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753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地震的作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地震的作文l 关于地震的作文 指导: 动情,是最重要的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对眼下抗震救灾这个“事例”,“语文学科中的作文”是以“语言”为载体,或阐述某一个观点,或说明某一个道理,或再现某一个场景,或抒发某一种情感,它运用的是联想、想象、推理、论证,它需要的是“驾驭语言”把你的情感、思想表达出来。 所以,面对这场既揪人又感人,既让人泪流满面又让人众志成城的“灾难”,我们不能仅是感人情节的复述,也不能只是动人故事的再现;不能似新闻报道,也不能像通讯叙述。 如果我们写这样带有议论的文章,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抗灾”中的那些情节、故事,甚至感人的语言,作为我们有力、有利的论据。但是,一切为的只是“说

2、明”你的道理,“论证”你的观点,也就是说“可以用”,但不是“必须用”或“一定用”。阅卷者绝不会是因为你“使用”了抗震救灾的内容而提高你的作文分数,他们评价的主要标准还是你的“道理”是否说清楚了,你的“观点”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你说明“道理”、论证“观点”的语言是否能感染人、最重要的是,只有动之以真情,才能打动阅卷者。 例文: 最美丽的中国人 连日来,生与死的分秒搏斗在汶川灾区的残垣废墟中进行;连日来,我们的眼里一直挂着层层的泪水,每一次看到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忍不住泪流满脸。 谁说八尺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们忘不了,在救援现场留下的这样的画面:66岁的温家宝总理不慎摔倒

3、,手臂受伤出血,但为了抢救遇险群众,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我们忘不了,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而谭老师却不幸遇难了。 我们忘不了,那一个个撕裂人心的声音:“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年轻的战士哭了,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如是说;年轻的战士哭了,几个小孩子被救出来了,但只有一个活着,他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队所在的帐篷;央视的一位男主持人在直播中哭了,在一句“为什么我们能够这样,是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民

4、懂得互相守望和帮助”的解说后,眼含泪水,忍不住哭泣。 为什么我们的眼中饱含泪水,是因为我们每个中国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看!地震消息传开后,神州大地上每个城市都立即自发行动,开始对受灾地区伸出援助之手。在每个城市的慈善会及红十字会办公的地方,许多群众自发前来捐款,捐物,他们中有企业负责人、老人、家庭妇女、农民工;献血车前更是排起了长龙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心生感动。我们每个中国人一个小小的爱心之举,就能够挽救一个濒于生命边缘的灾民,就能够重新燃烧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灾民。我们每一个中国同胞自发搭起通向灾区的爱心之桥,毫无保留我们的爱心,携起手来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坚强的中国人,

5、不哭! 面对如此不幸,我们除了悲痛之外,看到的则是一个个充满爱心的中国人。我们既要为慷慨解囊的企业巨资捐献喝彩,为明星艺人义演募捐之举喝彩,同样也为那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浓浓的爱心喝彩。看!那些生活尚且拮据的农民工兄弟们,当他们把一张张可能皱巴巴的票子,都捐献给了灾区的时候,虽然金额不多,但此情此景,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汶川灾区群众的炽热的爱心。感动让我们如此之团结,感动让我们的凝聚力如此之强! 每一分钱,每一件物,每一滴血,都凝聚着国人的爱心,都寄托着灾区战胜困难的希望。地震毁了灾区人民美好的家园,夺走了他们亲人的生命,但不要悲伤,每个灾民都是我们每个中国同胞的亲人!地震无情,中国有

6、爱,每一个中国人必与灾区人民相望相守、相勉相助,战胜万难! 这一刻,我们都是最美丽的中国人! 有关地震的感想其他语段: 以来,灾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关注着灾区,为灾区出力,为灾民分忧,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而无数救援者,更是纷纷奔赴前线,舍生忘死,没日没夜,或搜救废墟中的生命,或救治伤员抚慰灾民,无不视灾区为自己的家乡,灾民为自己的亲人。灾情是残酷的,但人性却处处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而强烈的自觉的公民意识,更让救灾成为全民的大行动。 这次抗震救灾中,人性的回归确实于伤痛中给人以慰藉。虽然身处物欲社会,功利的追逐,已让不少人的心变得坚硬冷漠,但地震后人们的守望相助生死不弃表明,人性终

7、究是永远都无法泯灭的。然而,于一个公民社会,人性只有以公民意识作为灵魂和核心,也就是和公民的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有更持久、更强大的力量。实际上,也正是公民意识的空前觉醒,让这场前所未有的人类大拯救,震惊了世界。 本来,公民意识是每一位公民所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是以一个国家的成员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公民显然是一个崇高的称号。但长期以来,有多少人始终清醒地记得自己的公民身份?乃至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前苏联的电影中,经常把人称呼为公民,竟让我们觉得新鲜和陌生,而这恰恰显示着我们公民意识的淡薄。也因此,许多人活得窝囊、猥琐、麻木、冷漠,既有辱于公民的称号,更忘却了公

8、民的责任。 这场特大灾难,让灾区蒙受了巨大的苦难,但同时唤醒了国人的公民意识,或许让人始料不及。x月x日14时28分,无论是在大街还是家里还是单位,大家都肃立,为认识和更多不认识的逝者默哀,多少人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悲痛的眼泪。三分钟默哀结束后,北京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的人群仍然自发地聚集着,手持国旗和菊花,高喊:“加油四川!加油中国!”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意识,真是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显然,突如其来的劫难让我们明白,生命如此脆弱,家园不堪一击,惟有每个公民都承担起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关爱、团结、坚强,我们才有应对天地无常的力量。于是,这些天来,我们惊异于自己的改变,斤斤计较的人,此刻慷

9、慨地在捐款箱里放进一张张大钞;牢骚满腹的人,却在喝止那些无谓的指责和抱怨;麻木冷漠的人,心肠也变得柔软,真心地为灾民祈福。虽然我们自己依然有着那么多的不如意,但灾难当头,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一个公民的风范。 这场灾难终究会过去,我们的生活又会恢复到以前,创痛将会抚平,惊天泣地的感人故事也都将成为记忆,但是,经历过一次灵魂的洗礼、精神的涤荡、意志的淬火,我们有理由期望,公民意识的弘扬,将从此成为社会的常态。 、学校举行为汶川大地震重建捐款仪式,请你给本次捐款仪式拟一条标语。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紧急动员起来,与灾区人民同患难、共呼吸、心连心! 伸出你的援手,献出你的爱心,为地震灾区尽一份力! 抗震

10、救灾,众志成城! 用我们的爱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 用我们的双手为灾区人民扶平心灵的创伤! 灾区的老人孩子在废墟中期待着我们的救援! 灾区的人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一件衣就是一份温暖!一元钱就是一份希望! 向英雄的汶川人民致敬! 情系地震灾区,携手共渡难关 、你做为一个志愿者到了汶川,给你那里的孩子说一句安慰和鼓励的话。 “我的同龄人,希望要坚强,全国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哥哥、姐姐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我们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灾区中学生朋友,坚强起来。”“不要哭,勇敢点。”“努力学习,战胜灾难” 、举办一次为灾区捐款的活动,写出活动的主旨。 让我们心声相连,用我们的歌声,鼓励灾区的小朋友们战胜困难。 、设计一次为灾区捐款活动的方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