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464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概要表列 一、词类 词类:汉语实词 词类 意 义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名 表示人或事物、福楼拜 家的星期词 时间、处所、方天 位等名称的词。 出门向东。 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搭配。 例1:他亲切的话语时刻浮现在眼前。 例2:它坚硬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词 发展变化、心理上前出了桥 不要误用词类。 活动、判断等意敬畏自然。 例3: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和耻辱。 义的词。 “耻辱”改为“侮辱”) 形 表示人或事物他是高而瘦的老 数 表示数目。 量 表示事物或行词 为的单位。 我第一次约了十多个同学到家玩。 一个黑的长胡子的人。 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

2、。 钟敲了十二下。 那些环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数词、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数量词可以重叠。 要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增加用倍数或百分数。 例5:从3增加到 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两倍”。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减少到”。 例7:从20减至5:“减少了75%”、“减少了四分之三”、“减少到25%”、“减少到四分之一”。 当代词代替某类词的时候,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例8: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例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代 代替人或事物词 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词类:汉语虚词

3、 词类 作 用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副 用来修饰、限制动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词 词或形容词,表示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时间、频率、范围、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语气、程度等。 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介 用在名词、代词或词 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从天安门往里走。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1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 例:书法艺术,对我真是一窍不通。 所、方向、对象等。 连 用来连接词、短语词 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助 用来表示词语之词 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

4、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 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 她是本届奥运会上的我国的运动员的第一个摘取金牌的人。 叹 表示感叹、呼唤、“呀,他什么时候 词 应答等声音。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拟 模拟人或事物发声 出的声音 词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特 点 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

5、,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单 义 与 多 义 同 义 与 反 义 辨析要点及示例 罗布泊元素 深:从表面到底的距离 颜色重:深红 久,时间长:深更半夜 程度高:深谋远虑 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 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 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 搭配的习惯:坚定 坚决 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 相反:对错 真假 相对:黑白 大小 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 (幼 少 小 嫩 新)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褒义、中 性 与 贬 义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 肯定等感情色彩。 以

6、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 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定等感情色彩。 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 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面。 心全意 2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二、短语与单句 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1配合得当: 合乎事理。 合乎语言习惯。 2使用简明。 3并列恰当。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示例 分析 例1:质量增加 例2:发现困难 例4:非常笔直的

7、路 例5:台灯和照明器材 例6: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主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大雁归来 谓 关系的词组成:+ 露珠晶莹 偏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正 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定语+名词状语+动词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协调工作 无言以对 非常幽雅 动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绽开笑脸 宾 配成分组成,受动词支启迪心扉 配的成分是宾语: 敬畏自然 动词+宾语 后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补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动词+补充形容词 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列 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联合。 打量一番 热极了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注:

8、理解能识别具体语境中的短语类型。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句子成分。 应用能应用短语正确造句。能辨别并纠正一些常见的句子语病。 句子成分与句子使用 名称 句子成分 说明及符号 举 例 注意要点 句子使用 病句示例 例1:在将要惜别的一刻,三年来同学们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例2:他的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例3:发稿后,赠送样本和稿酬。 宾语 谓语动词的支配成东西。 分,表示动作行为的 对象、结果、时间、 工具等 3 定语 句子中名词中心语 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所属、性质、数量等。 补语 谓语动词的补充成我惊恐 分,补充动作行为的到了极情况、结果、时间、点 处

9、所、数量、时间等。 状语 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 2句子结构要完整。 3语序要合理。 配不当) 例4: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例5:为国捐躯的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例6:听了杨利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例7: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奔小康。 例8: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例9: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例10: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知识,为她的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注: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掌握句子成分及句子主干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10、局面表达和修改病句。 句子的用途 句子名称 陈述句 表达特征 示 例 陈述事情,用陈述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 1肯定的陈述:以“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式表示。 例1:他是鲁迅。 2否定的陈述:以“不”、“没”、“没有”表示否定例2:他不是医生。 语气。 向别人提出问题,用疑问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 1用“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提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回答。 2只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语调,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3并列提出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4以肯定否定相叠方式提问,要求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要求别人做或不做的句子。用祈使语调,书面表达

11、上,语气强烈用叹号,语气较缓用句号。有表示要求和禁止两类。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用感叹语调,在书面用感叹号。 4 疑问句 例3:你上哪去? 例4:这是他的吗? 例5:你吃还是不吃? 例6:你见没见过他? 祈使句 例7:你出去! 例8:不准说话! 例9:啊!多乖的孩子! 例10:我进步了! 感叹句 三、复句 复句 名称 常用关联词语 示 例 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做,要靠想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并还,也,又,既又 列不是而是 复一方面另一方面 句 递进复句 不但而且 不但反而, 尚且更 尤其 这双手不但厚实,而且灵巧。 他不但不生气,反倒佩服你。 选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我不是

