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305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兽医病理解剖学实习报告目录 一、 尸体剖检 . 4 概述 . 4 1概念 . 4 2目的 . 4 3 意义. 4 4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 . 4 5尸检方法和顺序 . 5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 5 鸭的剖检 . 6 1实验器材 . 6 2 实验药品. 6 3实验动物 . 6 4 实验方法及步骤. 6 猪的剖检 . 9 1 实验器材. 9 2 实验动物. 9 3 实验方法和步骤. 10 二、取材与固定 . 14 概述 . 14 1取材 . 14 2固定 . 14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15 三 器官组织病变的识别 . 15 1 肺脏. 15 2 淋巴结. 16 3肝 . 16 4肾 . 16

2、 5心 . 17 6脾 . 17 四、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染色 . 17 实验目的 . 17 过程 . 17 1固定组织的取材和准备 . 17 2脱水 . 19 3 透明. 19 4 透蜡. 20 5包埋 . 20 6修块 . 21 7玻片处理 . 21 8 切片. 21 9展片 . 22 1 10捞片 . 22 11 烘片和烤片. 22 12染色 . 23 五、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 25 制片存在的问题 . 25 切片分析 . 25 1禽白血病肿瘤 . 25 2实质性心肌炎 . 28 3肺淤血 . 30 4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31 5脾凝固性坏死 . 32 2 3 一、 尸体剖检

3、 概述 1概念 尸体剖检是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通过检查尸体的病变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2目的 尸体剖检观察死畜生前的各器官病变,通过科学的分析推断,得出符合实际的病理解剖学诊断,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3 意义 1)是最客观、迅速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剖检可方便、直接、客观地观察到脏器的变化。故此法为目前最常用的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2)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剖检可以验证前者。 3)提供医学科研的素材,促进医学发展。动物病理模型、药物及治疗试验等。 4)促进病理教学和学科发展。(意大利的莫尔加尼根据700例病人的尸检记录写成了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书) 4病理剖检的方法、步骤 4.1剖

4、检前 1)仔细阅读送检单,了解基本情况,以确定能否剖检。如能,则进行下一步。 2)准备剖检器械及药品 刀、剪、镊、锯等;来苏儿、新洁而灭、碘酊、固定液、酒精、福尔马林等。 3)选择剖检地点 最好在室内,以利于消毒控制;野外应选择人畜少到、高处、远离水源的地方,方便就地掩埋。 4)尸体清洗和消毒 先用水或消毒液清洗尸体表面,防止体表病变被污泥等覆盖和剖检时体表尘土、羽毛扬起。特别是死于传染病的尸体,要慎重做好防疫措施。 4 4.2 剖检中 1)注意个人防护 佩戴防护用品;保证皮肤无伤口等。 2)取材要轻 防挤压,避免材料的人为变化。 4.3 剖检后 场地,运输工具、解剖器械等消毒处理;废弃物、尸

5、体、垫料和被污染的土层撒上生石灰或喷洒消毒液后深埋或焚烧。 5尸检方法和顺序 全面系统尸检时,必须按一定的方法和顺序进行;常规要求剖检时,根据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疾病规律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总之,剖检方法和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常采用的剖检顺序如下: 1) 外部检查:营养状况、皮肤被毛、天然孔、可视粘膜等。 2) 内部检查:皮下、胸腹腔等检查。 3) 内脏器官的取出和检查 6尸检记录与报告编写 6.1记录的重要性 是剖检报告的重要依据和原始资料。要求其内容完整、详细、客观、如实;最好边剖边记;忌用专业术语;若眼观正常则记录为未见眼观变化。 6.2报告的组成 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6、概述、剖检所见、病理解剖学诊断、最后诊断 6.2.1概述 记载动物主人,动物的性别、年龄、特征、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死亡日期和时间,剖检日期和时间,剖检号数、剖检人、记录人等。 5 其中临床摘要及临床诊断要扼要记载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发病经过及诊断和治疗情况。 6.2.2剖检所见 以尸体剖检记录为依据,按尸体所呈现病理变化的主次顺序进行详细、客观的记载,此项可包括肉眼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剖检时所作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检查材料也要记载。 6.2.3病理解剖学诊断 根据剖检所见病变,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作出判断。阐明动物发病和致死的原因。 6.2.4疾

