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38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结果与分析】 1.正常血压 2.夹闭颈总动脉 血压升高 3. 刺激减压神经 血压下降 4.刺激迷走神经 血压下降 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迷走神经的兴奋传导至心脏,抑制了心脏的搏动,心脏搏动减慢,血压下降。 5.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血压升高 6.静脉注射10-2g/L乙酰胆碱,血压下降 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心率、心缩力 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减压神经为传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单向传导,故只有 刺激减压神经,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会影起血压下降. 迷走神经为复合神经.故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外周端,迷走神经中枢端都会影起血压下降. 1.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

2、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 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脑神经干中。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型胆碱能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具有

3、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一般说来,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佶抗的。但当两者同时对心脏发生作用时,在多数情况下,心迷走神经的作用比交感神经的作用占有较大的优势。在动物实验中如刺激心迷走-交感神经干,常出现心率减慢效应。其机制比较复杂。 动脉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觉器并不是直接感觉血压的变化,而是感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的程度就升高,压力感觉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觉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扩张程度成正比。在一个心动周期内,随着动

4、脉血压的波动,窦神经的传入冲动频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和孤束核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然后进入延髓,到达孤束核。兔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纤维自成一束,与迷走神经伴行,称为主动脉神经。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冲动到达孤束核后,可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使延髓端腹外侧部的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从而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 反射效应: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

5、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称为缓冲神经。在切除两侧缓冲神经的狗,血压经常出现很大的波动,其变动范围可超过平均动脉压上下各6.7kPa。但是,在切除缓冲神经的动物,一天中血压的平均值并不明显高于正常,因此认为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并不起重要作用。 3.

6、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活动发生影响,从而起调节作用。这些体液因素中,有些是通过血液携带的,可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有些则在组织中形成,主要作用于局部的血管,对局部组织的血流起调节作用。 (1)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在化学结构上都属于儿茶酚胺。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的分泌。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也有一小部分进入血液循环。肾上腺髓质释放的儿茶酚胺中,肾上腺素约占80%,去甲肾上腺素约占20%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有许多共同点,但并不完全相同,因为两者对不同的肾上

7、腺素能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肾上腺素可与和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在心脏,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在血管,肾上腺素的作用取决于血管平滑肌上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的情况。在皮肤、肾、胃肠、血管平滑肌上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在骨骼肌和肝的血管,肾上腺素能受体占优势,小剂量的肾上腺素常以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效应为主,引起血管舒张,大剂量时也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收缩。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也可与心肌的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但和血管平滑肌的2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能力较弱。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又使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效应,故心率减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