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280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85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化学九下8.3《酸和碱的反应》教学ppt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节 酸和碱的反应,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应用,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理解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复分解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中和反应,农业和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和处理酸性废水,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新知学习,实验活动一: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随着滴加盐酸,颜色逐渐消失至无色。,新知学习,HCl+NaOH=NaCl+H2O酸+碱 盐+水,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新知学习,酸的通性,使紫

2、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酸+碱 盐+水,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酸+盐 新盐+新酸,酸+较活泼金属 盐+氢气,新知学习,碱的通性,使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酸+碱 盐+水,碱+非金属氧化物 盐+水,碱+盐 新盐+新碱,新知学习,上述酸碱分别跟盐反应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有这样的特点: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像这类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 CD=AD CB,新知学习,1.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二、中和反应的应用,向鱼塘撒石灰,中和鱼塘底泥中过多的有机酸,使鱼塘水达到适合鱼苗生长的pH。,新知学习

3、,利用熟石灰中和土壤和某些水源的过多酸性,以减轻酸雨的危害。,新知学习,2.废水处理酸性废水必须先用碱性物质中和后,才可以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新知学习,3.医药应用中和蚊虫叮咬时“注射”的甲酸可以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稀氨水或清凉油,新知学习,胃酸过多时可口服碱性“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或小苏打片(主要成分是NaHCO3),新知学习,知识点1:中和反应1.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

4、成红色,C,经典例题,经典例题,知识点2:中和反应的应用1.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这是因为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松花蛋时添加某种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A、食盐 B、食醋 C、香油 D、味精,B,经典例题,1.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用稀硫酸除铁锈;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A B C D,A,知能训练,知能训练,2.下列化学反应发生后,将使用过的仪器浸泡于稀盐酸中,然后用水冲洗,不能将仪器处理干净的是()A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B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的硬质玻璃管 C氢

5、气还原氧化铜后,敞口放置一段时间附有红色固体残渣的试管 D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红棕色固体的烧杯,C,知能训练,3.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X+酸盐+水;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A氧化铜 B盐酸C氢氧化钠 D碳酸钠,C,知能训练,4.鱼味道鲜美,但剖鱼时弄破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便有苦味,产生苦味的是胆汁酸,其pH约为6,且难溶于水。则在沾有胆汁的地方涂上下列物质可消除苦味的是()A纯碱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自来水,A,知能训练,5.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Na2O+H2O=2NaOH BH2+CuO=Cu+H2O CCu(OH)2=CuO+H2O DH2SO4+Ca(OH)

6、2=CaSO4+2H2O,高温,D,知能训练,End,Thankyou,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5

7、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

8、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

9、(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16 为学须先立志。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