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0800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关于孤寡老人社会实践报告 根据中共长沙学院委员会 长沙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文件的精神,社会调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现就孤寡老人作为调查内容开展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寒假 实践地点:湖南省益阳市南县 实践内容: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

2、多的人帮助弱者。 实践方法:实地调查。 实践人员:张平 前言 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体现的美德。 正文 调查描述 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利用寒假在本地2位孤寡老人进行拜访。 刘爷爷85岁了,是位中风的老人,走路要用双拐一点一点的挪动着走,因为行

3、动不方便,他的房间无人打扫,气味刺鼻的难闻,在他的床上我找到了一袋发霉了的生鸡蛋,还有发霉了的饼干,20多件散发这难闻气味的脏衣服,坏掉了的牛奶,天呐!这位老人在这样的床上怎么睡得着呀?床下更是一个垃圾场,各种发霉变质的食品,和小便盆放在一起,桌下几个已经腐烂了的橘子,在为老人打扫房间的时候,除了被难闻的臭味熏的我流泪以外,看着眼前的情景我真的很难过.。 黄奶奶原来居住的草房已经倒塌,在住在邻居们帮忙,在其一远房侄子住的房子墙边用水泥砖和石棉瓦临时搭建的一间小棚子里。屋内只有邻居们送过来的一张旧床和一对烂沙发,床上放着一条烂被子,床头堆着一堆破旧的衣服,除了这些就没有什么东西了。黄奶奶年事已高

4、,患有老年痴呆症,眼睛接近失明,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洗过脸了,就连吃过饭后下巴上残留的饭渣也不知道擦洗一下,说话吐字不清,基本就听不懂说的什么,与之交流非常困难。可怜的老人没有自理能力,更不会做饭,七十多岁的远房侄子经常过来给黄奶奶做饭并照料老人生活,老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靠低微的农村低保金维持生活,苟延残喘。 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位孤寡老人,不记得他姓什么了。那时爸爸在住院,我去照顾他,他和我们一个病房,虽说医药费全免,可身边没个贴己的人的人,老人又生病确实很可怜。有时他吊水睡着了,要换药时经常意识不到,好几次疼醒来的,夏天每天洗澡后,还得拖着病态的身子在洗手间洗衣服,那时刚好医院食堂修整,自己

5、累得出院吃饭,经常有顿没顿的吃虽说同病房的人可以偶尔帮帮忙,但毕竟不会全身心的关注他,而且也没人问候体贴他,更没人陪他说说话聊聊天,据说只有60多岁的他感觉老得很沧桑。 这样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很多。而他们的悲惨存在由有多原因促成。 分析原因 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给各个城市及农村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点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上尤其突出,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更是对老年人群的生活提出了重大挑战。 1、青壮年的流出与家庭养老模式的改变 由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流动的人口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在无奈中被倒置,老人们不但要守屋带孩,还要管理庄稼,因此,

6、相当一部分老人便抱着自食其力是最大福气的观念。事实上,农村老龄人的社会保障结构非常单一脆弱。农村的老人们大多自己没有很大的积蓄,老人们的要求都不太高,只求儿女孝顺,衣食有所着落。农村养老的一般形式是由子女们分担父母的物质生活来源,但是,大量青壮年流出农村之后,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2、老人权威的降低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困境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范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传统伦理观念的支持,二是传统农业社会中老人在家庭中一般具有决定权威。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的转型,传统农业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老年人作为支配大家庭财物的传统权力丧失,老人在家庭中的权威也随

7、之降低。其次,农村青年人流入城市后更容易受到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我国农村公共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有意识要放弃对家庭老人需要承担的赡养责任。这些现象显示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身陷困境。 3、农村老人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 村庄老人小病则在村卫生室看,大病则在镇卫生院或县、州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可以按规定比例报销。但是,这些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再加之镇卫生院收费名目繁多,去那儿看病报销后比村卫生室还贵。可以说,农村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 因此,基于我国现行农村医疗水平仍然普遍较低的状况,导致许多老年人的医疗还得不到基本保障,

8、所以需要我国继续逐步完善起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4、乡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农村的老人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他一般不会下棋和打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像一些城里老年人那样打门球、逛公园。他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一起闲聊,或是在人数充足的情况下铺开麻将桌,围着搓麻将。大多数老年人在子女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得不到排解。因此,老人们一般希望在娱乐活动中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但是主要的问题是农村老年人苦于没有人组织和缺乏基本的活动场地。 针对措施 一、国家对孤寡老人的相关政策 60岁以上老人享有政策性的优惠,如乘车免费、挂号费免费、参观等免费、部分社区活动免费,如注射流感疫苗等

9、。百岁以上老人享有的月补助金 二、个人收集建议如下 1、农村发展是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路径 基于我国的现状,解决农村老年社会保障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加大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财力,从基础上更好地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2、通过社区服务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范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骤然进人老龄化社会,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保障系统方才建立,不可能一下子就接纳和解决几亿老人的生活服务、护理及至赡养问题。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将社会养老措施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要保证社会养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不断得到提高

10、,又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巩固并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方面,以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而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爱老敬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晚年。 3、强化国家在农村社会老年人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商业保险及慈善救助迄今极少进入农村社会,*也仅仅在新农合、低保等方面有形式含义大于实质功能的作为。而随着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现代化的转变,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也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4、探索多范式的乡村社会老年人社会保障途径 另外,还需要拓宽乡村老龄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发挥社会主义市场配置的作用,国家和*也可以用公共服务、税收等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来鼓励和引导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人。这可以包括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以及老年病医院等。现实中我国这些保障老龄人生活福利的设施确实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