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2491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课堂教案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日 期 教学主管签名 授课题目:初中语文修辞 重点难点:1.体会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学会仿写及在作文中写出修辞句 重要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四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如乙。暗喻的形式可

2、简缩为:甲是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题1 指出下列比喻句,各属于何种比喻。 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_角度来比喻。 知识点二: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3、。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的种类:拟人、拟物。 例题2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知识点三:借代 借代就是借一个事物来指代另一个事物,可以借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来代事物的整体。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1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例如,两个红领巾把老人送过了马路。这里就是借红领巾来指代戴着红领巾的小同学。 大胡子把人给打了。这里就是借大胡子来指代长着大胡子的男人。 例题3 我们的时

4、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知识点四: 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的种类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例题1 指出以下三句各属于何种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知识点五:对偶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

5、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对偶的几种形式: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例题5 1.按对偶的内容划分,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何种对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2

6、.按对偶的结构划分,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何种对偶?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2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知识点六:排比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排比的几种形式:成分排比和句子排比。 例题 按照排比的形式,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何种排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

7、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知识点七:设问 设问,即“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题 设问句:.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要素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试着

8、也写出一个设问句。 _ 知识点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题 根据反问的形式,指出下列两句各属于何种反问。 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知识点九: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其作用往往是通过对比突出某一方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3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面或者突出主题。 例题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9、之乐而乐。与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与对比 知识点十:反复 反复是指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因此反复可分为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其作用是增强气势,渲染气氛,加强感情,突出中心或主题。 例题10 按照反复的种类,指出下列两句各属于何种反复。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随堂练习 一、指出下面各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

10、,时间就是力量。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6、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7、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8、河马的一对下门牙,不是向上长,而是向前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 9、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10、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11、一棵棵榕树就像撑开的一顶顶绿绒大伞。 12、小金鱼羞愧地低下了头。 13、毛主席在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中写道:什么“老”,什么“身体不行”, 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 14、迷人的春天来到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

11、芽,野菜悄悄地钻出了地皮,鲜花露出 了红红的笑脸。 15、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16、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17、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18、有个蜘蛛慢慢爬起来,想把苍蝇当一顿美餐。 19、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20、遵守交通法规,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21、花丛里还隐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22、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耸入蓝天。 23、月亮不好意思似的躲进云朵里。 24、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25、小鸟在前面带路,花儿对我们点头微笑。 26、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12、 4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7、我爱三峡的雄伟壮观,我爱三峡的幽深秀丽,我爱三峡的急流险滩。 28、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蝴蝶在花丛中跳舞,玩耍。 29、是谁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是敬爱的老 师。 30、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一片金 光。 31、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谦虚。 32、大厅里的人挤得满满的,连插根针的地方都没有。 3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34、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

13、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35、你来到鸟岛,鸟会聚集到你的面前接待你。 36、天上的星星怕冷似的钻进了厚厚的云絮里。 37、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往下落。 3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9、敌军官坐立不安,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40、生产需要科学!革命需要科学!人民需要科学! 41、太阳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42、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 43、星星在空中神秘地眨着眼睛。 44、整个礼堂中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了。 45、小溪唱着欢乐的歌流向远方。 46、巴掌大的小商店,却给附近村民带来了方便。 47、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48、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49、只

14、有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保护人民的利益,才 能使全国人民安心搞“四化”。 50、XX年9月,是谁领导安源煤矿工人举行了大罢工?是刘少奇同志。 5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5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 53、刺猬缩成一团,像个刺儿球。 54、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55、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5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5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

15、是真理吗? 5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60、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61、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62、人民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6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64、高粱笑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65、太阳一出来,地上像下了火。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5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66、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67、旌旗十万斩阎罗。 68、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二关于修辞的选择题。 1.对下面一段话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从远处看

16、,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A.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B.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顽强的生命力。 C.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修长茂密,充满自然美。 D.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出井冈山的翠竹挺拔、强劲,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2.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不

17、成曲调。 B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 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 D没有阵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步。 3.对下面两句话的修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虽然现在比较富裕了,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看到长势这样喜人的禾苗,就好像闻到大米饭的香味了。 A用夸张的方法赞扬人们节俭的美德。 用比喻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B用比拟表现这里的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 用夸张表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C这两句都用比喻,前句表现出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的心理,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D这两句都用夸张,前句赞扬节俭的美德,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4.对下列古诗名中加点的词注解说

18、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令,于山郭外斜。 “令”“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美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肖。气蒸云梦泽, 撼岳阳城。 “气蒸”、“ 撼”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5.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立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作者爱“众鸟”、爱“孤立”的感情。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大固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 运用反问,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闲愁之多。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作者自己并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语言整齐,增强了感染力。 5.下列各句,从修辞的角度看,正确的一句是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A.会议室里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听不到。 B.歌声,像是天上的星星,越听越明朗。 C.一个失望身后,站着无数个希望。 D先生,足下恭候多时了。 我们一直在努力,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