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533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打印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理论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 1、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的过程。 2、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与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更是师生,积极共同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注重结论,更要注重。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科更关注学生的。 3、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打好基础。 4、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

2、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5、历史新课程教学要以和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和,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的原则,力求科学性、和的统一。 6、历史新课程改革要以转变学生的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和方法,使学生学会。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学习的习惯。 7、历史教学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联系;历史发展的联系;历史现象与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8、历史教学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

3、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与方面的熏陶。 9、历史教学评价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价、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10、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资料、历史、历史等,可通过文化机构、学校、社区、和等多种渠道获得。 二、简答题: 1、历史新课程教学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

4、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2、历史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具体的历史内容提出了哪三种层次要求? (1)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一层次要求。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述”、“

5、归纳” 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二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 “分析”、“评价”、“比较 ”、“探讨” 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三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3、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对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提出了哪三个层次的要求?“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属于哪个层次?谈谈你的理由。 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和运用层次。运用层次。运用层次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

6、。 三、教学设计 1、 下面节选的是几道别具一格的历史作业设计: 收集一些过去的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邮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你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制作一份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地区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请回答: 上面这些作业设计,主要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哪些理念? 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历史教师教学评价的改进;有利于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你设计过类似的历史作业吗?试举一例。 如:

7、收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分成专题举办展览。等等。 2、中国历史第14课伐无道,诛暴秦一课,主要讲述了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接竿而起和西汉的建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之一。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教学目标有哪些? 秦朝推行暴政失去民心,最终亡国。 秦的暴政是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遇雨误期只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分析刘邦胜利的原因,特别是“约法三章”和礼贤下士,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和重用人才的重要性。 为达到上述目标,请你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

8、 有人认为:如果当时没有下雨陈胜吴广戍边没有延期,秦末农民起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楚汉战争,刘邦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出发点。教学设计强调要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强调要关注对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 2教学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历史教学设计应当树立哪些基本理念呢?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使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彰显努力增强学习者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4历史教学设计应具备的基本前

9、提是什么?要强调对学习需要的分析。要强调对学习内容的分析。 要强调对学生的分析。 5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教学目标具体化学生起点能力明晰化学习步骤合理化学习结果的可测量化 6历史教学设计创新应当重视什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导。要强调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要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拓展。 7历史教学设计的多样化形式有哪些?“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设计“情景复现式”教学方式设计 “体验感悟式”教学设计合作探究式教学设计“讨论辩论式”教学方式设计表演式教学设计网络互动式教学设计 8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对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预先分析和筹划,精

10、心构造,创设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的系统化准备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9搞好教学设计的起点是什么?对教学活动各要素的分析,特别是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及学生做认真细致、全面深透的分析。 10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开放性、互动性、主体性、创新性等 11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人手?第一,深入挖掘课程资源,储备探究信息;第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育合作探究的环境;第三、研究实施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 12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是怎样的?定位准确、取舍合理、容量得当、风格鲜明。 13.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有哪

11、些?教师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前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历史教学设计的主旨拟定合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设计的关键进入深入透彻的教学任务分析是历史教学设计的基础选择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历史教学设计的核心开展健全可行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设计的保障 14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和形成哪些基本的历史技能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初步掌握识读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归纳基本的历史材料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口头和书面表述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15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探究学习的条件?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要有问题空间 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要有多维互助的交流空间。 16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探究学习的特征?自主性 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创造性 17探究性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共同特征? 主动性 独特性 体验性 18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选择问题 提出假说 实施探究 解释结论 评价反思 19.教师如何去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学会整合和处理教材;(2)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适当地调整、补充和拓展教材内容。结合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新成果,更新教材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