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042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级科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级科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级科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级科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6呼吸与交换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讲呼吸系统,让学生通过体验呼吸、制作肺模型、测量肺活量、召开呼吸与保健信息发布会等活动,识别呼吸系统中主要器官的组成及其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呼吸与保健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观察出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2能按照要求制作一个模拟肺进行呼吸的模型。 3能运用调查的方法,获得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信息。 4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5能解释每个人肺活量和心率不同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换自己的看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有根据地解释人体吸气和呼气的过

2、程。 2能利用模型解释呼吸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3能举例说明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别提出几条减少呼吸系统疾病和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2能举例说明感冒时,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并能对自己的选择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呼吸的过程及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肺的图片或模型,测量肺活量的仪器。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1观看“肺”的图片 提问:你知道这是人体的哪个器官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

3、 学生交流。 2讲述: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每天大家都会自然的呼气和吸气,今天我们就再次体验一下呼吸。 新课教学 活动1:体验呼吸 1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教师: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你仔细分析过自己吸气和呼气时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吗? 学生: 互相观察小组同学深呼吸时的胸部变化,体验呼吸的过程。 交流呼吸的过程。 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教师:你观察过吹气球时胸部的变化吗? 学生:吹气球,观察汇报。 讨论:怎样利用这种变化解释呼吸时空气被吸入和废气被排出的过程? 2分析人体呼吸的过程。 出示人体呼吸过程流程图。 学生:观察、描述人体的呼

4、吸过程。 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教师小结: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呼吸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学生: 讨论、设计方案。 交流制作方法。 制作“肺”模型。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呼吸与交换 1呼吸时的胸部变化: 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 2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人时时刻刻要通过呼吸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几乎每个人都患过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

5、系统的健康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新课教学 活动2:呼吸与保健。 1提问: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呢? 学生: 阅读有关资料。 汇报、交流。 2调查与交流。 选择生活中有关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进行调查,以“呼吸与保健”为题,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将自己的调查结果用最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并共同提出保持呼吸系统健康的具体措施。 3阅读教材P30有关感冒的资料。 教师:你自己感冒过吗?如果要服药你会选择感冒药吗? 学生:交流。 教师:选择药品时,我们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说明书中了解药品的有关信息。 学生:阅读感冒药说明书。 教师:如果你感冒了,会选择那种药,为什么? 学生:汇

6、报。 教师:仅仅靠感冒药能治好感冒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 拓展: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教师:指导学生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学生:将自己的肺活量与小组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讲述:适当的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教师要求学生测量自己在平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提问:在哪些情况下呼吸会加快?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呼吸与交换 1调查生活中有关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 2了解感冒。 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 病源:细菌或病毒侵染呼吸道引起的。 选择药时要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 7循环与运输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

7、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氧气和养料的运输问题,通过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 2能想出2种以上测量和计算心率或脉搏的方法。 3能通过挤压网球推测并描述心脏是怎样工作的。 4能初步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 5能运用一种调查的方法寻找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技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将自己的方法或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说出心率的定义。 2能举例说明哪些因素能影响心率的变化。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8、目标 能举实例说明新技术如何帮助人们解除疾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探究与“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相关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人体循环系统图,医用听诊器,计时工具。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教师:一个工厂要不断地运来它所需要的原材料,并要运走它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和废物,可以用什么工具来运呢? 学生: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教师: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我们可以用运输系统来概括。也就是说,一个工厂需要一个运输系统。我们的人体好比一个工厂,也需要一个运输系统,需要把肺吸进的氧气和小

9、肠吸收的养料运到全身各处,也要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那么,人体的运输系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新课教学 出示人体循环系统图。 教师:是什么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呢? 学生:观察水泵及食品传送图,从中寻找答案。 活动1:测量心率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分组制作简易听诊器。测一测自己和同学的心率,将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计算自己在一天中心跳的次数。 心率24小时60分 2心脏的工作原理。 情景创设 用一只手握柱一个网球,在一分钟内用力挤压它,挤压的次数与一分钟内自己心跳的次数相同

10、。 问题1:体验手的感觉。 问题2:用力挤压网球后手的感觉如何?由此联想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用手反复握拳,体验心脏的工作。 提问:谈谈你的感受? 讲述: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教师:我们用简易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脏跳动,我们还可以用摸脉搏的方法了解心脏跳动的情况。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脉搏? 学生:观察后汇报摸脉搏的情况。 教师:心跳和脉搏的频率一致吗? 学生:一致。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循环与运输 1介绍心率及测量心率的方法。 工具:听诊器。 心率:心脏每分钟