7、病诊断 结合病理学变化以及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等,对动物疾病作出定性。 鸭的剖检 1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脸盆、广口瓶、冲洗设备 2 实验药品 新洁尔灭、固定液 3实验动物 鸭 4 实验方法及步骤 4.1外部检查 从笼子里取出一只小鸭,观察其精神状态和皮肤、冠、髯、毛、爪、天然孔等,发现其精神活跃,除脚鳞有出血和肛门外有少量黄绿色稀粪外,其他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6 4.2 处死 4.2.1方法 在鸭颈部的左侧用手术刀划开一道小口,用手撕开皮肤,找到颈静脉,割开颈静脉后倒提鸭身放血。 4.2.2注意事项 1)选择左侧开刀是因为右侧颈静脉离食管较近,容易

8、割到食管。 2)放血时注意不要用手用力挤压鸭身,防止局部器官放血不全或造成人为损伤,与死前病理变化混淆。 4.3 消毒 将整个尸体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清洗、消毒,可以逆向梳理被毛,以使消毒液充分浸润到皮肤。 4.4 剖检 4.4.1腹腔的打开 将尸体背侧卧置于搪瓷盘中,从腹部下方向胸骨方向沿正中线剪开皮肤,然后用手将皮肤向两边撕开,充分暴露腹部肌肉。 从腹部下方呈U型剪开腹腔,剪断两侧肋软骨和剑状软骨后,即可充分暴露腹腔。 4.4.2 脏器的取出、检查 4.4.2.1腹腔和泄殖腔器官 1)肝 位于腹腔前部,分左右两叶,红褐色,质地脆。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胃和肠 将消化管从贲门处至大肠末端的部分

9、取出,在搪瓷盘中展开,为发现有明显病理变化。 沿腺胃纵轴依次剪开腺胃和肌胃,可见有一些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易脱落。 7 3)脾 位于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右背侧,呈三角体状,棕红色。 无明显病理变化。 4)肾 取出肠后,可见肾位于腰荐骨两旁和髂骨的肾窝内,前端达最后椎肋骨,每侧肾分前、中、后三叶。 一手用镊子提起后叶尾端的粘膜,一手用手术刀刀柄小心将肾与体壁分离,取出肾。 无明显病理变化。 5)腔上囊 椭圆形盲囊状。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2.2 胸腔器官 1)心脏 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尖位于肝的左右叶之间。 无明显病理变化。 2)肺 略呈扁平四边形,不分叶,位于胸腔背侧

10、的两边。背侧面有椎肋骨嵌入,形成几条肋沟。 无明显病理变化。 4.4.2.3 头颈部器官 1)沿一侧喙角由口腔剪开食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2)咽的底部为喉,从喉部剪开气管,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3)撕开颈部皮肤,可见皮下从颈前部到胸部沿颈静脉呈链状分布有大大小小蚕8 豆状的胸腺,左右各七。 4)在头盖骨上用手术刀划一个十字,在两个眼眶间、眼眶后缘各剪一刀,撬开头盖骨,暴露脑组织。撕去硬脑膜,小心用手术刀刀柄从颅腔中取出大小脑。 以上未见明显病理变化。 4.4.2.4 其他病理变化 在检查肠管时,发现肠管末端有一个直径2cm左右的黄白色球状物,与肠以结缔组织相连,捏之如囊。切开瞬间可听到“噗”的

11、一声,球状物迅速瘪下,有大量气体放出,囊内容物溢出,为淡黄色渣状物,气味刺鼻。 猪的剖检 1 实验器材 尸体剖检器械一套、搪瓷盘、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服、冲洗设备 2 实验动物 仔猪 9 3 实验方法和步骤 3.1 外部检查 3.1.1皮肤 被毛较为光泽,皮肤红润,右后肢股部内侧有一直径2cm左右的囊肿。 3.1.2 天然孔 眼、鼻、口、肛门、外生殖器均正常无异物。 3.1.3膘情 较好 3.1.4 运动情况 左后肢跛行,跖部着地。 3.1.5精神状态 尚好,但由于处于应激状态,十分惊恐。 10 3.2 处死 将猪放倒侧卧,一人踩住肩胛部,一人踩住臀部,一人执刀抬起一只前肢,迅速划开腋下

