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说课 .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2671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说课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说课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说课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说课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说课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说课 .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说课 电磁波的海洋教学设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大南宁附属实验学校 董建华 黄君国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许多版本的旧教材中都是选学内容,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充分挖掘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体会到了物理学确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趣味性、实验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体现出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思想。相比之下,旧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在概念的引入上比较直截了当;新教材则更注重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种教学的理念更贴近于国外一些专家的教育观。

2、在北美的一些国家里,从小学五年级起,学生们就会在“科学”这门课里接触到一些粗略的物理学上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会使用实物玩具这类的更直观的物品,让孩子们在直接地看、听,甚至是动手,引导学生在拆装、操作的过程中去感受事物,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到了高年级再辅以深层的理论教学,更利于学生学习。他们把这样的教学方法称作“Training Aids”。 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农村的学生可能对“电磁波”这个名词还有些陌生,城市的学生虽然对“电磁波”不生疏,但也未必能深入体会到电磁波的存在。教材在安排本节内容时,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想一想”到“做一做”,从身边的知识

3、、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到新的、未知的世界这一思想。在教学中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查阅相关资料,使他们对电磁波有初步了解。另外与旧教材相比,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波长、频率和波速三者的关系有初步认识,并不要求学生深入掌握这三个物理量的定义。 本节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学习无线电知识,做好了铺垫,课后将电磁波的危害作为作业练习,指导学生去搜集更多有关电磁波的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 知道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会用c=f求速度、波长或频率;

4、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知悉可以人为获得电磁波。培养学生想像与实践结合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了解电磁波的大家族; 通过动手实验证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深入体会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他们身边。 难点 使学生切切实实体验到电磁波的存在;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 学科、自然奥秘的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电视塔图片、手机、收音机、真空罩

5、、导线、电池、学生收集的资料、投影仪和课件。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电磁波的海洋 一、电磁波的产生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二、电磁波的传播 1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2波速:c=f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 c=29979245810m/s 教学流程 多媒体图片引入课堂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实验验证电磁波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速度小结作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 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出要讲的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电磁波的用途。 8课前活动 学生在家中利用手

6、 分小组布置,学生边的各种工具收集资利用各种方法了解:什料、处理信息。 么是电磁波?列举生活中应用电磁波的例子。 课堂活动 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收到几个节目,提出以下问题:收音机、电视机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之间并没有连着线,那它们是怎样收到声音和图像的呢? 展示电视发射塔的图片,问学生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在学生回答后向学生介绍本省、市或当地的电视发射塔。 演示实验:打开一台收音机,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拿到收音机附近。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再将导线的另一端与正极摩擦,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设计实验:由声音的传播类比电磁波的传播,引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电磁波在液体中、真空中 学生

7、会回答是靠无线电或电磁波传播信号的。 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回答是发射电磁波的。 多媒体就是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受器官,来体验事物。 学生们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听到“咔咔”声,教师可由此现象证明电磁波确实存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还由此引出电磁波的产生的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提出需要什么器材,也可以使用教师准备的手机、真空罩等用具到台上来边说 有了对声音的感受,再讲电磁波时就不那么抽象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电磁波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中。 自己设计、自己验证,这正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传播。 分组讨论:光和电磁波传播速度相等,意味着什么? 巩固与小结 课后作业 边做这个实验。 学生根据两个相同的数字,很容易地想到电磁波与光的关系。 有些事物表面上看没什么联系,但其本质却是相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