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662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农村卫生所管理制度 门出诊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资质,医德高尚,并有一定工作经验。 2.疑难重病或二次复诊不能确诊的病员,应及时请示上一级医师诊视或逐级护送转诊。 3. 对病员要进行认真体格检查,并详实、准确书写门诊病历。 4.门诊辅助检查结果必须准确、及时;门诊只能开展适宜手术,严格无菌操作。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6.加强传染病监测、诊治,认真做好疫情报告。 7.工作人员要做到有爱心、有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高烧、重症、高龄、伤残、军烈属及远地病员提前就诊。 8.诊室应保持清洁整齐,环境优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2、 9.不失时机地宣传普及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性病及艾滋病等为主的疾病防控有关知识,提高群众防病、保健意识。 10.接诊医生应尽量采用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减轻病员负担。 村卫生所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热情宣传,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2、努力钻研业务技术,提高医护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端正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3、承担卫生部门赋予的卫生保健任务,提供常见伤病初级诊治、基本医疗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综合功能。 4、 村卫生所要建立健全各类薄表卡证,严格管理,入档保管。 5、依法强化管理,勿必做

3、到“四无”,即无危房、无假药、无虫蛀、无霉烂、无过期失效药品。 6、认真搞好卫生保洁,公开收费标准,接受群众监督。 7、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一经发现,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8、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业务培训,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 门诊病历书写制度 1、门诊病历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炼、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要求签全名。 2、 门诊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或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3、门诊病历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

4、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载于病历上,由接诊医师签字。 4、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5、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填准确时间。 6、请求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所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7、门诊病员需要外出住院检查和治疗时, 门诊大夫要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处 方 制 度 、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士以上职称者方有处方权,并将本人之签字或印模留样于药房。

5、 2.药房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处方不符规定者药房有权拒绝调配。 3.遵照国家有关麻醉药品管理规定,村卫生所一般不得使用毒、剧、麻药。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须经医师更改。 5处方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卫生所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及用药方法,医生签字,检查发药人签字、药价。 6、处方一般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生必须在涂改处签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急诊处方在左上角加“急”字样。 7、药品及制剂名称,

6、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为准;如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生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 8、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字码书写;药品用量以通用单位,并注明含量。 9、一般处方至少保存两年,特殊病人处方应长期保存,到期登记的处方可经卫生所负责人批准后销毁。 10、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房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者应报告卫生所负责人或村委会检查处理。 11、调剂员有权监督医生科学、合理用药。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瓶、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

7、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复核或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一次性医用品采购使用制度 1、一次性医用器具必须坚持国营主渠道索证采购,杜绝假冒伪劣。 2、一次性医用品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包装有无破损,严格执行一人、一用,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随手毁形并置入盛有消毒液密闭容器中进行浸泡,然后定点焚烧。 4、本品应是无菌、无毒、无热原,在批号有效期内使用。 5、一次性用品使用要造册登记,量入为出,禁止随意买卖、丢弃或混入生活垃圾。

8、药房工作制度 1调剂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收方后应详细审查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处方内容,无禁忌、反药方能调配。遇有药品用量、用法不妥或禁忌处方等错误时,配方人员应与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行调配。 2配方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药剂科所规定的操作规程;调配中药方剂时称量要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要严把剂量,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 3配方时,遇有发生变质现象或标签模糊的药品时,不得随意调配。 4中药方剂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煎法的药物,必须单包注明;对需临时炮炙的中药材,应按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重要汤剂的质量。 5处方调配应经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

9、应双人核对签字后方可发。 6发药时查对药品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过期;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及产生沉淀的液体方剂应注明“服前摇匀”,外用药应注明“用前摇匀”及“不可内服”等字样;查对姓名、年龄后,向病员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7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次序配发。 8储药瓶等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地点放置;取药用具使用后立即洗刷干净,放回原处。 9、坚持国主营渠道索证购药,严把药品质量关,杜绝劣质药品进入药房,药房、药库内的药品要分类保管,注意温度、湿度、通风、避光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虫蚀、霉坏变质;建立出入库登记,保证日清月

10、结、帐货相符。 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及时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治疗室。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分类标签。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及口罩。 4、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一次,器械浸泡液每周换两次。 5、已用过的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消毒;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 6、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消毒管理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要衣帽整洁、佩戴口罩,下班、就餐、开会时要脱去工作服。 2.诊疗、处置后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程。

11、 3.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 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伸入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必须及时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诊疗室应保持清洁并定时通风换气,空气、用具等要每日消毒,被褥要定时清洗更换。 5、传染病流行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防护,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就地隔离,并迅速报告区卫生防疫部门,病人转运后要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6.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7.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严格

12、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8.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应专用。 药物注射制度 1、为防止交叉感染发生,村卫生所原则上要求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 2、各种注射均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结果阴性者,方可注射;如需作脱敏注射,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做好抢救工作。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员要有同情心,讲话要文明礼貌。 4、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立即及时就地抢救,并报告值班医生协助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先洗手,戴口罩、帽子,器械液每周更换两次,疑有污染应及时更换,消毒用的酒精、碘酒应加盖,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6、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

13、一管,力争做到两快一慢。 7、准备抢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 8、室内要每天用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进行消毒。 9、一次性卫生用品注射完毕后,应严格按一次性医用品采购使用制度进行处理。 法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特为村卫生所制定以下制度。 1、预防:村卫生所应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防治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协助指导村级爱国卫生运动;对农村适龄儿童实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并加强薄表卡证的管理。 2、疫情报告:村级医疗保健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农村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时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区防疫站;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时农

14、村在24小时内报区防疫站。 3、疫情控制:发生传染病流行时,村卫生所应及时对传染病人采取强制隔离,并对病人污染过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者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4、法律责任:村级医疗保健人员违反本制度,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 妇幼保健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一法两纲两规”,依法开展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孕产妇建卡、定期检查、访视和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普治和专案管理。 2、实施农村“削峰”工程,提高农村婚检率,推广普服斯利安,降低出生缺陷率。 3、做好村级妇幼保健资料的整理完善,力求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4、自觉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培训,努力提高妇幼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能力。 5、积极推行母乳喂养,促进村级爱婴行动。 6、杜绝非偏远穷困山区家庭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财务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维护财经纪律。 2、村卫生所财务管理必须做到帐目清楚、数字准确、日清月结、手续完善。 3、村卫生所业务收入和上级补助的专项经费,必须全部用于乡村医生开支和村卫生所建设,不得挪做它用。 4、要定期对房屋、设备、药品、器械等国有资产进行经常性监督,及时清查库存,防止浪费和积压。 5、严格执行财会工作制度,做好收入、支出、节余的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