12、皮肤和结缔组织,找到腋下动脉。 将手术刀对准血管,放下前肢,快速割破血管,血流即喷涌而出。 约5min后,猪即失血而死。将地上血迹和尸体冲洗干净后,把尸体抬上手术台,待剖检。 3.3 剖检 3.3.1固定 将尸体背侧卧,为了稳定猪体,切断四肢内侧肌肉和体表的联系,使四肢平摊而固定。 3.3.2 患肢检查 抬起左后肢,发现为一畸形肢,跖部及趾部以下僵直而拖于在地上,背侧皮肤因磨损而出血;对比左右后肢,可发现左后肢明显发育不良、迟缓,蹄部因不用力而明显纤小;切开关节未见脓肿病变。 3.3.3皮下检查 11 在切开体腔过程中进行,检查皮下无出血、水肿、脱水、炎症和脓肿;颌下淋巴结、颈浅淋巴结、腹股沟

13、淋巴结大小、颜色、硬度、切面均正常;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无串珠状肿大。 3.3.4腹腔的打开和观察 自颌下至耻骨联合直线切开皮肤,自剑状软骨沿两侧肋软骨至腰椎横突作横切线,外翻即露出腹腔,观察: 脏器位置和外形; 腹水的数量和性状; 腹腔内有无异物; 腹膜的性状; 横膈膜的紧张程度、有无破裂。 以上检查均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腹腔脏器的取出、检查 3.3.5.1网膜和脾脏 脾脏边缘锐薄,提起脾脏甩动,柔韧而富有弹性。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2 胃肠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5.3肾脏 肾脏的形态、大小、色泽和质度均正常,纵切开肾,发现包膜容易剥离且光滑透明;皮质、髓质、肾盂无明显

14、病理变化。 3.3.5.4肝脏 先检查肝门部的动脉、静脉、胆管和淋巴结,然后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色泽、包膜性状、有无出血、结节、坏死等;最后切开肝组织,观察切面的色泽、质度和含血量等情况,注意切面是否隆起,肝小叶结构是否清晰,有无脓肿、寄生虫结节和坏死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6盆腔器官的取出和检查 在未采出骨盆腔脏器前,先检查各器官的位置和概貌。 3.3.6.1膀胱 检查黏膜、尿量、色泽。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6.2 包皮 无积尿。 3.3.7胸腔的打开 先检查胸腔是否为负压,然后打开胸腔。 方法1: 从两侧最后肋骨的最高点至第一肋骨的中央部作第二锯线,锯开胸腔。用刀12 切断

15、横隔附着部、心包、纵膈与胸骨间的联系,除去锯下的胸壁,即露出胸腔。 方法2:用刀切断两侧肋骨和肋软骨的连接,去掉胸骨,逐一切断肋间肌肉,分别将肋骨向背侧扭转,拨开肋骨小头与周围关节的联系,露出胸腔。 本次实验采取方法2。 打开胸腔后,观察胸膜腔有无液体以及液体的数量、透明度、色泽、性质、浓度和气味。注意浆膜是否光滑,有无黏连等病变。 以上检查无明显病理变化。 3.3.8胸腔器官的取出和检查 3.3.8.1 心脏 沿左纵沟左侧的切口切至肺动脉起始部;沿左纵沟右侧的切口切至主动脉起始部;然后将心脏翻转过来,沿右纵沟左右两侧作平行切口,切至心尖部与左侧心切口相连;切口再通过房室口切至左心房及右心房。

16、经过上述切线,心脏全部剖开。 检查心腔内血液的含量及性状;检查心内膜的色泽、光滑度、有无出血,各个瓣膜、腱索是否肥厚,有无血栓形成和组织增生或缺损等病变;对心肌的检查,注意各部心肌的厚度、色泽、质度、有无出血、瘢痕、变性和坏死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8.2 肺脏 观察其大小、色泽、重量、质度、弹性、有无病灶及表面附着物等;将整个肺脏纵横切割数刀,观察切面有无病变、切面流出物的数量、色泽变化等。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9颅腔的打开 清除头部的皮肤和肌肉,先在两侧眶上突连线处作一横锯线,再从此横锯线两端经两侧额骨、顶骨侧面至枕骨外缘作两条纵锯线,然后从枕骨大孔两侧作一“V”形锯线与二纵

