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4003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48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课件.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1 单元 新媒体理论基础,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十分模糊。在通常情况下,新 媒体用户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因此,在新媒体研究中,对新媒体用户的研究,尤其是对网民 的定量分析,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第 3 章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第 3 章 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第1节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从受众到用户,第2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第3节 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英国传播学家)的著作受众分析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理论专著,也是迄今为止西方传播研究界最全面地总结和探讨受众问题的著作。但是到了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转型为用户

2、。用户强调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不只被动接收信息,而且主动发布信息。,第 1 节 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从受众到用户,一、受众、网络受众和网民,受众:接收信息的人。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的群体,即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网络受众:新媒体的信息接收者。这些信息接收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团体或国家。网民:泛指上网者,上网者扮演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只有上网者处在单纯的接收信息的状态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网络受众”。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两者角色可瞬间转换,因此应该用“用户”一词取代“受众”。,二、新媒体的互动性,大众传播:受

3、众反馈延迟、传受双方不平等;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所有受众的意见。新媒体:互联网实现了类似于人际交流的双向信息传播模式,即互动性的模式。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性大大加强。媒体和 受众形成了充分的双向交流。,三、新媒体带来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在新媒体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在新媒体中,受众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发现、处理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众中心”替代了“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四、新媒体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

4、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这一理论由美国学者巴隆首倡。强调受众接近权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2)有利于建立健康积极的媒介环境(3)有利于妥善地解决信源和传者之间的关系,四、新媒体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网络对实现受众接近权的积极意义:(1)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2)网络使个人意见获得有力传播。(3)网络使传统媒介的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五、新媒体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于1974年最先提出的。诺依曼认为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造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

5、式过程。这一理论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五、新媒体挑战“沉默的螺旋”理论,网络时代更承认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将是一个舆论更分散的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虽然在新媒体中未完全失效,但是受到了冲击与挑战。,沉默的螺旋 理论虽然在新媒体中未完全失效,但是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你怎么看?,思考,六、社交媒体用户数剧增,用户彻底取代受众,互联网在发展的初期在很大程度上是“精英”的“专利”。这里所说的“精英”是指受教 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较高的年轻的单身男性。一般的研究也认为,初期网民的群体特征为:信息需求大,年轻,教育程度

6、高,收入高,身处 发达地区,以男性和白领为主。但是,通过对大量的历次数据及国内外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已经开始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第 2 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一、中国网民数量增长分析,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一、中国网民数量增长分析,推动中国网民数量指数增长的原因:(1)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上网费用下降(2)产业技术进步和

7、网络运营商的重组及竞争的加剧,使得手机作为网络终端使用更为便利(3)公众上网较为积极(4)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在迅速普及,二、世界互联网用户的发展,根据数据网站Statist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4月全球网民数量为44.37亿人,占全球人口的58%。其中,中国、印度和美国 的网民数量最多。全球网络渗透率为57%,其中北美和北欧的网络渗透率高达95%,为全球最高。世界互联网渗透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为阿联酋、冰岛、挪威、卡塔尔、百慕 大群岛、安道尔、阿鲁巴岛,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9%。数据显示朝鲜的互联网渗透率仅为0.08%,为全球最低。,拓展,2000年,全

8、球互联网用户共计3.61亿,只是Facebook 2010年用户数量的三分之二;2000年时,互联网用户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为零,2010年,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互联网用户均已超过了 1亿。互联网渗透率:指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三、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创新扩散理论的S形曲线理论:当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在其潜在市场中占据10%25%份额之际,扩散率就将急剧上升。在中国的经济领域,有所谓的“2000万现象”:彩电、冰箱、空调等均在用户数量达到 2 000万以后迅速走向大众化,中国手机的普及更加印证了“2000万用户往往会带来雪

9、崩效应”的观点。,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在迅速普及,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网民的大众化特征越明显;越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网络的精英”特征越明显。,第 2 节 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在迅速普及,并呈现出大众化趋势。而且根据2019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提供的信息,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居全球之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超过51.7%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如此庞大规模的网民,具备哪些特征?,第 3 节 网

10、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一、网民的类型与心理,网民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网民有着不同的上网心理和行为。,(一)地域,(三)年龄,(二)性别,男性网民和女性网民在上网心理和行为上均有较大差异。男性比较侧重于理性,喜欢搜寻科技、新闻、军事等类信息;女性则比较侧重于感性,喜欢浏览时装、美容等信息,上网聊天的女性多于男性。,一、网民的类型与心理,网民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网民有着不同的上网心理和行为。,(四)支付能力,(五)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网民上网获取信息的心理和行为。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对网上信息的需 求和兴趣也不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花在娱乐上的时间越少,

11、而花在阅读新闻、科技信息上的时间越多。,此外,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网民也有着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一)参与性心理,(二)个性化心理,网民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与旁观者,他们更多地加入传播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可以对传播的内容提出看法,也可以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放到网上传播。,二、网民的普遍心理分析,网民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站、信息或服务。更重要的是,网民的媒介消费行 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多的自主性。,二、网民的普遍心理分析,(三)虚拟环境下的匿名心理,匿名心理:在社会心理学中,指的是在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为IP地址的存在

12、,网络的匿名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匿名。,网民的从众心理会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有所减轻吗?你怎么看?,思考,三、网民上网目的分析,历次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是: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工作需要、休闲娱乐;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网民在网上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各类新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关注经济信息。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网民上网的态度已经由重量转为重质,三、网民上网目的分析,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需求相比,网民的新闻信息需求至少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信息来源很多,选择余地很大,接收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很强(2)

13、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受众需要在选择上获得帮助(3)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加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也相应增强(4)对传媒的需求增强,需求的个性化程度提高,四、网民上网动机分析,(一)求知,(二)消闲娱乐,(三)求名动机,(四)求便,四、网民上网动机分析,(五)逃避动机,网民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他与周围的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以摆脱他人的打扰和制约。事实上,逃避已经成为许多人上网的理由。一些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寻求安慰和解脱,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互联网成了一些人的避风港。对现实不满的人,或有心结的人,更容易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支持和寄托。,五、网民行为特征分析一一网民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马

14、太效应”:是指好的更好、坏的更坏,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的一种现象。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 K.莫顿提出这个词,他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在新媒体领域,“马太效应”指的是网民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经常访问的网站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网站上。,本章小结,网络受众,网民,接近权,沉默的螺旋,匿名心理,马太效应,本章小结,本章主要阐释了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特别强调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受众”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使用用户”的概念;指出在传统媒体研究中适用的理论在新媒体研究中需要做出调整,并分析了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思考题,1、试分析网民大众化的原因。2、试分析网民上网的心理特征。3、非常时期网民的行为特征有哪些?4、试分析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 000万现象”的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