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702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校地处农村,两校合并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问题俞发突出。 基于农村的家长素质的特殊原因,给家校共同教育孩子提出了难题。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反思,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我们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230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我们通过和学校7位班主任座谈,以及对10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据调查的统计资料显示:家长能正确、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12人,占l01;能经常关心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基本能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有31人,占28.9:偶尔过问一下,家教方面

2、有某些缺陷的有53人,占495;根本不过问,家教方面缺失较多有11人,占102。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家庭有如下特点: 1家长的自身素质高,管理教育孩子水平强。 有些家庭,既有良好的传统家教影响,又能与时俱进,在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渗透了现代家教理念。比如,三年级学生刘某,其父母均为高中毕业,尽管他们都在农村务农,但是对孩子教育管理能力较强,他们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能注重孩子从小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刘某的父母平时能经常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意见,他们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能适时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 2淳朴的家风,和谐的家庭关系。 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3、,就是家风严谨、淳朴,具有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的好品德。他们对子女爱而不宠,严而不厉,孩子偶尔犯错,家长和风细雨。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在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遇事互相谦让,学会了彬彬有礼,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六年级学生毛家珍是个传统大家庭,上有祖父母,尊祖母八十高龄尚健在,下有兄妹三人。其父母是互敬互爱,遇事有商有量,从未红过脸;对老人是嘘寒问暖,孝顺备至;对子女是严格要求,耐心教育;与乡邻友好相处,哪家有喜事,少不了去热心帮忙。这种和谐的氛围造就了毛家珍乐观向上,谦和宽厚的好品质。 3家长学习勤奋。 有些家长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一技之长。比

4、如五年级学生张丽的家长,他除了种田以外,还订阅有关食用菌杂志,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四年级李林的家长,学习制沼气的技术,自制沼气池;这些家长勤奋学习的精神,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这些家长就成功地做到了言传身教,他们以实际行动成为孩子心灵的引路人,成为孩子行动的风向标。在家长的熏陶下,这些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其他孩子要强,且具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4家长无不良的嗜好。 这些家长,大都是本分守纪的农民,不抹牌赌博。他们克勤克俭,严于律己,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也有不少值得忧虑的地

5、方,主要有: 1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模糊。 不少家长只管养,不管教,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从小不用教,长大再教也不迟。家长重视孩子学习的程度不足。农村的家庭,大部分是务农,工作时间随季节变化较大,家长都忙于农活了,就把对小孩子的教育放在一边了,孩子由于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监督,随之对学习上也无所谓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校,不是有老师在替我们监管吗?是的,在学校老师很耐心地传授知识辅导他们作业和功课,但那只是在学校。学校和家里,那可是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不学也不行,因为有老师在监督,但在家里如果没有父母的监督,何来的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们的课外学习。更有多数家长认为保

6、证孩子的吃、穿、住、用是家长的事,至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管。比如三年级学生李某,学习不用功,也非常调皮,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班主任要求家长协助教育一下,这位家长却说:“要家长教育,那我还把孩子送到学校做什么?”有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认识,把学校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家长对子女不闻不问,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 2家长教育方法陈旧,教法粗暴。 当前,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素质差,更谈不上什么现代教育观念。有些家长是文盲,有些家长只是在六、七十年代接受的学校教育,由于缺乏继续学习,现在也基本上返“盲”了。他们的家教方法陈旧落后,甚至简单粗暴,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后天的影

7、响是何其之大,一个好的父母给家庭带来心灵上的快乐和慰籍,一个好的母亲给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干净和温暖,这就是双亲榜样的作用,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源于父母的榜样的作用。对待孩子的不听话非打即骂,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来家访,说到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或是说晚上不做作业,第二天没交的时候,家长很快会火冒三丈,动手打自己的孩子,连孩子说原因的机会都不给,如此的家长怎能教得好孩子呢?更多家长看到孩子在校成绩好就一味迁就,如果有一两次考“砸”了,就拳脚相加。有的家庭袒护孩子,例如,六年级学生吴某在校经常违反纪律,打架滋事,他的家长却说:“我的孩子犯了法,归公安局管,你们老师管不着!”也有的家庭溺

8、爱孩子,家长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了一点委屈,在家里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一切劳作都操办代替,孩子的所有要求都一律满足。例如四年级的王某,父母当成“掌上明珠”,从小养成了骄娇二气,学习怕吃苦,经常装病逃学。 3家长自身素质差。 不少家长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或无所事事,或吃喝玩乐,或抹牌赌搏,他们对子女放任自流。有的家庭不仅自己不管教孩子,对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不闻之,不问之,就是教师上门家访,他们还非常反感。有很多教师反映,他们下去家访,遇到不少家长缺乏应有的礼节。六年级的黄某迷恋上网,晚上偷泡网吧,白天上课睡觉。班主任登门拜访。黄母正在打麻将,见了老师也不起身,仍继续打牌,不予理

9、睬。更有些家长还蛮不讲理地说:“我儿子送到学校,出了事就是你们老师的责任。” 有的家长说多做少,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去家访,家长都说自己工作忙,忙于挣钱,忙于应酬,忙于玩,很少说忙于看孩子做作业的,许多家长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要落实处,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做作业,或玩或不看书,就随后催促,听话的孩子也许立刻去学习,要是不听话的孩子,嘴上答应了,却没有付之行动,家长们听之任之,这样的监督也是毫无意义的。 4“留守孩子” 亲情缺失,家教缺乏。 随着打工经济升温,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很多家庭的孩子“留守”在农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看管,大部分看管者限于精力和能

10、力,不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他们大多有被遗弃的感觉和困惑。一位五年级的女孩曾在一篇我是多余的吗的作文中写道:“爸爸妈妈,我是多余的吗?如果是,你们可只有我一个孩子啊;如果不是,为什么你们舍得丢下我一个人在家,让我一年到头难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这些留守生长年缺乏父母关爱,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欢乐,造成了情感、心理等方面问题日益严重。六年级学生黄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托外祖母代管,该生花钱大手大脚,上网吧、打游戏机、坐馆子、进溜冰场,经常旷课,小小年纪就和社会上二流子称兄道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班主任多次教育,屡教不改,后伙同

11、他人偷窃,被公安机关抓获。 5家庭内部环境差。 有的家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关系不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大人之间个个像斗鸡眼,更谈不上教育孩子了。尤其近几年农村离婚率增加了,单亲家庭在农村也越来越多。父亲的离异,家庭的解体,带来孩子性格、心理、身体、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或亲情完全缺乏,他们变得任性、自私、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上进心差,甚至有的出现暴力倾向。 6评价孩子极端化。 些家长,如果他的孩子在校绩好,他就认为“我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我的孩子就是比你的孩子强”,时时沉醉于这类的虚荣之中,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和未达到的目的都加在孩子的身

12、上;如果他的孩子在校成绩较差,他则自我安慰:“是个虫儿,总要蛀个木儿”,“生个雀儿,总要找个树做窝”,“现在就是读了大学,还不是打工?哪儿都能混碗饭吃!”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学校和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家庭教育,学校以及学校教师责无旁贷。针对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建议: 1学校应该和社会组织同力协作,切实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和能力。 2加大家访力度,建立“家长学校联系卡”,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应把家庭教育的情况纳入考核之中。 3家长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家教观念,更新家教方法。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成功家庭教育的事例,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4“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学校及教师应尽量负起更多的教育责任。 5优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氛围。全社会应坚决打击腐败丑恶的会现象,净化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