17、锯线相连;沿锯线撬开头顶骨,露出颅腔。颅顶骨除去后,观察骨片的厚度及其内面的形态。 无明显病理变化。 3.3.10脑的取出和检查 检查硬脑膜,沿锯线剪开硬脑膜,检查硬脑膜、蜘网膜及脑脊液的数量和性状;用剪刀或外科刀将路腔内的神经、血管切断,将大小脑和脑干一并取出。 先观察脑膜的性状,发现其透明、平滑、湿润、有光泽,无明显病理变化。 检查脑回和脑沟的状态,触检各部分脑实质的质度,无明显病理变化。 3.3.11口腔的检查 检查扁桃体,无炎症 13 二、取材与固定 概述 1取材 1.1选取方法 1)有病变的器官或组织,要选择病变显著部分或可疑病灶。 2)取样要全面而具有代表性。 3)不同疾病病变部位

18、不同,选取病理材料时也不完全一样。遇病因不明的病例时,应多选取组织,以免遗漏病变。 4)为了使胃肠粘膜保持原来的形态,在小动物可将整段肠管剪下。 5)为了防止组织块在固定时发生弯曲、扭转,对易变形的组织如胃、肠、胆囊等,切取后可将其浆膜面向下平放在稍硬厚的纸片上,然后徐徐浸入固定液中;对于较大的组织片,可用两片细铜丝网放在其内外两面系好,再行固定。 6)选取的组织材料,厚度约为1-1.5cm,面积1.5-3cm.对于较小的器官和取材较大的组织,如鸭的脾、脑,可纵切一刀然后整块投入固定液,这样既有利于固定后组织的识别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1.2注意事项 1)选取病理材料时,切勿挤压或损伤组织。

19、2)切取组织块所用的刀要锋利,切取组织块时必须迅速而准确,不能来回挫。 3)对柔软菲薄或易变形的组织如胃、肠、胆囊、肺,以及水肿的组织等的切取,应十分小心。 4)组织块取下后即开投入固定液,最好不要用水冲洗,非洗不可只能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 2固定 2.1原理 1)使组织细胞中蛋白质沉淀或凝固 迅速防止组织细胞的死后变化和组织的自溶和腐败,从而保持组织和细胞与正常生活时的形态相似。 2)使组织中的各种物质沉淀和凝固起来而产生不同的折射率 14 造成光学上的差异,便于染色后鉴别和观察。 3)硬化作用 增加组织硬度,便与组织切片。 4)使组织对染料产生不同的亲和力 着色清晰,便于辨认。 2.2注意

20、事项 1)组织取出后应及时固定,以免发生死后变化影响诊断,固定的组织越新鲜越好。 2)固定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固定液的量相当于组织块总体积的5-10倍。 3)为避免材料的挤压和扭转,盛装固定液的容器最好用广口瓶。 4)肺脏组织含气多易漂浮与液面,要盖上薄片脱脂棉花,借棉花的虹吸作用,不断浸湿标本。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依次从肝、肠、肾、腔上囊、心、肺上取适当大小的1-2块组织投入固定液;脾和大小脑纵切一刀后整个投入固定液。 三 器官组织病变的识别 1 肺脏 肺脏表面密布有针尖到芝麻大小的鲜红色点,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点的颜色越来越红,边缘逐渐模糊,可以判断这些病变是屠宰过程中造成的,屠宰时由于环

21、境温度较低,导致血凝不良,出场后由于温度升高,血液又渐渐溶解于周围液体中,所以边缘越来越模糊。 肺表面分布有暗红色斑块,其颜色不随与外界接触时间的延长而改变。可以判断该病变是在生前造成的,所以血液凝固完全。可能是由于高热出血造成的出血斑块。 小结:若病灶鲜红,则可能是屠宰中的造成; 若病灶暗红,则是在屠宰前动物本身的器官病变。 扩展:粪便带血,若颜色鲜红,则可判断直肠出血;若颜色发黑,则可判断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检查肺脏膨胀度和弹性较好,说明死前气体交换正常。 肺脏有一定程度的肉变,与肝样变和胰样变区分。 15 2 淋巴结 肿大呈暗红色,切面湿润隆起,切口外翻,呈大理石样外观。判断为出血性淋巴

