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9309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4第一节 项目概况4一、项目名称4二、项目建设性质4三、项目建设单位4四、项目拟建设地点4五、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4六、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5第二节 研究的依据与范围5一、编制依据5二、研究的范围6三、编制指导思想6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7一、项目背景7二、建设内容与规模7三、项目管理与实施8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六、结论与建议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有利条件11一、项目建设的背景11二、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规划概况11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2第三章 市场分析14第一节 建筑陶瓷市场供需现状14一、国内市场供求现状14二、国际

2、市场供求现状15三、中国建筑陶瓷的主要产地和产量17第二节 市场需求预测19一、建筑陶瓷市场需求趋势分析19二、 建筑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21三、项目当地市场分析23四、需求量预测24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25一、优势25二、劣势26三、机会28四、风险29第四章 厂址选择与建厂条件31一、厂址选择31二、资源和原材料31三、建厂条件32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38一、项目总体建设规模38二、项目主要产品方案38第六章 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39一、工艺流程39二、主要生产设备概述43三、主要生产设备选型49第七章 工程技术方案56一、总图布置和运输56二、土建工程57三、公用工程59第八章 环

3、境保护66一、主要环境保护目标66二、编制原则66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67四、环境现状评价68五、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处理方式69六、废弃物处理工艺流程70七、环境保护、防治的措施71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74一、劳动安全74二、卫生75第十章 节能76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6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7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77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79一、企业组织79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80第十二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81一、项目管理81二、项目实施进度82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与复垦83一、土地利用的基本政策83二、土地利用现状84三、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方

4、案和措施85四、项目建设用地规划指标85五、土地复垦86第十四章项目招标方案88一、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88二、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88三、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89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1一、投资估算91二、资金筹措95第十六章 经济评价96一、财务评价依据96二、成本估算96三、盈利能力分析98四、不确定性分析99五、财务综合评价结论100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zzxx陶瓷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线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zzxx陶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www四、项目拟建设地点zzxx公路旁(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

5、地内)。五、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xxx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工咨甲mmmmmmmmm六、项目提出的理由及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zzxx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座落在kk省建陶产业基地内。根据公司发展长远战略规划,抓住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高速发展的机遇,zzxx陶瓷有限公司拟筹资在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内,规划征地449.57亩,兴建大型建筑陶瓷生产设施,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结构调整及完成战略发展目标。目前,已开始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我公司接受项目单位的委托,即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段

6、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 研究的依据与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2)国土资发(2006)296号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3)kk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4)ff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及咨询合同;(6)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项目的有关基础资料。二、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

7、司对该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和规模、生产工艺设备方案、总平面布置与建筑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措施、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项目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和资金筹措等内容,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三、编制指导思想1、采购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2、充分考虑环保需求,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环境污染,保证绿化用地,美化厂区总体环境;3、重视消防设计;4、采用适当的节约能源措施;5、注重劳

8、动安全和工业卫生;6、客观进行投资估算和综合经济评价,使报告成为决策者的可靠依据。7、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农田。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一、项目背景根据公司发展长远战略规划,抓住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高速发展的机遇,zzxx陶瓷公司与陶瓷基地签订协议,拟筹资在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内,规划建设大型建筑陶瓷生产设施,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结构调整及完成战略发展目标。目前,已注册成立zzxx陶瓷有限公司,开始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二、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为zzxx陶瓷有限公司拟征用土地449.57亩,建设轻质高强多功能陶瓷墙体材料和高档环保型陶瓷装饰装修材料生产线6条,生产各类高中低挡抛光

9、砖,年总产量3000万m2,其中:普通渗花抛光砖生产线2条,产量1000万平方米/年;中档微粉抛光砖生产线2条,产量1000万平方米/年;高档聚晶微粉砖生产线2条,产量1000万平方米/年。三、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建设单位为zzxx陶瓷有限公司,为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将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该项目各项手续的办理、项目报批、组织设计与实施等工作。项目建设期2年。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为48639.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314.96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1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136.24万元。本项目资金筹措由项目单位申请银行贷款20000万元,自筹资金28639.20万

10、元。项目正常年运营,年需流动资金总额为7120.76万元。除自有铺底流动资金2136.24万元外,正常年需申请银行流动资金贷款4984.52万元。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1生产规模万m230006条生产线其中:渗花抛光砖万m210002条生产线微粉抛光砖万m210002条生产线聚晶微粉砖万m210002条生产线2用地面积亩449.57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86690其中:生产设施面积平方米162990办公生活设施面积平方米237004容积率0.625建筑系数32.946道路面积平方米240007围墙米24008总绿化面积平方米300009绿化率1010用水量