12、今天走,就是明天走。 择要么要么。 与其宁可。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复掉。 句 转虽然但是。但是,可是,却,不过,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折然而, 尽管可是 雨停了,可是天还是阴沉沉的。 复句 因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果既然就。 因此,可见。 复句 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 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就应该尽快解决。 假如果就。 假如那末。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能设即使也。 哪怕也。 不攻自破。 复即使下雪,我也要去。 句 条只有才。 只要就。 只有靠自己亲自观察,才能知道实际情形。 件无论都。 不管也。 无论谁参加,我们都欢迎

13、。 复句 二重复句 二重复句: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样的复句叫二重复句。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副词,还有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常见错误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缺少关联词 错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示 例 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做好工作 大学的门虽然难进,知识的门永远敝开着。 哥哥要去参军,妈妈同意,然而爸爸更加赞成。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要上山去砍柴。 注:理解 能识别复句类型,分析两重以内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关系。 应用 能正确运用常见复句的关联词语造句。能纠正复句的语病。 四、修辞 常

14、见的修辞格 5 类型 比 喻 修辞格特点及示例 打比方,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基本格式:喻体+比喻体+本体 例1:像牛毛,像花针 例2: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例3: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 把物当人写,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例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种。 例1:他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换一件衣服。 例2: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例3:我父亲的脸色早已煞白。 使用时注意要点 1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 2经常与比拟结合使用

15、 3带“像”字的不都是比喻。 必须根据表达需要,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使比拟贴切自然。 相近修辞格的比较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比喻重“喻”是打比方。 拟 人 夸 张 拟人一般有表现人物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词语。 1必须符合人或事物的特 征。 2经常与比喻结合使用。 排 排列起来的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给人比 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意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排列顺序 对 成对排列起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 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有正对、偶 反对之分。 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2:

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 复 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 例1:你在哪里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例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设 并无疑问而故意提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1自问自答。 者注意。 2与反问连用,一般以反问 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问回答设问。 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 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有否定形式表达肯定,肯定形式表达否定两种。 6 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思;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17、 设问与反问都是无疑而问,却有不同:设问是自例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例2: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1语言表达要“简明”。 “简明”,就是表达要简要、明白。 注意要点 把握事物要点,去掉多余的话。 示例分析 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例1:写文章要学会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表达明了,不让对方误解。 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2语言表达要“连贯”。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这就要注意把这些句子有序地连

18、接贯通。 注意要点 保持统一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 示例分析 例1:原文: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苹果压断了,而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改文: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分析:原文第一分句主语是“果实”,后两分句的主语是“树枝”,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语气不如改文连贯。 例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 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但是,有的同学,甚至老师,对“基础”的了解往往偏于狭窄。 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

19、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又往往只看到教科书。 分析:正确的排列是:。句提出“打好基础”的话题,句围绕这话题提出存在问题,是对这个问题的逐层分析,显得逻辑条理清晰。 注意合理的句序。 注意语言的过例3:_,据说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渡、衔接和呼应。 A 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 B 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 C 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 D 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 分析:选择D项。注意与后面语境的“广货”、“抢手货”相响应 3语言表达要“得体”。“得体”,即用语要

20、适应语言环境。 注意要点 注意场合。 注意对象 场合。 例2: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 分析:不得体,应为“请老师点拨一下”或“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 注1:理解能在具体语境中识别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格。了解语言表达时简单、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应用领会以上修辞格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能根据需要用修辞格合理造句。运用语言能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注2: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八年级下册知识短文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要看对象对联常识,

21、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五、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用法 名表达形式 称 句。. 问? 号 叹! 号 逗, 号 用 法 1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2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示 例 例1:广州是花城。 例2:请您稍等一下。 1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2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1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2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3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1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2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3 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号。 4 复句内各分句间的停顿,除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22、。 句子内部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1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用分号。 2 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3 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例1:爱是什么? 例2: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例1:“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例2:你给我出去! 例3:我哪里能比得上他呀! 例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例2: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例3:在苍茫的大海中,狂风卷集着乌云。 例4: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例1: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例1: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呜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23、。 例2: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 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顿、 号 分; 号 8 县,自治县、市; 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 号 1 用在称呼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2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3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5 说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1:爸爸,妈妈:你们好。 例2: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