22、结炎,见于烈性、发热性、急性败血型淋巴结炎后期。 注意与浆液性淋巴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另外,若病理过程较短,则同一淋巴结可能有不同的病变,其表面可能有一部分为红色,另一部分为黄白色。 3肝 表面可见三个黄白色病灶,但外观并不都一样。 黄白色或乳白色病灶实质可能是结缔组织、化脓灶、肿瘤、囊肿、瘢痕。 其中两个黄白色病灶,稍突出于表面,近似圆形,边界清楚,触之较硬;切开可见为一囊状病灶,中央有腔,囊壁为乳白色,有清亮液体和乳白色物质流出;见于囊肿或化脓后坏死物质的吸收过程中。 另一个黄白色病灶,不突出于表面,边界不清,近似于放射状,触之较硬;切开发现病灶深入到器官实质,其切面近

23、似圆形,较硬;判断为乳斑肝,病灶实质为增生的结缔组织;乳斑肝见于药物中毒、猪蛔虫感染等。 膈肌和肝以一乳白色膜状结构相黏连,强行分离膈肌和肝则在肝表面留下膜状结构,撕开的肝组织表面粗糙,光泽暗淡;还有的地方粘连过紧,将膜状结构和部分肝组织一同撕下。 胸腔器官粘连是由于器官纤维素性炎症,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渗出后凝固而将器官相互粘连在一起;见于放线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中后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临床表现为病猪食量减少,不爱运动。 4肾 病变的肾脏与正常的肾相比,颜色较深,薄而柔软,缺乏弹性;切开可见中央肾盂扩大而皮髓质锐薄;判断为膀胱肾,发生原因为输尿管疾患等使尿的排出受阻,导致肾中央积尿,充盈尿

24、液,不断压迫皮髓质使皮髓质变薄。 注意与肾囊肿区分,肾囊肿是因为肾小管阻塞,尿酸盐在肾内沉积而导致周围组织发生坏死而形成囊肿。 16 5心 心包表面粗糙有绒毛,为大量纤维素和炎性成分的堆积。 心包与心脏粘连无法剥离;判断为纤维素性心包炎。 正常心脏的横径和纵径之比为1:1.5,而该心脏横径明显增加;判断为肌源性扩张。 6脾 脾脏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意义,如脾的出血性梗死是猪瘟的诊断依据之一,其典型病理变化为脾表面有暗红色至黑红色的病灶,病灶为圆锥体状,锥顶指向器官实质的中央,锥顶连于器官表面,切面扇形;梗死灶内有血液蓄积,边缘组织上有红色小颗粒,是脾组织增生形成的正常结构。 有

25、黄白色物质突出于表面,判断为被膜增生。 四、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和染色 实验目的 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过程 1固定组织的取材和准备 1.1目的 将已固定好的病料修整成适当大小和形状的组织块,以利于下面的脱水、透明、透蜡、包埋等等。 17 1.2 材料 盛装于广口瓶内已固定好的病料、烧杯、解剖刀、镊子、脱水篮 蜡板、一次性手套、杯盖 1.3 实验方法和步骤 1)将广口瓶内的固定液倒入烧杯中,再把病料倒入蜡板上,将烧杯中的固定液倒回广口瓶,盖上瓶盖。 2)蜡板上相同的组织放在一起,依次进行取材和修整后放入

26、脱水篮中相应的格子中;脱水篮内的格子从焊接处开始由外向内顺时针编号,每一格子对应一种组织,做好记录。 3)全部修好后,将脱水篮放入盛有蒸馏水的杯盖中,使修好的组织块浸入蒸馏水中。 5 4 1 1 肠管 2 肝 3 心 4 肺 5 肠管 3 2 1.4注意事项 1)取材时时应尽量保持原病料的固有形状,如肝的病料为三角锥状,则可直接切下一三角形薄片,既有利于组织的识别又可以保留组织表面的膜结构,不必刻意修整为长方形。 2)对于单层的肠管组织,可沿原肠管方向纵向切一窄带,这样可使组织包埋时长边朝下立于蜡块中,切完片后可以看到肠管的结构。 3)修整完的组织块长宽约1cm,厚度为3mm,最多不超过5mm