11、跳动的次数。 2心脏的工作原理。 心脏收缩血液进入血管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在一天中我们的心跳快慢会发生一些变化,有些时候会感到心跳加快,全身发热,甚至流出汗来。那么,心跳的快慢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新课教学 活动2: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假设。 教师: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呢? 学生: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分组开展探究活动。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教师小结: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跳加快时,输送到全身的血液增多,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活动3:调查新技术在医

12、疗中的作用。 教师:新技术在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病痛,甚至重新获得生命;你知道哪些医疗方面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又是怎样帮助人们的呢? 学生:交流自己组搜集到的有关医疗方面的新技术。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循环与运输 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紧张。 吃辣或烫的东西。 8心理与适应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在引导学生学习感觉、思维、情绪等功能的过程中,渗透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颇具趣味性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心理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了解一些适应现象及对错觉的体验。 教学目标:

13、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游戏中出现的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辨别出每一个刺激反应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 3能用比较法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适应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反应时”现象的原因。 2能举实例说明什么是“错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适应现象的实例。 2能设法找出自己身边利用错觉现象的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

14、媒体: 多媒体设备,木棒,小旗子,有关错觉现象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人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重要的心理功能。这些心理功能主要是由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实现人的心理功能的? 新课教学 活动1:刺激反应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方法。 学生:分组开展游戏。 教师: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做出反应的快慢有差别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在各种刺激反应游戏中,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反应?这些刺激是通过哪种感觉器官感受到的? 学生:分

15、组讨论,完成记录表。 学生:汇报,交流。 活动2: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学生:观察看图片,认识各种适应现象。 教师:除感觉器官方面的适应外,还存在另一类适应现象。 学生:体验另一类适应现象。 教师:从以上各种不同的适应现象中,能够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交流。 拓展:体验错觉 教师:在大多数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的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学生:体验错觉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过其他错觉现象吗?人们是怎样应用错觉现象的? 板书设计: 第八课 生理与适应

16、 1刺激反应游戏。 逃避打手游戏。 快速抓棒游戏。 快速指认五官游戏。 旗语游戏。 2适应现象。 感觉的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错觉。 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9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用简洁生动的语句表达了人体的发育成长是再自然不过的必然规律,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进入青春期时自己身体和心理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在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行动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曲线图中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 2能利用问卷进行调查、统计。 3能

17、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女生欣赏具有什么样特点的男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2能把自己获得的有关青春期健康的信息告诉其他同学。 3能举例说明与家长、老师交流自己心中苦恼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身体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 2能举实例说明“青春期”自己应注意的生理问题。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与异性同学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渐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18、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着一系列奇妙的变化,有的阶段变化非常明显,有的阶段变化又不太明显,你注意到了吗? 新课教学 活动1: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观察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的统计图表,分析身体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识读曲线图。 学生:将分析出的结果填写在表中。 学生讨论:我们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显增长发上在人体发育的哪个时期? 教师: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还发生着哪些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祝贺你们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这是人生长河中最关键、最宝贵、最美好的时期,就像早晨八、九点钟

19、的太阳,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我们可要珍惜哦! 教师: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除了身体的变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意识到了吗? 学生:交流心理上的变化。 板书设计: 第九课 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变化: 身高变化 体重变化 肺活量 身体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讲述: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要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新课教学 活动2:学会健康生活 教师: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那么,大家了解青春期吗? 学生讨论。 教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

20、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学生:阅读男女生交往要注意的问题。 拓展:我所欣赏的品质与气质 教师:知道学生完成调查问卷。 学生:统计本组的调查问卷。 板书设计: 第九课 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健康成长: 注意营养 勤锻炼 注意卫生。 11、小瓶子 大学问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2、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3、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举出3个以上实例

21、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作用。2、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并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平时我们见过许多瓶子,不知有谁利用过发挥他的长处? 2、学习新课: 活动: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1、分成三层进行: 、课前查找资料。 、课上讨论、分析资料:认识生态平衡的动态平衡。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

22、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检查学生查找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可以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平衡维持得比较好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态农业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如比较典型的“桑基鱼塘”、“蔗基鱼塘”。 3、以具体的实例介绍什么是生态平衡,怎样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在理解了什么是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里的资料,黑尾鹿与大灰狼的故事是比较典型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实例。 4、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可能学生从小受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喜欢大灰狼、狐狸等等一些被加人人文色彩的动物,认为这种动物“很坏”。在客观情况下,动物没有谁好谁坏之分,在生态系统内它们的存

