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1875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净宗法师念佛即是实相行念佛即是实相行 无量寿经说:念佛法门叫“明信佛智”。反之,叫“疑惑佛智”,杂行杂修叫做“疑惑佛智”。佛的智慧是什么呢?佛的智慧就是说:五逆谤法这样的极恶众生,造罪无边,现在大命将终,马上就要堕落地狱,这个时候,他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佛的光明智慧,当下接引西方成佛这个就是佛的智慧,是阿弥陀佛的智慧!菩萨没有这个智慧,其他哪一个大菩萨都没有这个智慧,其他诸佛也没有这样的誓愿。我们念佛的人对于这一点明信不疑,这叫“明信佛智”。 既然是佛智,就是实相。真如实相,实相理体,圆满实相。而我们念佛,就是实相行,这也是凡夫能做得到的实相之行。 阿弥陀经里讲:彼佛为什么叫阿弥陀呢?因为

2、祂“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这个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就代表实相。光明无量是通达贯彻十方,代表无量无边的觉悟;寿命无量是贯穿过去、未来和现在。光寿无量,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就是所谓法界之体,所谓实相就是如此。阿弥陀佛以法界之体圆满实相,成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之行。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有一个问答,怎么问呢? 他说:这个人罪业这么深重、造了这么多罪过,念佛念得这么少,只念一句、十句就能到西方成佛,佛教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像秤一样,哪头重就往哪头坠。如果说造这么重的罪业、轻轻念一两句佛号就到西方的话,这怎么是“重者先牵”呢?业因果报之理岂不

3、是不可信了吗? 昙鸾大师辩才无碍,他说:轻重之义,不在于时间长短。他给我们打了个比喻说: 譬如千岁暗室, 光若暂至,即便明朗。 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一个黑暗的房间,里边的黑暗有一千年,但是,窗户打开之后,太阳光一照进来,刹那之间房间就变光明了。黑暗不能在里边说:“我在这里呆了一千年了,太阳光进来也要慢慢地经过一千年,没有一千年,至少五百年我才出去。”不是这样!刹那之间就明来暗去。 我们虽然过去生生世世有无量无边的罪业,但是我们一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无量光明的名号,刹那之间消除我们累劫的罪业。 另外,昙鸾大师还说: 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 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众生造罪是虚妄,是

4、凡夫的虚妄心、缘着虚妄的境界所生的。为什么造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那么财、色、名、利本来就是虚妄的,众生又起虚妄心,妄上加妄。虚妄如果不遇到真实实相法的话,它只能让我们堕落。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 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 无量功德名号生。 念佛是实相法,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圆满实相。所以,临终之人虽然只念一句、只念十句,但是,这是以善知识方便安慰、开导,引导他依据这个实相法所称念的六字名号,当下的功德就是真实的,一实能破万虚。念佛虽然少,但是它的力量大,所以能够往生西方净土。这叫“一实”,虚实不能相比。 比如说水面上有千山万水的倒影,这一重重山是虚幻的影子,虽然看起来有千重山、万

5、重山,觉得很重,但是,如果拿一块小石头“嘣”丢到水里,是不是当下千重山、万重山都被石头打碎了? 为什么呢?山好像很大,但是是个影子;石头虽然小,只有一粒,但它是真实的,是实在的。你是虚的,你再多,多虚不抵一实,一块小石头丢进去,就打碎了。 我们心中有很多罪业,如同千重山、万重山那么多,如果不念佛,没有实相法进来,我们仍然会轮回六道。 我们念佛,一句佛号就像一块小石头一样,“嘣”丢进去,当下千山打碎,当下所有的罪业消除。 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怀疑,一实能胜多虚,这叫实相法,我们念佛就叫如实修行。 金刚经讲“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对不对?我们凡夫所见到的、所遇到的、起心动念的,都是虚妄;虽然虚妄,如果

6、悟不到真如佛性,我们还在虚妄里面打滚,虚妄轮回,虚妄堕落。 好!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了,一实能破万虚,很轻松。 昙鸾大师怎么来说明如实修行、实相修行呢? 如实修行者, 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实修行,虽然他在恒常修行,实际上他没有修行。 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仰靠阿弥陀佛,就叫如实修行。每天在念,一天念三万声、五万声,实际上我们没有修。为什么?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修成的,我们不过在自然而然地相续念佛。 如果觉得“我在修行,你看!我念了多少,我修了多少”那是妄执修行相。我们念一万声、三万声,从本质来讲,不是我们修的,还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自然地随顺弥陀誓愿,随忙随闲称念弥陀名号。所

7、以,“虽常修行”,在那里念佛,看样子是在修行,从本质来讲,随顺了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就像我们坐船过海一样,虽然在行,船在很快地向前运动,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行,对不对?我们坐在船上,坐得很舒服,两腿端正没有动;虽然没有修行,但是在快速地向前行进。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内心如如不动,也没有修行相,但是,这样就契合弥陀的誓愿,自然往生极乐净土。 所以,不要在那里想“有妄想、没妄想,有杂念、没杂念”,那都扯不上边,那都是虚妄,没有意义。 昙鸾大师又说: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 能破众生一切无明。 因为阿弥陀佛是实相身,祂是实相。 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阿弥陀佛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

8、身。这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实相;这个实相,是为众生成就的,是能够拯救众生的“为物”,为了众生而成为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实相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为我们所有,这叫“为物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性,有佛性也叫有法身佛,我们虽然有法身,也有实相,但是,这个实相不能自己开发,它不具备为物的功能,它不能让我们自己当下所谓“天然释迦,自然弥勒”,自己往生、自己成佛,不可能。 可是六字名号就不一样,祂自身是实相圆满的果觉,同时祂能够利益众生,能引导我们回归净土;“为物”,祂有化他的功能,有济度众生的功效。 这就跟我们所讲的佛性不一样了。我们的佛性虽然在,但是生生世世我们还在轮回。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修德圆满修证

9、完成的一切果地功德,阿弥陀佛的修德感应我们,让我们也能够显发本具佛性。 就好像磁铁一样:遇到磁铁,小铁钉也能带有磁性;如果没有磁铁来感染它,小铁钉就没有磁性。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大磁铁,我们凡夫的佛性就是小铁钉。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不能开悟。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来称念祂,哎!我们当下也就变得有磁性了,当下佛性可以显发了。 昙鸾大师讲: 此功德如实故。 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 我们称念六字名号可以得到真实功德。 如实功德者, 决定得生彼土。 既然是得到真实功德了,那就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六字名号,虽然是凡夫口称名号,但它是实相之行。再开悟的人也悟不到这里来,除非专修念佛,老实放下。 我们以凡夫的身份,修种种妙法,因为凡夫的心不开悟,有我执、法执,所以,虽然是妙法,来到我们身上也成为有漏有为法。我们诵金刚经,不能悟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们学法华经,也不能悟得诸法实相;我们学华严经,也不能证入法界观。这些对我们来说,“邪人学法,正法也邪”。我们心中没有悟得,这样不能叫如实修行,不能叫实相行。 可是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一样,我们这样叫实相行。这就是称名一行超越万行的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