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094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面设计要点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剖面设计要点分析第三节 剖面设计要点 一、概述 1.概念 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 层高:是指该楼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净高:指楼地面到楼板或板下凸出物的垂直距离。 2.政策法规 2.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 2.1.1 建筑层高应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2.1.2 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盖、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

2、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2.1.3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地下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2.2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 2.2.1 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 2.2.2 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 2.2.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时,其1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2.2.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2.2.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m,

3、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二、设计要素 1.使用功能及空间感受 我国对北方住宅室内净高的要求以2.5米为宜,对南方住宅室内净高的要求以2.6米为宜。住宅层高要合理,首先是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方便日常生活空间的要求。如人站立时,头顶上要留有多少余量的空间,心里才不会感到压抑。对这些问题,我国经过试点,确定当住宅室内净高为2.22.4米时,感觉比较舒适,并无压抑感。 人的日常活动有不同的空间感受和空间需求。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卧室内度过的,因此卧室的净高需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空气健康问题与环境心理因素。按照我国国民的平均身高状况及当前智能卧室内采用的空调和采光方式来看,卧室适宜的净高数值一般在

4、2.42.8m之间,实际工程中多取2.6m。当然,净高的确定还要考虑卧室的面积大小,面积越大,净高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提高。 综合考虑了气候、地理及人民生活需求等因素,我国现行住宅设计规范,具体规定了普通住宅的层高不宜高于2.8米:卧室、起居室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米,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米;卫生间、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米等。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各自的住宅室内净高,基本上一直限制在3米以下,如美国规定为2.282.4米,英国规定为2.22.4米,日本和波兰都规定在2.22.6米。这些也说明我国的住宅层高规定既符合国情,又接近世界各国的标准,在设计中应该认真执行。 2.设备和构造对

5、剖面设计的影响 2.1 结构对层高的影响 在居住建筑初步设计过程中,建筑高度、标准层平面大小、建筑类别、抗震等级等因素直接决定了建筑的结构体系以及结构的具体尺寸,同一类建筑,层数不同或者层高不同,都可能配备不同尺寸的梁、柱、或剪力墙。在剖面设计过程中需与结构专业密切配合,以确定符合功能要求及经济性要求的准确剖面数据。 2.2 吊顶设计对层高的要求 在普通住宅内,吊顶高度对层高的影响就比较大;在智能住宅内,由于其对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的要求更高,吊顶内所要安排的内容相应的也就更多,其吊顶设计也就更为复杂,所需高度当然也有所增加。通常吊顶内应容纳以下几个部分:空调系统:包括各种形式的

6、送风管、回风管、顶装式风机盘管等;目前大多数住宅尚未安装集中空调系统,以后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节能的要求,小区集中智能空调的市场前景应该更为光明,成都市场已出现少量配置集中空调的小区和别墅。消防系统:各类防火报警器、消防喷淋器、紧急照明灯、紧急广播设备等;照明系统:各种暗装或半暗装的照明灯具及各类电缆、电线等;自控系统:各类自控设备。上述设备都要安排在吊顶以上的空间内,因此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合理统筹地设计才能有效地控制吊项高度。 2.1.1 梁高的确定 目前,梁板结构体系梁高一般取跨度的1/121/10,照这样计算:8m的柱距就需要0.670.8m 的梁高,占去了吊顶的大部分空间。因此要减少

7、吊顶尺寸,就首先要从结构设计上降低梁高尺寸,考虑能否采用无梁楼板、双向密肋等有利于减小梁板厚度的结构形式,从而减小吊顶高度。国外有采用组合楼板设计的,即把混凝土浇在折形钢板上。这样不但减小了结构高度,而且又便于安装吊顶内部的其他设施。如果结构高度每层能够降低20cm,那么15层便可降低)3m,也就是一层。如果一层使用面积有1000 的话,按照普通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仅此一项就意味着甲方可增加300600万的经济收入。可见,设计中微小的改变对于节约用地,提高效益是很显著的。 2.1.2 空调系统所需高度 目前,空调系统是决定吊顶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设计中在不影响新风量的情况下,可采用增大新风管的宽