24、呢?” 例3:一头是一串小抽屉: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 例4:校园课本剧汇报会。 日期:x月x日 时间:下午2时至5时 地点:学校1号楼大礼堂 主办单位:语文科组及学生会联办 例5:这同爱情何其酷似:它是过去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例1:“爱是什么?”我问。 例2: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 例3:他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 例4:他说:“胡骑的骑是指战马。” 例1:我对卖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 例1: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 例2:你决不会比猫儿和女主人更聪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 例3:葫芦儿刚蘸得。 例4:根据研究对

25、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例1:她轻轻哼着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例2: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例3:“我对不起大家,引“” 号 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 2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 3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 4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括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 号 破 折号 1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 2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说明。 3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 4 项列举分承

26、,各项之前用破折号。 省 略整段文章号 或诗行的省略 1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2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3 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9 我没有完成任务。” 着 重号 连 接 号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 1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2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3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4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1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 2 书名与篇名之间的分办,用间隔号标示。 1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

27、名号标示。 2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1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的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 2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例1: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例1: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例2:“火车东站芳村西朗”是广州市地铁一号线。 例3:在太平洋地区,TPC-4海底光缆已投入运营。 例4: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 例1:纪哈纪伯伦 例2:大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 间 隔号 书 名 号 例1: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 例2:发刊词发表在XX年

28、x月x日。 例1: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例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专 名号 使用标点符号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引号的使用。 如果完整引用别人的话,则原话末尾的标点打在后引号里。 例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只是摘引别人原话的某几个词语作为自己某句话的一部分,则后引号前不能有句号、叹号、问呈、逗号、分号等,而在自己的话停顿时,打上恰当的标点。 例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某某人说”的标点使用。 放在他所说的那句话前面,用冒号。 例3: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版。” 放在他所说的

29、那句话中间,用逗号, 例4:“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放在他所说的的那句话后面,用句号。 例5:“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3分号的用法。 复句之间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般用分号。 例6: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4关于问号的使用。 句中虽然有疑问词,但并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10 例7: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事实上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能”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帮不能用问号。 如果疑问句主语后置,问

30、号应该放在句末。 例8:到底去还中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例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选择问句中,第一个分句末要用逗号,但是如果语气强烈也可以用问号。 例9: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例10:是失败者错了吗?是骂人者不爱国吗?还是“以成败论英雄”已成为一种习惯? 二、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项目 内 容 25 分 语 言 25 分 结 构 6 分 文 面 4 分 一等 2521 二等 2016 三等 1511 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内容单薄 1511 语言基本通顺,有语病 4

31、3 四等 106 五等 50 切合题意,立意符合题意,中深刻,内容充实 心明确,内容较充实 2521 语言准确、流畅、生动 6 2016 语言准确、通顺 5 偏离题意,有完全偏离题意 中心,有内容 106 50 语言基本通语言不通顺,顺,语病较多 语病严重 2 10 结构混乱 结构严谨、完整 结构完整,有条理 4 卷面美观,没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3 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2 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1 字迹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 0 卷面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很多 注作文整体评价要注意的问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的评分阅卷从四个角度考虑:

32、内容、语言、结构、文面。每一项内容都细分为“好、较好、中、较差、差“五等。 一、关于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说明 为了明确全日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至九年级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要求和内容,特摘录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七年级至九年级古诗文教学目标、评价建议及推荐背诵的篇目于此。 、教学目标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古诗文评价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3、、优秀古诗文七年级至九年级背诵推荐篇目 1 孔子语录孟子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 4 曹刿论战左传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注 出师表诸葛亮 桃花源记陶潜 三峡郦道元 杂说韩愈 陋室铭刘禹锡 小石谭记柳宗元 岳阳楼记范仲淹 醉翁亭记欧阳修 爱莲说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关雎诗经 蒹葭诗

34、经 观沧海曹操 饮酒陶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次北固山下王湾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行路难李白 望岳杜甫 春望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观刈麦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李贺 赤壁杜牧 泊秦淮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相见欢李煜 渔家傲范仲淹 浣溪沙晏殊 登飞来峰王安石 江城子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游山西村陆游 破阵子辛弃疾 过零丁洋文天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已亥杂诗龚自珍 12 识记 背诵和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本规定的背诵篇目 理解 能够正确把握常见实词的含义;了解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理解常见通假字的意思;能够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 能够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可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思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 对古诗文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说出自己的体验。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