23、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尽管在生态系统中“弱肉强食是很残酷的,但它是动物谋求生存的小可避免的方式。 5、阅读科学在线、认识人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并以此实例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只要学生理解了,在生态系统里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即可。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科学在线中的图例部分,鼓励学生根据箭头分析图片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做个生态瓶 1、此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是制定生态瓶研究方案把自己的生态瓶做好,制作本小组的记录表格,确定本小组下一步研究的问题,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讨论人与生物圈的联系。 2、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研究过的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员组成

24、的?池塘 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都各是什么样的? 3、材料制作模拟生态系统生态瓶。教材中生态瓶制作方法是个范例,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学生可以按照它来制作,也可以自已设计其他方案。但无论模拟、制作哪一种生态系统,都要认真考虑本课结束前提示栏的内容,想一想你打算模拟的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员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保持平衡.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组的研究方案,对于可能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教材给出的范例来做,研究方案必要的几项一定要写清楚包括试验目的、材料与工具、方法与步骤等。 4、制定好方案之后,就要按照方案制作生态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学生保持教室内卫生,制

25、作完毕注意洗手生态瓶不要被污染。 5、比较交流:自制的生态瓶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去改进。然后组织学生制作记录表格。鼓励学生坚持做好科学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遇到的问题。改进自己的生态瓶,也可以重新制作一个生态瓶,比如原来做的是模拟池塘生 态系统的生态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再模拟陆地或森林生态系统做个生态瓶。 作业:继续完善、改进自己的生态瓶 12、小行为 大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

26、、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四、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

27、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 教师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2制作简单的课件。3多媒体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找出“生志系统”的概念 学生读第22页两段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知识的要点。 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 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28、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 提问: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 提问: 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 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 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学生展示

29、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学生回答: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总结: 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13、浩瀚的宇宙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

30、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 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 (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教师: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 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 对于地

31、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 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XX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

32、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XX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XX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进一

33、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以后的许多科学家利用更先进的观测仪器,经过了长期的观察、总结、计算,从而最终证实了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地球的地位从居宇宙之中的特殊天体降为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行星。 “地心说”已经在16世纪时被否定了,“日心说”也随着人们对宇宙越来越多的了解,渐渐露出它的不完整性。 (三)追溯历史 教师:我们知道天体之间相距很遥远,用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

34、距离,显得不够用了。在天文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有:l.y(光年光在一年在真空中所经过的路程),AU(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光年约是天文单位的1014倍。 人类最先了解的是与地球并称为“八大行星”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这些行星中,你知道哪些星球,或者你最想知道哪个星球? 由“八大行星”、卫星、彗星以及其他星际物质,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据我们现在的了解,并不是整个宇宙,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恒星。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以观看“宇宙之旅”片断的形式,回顾了人类了解宇宙的过程。能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同学知道的或者不

35、知道的,课堂上没来得及进行交流的,课后大家可以再继续探讨。 说不定,多少年以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中间,在探索宇宙奥秘方面有自己的发现和学说。 14、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2、知道银河系的构成,大小,形状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3、了解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构成,且宇宙是无边无际的。4、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二、重点难点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可以从离太阳远近进行分析 三、教学过程 宇宙 1、宇宙的解释 2、宇宙包括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其他行星系 地月星系:月球 地球 二、太阳系:P11

36、2太阳系组成 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一个天体系统太阳系。这些天体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排列有序的,有规律运动的。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2、八大行星。 与太阳由近及远:水金 地 火木 土天王 海王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 他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 木星上有大红斑 思考:土星上的光环是什么?P114图344 3、彗星 推着尾巴的星星 彗核:是冰物质,包括形成的大冰球。 彗发: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而部分汽化。 彗尾:受太阳风的吹拂,彗发中的部分被吹成彗尾

37、。 彗星运动:绕太阳自东向西转,遇到太阳风,离太阳越近,彗尾越强。也就是说,扫帚尾巴越明显,说明太阳风越强,说明太阳活动越频繁,旱涝灾害言重。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 大约XX年一次 4、流星体 流星体: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叫流星体。 流星:流星体在靠近地球轨道时,有些被地球引力场俘获,在冲入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产生一划而过的发光现象,叫“流星”。 流星群:很多分散的流星体聚集在一起。 流星雨:聚集的流星群冲入大气层燃烧的过程。 陨星:流星或流星雨没有烧尽的部分落到地球表面。 陨石:陨星中,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叫陨石,其它还有陨铁。 彗星和流星都是普通的天文现象: 阅读,讨论:恐