27、。 18 2脱水 2.1 目的 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透蜡。 2.2材料 70%、80%、95%、100%酒精 脱水篮 脱水缸 2.3步骤 依次经过70%-80%-95%-100%酒精脱水,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 2.4 注意事项 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 3 透明 3.1目的 便于透蜡包埋。 3.2材料 冬青油、脱水缸、脱水篮 3.3步骤 脱水后组织置于冬青油中过夜。 19 4 透蜡 4.1目的 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为下一步包埋做准备。 4.2材料 不同熔点的石蜡、蜡缸、脱水篮 4.3步骤 先经低熔点石蜡再经高熔点石蜡。 一

28、般设置熔点为50-52为第一缸蜡,52-54为第二缸蜡,54-56为第三缸蜡使用熔点56-58或58-60的石蜡) 5包埋 5.1目的 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 5.2 材料 脱水篮、石蜡、金属包埋框、镊子、蜡壶、刀片、圆珠笔、标签纸 5.3 方法和步骤 1)将液态石蜡倒入金属包埋框中,再将浸好蜡的组织块平放于底部,注意切面方向朝下。 2)待石蜡凝固后去掉包埋框、 3)石蜡完全冷却变硬后切取包埋有组织的蜡块,每个蜡块长宽约为2cm,高为1.5cm,蜡块背面贴上标有组别和组织名称的标签纸。 20 6修块 6.1材料 蜡块、刀片、报纸 6.2方法 石蜡切片是以石蜡作为组织的支持

29、媒介。 1)应先将包埋的每块组织周围过多的石蜡切去四周留约2mm的石蜡边。留得过少,使连续切片分片困难且易破坏组织;留得过多,徒占地方,同时使标本之间的距离过远而镜检不便。 2)蜡块两边必须切成平行的直线,否则切下的蜡条弯曲,也不可修成圆角,致蜡带容易分开不能成条。 7玻片处理 7.1材料 新玻片、蛋白甘油 新玻片必须擦洗干净,否则染色时容易使切片脱落。将洗净的玻片上均匀涂抹薄薄的一层蛋白甘油,然后放于冰箱备用。 8 切片 8.1材料 蜡块、毛笔、纱布、石蜡切片、切片刀片 8.2方法和步骤 1)将预冷的蜡块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使蜡块的切面与刀口呈平行方向,刀的倾斜度通常为15;转动轮转推进器,

30、调节切片厚度为6m。 2)右手匀速旋动切片机转把,开始切片,直至切到包埋在蜡块里的完整组织块。 3)废弃的蜡带和蜡渣用毛笔和纱布扫去,方向是自下向上,切勿从刀口处向下扫。 21 8.3 注意事项 1)切片刀刀片应尽量使用新刀片,若刀片不锋利,切片时蜡带会自行卷起或皱起。切片刀有缺口易造成切片断裂、破碎、有刀痕,影响切片以后的镜检。 2)切片机各个零件和螺丝应旋紧,切片刀应固定好,否则产生震动会使切片厚薄不匀、出现横皱褶。 9展片 9.1材料 蜡带、展片箱、镊子、毛笔 9.2 方法 微微转动毛笔,将切得较好的蜡带卷起,用眼科镊轻镊蜡片,以正面放入水温40-43的展片箱中。 10捞片 10.1材料

31、 玻片、铅笔、展片箱镊子 10.2 方法 待蜡片在温水中平整展开后,用镊子小心从蜡条中分选出1-3张较好的蜡片,选取一张玻片,用铅笔在毛玻璃处记下组别和组织名称,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毛玻璃端的两边,垂直插入水中,以涂有蛋白甘油的一面去贴附选好的切片,从其水中捞出。 11 烘片和烤片 11.1材料 烘片箱、染色架、烘箱、玻片 22 11.2方法 将贴附好切片的玻片放在烘片箱上晾干后烤片,直至切片上的蜡溶解。然后将烤好的所有玻片整理到染色架上,放于60的烘箱内过夜。 12染色 12.1目的 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染色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的H.E染色法。 12.2原理 染色是染色剂和组织