11、m3/d451.3811用电负荷KvA16130计算负荷年总用电量万kwh580812年用煤总量吨101500平均6000大卡13总投资万元48639.2014资金筹措万元48639.20其中:申请银行贷款万元20000企业自筹万元28639.2015产品销售收入万元69000正常年16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4623.11正常年17总成本费用万元53719.20达产年18净利润万元7993.27达产年19所得税万元2664.42达产年20总投资收益率20.3321资本金净利润率34.4122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0.90税前23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9.9124投资回收期年6.49含建设期25贷款偿

12、还期年4.71含建设期26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万元25725Ic=1227盈亏平衡点(BET)54.725六、结论与建议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瑞源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符合我国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政策。本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可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有利条件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中国陶瓷历史悠久。近十年来,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连续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生产和消费大国。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基础建设的持续升温和房地产市场空前利好的环境下,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一直呈强势发展。目前中国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30

13、00家,其中在广东、山东、四川、河北以及华东地区的建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以上,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86,其产销量占世界销量的40。随着收入和欣赏品位的提高,消费者和组织用户对中高档陶瓷的需求量在增加,中高档陶瓷供应总量高于需求总量,用户对品牌和品种的可选性很强。从目前国内国外的市场供求情况看,近两年陶瓷抛光砖、内墙砖和仿古砖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二、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规划概况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位于kk省ff市东南部素有ff“金三角”之称的rrttyy三镇交界处,是ll批准的pp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距aa、ss高速公路uu大型

14、出入口仅10km,qq公路穿境而过。kk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自2007年3月建设以来,严格按照省政府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四高”要求,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到2007年12月31日止已启动二期用地工程,共引进陶瓷及陶瓷配套企业47家(其中上亿元以上的项目14家,五亿元以上项目8家),合同引进资金100.69亿元,拟建生产线136条,目前有25家企业开工建设,有13家企业14条生产线已投产或即将投产。预计2009年将有100条以上生产线投产,到2010年200条生产线将全部达产达标,年产建筑陶瓷产品6.5亿平方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年利税18亿元,

15、从业人员3.6万余人;到2012年将有400条生产线投产,年产建筑陶瓷产品14亿平方米,年销售收入350亿元,年利税50亿元,从业人员7.2万余人。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kk是历史有名的陶瓷产地,原材料丰富,陶瓷生产发展历史悠久。从地理位置看,就销售半径而言kk可以很好地辐射中部地区,并因位于中部紧邻东部地区,企业可以将经营东部地区的市场经验进行很好的移植与衔接。从管理半径上讲,因kk距离华南在“3小时交通圈”之内,非常方便企业对该地区新上马项目的直接领导与管理。而且kk有着国内唯一一所陶瓷学院,方便企业聘用并拥有大量高素质的陶瓷行业人材。根据国内建筑陶瓷产业高集中度、产业集群发展的形势和

16、对建陶产业态势的理性判断,ff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全市建陶产业资源,大量吸纳沿海建陶发达地区结构调整的转移资本,将ff建成陶瓷产业基地,基地的核心区域布置在市域北面的新街、独城、八景三镇的交界处,以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建陶产业从跟随式发展向跨越式战略转变,尽快形成竞争优势;产业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不断拓宽国内、国际市场,全面振兴ff市的建筑陶瓷产业。2、zzxx陶瓷有限公司发起人陈光辉,现任ff市最大外墙砖生产企业kk瑞阳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法人代表),ff市政协委员,从事陶瓷生产行业多年积

17、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对陶瓷市场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拥有一支专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团队。3、本项目选址于kk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内,属于重点工程项目,ff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项目的投资合作事项与瑞源公司进行了多次具体洽谈,已正式签定了项目投资合同书,并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会议,要求各部门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快依法依规完善各项审批手续。目前,zzxx陶瓷有限公司正按部就班地进行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三章 市场分析建筑陶瓷业属于传统产业,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建筑陶瓷产品整体实力较强。由于中国在原材料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国陶瓷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已连续13年位居世