38、龙灭绝、外星生命 三、银河系 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 1光年94 608亿千米 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 读图:俯视图、侧视图分别像什么? 宇宙是无限的、均匀的,同时又是有层次的。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四、探索宇宙 宇宙是广阔无限的,无始无终的,但我们看到的宇宙始有限的。 P116说明: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 旧阶段 新阶段 2、探索宇宙的目的,利用宇宙的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状态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3、负面影响太空垃圾 处理:推到其他地方 回收 四、总结 15、人造

39、地球卫星 教学目标:1了解卫星的特点和分类。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卫星的特点和分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了解卫星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卫星的用途 卫星图片展示出 介绍图片上的卫星的特点及用途。 1 东方红1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属科学卫星 2 姊妹双星, 3 2号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4 返回式卫星, 5 生物卫星, 6 资源卫星, 7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三、小结 板书设计 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卫星可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2、我国卫星在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下,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17、

40、走近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设法收集有关科学家和某项科技发展的资料,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归纳其主要成就及科学精神。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3、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4、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2、具体|说出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

41、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2、能采用某种方法将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活动:我所了解的科学家 1、此活动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形式,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科学家故 事的书籍及音像资料,课上先个人阅读整理资料,然后分小组形式进行交流。 2、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科学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成就与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关。 3、学生任意选择一位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信息,分析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取得与哪些因素有关;确定一个主题,如献身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勇于创新等。 4、学牛独立获取信息。提示学

42、生在查阅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探究的主题确定阅读的目的、制定阅读的提纲和方法。 (2)依据阅读的提纲,选择合适的同书及网址查阅相关内容。 (3)围绕提纲有重点地浏览资料的题目,先选择与提纲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阅读。 (4)将查阅的资料及叫记录在资料片rh 5、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说说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和值得自已学习的精神,或通过列举多个科学家的事迹来说明某种精神。 6、小组代表,选择并确定呈现、表达方式,演讲排练,准备参加全班演讲赛。 7、学生进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的技术,学生按照活动评价表5的内容对参赛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科学家所取得发明创

43、造的成就与他们从小热爱科学,善 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关。 活动:科技与历史 1、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和方法。 (1)选择小学阶段所涉及的任意一项科技的发展史为例,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做的研究, (2)强调研究某项技术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收集有关资料。 按照发明的过程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排序整理。重点要体现技术发 明年代、技术改进发展、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几个技术发展阶 段。 2、学生收集和整理某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信息,町以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上网来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来获取信息,按照上面的方法整理信息。 3、组织学生先在小

44、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分析在某种技术的发 展过程中,某个科学家的技术发明的重要作用及核心技术的特点。 4、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将学生的发现汇总在一起,利用展牌、墙报等方式展示出来,与其他年级的同学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并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科技发展史,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小结 作业: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提高。 18、科学学习回顾 一、教学目标: 1、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活动的基本类型,梳理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2、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思和整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3、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作用,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4、知道科学探究技能的

45、种类。 二、教学重点:1、归纳出科学探究的活动的基本类型,梳理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2、体会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的作用,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三、教学难点:1、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思和整理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探究。2、知道科学探究技能的种类。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 1、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u (1)教师|述:科学探究是科学课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从三年级开始,我们经历过许多的科学探究活动,想一想你经历过哪些的科学探究活动。 (2)教材第85页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分别同答这些探究活动的类型。 (3)鼓励学生分别举每个类型的35个具体探究活动,如设计与制作

46、类的活动;有设计制作风车、小吊车、小火箭列表分类记录 (4)提问:除了上述探究活动类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探究活动的类型最感兴趣的探究活动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5)学生分组交流。 2、指导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1)教师提问:一个探究活动需要经历几个探究的环节?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熟悉的课例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几个环节。学生可以选其他活动进行分析描述并记录每个探究环节的分析结果。 (3)鼓励学生选择分析不同的探究活动过程,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 (4)第86页一个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的分析,尽管科学探究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一致的。 一般都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预测制定计划一一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几个基本的探究环节,但对不同的活动类型,具体的探 究环节也有所不同。 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