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116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关于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人的平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准确地书写运用。这2500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多个,占小学问字量的一半。 汉字分为四类,即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一二年级学生学的字按布局分为两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大局部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合体字大局部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在教学中以形声字为最多。 一年级上册在教独体字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容易的特质,采用景色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历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看像什么?学生

2、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日、-月、-山。笔画稍多一点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图画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兴奋学,学得又很用意思。 可是随着识字量的加大,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在现实,那么在教学之余我需要家长的配合,现在我简单讲讲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 1、象形字 象形字是用摹拟事物形象的方法造出的字,其“形”与“义”浑然一体。象形字在汉字总数中只占左右,然而它是其它几类汉字滋生的基矗掌握了象形字就能掌握一批批汉字。例如 “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

3、的游鱼,“艸”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指事字 指事字大多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符号而成。例如“木”是个象形字,在它下面加“一”表示树根,成为“本”字,在它上面加“一”表示树梢,成为“末”字,这一横有“指事”的作用。又如“旦”是在“*”下面加一横,表示太阳已从地平线上升起;“刃”是在“刀”上增加一点,表示刀口之所在。对于指事字,弄懂了字义,也就记住了字形。 3、会意字 会意字是用合字表义的方法造出的字。会意字十分有趣。比如,“家”字上边的“宀”是屋子,下边的“豕”是猪,古时候人们家中大都养猪,所以就

4、用“宀”下有“豕”表示“家”。“看”字是把手搭在目的上边,向远处望。“明”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好”字本来是“美”的意思,由“女”“子”组成。“男”由“田”“力”组成,表示男人,因为过去男人主要在田里劳动。“休”由“人”“木”组成,一个人靠着树,表示休息。另外,还有“不”“正”组成“歪”字,“小”“土”组成“尘”字,“两”“人”组成“俩”字,等等。 有一些会意字是用相同的字组成的。如林、森、晶、双、多、炎、品。两个“木”组成“林”字,表示树林;三个“木”组成“森”字,表示树多。“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晶”由三个“日”组成,和“明”一样,都表示明亮。 从字形

5、上了解会意字的意思,很像猜字谜。 4、形声字 形声字占汉字的83%以上,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举例时押韵,便于记忆: “左形右声深、情、谊, 右形左声领、飘、期。 上形下声霜、晨、雾, 下形上声想、架、梨。 内形外声问、辩、闻, 外形内声裹、园、闺。“ 在形声字里,意符就是形旁,它一般能指明字义的类别。例如“冫”古为“冰”字,今作“冬、冻、冷、凉、凌、冽、凛”等字的意符,其意义都和“冰”有关。“氵”是“水”的左偏旁变形,以“氵”为意符的字“河、湘、汪、汛、汗、溶、滨、灌、泣、泥”等,其意义都跟水或其他液体有关。又如:从“欠”的字“歌、歇、欣、欢、嗽”等,都跟口有关,也就是和口中出气有关。反文旁的字“收、改、教、攻、救”等,都与手的动作或人的行为有关。形体近似的意符还有“礻衤”、“木才”、“忄十”、“刀力”等等,把它们辨别清楚,对于识记形声字很有用处。 本学期我们所学的汉字基本上是会意字。呵呵*不知道我讲清楚了没有!希望有兴趣的家长和我交流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