18、界第一位,2006年国内产量超过50亿平方米,占全球总量的50%以上。我国的建筑陶瓷出口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陶瓷产品出口的第二大类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基础建设的持续升温和房地产市场空前利好的环境下,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也一直呈强势发展。目前中国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3000家,其中在广东、山东、四川、河北省以及华东地区的建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以上,生产能力约占了全国的86。第一节 建筑陶瓷市场供需现状一、国内市场供求现状自1993年以来,中国建筑陶瓷总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现在已经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建筑陶瓷制造大国的地位无可动摇。建陶产业在宏观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中不断地完善、发展,曾经出现

19、过波折,但基本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截止2006年,我国建筑陶瓷总的生产能力已超过50亿平方米。表21为近年来我国建陶产品的产销状况。 2005年燃料与原材料涨价、运输限载、劳动力涨价等因素导致建筑陶瓷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市场需求也似乎饱和,加上房地产政策调控、环保和税收政策进一步严格,建筑陶瓷行业景气下降,低调进入2006年。2006年经济宏观面向好,在国家经济总量两位数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政全面实施、大批农村人口城市化、建筑陶瓷出口增加的带动下,建筑陶瓷产业迅速回升,产销两旺,活力十足。据初步统计,全国陶瓷砖产量50.24亿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20.16%。表2-2 2006年中

20、国建筑陶瓷制造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同比增 长()产品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亿元)同比增 长()542.9431.9625485311.72491.7935.622.4434.26二、国际市场供求现状2006年全世界墙地砖的产量已超过70亿平方米,产销率约为94%。主要生产国及产量:中国4550亿平方米;西班牙6.56.8亿平方米;意大利5.75.8亿平方米;巴西5.76亿平方米;印度3.1亿平方米。出口国主要有:中国5.4亿平方米;意大利3.9亿平方米;西班牙3.5亿平方米。美国是世界墙地砖第一大进口国,每年进口3亿多平方米。

21、2006年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保持大幅度增长,达5.44亿平方米,增幅29.2%,出口额为17.64亿美元,增长41.05%,增幅列陶瓷各品种首位。但出口量占世界建筑陶瓷出口总量的份额并不高,近5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24%,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9%。2005至2006年建筑陶瓷产品出口美国市场大幅增长,2005年比2004年翻一番。随着巴西、墨西哥建筑陶瓷的快速发展,产品大量出口美国市场,我国出口美国的建陶产品会受到一些冲击,增幅减小。2007年中国的建筑陶瓷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相对放缓,估计增幅在20左右。随着我国建筑陶瓷产业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形象

22、在国际市场将逐步好转,出口份额将逐渐扩大,并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表2-3 20002005年建筑陶瓷的进出口量及进出口额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出口量(万m2)2426225312.2712486.1420647.2631717.8142072.79出口额(万美元)7650.6815518.82324868452187.3283976.96120472.8进口量(万m2)319.32207.80183.90172.31172.90182.10进口额(万美元)1634.721175.501233.261261.281536.872028.80我国的建筑陶瓷产

23、品出口态势良好,但是问题也很多,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从2001年起,建筑陶瓷出口就受到了众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一些国家已经裁决征收高额关税。反倾销案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建筑陶瓷出口带来了很大损失,丧失了部分很有竞争力的市场。我国虽是建陶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多为中低档产品。2006年上半年,出口建筑陶瓷平均价格仅为2.55美元平方米左右,而进口产品价格高达6.53美元/平方米。19992003年,我国陶瓷墙地砖产量增长了48%,但价格却下降了23%,年均降幅为6.5%。在同一阶段,意大利产量增长率为4.6%,价格上涨了8.3%;西班牙产量增长率为10.1%,价格上涨了9.1%。表22为我国同意大利

24、、西班牙建陶产品出口价格比较。三、中国建筑陶瓷的主要产地和产量1、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分布我国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的区域化集中程度非常高,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六位的有广东、山东、四川、福建、华东(地区)和河北省,拥有建陶企业数量占全国的63%以上,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生产总能力的86%,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北、上海周边地区、浙江及河南八大建筑陶瓷生产区域,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3%;其中年产70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量增长速度较快,规模最大的企业年产量已达1亿平方米以上。建陶主要产地和产能分布如下:泛佛山地区(佛山、肇庆、清远、河源):22亿平

25、方米; 山东淄博:8亿平方米; 四川夹江:5亿平方米; 福建晋江:4亿平方米; 华东(上海地区、浙江):1亿平方米; 河北高邑:1亿平方米; 沈阳法库:1亿平方米;其他:2亿平方米。kk省的建陶产量在全国位居第d,而且呈现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2、民营建陶企业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扩大中国建筑陶瓷企业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独资、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最近5年,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企业数占行业的一半以上,发展很快,一跃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硬件投资,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扩大。3、市场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2006年中国建筑陶瓷