32、细胞的结合过程,使组织和细胞的成分被染上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便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不同的染色方法其原理有差别。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为病理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由于它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染出,便于对组织成分的全面观察,且以任何固定液固定的材料,各种切片法都可适用。用H.E染色的标本,不易褪色,可以长期保存。 在常规的苏木素伊红染色中,苏木素经过氧化变成酸性染料苏木红,而苏木红和铝结合形成一种带正电荷的蓝色色精,带正电荷的蓝色色精和带负电荷的脱氧核糖核酸酸根,通过正负电荷的极性吸着来完成结合,使细胞核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红色细胞质染料,它们的染色可能是通过渗透作用或弥散

33、作用而完成的,使细胞质染成红色。 12.3材料 H.E染色全套试剂、染色缸、盖玻片、中性树胶、显微镜、镊子、漏斗、摊片盘、塑料枪头 12.4方法和步骤 12.4.1脱蜡至水 二甲苯 20min 二甲苯 10-15min 无水乙醇 2min 95%乙醇 2min 23 80%乙醇 2min 70%乙醇 2min 自来水洗 5min 12.4.2染色 Harris苏木素液 3min 自来水洗 5min 1%盐酸溶液分化 10-30s 自来水洗 10-15min 95%乙醇 2min 1%伊红酒精溶液 1-2min 12.4.3脱水、透明 95%乙醇 2min 无水乙醇 2min 无水乙醇 2min

34、 二甲苯 5min 二甲苯 5min 12.4.4中性树胶封固 1)从染色缸取出一片玻片放在纸上以使二甲苯吸附到纸上,翻一次玻片,使另一面的二甲苯也被吸附到纸上。 2)用枪头蘸取一滴中性树胶滴在组织上,将玻片有组织的一面翻向下,靠近盖玻片,利用中性树胶因为重力作用形成的水滴状而将盖玻片吸住,可见中性树胶在盖玻片上由接触点向四周弥漫,从而覆盖整个组织。 3)将封固好的玻片组织面朝上放在摊片盘上,及时置于恒温箱中40-50烘烤15小时左右,以利于切片的保存。 12.4.5注意事项 1)二甲苯脱水时间和Harris苏木素液与切片厚度、环境温度、使用次数有关 2)H.E染色成败的额关键在于分化,分化的

35、目的在于将细胞浆中非特异性染色去掉,如果分化不当致使应该分化脱色的部分未脱色,或分化不足致染色不均匀,复染也不能得到对比鲜艳的色彩。所以分化完后应在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分化好的切片胞浆为淡灰色,胞核为蓝色。若胞浆呈淡蓝色,则需再次分化。 3)伊红染色应该小于2min,染色时间过长会使胞核深染。 4)伊红染色后必须经梯度乙醇脱水,特别需要经过无水乙醇,脱水一定要彻底,否则将影响透明。透明时间一定要充足。 5)封固树胶时,为减少二甲苯的挥发应从盛有二甲苯的染色缸中用镊子取出一片,及时盖上缸盖,封固好这一片时再取另一片。 24 五、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制片存在的问题 1)切片过厚或厚薄不匀 2)

36、脱水时间过长组织干裂 3)染色过深 切片分析 1禽白血病肿瘤 图1.1:低倍镜下可见多个紫色深染的肿瘤细胞团 25 图1.2:相邻两个病灶之间的肝细胞被挤压变长,胞核被压扁 图1.3:肝窦扩张淤血,充满大量红细胞,可能是动物剖检前已死或屠宰时放血不全,也可能是肿瘤压迫血管使血流不畅 26 图1.4:高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胞核增大,有较多的核分裂相,核质比增加;肿瘤细胞来自淋巴细胞,所以形态与淋巴细胞相似,大小比较一致 图1.5:两个肿瘤病灶之间的肝组织被压迫萎缩 27 2实质性心肌炎 心腔 心内膜 图2.1 图2.2:异嗜性粒细胞 28 图2.3:心肌纤维断裂,横纹消失,之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图2.4:心外膜增厚,淋巴管扩张,炎性渗出以淋巴细胞为主,其与肿瘤炎性渗出的不同在于,炎性细胞不集中,呈分散式浸润 29 图2.5:心肌出血。肌纤维间可见大量红细胞 3肺淤血 图3.1:肺淤血 30 4 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 图4.1:大量网状内皮细胞瘤样增生且大小不一,呈浸润式生长;肝细胞空泡,只见胞核 31 5脾凝固性坏死 图5.1:坏死灶 32 图5.2:细胞空泡 图5.2:血管套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