8、度、减小其高度的做法来适当降低吊顶高度。当然,也可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用一些对高度要求较低的空调系统,如将楼板结构与风管相结合、VRV空调系统等等。 2.1.3 其他吊顶设施的安放 梁高与空调管的高度是影响吊顶高度的主要因素,但其他设施如果处理不好,同样会加大吊顶尺寸。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吊顶高度,对吊顶进行全面考虑,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在平面上确定梁与空调管的位置,然后再依次安排吊顶龙骨、灯具、出风口、进风口、烟感探测器、消防喷淋口等设施。但仅有平面设计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剖面设计以确定梁、空调等、灯具、电缆桥架、消防喷淋管的竖向位置,并优化组合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取得吊顶的最小尺寸

9、。 目前,按照国内外实际工程中的作法,随着建筑梁高的不同,框架智能住宅的吊顶高度一般为0.61.1m。相信随着各类建筑设备及配件的发展,吊顶高度将会逐渐减小。 2.3 地板采暖对层高的影响 地面辐射采暖(简称地暖)是一种利用建筑物内部地面进行采暖的系统。它以整个地面作为散热面,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相对于其他采暖方式(空调、暖气片、壁炉等)具有热感舒适、热量均衡稳定、节能、免维修等特点,是一种极为理想的供暖方式。如果没有特殊需求,2.6米的层高算达标。如果打算装地板采暖,一般需占用10厘米左右的净空高度。若再装吊顶等内饰,层高可能在2.35米左右,人的摸高水平平均在2.1米左右。2.35米左右

10、的净高度不会影响使用,但较低的层高就会让人觉得空间过低,有些压抑。所以如果安装地板采暖再做吊顶,对层高要求不能低于2.6米。 经济适用房同样可以采用地暖系统。地暖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面铺材进行设计,比如采用实木地板,保温层和地暖管材铺设在木地板下的龙骨中,地面基本不会提升;采用地砖和石材,回填层可以结合地砖和石材的铺设进行施工,对房间高度的占用可以降低到2-4cm 。 3.经济性要素 住宅的层高和净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这是因为层高和净高增加,墙体面积增加,柱体积增加,并带来基础管线采暖等因素也使造价增加。当层高从3米降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综合造价下降4%-5%,并可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有利

11、于抗震口因此,住宅层高不应超过2.8米。 老户型住宅的层高均在2.6m左右,低于2.8m,相对低矮的房间给居住者带来诸多问题,如采光不足、通风不畅、房屋的质量降低、装修受限、造价相对提高等。 不能充分地采光和通风,就不能很好地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就达不到一定的舒适程度。通过优良的住宅设计,使住宅有足够的层高,保证住宅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便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采用明厅、明卧、明厨和明卫的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就能使太阳系统和房屋构造结合一体,既能达到有机、美观,又能最大利用能源。 另外,层高较低的房屋在装修时不能使用吊顶,否则房间显得更低,同时也

12、不能安装吊柜等,限制了房屋的装修,无法体现和满足消费者的意愿,给消费者带来遗憾,也降低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层高不够,会使购房价格相对提高。预算表明,层高降低10cm,开发商可节约投资的12%15%。以五层住宅为例,一般墙体约占土建造价的40%,当层高为2.8m时,层高下降10cm,开发商可节省资金为总价的4.13%。换句话说,降低10cm层高,可多建1.43%面积的住宅。结果消费者花了标准规定层高房屋的钱,而又未获得相应功能质量的改善。 目前,为了满足住宅高智能化的需求往往需要在住宅内布设比普通住宅更多的管线;为了保持室内良好的观瞻,并同时起到保护作用,这些管线通常被隐藏在吊顶以上或地板以下

13、,这就意味着只有通过提高层高尺寸来加大吊顶以上或地板以下空间才能容纳这些日益增长的管线。但一味盲目地提高层高是不可取的,如果层高增加10%,造价就要增加2%4%,层高由2.8m增至3.0m,层高增加为2.5%,而造价就要增加0.5%1%。因此,在设计智能住宅建筑时,合理地确定层高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减少先期投资;而且对于空间有效利用、节省能源花费,甚至是调节住房心理、消除疲劳都会大有裨益。 二、初步设计阶段剖面图表达深度要求: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与邻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的标示出剖到或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内容,并应表示: 1 主要内、外承重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 2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梁、柱、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逢、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等; 3 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或女儿墙顶的总高度,各楼层之间尺寸及其他必需的尺寸等; 4 图纸名称、比例。 5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