26、行业整体处于产业调整的成熟期,优势企业集中度大大提高。据统计,2006年行业前十名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所占行业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9.29、21.90、33.11增加到22.18、24.23、34.17,大型企业集团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第二节 市场需求预测一、建筑陶瓷市场需求趋势分析受宏观经济向好的刺激和出口贸易的带动,未来几年我国建筑陶瓷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影响因素和需求趋势分析如下:1、城市化水平的影响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5%左右,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在未来15年里,我国将有23亿农民迁入城镇居住,按人均建筑面积25平方米计算,需新建住宅

27、5075亿平方米。现有城市居民住房面积也将增加,加上拆旧建新等因素,15年内预计新建住宅面积达7090亿平方米。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刺激建筑陶瓷的需求不断扩大。2、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陶产品开辟农村市场创造了机遇。市场信息表明,2005年起农村建陶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不少企业的新增产品主要在农村市场消化。广东大多建陶企业在农村的产品销量普遍高出同期20个百分点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3、建陶产品是木制品的主要替代品国家开始调整消费税政策,对实木地板开征5%的消费税,无疑将影响部分消费人群的选择,陶瓷地砖是实木地板的主要替代品,这将给建筑陶瓷行业带来更大的

28、商机。4、国际市场对我国建陶产品需求增加据预测,今后国际建筑陶瓷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未来几年国际市场对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将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年均递增将超过50。(1)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筑陶瓷产品进口税率的降低刺激了需求,如澳大利亚从1988年起已连续降低陶瓷产品的进口税率,使陶瓷进口额猛增10多倍;台湾则将瓷砖进口税从35降至17.8,后又减至12.5。近年来英国、德国等国陶瓷出口量减少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也将形成新的需求。(2)欧美国家建筑陶瓷产品本土市场供应缺口很大。如美国市场年消费瓷砖约3亿m2,由于本国仅能满足30左右,其余70要靠进口,进口产品金

29、额达到10亿美元左右。(3)中亚及周边国家建筑陶瓷市场广阔。俄罗斯、中亚、蒙古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长期以来以资源和重工业生产为主,轻工建材产品非常缺乏,未来一个时期对建筑陶瓷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2亿m2左右。(4)南亚国家建筑陶瓷市场亟待开发。以印度为例,其面积超过320万km2,人口10亿,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本国陶瓷企业规模小,年销售额总3亿美元,仅占全球销售总额230亿美元的1.3。可见,我国建陶产品在国际市场将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势头。二、 建筑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建筑陶瓷市场销售中,70以上的产品属于中低档产品,30为高档产品

30、(包括进口产品)。低档产品充满市场,产品大量积压,市场销售疲软。产品质量低,配套能力差,产品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致使一些高档产品还依靠进口。国外进口的建筑陶瓷在中国国内市场上的销售状况也不太好。其主要原因是是国的经济基础差,国外进口产品的价格较高,百姓手中的资金有限,经济条件达不到购买高档产品的水平。但是高档建筑陶瓷对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是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在未来,高档装修在中国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是世界上建筑陶瓷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中国的消费市场已引起国外建筑陶瓷界的关注和青睐。展望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前景,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各种新

31、型建筑材料(涂料、复合木地板、有机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出现,使内外墙及地板等装饰材料等呈现出多元化局面,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加入WTO之后,关税降低,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尤其是卫生洁具产品进口将会增加,国产品牌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减少;占我国建筑陶瓷产品产量6070的沿海企业,因燃油价格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增加,当地市场严重饱和,销售费用、运输费用成为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企业将面临改变产品结构和企业布局调整的重大抉择。与此同时,建筑陶瓷工业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架构的形成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股份制、合资、独资、民营和私营企业所占比例超过国有企业比例,其产权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潜力巨大

32、;通过“九五”、“十五”国内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外同类企业水平;建筑陶瓷占总产量40左右的工厂达到经济规模水平,产业结构相对比水泥、玻璃要合理;中国加入WTO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给我国中高档产品的出口带来商机。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出口国已感觉到来自中国产品竞争的压力;本部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新一轮经济稳定成长期的开始及房地产业的复苏,国内现有的建筑陶瓷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这些为我国建筑陶瓷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1、陶瓷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为了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英、德、中等国家重要生产和出口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

