来能虚心接受臣下的意见,有人直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也是理所当

7、然的。而那些保持沉默的人当中,所持的理由却各有差异。意志薄弱的人虽然心中有话,但是却不敢说出口:而平素很少随侍在陛下左右的人,则害怕陛下对其不够信赖,因此不敢提出意见; 还有那些眷恋于目前地位的人,则深伯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会因此失去辛苦得到的地位,所以也不会积极地发言。这些便是众人皆沉默的原因。“魏徵的回答,鲜明地描绘出部下的不同心理,同时也明确指出了领导者容易疏忽的地方。 唐太宗听后回答:“一切诚如你所说的,我也不时地反省这一点。臣子进谏国君时,必须先有所觉悟,因为稍有疏忽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可以说和赴刑场没有差别。这也是进谏的臣子越来越少的原因。我今后会虚心接受臣下的谏言,而且希望大臣们也不要有任何担忧,直谏无妨吧!” 太宗一生都以这种态度贯彻始终,广纳臣下之谏言。当然,说到接纳部下意见,也必须以拥有杰出的部下为前提。而太宗殿下有魏徵、房玄龄等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是太宗的一大优点。由此观之,身为一个团体的领导者,要像太宗那样注意倾听下属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才会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一些人往往不愿别人说自己的错误,甚至对说这种话的人打击报复,这实在是难以理解的。身为领导者应该胸怀宽阔,鼓励部下发表见解,如此才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