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4495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陈集乡水利希望小学 张朝卫 千米的认识是一堂十分单调与抽象的概念课。以往的教学,在认识千米时,大都由教师示范讲解,然后通过大量的单位换算练习题,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和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虽然可以非常熟练地进行大量的计算,却不一定拥有这些长度的观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长度单位,说

2、说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让学生比划出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然后出示课件等画面。让学生发现它们共同使用的长度单位。 引出:计量路程等的长度需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从而比较自然地引入“千米”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1千米有多长,你见过吗?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那么我在学之前先学生到操场上走了一

3、圈,学生在走的过程中感受到走200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看来200米就比较长。在课堂上在揭示1000米时,我就直接说1000米有学校操场5圈那么长,因为学生已经体验了一圈也就是200米有多长,马上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初步建立了1000米是一个更长的单位的印象,再进一步揭示出1千米与1000米的关系,学生更易于接受。在这之后我还让学生做了一项调查,就是问一问家长从家到学校有多远?在学生汇报时,每个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比较长的路程就用千米做单位,同时不但更进一步了解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还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一举两得。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

4、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千米,而去认识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去在今后的生活中去体会千米的长度。 同时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像“里程碑”,大家都看到过,但谁都不曾留心过,这个路边的里程碑到底表示什么意思,除了表示公里以外,还有警告牌标志、指路标志等意思。这都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从中也让学生经历了一次安全教育。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让他们切实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与生活相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