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690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在全国中小学实现 “三通两平台”实践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日渐突显,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作为信息技术教育人员,目睹着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应用的发展现状,发现在农村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很多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难题,尤其是教育资源应用上急需要

2、找出相应的对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良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策略 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不能再错过一个时代!“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是我们城乡学校共同的愿望,全面理解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内涵,用全新思维选择适合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新途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是农村学校刻不容缓的工作。其具体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领导机构,切实重视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 农村学校要成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方案、具体操作细则;指导各学科、班级开展应用工作,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与

3、应用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应用工作的检查与评估,做好应用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2.全力搞好农村学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 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实施必须以软硬件为基础。农村学校在积极配备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同时,要按照“能用、够用、好用”的原则,建设必要的校园网,配置必须的信息终端,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努力实现班班通工程。校园网建好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就会铺天盖地呈现于眼前;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的教育资源平台、电子图书馆比比皆是。有了硬件的支撑,在农村学校落实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就不会是个神话。 软件应用上,鼓励教师会用现有的成熟软件,如QQ、Word、Excel、PowerPoi

4、nt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如中央电教馆免费提供给农村中小学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项目学校可通过接收、整理、整合与开发等多种方法,共享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 全面启动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培训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健全完整的培训体系,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业的培训人员,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其次,要制定科学的培训内容,应在分析农村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中的实际要求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其三,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

5、原则,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亲手操作、亲自体验的方式。其四,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学校负责基础知识普及性培训,县及以上教育部门负责较高层次培训;可采取教师自学、分段集中面授、课堂听课指导等形式,尽量减轻老师精神压力;还可派年轻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的形式。其五,充分发挥电教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作用,在交流、研讨中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指导。学校应十分重视人才选拔,建立一支思想作风正,工作勤勤恳恳,懂技术,懂教学,熟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专业队伍。 4.制定激励机制,形成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应用的氛围。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备正确的现代教育

6、理念,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改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要把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评优选先、教师职称晋升等制度建设中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开展教育资源应用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应用氛围。 二、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设备少 硬件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没有必要的硬件支撑,软件就是一条放置在沙漠中的船,永远无法到达沙洲的彼岸。目前多数农村学校的基础建设还很落后,信息化设施设备的配置只在蜻蜓点水式的阶段,远不具备对教育资源全面应用的硬件条件,尽管近几年来在各级*的关心下,农村

7、学校先后配备了一两台教师办公电脑和一些必须的教学设备,但数量或人均量远远达不到实际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象我的老家这些农村小学,到目前学生连信息技术课程都无法开展,他们没有计算机室,没有信息技术老师。有些地方网络的延伸还没有到位,严重影响着教学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更难接触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2.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能力欠缺 “兵家儿早识刀枪”。不错,没有见过,没有用过,哪里来的认识?就更不用说技能了。只有见识了,应用了,才会有体验和经验,才会有技能的提升。没有电脑,怎么会用电脑;没有打印机,怎么知道打印机的使用我觉得学习而来的理论知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永远只能是一种指向,但永远代替不

8、了实际的操作和体验。在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设备少的农村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从何而来?这确确实实成了摆在我们面前越不过的一道坎儿。从教师年龄方面看,大多数农村教师一般都是从教多年的年纪比较大的老师,说实情,他们本来就不存在什么信息技术能力一说,即便有也是微乎其微,知之甚少,就根本跟不上现代教育的信息化要求:不会操作电脑、投影、电子白板,不会打字,甚至不会上网浏览网页基本没有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能力。要求课件制作和开发以及应用对他们来说就是“赶着鸭子上架”。当然,这不是我对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贬低,我觉得究其原因与时代的造就、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分不开,这不怪罪于勤勤恳恳、辛勤劳

9、作的农村老师! 3.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理解不到位,信心不足,态度敷衍 在农村,人们对教学环境要求不高,有教室、有课桌凳、有书本就是一所学校,教育观念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传统。说实话,到目前大部分农村教师还不真正理解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应用有什么关系,多时还会自认为教育信息化在农村是唱高调,是大人摘月亮摘星星哄孩子不要哭的举动,说白了是望梅止渴、可望不可及、甚至是自欺欺人。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这个号召与自己目前所处的工作环境相距甚远,且触及不到当前农村学校,从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也就是一句衍生的空话。信心不足、态度敷衍是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一只拦路虎:“我不会

10、用电脑,不会操作这玩意,慢慢适应吧!”“我不会用,也没设备用,等有了设备再慢慢用”“先进的设备到了我手里就成了老木车,没本事没技能啊,一操作两操作,一节课就下来了,学生只看了欢闹”“这东西会用不会用,用不用,用的好不好都给我带不来实惠,还是学生成绩重要!”诚然可见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在农村学校的推广和实施是何等的艰难,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教到底的做法在农村学校还没有改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不高,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能力上对信息技术存在“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行为上“穷懒瘦不吃”,心理上“得过且过”,对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等更是了解不够,知之甚少,底气

11、不足,心里发虚。同时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教育资源的加工、处理及整合应用,存在重重困难,产生畏难情绪,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不少教师还对计算机、电子白板等教育教学设备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教师们一是怕出错,丢面子;二是怕花时间,费精力,所以很多农村教师仍固守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资源应用的又一大障碍。 4.对农村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不够,方法不当、目的不明确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参加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的机会很少,当地相应的培训机构少或没有培训机构,即便有培训机构,培训安排

12、的时间少,培训的形式多是讲座或远程培训,接受培训的老师不能亲自操作,培训的内容也局限于计算机基础,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知识体系的培训。培训考核也是“提交作业”的模式,教师不能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是一味地为完成作业而劳作。培训的结果是教师浪费时间,收效甚微,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与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后也没能形成相应的评价制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 5.农村校园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氛围淡薄,缺少机制保障 大多农村学校校长在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不小误区,他们认为在农村发展教育信息化不象城里的学校有一定的模式,而

13、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响应号召,至于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就是其衍生的表象,教师能够应用固然好,不用也无所谓。在他们的思想中,能够应付检查就行,因此,随便指派人员看管住设备就好,从不考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对农村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进行了大投入大建设,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实现了“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但没有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我认为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并不仅仅是物质支持和条件的满足,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尚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信息设备开展教育资源应用,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资源应用能力,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就得不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教育资源应用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是关键,只有扎实做好教育资源的应用工作,实现农村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