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308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六 年 级 美 术 教 案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

2、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

3、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 题 1.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

4、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 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

5、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 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 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1.学生欣赏分析。 戏珠”,精美异常。

6、 C、 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 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 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凡尔赛宫科隆大教堂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7、 A.泰姬陵: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 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

8、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 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

9、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 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 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 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 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

10、碑。 里昂国际机场: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 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后反思: 课 题 2.有特点的人脸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

11、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 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

12、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 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

13、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

14、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 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

15、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

16、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教后反思: 课 题 3.戏曲人物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

17、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

18、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

19、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 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

20、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学生回忆。 旦行: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副净武净。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丑行: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

21、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副净武净。 丑行:文丑、武丑。 教后反思: 课 题 4. 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

22、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

23、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 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4、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课 题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欣

25、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线条;面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

26、同? 板书:线条 粗细 疏密 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 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 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 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

27、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构思 起稿 线描 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

28、进一步学习。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 粗细 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课 题 6.自制小相框 课 时 :1课 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

29、用的废旧物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 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 小组研究: 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学生

30、制作。 五、汇报展示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教后反思: 课 题 7.色彩的调和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

31、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 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

32、。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 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分组研究,讨论。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33、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 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 学生回忆,并回答。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 同类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主色与装饰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34、情感目标 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什么是色彩的调和?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混入同一种灰色 提高明度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 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

35、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36、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 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 学

37、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 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教后反思: 课 题 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 时 1 课 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

38、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 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