33、日用陶瓷转向生产高科技陶瓷,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2、陶瓷产品的趋向为高质低产,陶瓷产品总量将逐渐减少。目前,日本与台湾一直是亚洲陶瓷生产技术最高、质量最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近年因资源减少、工人费用高造成利润率下降,已开始转向低产高质。 3、欧美国家陶瓷进口量猛增,其市场大有可为。近几年来,虽然英国、德国等国陶瓷进口量减少,造成欧美市场的供应缺口。但是东欧的几个主要陶瓷餐具生产国对西欧出口呈上升趋势;成套的餐具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销售约占总销量的60%。 4、陶瓷产品进口税的降低,刺激着陶瓷产品的国际流动。为扩大陶瓷产品加快进口,澳大利亚从1988年起已经连续降低瓷器、艺术装饰陶瓷产品

34、的进口税;从而使陶瓷进口额猛增10多倍,台湾则将瓷砖进口税从35%降至17.8%后又减少至12.5%。5、陶瓷工业在我国发展较快,销售市场逐渐转旺。我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对陶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国内市场情况看,近年形势喜人,名特优新陶瓷产品供不应求,高档建筑陶瓷和中高档卫生陶瓷十分抢手,质量好的传统产品继续畅销,滞销的只是质量差的产品。三、项目当地市场分析kk的陶瓷工业占尽区位、自然资源、人材储备、陶瓷工业基础、与广东等陶瓷产区特殊的人脉等优势,以及对上世纪90年代痛失发展建筑陶瓷大好机遇的重新体认,使其在承接新一轮陶瓷行业转移中出位。可以预见,kk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将成为新的产业中心。

35、作为一个为全国的陶瓷业提供了源源不断资金、资源、智力支持的地方,kk成为陶瓷行业转移的热点,不妨视其为一种层次较高的反哺。本项目地点地理位置优越,距离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近,产品运输方便,运输成本低廉。在项目辐射半径8001000公里范围内,销售区域可以覆盖kk、湖南、湖北、浙江、安徽、上海、福建、江苏等省市,覆盖区域总人口4.11亿,其中,城市人口1.72亿,农村人口2.39亿,2005年地区GDP为8.07万亿元,人均GDP为19612元。经济发展在我国经济中属于中等偏上。市场销售旺盛,区域需求量呈增长势头。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预测,未来20年内中国国内市场对建筑陶瓷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

36、现在人均陶瓷年消费量仅为2平方米,而国际平均消费量达4平方米。以项目覆盖的上述销售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如果未来人均陶瓷年消费量达到2.53.6平方米,则预计该区域每年可消费陶瓷约1015亿平方米。四、需求量预测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建陶产品的需求将以810%的速度增长,从需求趋势分析看,中低档建陶产品的需求将大于中高档产品。本项目实施后,将和一期工程一起,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将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2007年我国的建筑陶瓷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将相对放缓,估计增幅在20%左右。随着我国建陶产业的技术进步,产品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产品形象在国际市场将逐步好转,出口份额将逐渐

37、扩大,并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第三节 项目SWOT分析一、优势1、建陶工业体系较完整,已形成一批建陶专业化生产基地目前,我国建陶工业体系较完整,产业结构较合理,建陶企业中釉面砖、地面砖及外墙砖生产企业约有2859 家,其他与建筑陶瓷生产相关的企业,如色釉料、熔块、辊棒、匣钵、模具及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共约119 家,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30 个省市自治区。2、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由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劳动生产力等种种因素,致使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有的国家降低了产量,扩大了进口,采取优质限产措施,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建材,把一般建筑陶瓷生产向发展中

38、国家转移,这也给中国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带来机遇。如广东、山东、河南、浙江、kk、四川、福建、山西等几大陶瓷产区拥有丰富的优质瓷土,并且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技术工人多,为建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建筑陶瓷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对于中部欠发达地区(kk省)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因此,我国日用瓷产品的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将会保持在大于或等于目前的水平,而中部日用瓷产量在全国产量的比重将会呈上升趋势。3、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我国建陶经过了近20 年的技术改造、引进与自主开发,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

39、平的差距,为占领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保证。我国主要产瓷区,大都建立了相应的陶瓷研究所、设计院及陶瓷机械设备、装饰材料生产等专业工厂,为建陶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体系,为我国建陶行业的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4、出口总量大,进出口贸易为顺差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建陶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建陶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建陶生产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出口口岸多,出口量很大。2000 年建陶进出口贸易顺差6015.96 万美元,2002 年进出口顺差3.12 亿美元,2003 年进出口顺差5.09 亿美元,2004 年进出口

