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0512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下水如天。 一、 “雨”字导入: 1. 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的“雨”字,请学生根据形状猜字。 2. 师:这就是我国汉字演变的文化,它从最早的观物取象,到如今的正方平直, 变得日趋简便和实用。这个“雨”字,和我国的古诗可是很有缘分的。这节课, 我们就跟随大诗人苏轼,来感受一场特别的雨。 3. 揭示课题。 4. 题目很长,读出停顿不容易,试着把题目读正确。 5. 从题中抓取线索:时间、地点、情境 二、读诗通意: 1. 自由读诗,读准每个字音。 2. 生字检查:学生自谈哪个生字需

2、要注意。 3. 配乐朗读,读出诗的韵味。 4. 写古诗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有着一定的顺序,你能说一说,诗人在不同的 时间点分别看见了什么吗? 雨前,诗人看见了 雨中,诗人看见了 雨后,诗人看见了 小结:按时间顺序描写 5. 互说诗句大意,可用上自己的话 三、品雨入境: 1.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试着填一填: 这场雨,来得很_ 板书:急 从哪里看出这场雨来得很急?理解“未遮山” 黑云即乌云,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第一句诗吗? 在这个情境中,你仿佛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这场雨,下得很_ 板书:大 从哪些字可以看出雨势很大? 乱:给它找个近义词,带入到诗中读一读。 这情景,雨珠真像一样,

3、 地蹦入船中。 跳:作者不用“珍珠”,而用“跳珠”,好在哪里? 此时,你仿佛能听到雨珠蹦入船中所发出的什么声音? 这场雨,走得很_ 板书:快 师: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出了雨的变化? 忽: 雨停后,作者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 水如天:比喻修辞。 观图理解:水像天一样 2. 体会诗人的心境: 诗人用这么多笔墨描绘了西湖的雨,这样的景色是否吸引你?此时题目中的“醉”你觉得可以怎么理解? 让我们来做一做诗人的知音,体会一下当风雨变幻时,诗人的心情又有哪 些变化: 当诗人泛舟在西湖,准备饱览美景时,看到黑云翻涌,他来不及躲闪,心情可能 是; 当珍珠一样的雨珠蹦跳入船,诗人的心情变得; 小结:读诗不能停留在表面,要试着去体会诗人的心情和感受。 四、练笔拓展: 1. 介绍写法:诗人在写这场雨时,注重了顺序、用上了精准的动词、还进行了 形象的比喻,你生活中是否也留心观察过雨呢? 2. 写一个雨的片段:试着把它写活,写形象。 3. 正是这西湖的雨让作者印象深刻,所以一年后,当作者再次来到这里,他挥 笔又写下了另一首奇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大家可以课后去读一读。 这一段生活也是很怀念的。所以后来他五十多岁再到杭州时,在与莫同年饮湖上一诗中 写道:“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