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085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市民对孤儿院事业的关注程度和孤儿院孤儿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实践目的: 1.对孤儿院的孩子们进行关注和关心,送去我们的爱心,让他们更加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树立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及时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创造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2.通过本次调研考察,希望可以唤起社会上更多人群对孤儿更多的关注,从而为营造人人献爱心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温暖的社会出一份绵薄之力。 3.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学科优势,增强与社会的联系并进一步增强我

2、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积累经验。 二、实践内容: 1.发放问卷:我们小分队共印发问卷600份,问卷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市民对孤儿群体和福利事业的关注程度,如对社会中的孤儿状况是否了解、是否捐助过孤儿、分别在南师、南邮,新街口、麦当劳、肯德基、地铁站附近等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分三天时间进行发放。 2.参观孤儿院、慰问孤儿:我们小分队于放假前与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和允许,进行沟通,说明我们实践的相关事项,与他们协定好参观和探望的时间为7.4上午九点半。同时为表示我们对孩子们的心意,之前去超市购买了零食、奶粉等适合孩子们的物品。7.4早上八点在正门集合,与我们小分队的指导老师曹晓虎老

3、师一同前往孤儿院。到了目的地,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先按要求登记了相关的信息,然后由一位工作人员带领前去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房间。在一间由硕大的透明玻璃的房间里,我们看到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义工妈妈的照顾下正玩得开心。由于孩子太小,我们只能隔着玻璃跟孩子互动。我们询问了一些问题,工作人员认真地一一作答。随后带领我们看了孩子们住的房间,房间配置很好。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较小的孩子都是由慈善基金会支持的义工来专门照顾。然后我们随着工作人员的带领和介绍到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和康复中心。 三、实践结果: 1.在发放600份问卷中,其中有效问卷为565份。我们发现收入对市民关注和了解福利事业的影响不大。

4、对孤儿院现状的了解状况,约有75%的市民不了解,只有约20%市民基本了解,很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市民仅占5%。近80%的市民不知道南京市孤儿院的地址,但大部分市民曾经通过各种方式和机构向孤儿捐过善款,但真正去过孤儿院探视过的市民很少。市民们较为乐意接受的捐助方式是捐助义务和捐款。将近90%市民愿意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孤儿院当义工。但是,对于是否愿意在经济、法律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养孤儿,近88%市民选择不愿意。看来孤儿收养是涉及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同时市民中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孤儿性格中阴暗面是其主要性格。如孤僻、自闭等,而像懂事早、惜福感恩等积极性格在市民眼中的孤儿是很少存在的。所以当被问及可以对

5、孤儿进行哪些方面的资助时,除平常的钱款和物品的物质捐助外,近85%市民认为孤儿更加需要心理援助。而市民了解孤儿院状况的渠道则集中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居民社区宣传则相对很少。约96%的市民认为社会上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的宣传力度不够,他们所居住的环境里关心孤儿院现状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问卷还显示,大部分市民坚持国家在福利事业中应该起主导作用,起其次作用的则倾向于社会公益团体和个人。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总体上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关注还是较少,孤儿这一群体人们也不够了解甚至存在一些偏见。同时大部分市民认为社会、国家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缺乏有力的宣传和组织。如果有合理、畅通的捐助渠道,市民们参与福利事

6、业的热情和有效性会大幅提高。市民普遍希望国家在福利事业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上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的持续关注。特别对于孤儿的收养问题,对于孤儿的持续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所调查的市民中相当一部分表示对我们的活动的支持以及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的关注和祝愿。 2.在走进孤儿院、探访孤儿中,我们结合所见到的孤儿生活状况和工作人员的介绍,对孤儿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福利院的大多数孤儿是患有先天性的疾病而遭父母遗弃,所以孤儿院承担了治疗的担子。孩子在幼儿时期由一些基金会和慈善机构聘请的义工妈妈照顾,这些义工都是有育儿经验的妈妈,因此孩子可以得到很好很全面的照顾。患有疾病的孩子在院里康复中心可以得到有效

7、的治疗。孩子生活条件也得到一定标准的保障。到了学龄时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到院里专门设立的学校进行学习,主要是手工技能和识字认字。基础较好的孩子看可以到附近的普通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当孩子年满14周岁,除了部分被家庭领养外,大部分都将被送往社会福利院进行持续的生活。若没有一技之长供独立生存,孩子将一直生活在社会福利院。逢年过节,一些大型企业或公司和慈善机构会将孩子接去高档酒店一起过节,给孩子更多一些温暖和关爱。孤儿院对义工也有一定要求,比如照料幼儿的义工必须是育龄妈妈,给孩子上课的义工必须是专业出身和教师,长期合作必须按时做义工等。院里对孩子的取名取姓也有规定,在同一年接收的孩子一律一姓。

8、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孩子众多的孤儿院资金一直紧张,除了国家拨款外,主要靠一些大型的企业和基金会的赞助。资金的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还有14周岁后孩子的持续生活去向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符合条件的家庭领养是比较好的方式。社会上对孤儿的关心和援助也应该再多一些。工作人员对我们此次来访表示感谢和感激并希望通过我们和更多来访者的共同努力,唤起社会上对孤儿的爱心和帮助。 四、实践体会: 1.我们通过问卷和走访真切感受到大部分市民对福利事业的爱心,对孤儿群体的同情和关爱,更多地受到当今社会友爱、互助、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社会更多的是对孤儿群体的爱心,只是由于宣

9、传、捐助渠道等缘故使得捐助的有效性没有充分保障。为此,我们最希望的是通过我们的绵薄之力能够唤起更多的爱心和解决方法的改善。呼吁媒体增加关于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的宣传和报道、慈善机构有组织地对孤儿院进行资助,最重要的是孤儿群体的利益能够得到国家的足够重视和保障,真正做到民生。 2.我们走进孤儿院、探访孤儿使我们深入了解到孩子们的生活现状。一方面,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悉心照料、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资金、收养等问题也是存在的。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所以我们热切呼吁社会的爱心,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援助,更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3.此次实践活动也锻炼了我们大学生组织策划、沟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孤儿院等福利事业的关注和爱心,体会到一份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力争为文明、和谐、友爱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