40、贸易顺差11.32 美元。二、劣势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偏低我国技术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的建陶产品少,由于原料和技术等因素,多为中低档产品;外观质量差,做工粗糙,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呈现出中低档建陶产品供过于求、高档建陶产品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生产过剩。其产值和出口相对来说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陶工业的健康发展。2000 年全国建筑陶瓷产量为20 亿平方米,过剩89 亿平方米,而2003 年产量达到32.50 亿平方米,实际需求仅维持在12 亿平方米左右,严重供大于求。2、市场竞争无序,缺乏知名品牌近几年来,在建陶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全国各地新建了几百条生产线,仅佛山就有500

41、余家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众多的建陶企业无序竞争,相互杀价,使本来已经微利的建陶产业基本无利可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企业效益低下。在品牌营销方面缺乏知名品牌,最近一段时间,意大利、西班牙几家知名公司,如:TAUMAZZAZI、IMOLA 等集团来到中国,与众多的中国名牌陶瓷厂商谈OEM,都希望将玻化砖的生产基地移往中国,但要用他们的品牌。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国际市场已经认可了中国玻化砖的质量,但还未有一个品牌成功行销海外;二是作为陶瓷强国的意大利、西班牙想继续以它们的品牌引领市场,压制中国陶瓷的海外拓展。3、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差,出口量在世界出口量所占比例小我国虽是建陶生产和出口大国,但

42、产品多为中低档。2006年上半年,出口建筑陶瓷平均价格仅为2.55美元平方米左右,而进口产品价格高达6.53美元/平方米,中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量仅占世界建筑陶瓷出口总量的3%。近5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24%,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9%,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中国要由建陶生产大国向生产和出口强国迈进还需很长一段路。4、技术装备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多数建陶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虽然引进了英国、日本、德国的生产设备,但由于我国的原辅材料存在差距以及生产技术引进等原因,消化吸收的设备尚未系列化,影响了引进设备效益的发挥。另外建陶产业人才结构失衡,高

43、技术、高学历人才较少,经营管理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缺乏。三、机会 从国际市场看,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陆地上周边邻国较多, 隔海也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相望,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 对陶瓷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同时, 随着我国加入WTO 后关税的降低和不再受贸易歧视政策的影响, 不仅使中国陶瓷在原材料供应、科研开发、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极为优越的条件, 也为中国陶瓷扩大出口, 占领国际市场带来了便利。从国内市场看, 从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发展, 到持续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从振兴东北到中部崛起战略,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住宅产业化和中小城镇建设,从投资规模的大幅

44、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住房的改善等都将带来对陶瓷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 对于国内陶瓷业而言, 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市场容量, 将为陶瓷产业提供强大的市场需求。可以说, 中国正持续增长的市场空成为中国陶瓷业保持优势的先决条件。此外, 国内为发展经济也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也给予了中国陶瓷以强有力的支持。随着企业体制的改变和各种对外贸易、投资限制的取消, 为国内陶瓷业走向世界在制度上铺平了道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将为我国陶瓷业由大变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加入WTO 后, 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 由于国外企业

45、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要素最佳配置等原因, 世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不断将陶瓷生产制造业务向我国转移。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 他们的投资重点将会逐渐由加工制造向培训研发等知识型领域延伸, 这将有利于我国陶瓷业加快技术革新, 对我国陶瓷业的技术设备改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推动国内陶瓷由低端产业链向高端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四、风险 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品牌乃至市场经验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资本的缺乏使得中国陶瓷企业难以取得现代国际企业所拥有的综合规模效应, 虽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企业数量多, 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普通型”企业较多, 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总体技术的落后使得只有较少企业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 整体技术开发能力低, 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含量不高, 劳动生产率低, 在竞争中只能靠模仿生存;行业管理不强, 缺乏指导, 导致行业盲目发展, 重复建设、短期行为大行其道, 资源利用不够, 不足以形成像陶瓷强国那样的陶瓷资源节约型产业群及其循环经济产业链,许多企业在竞争中互相排斥, 各自为战, 势单力薄, 不能形成区域性的竞争力量;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乏, 导致了企业管理水平没有同步跟上, 制度管理表面化,经营管理粗放, 能源消耗高; 由于缺乏世界级的陶瓷设计大师, 导致中国很难形成世界级陶瓷设计时尚中心, 多数企业产品开发设计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