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规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002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厕所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厕所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厕所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厕所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厕所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厕所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厕所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厕所规范第1.0.1条为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使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县、镇独立工矿区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亦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共厕所的单位,应负责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 第1.0.4条 各级环境卫生部门应对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进行监督指导。 第二章 公共厕所的规划 第2.0.1条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卫生设施,在制订城市新

2、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 第2.0.2条 城市中下列范围应设置公共厕所: 1、广场和主要交通干路两侧; 2、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 3、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市场、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附近及其它公共场所; 4、新建住宅区及老居民区。 第2.0.3条 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 第2.0.4条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

3、规划指标: 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10m2; 2、车站、码头、体育场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 3、居民稠密区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510m2。 第2.0.5条 公厕的用地范围:距公厕外墙皮3m以内空地为公共厕所用地范围,如确因条件限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亦可靠近其它房屋修建。 第2.0.6条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发展附属式公共厕所,并应设置直接通至室外的单独出入口和管理间。 第2.0.7条 公共厕所的建筑标准:根据其位置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三类,见表1。涉外单位可高于一类标准。旱厕可参照三类厕所

4、标准执行。如属急需,并近期有建设规划者,可酌情修建临时性厕所。 第2.0.8条 选择公厕修建位置要明显、易找、便于粪便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或便于机械抽运。 第2.0.9条 厕所内面积概算指标:厕所每一蹲位位、小便站位、走道宽度以及其它设备等)建筑面积概算指标为49m2。 第三章 公共厕所的设计 第一节 设计原则 第3.1.1条公共厕所的设计原则是适用、卫生、经济;在便于排运粪便的前提下,适当注意美观。 第二节 设计基本规定 第3.2.1条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男、女蹲位设置比例以11或32为宜。 第3.2.2条 公共厕所室内净高以3.54.0m为宜。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0.15m以上。化粪池建

5、在室内地下的,地坪标高则要以化粪池排水口而定,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保证化粪池污水顺利排出。 第3.2.3条 公共厕所的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应不小于18,如外墙侧窗采光面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天窗,南方可增设地窗。 第3.2.4条 每个大便蹲位尺寸为1.001.20m0.85m1.20m,每个小便站位尺寸为0.70m0.65m。独立小便器间距为0.80m。 第3.2.5条 厕内单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30m为宜;双排蹲位外开门走道宽度以1.50m为宜。蹲位无门走道宽度以1.201.50m为宜。 第3.2.6条 各类公共厕所蹲位不应暴露于厕所外视线内,蹲位之间应有隔板,隔板高

6、度自台面算起,应不低于0.9m。 第3.2.7条 通槽式水冲厕所槽深不得小于0.40m,槽底宽不得小于0.15m,上宽为0.200.25m。 第3.28条 一、二类公共厕所的男、女厕应最少各设一个洗手盆,蹲位数超过10个以上,可酌情增加。公共厕所内每个蹲位应设置坚固、耐腐蚀挂物钩。 第3.2.9条 单层公共厕所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为1.80m;双层公厕窗台距楼地面最小高度为1.50m。 第3.2.10条 男、女厕大便蹲位分别超过20时,宜设双出入口。 第3.2.11条 厕所管理间面积为512m2,工具间面积为12m2。 第3.2.12条 通槽式公共厕所以男、女厕分槽冲洗为宜。如合用冲水槽时,

7、必须由男厕向女厕方向冲洗。 第3.2.13条 男厕所小便器与大便器分室设置为好。建二层以上公共厕所时,男小便间应设在底层。 第3.2.14条 公共厕所的进出口处,必须设有明显标志,标志包括中文和图像。 第3.2.15条 公厕应考虑防蝇、防蚊设施。 第3.2.16条 厕所四周应植树种花以美化环境。 第3.2.17条 公厕设计应尽量采用高效、节水型的卫生设备。 第三节 公共厕所构造基本要求 第3.3.1条为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并便于洗刷厕所,地面、蹲台、小便池及墙裙,均须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地面应有适当坡度,并安设水沟或地漏,以排除洗刷废水。 第3.3.2条 厕所换气量:每个大便蹲位不得少于4

8、0m2/h,小便位也不得少于20m2/h,旱式厕所应根据其排气情况适当增加其换气量。 第3.3.3条 厕所通风要优先考虑自然通风。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设计时应着重考虑以下措施: 1、建筑朝向的选择:尽量使厕所纵轴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同时要综合考虑防止太阳辐射以及夏季暴雨的袭击等; 2、增大门窗开启角度,改善厕内的通风效果,见图1。 3、加大挑檐宽度导风入室,见图2; 4、开设天窗时应在天窗外侧加设挡风板,以保证通风效果,挡风板的加设方法如图3和图4。 5、增设引气排风道。 第3.3.4条 寒冷地区厕所应采取保温防寒措施。 第3.3.5条 对外围传热异常部位和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 1、

9、窗的保温:应在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下,尽可能减少窗口面积,并改善窗的保温性能。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双层窗甚至三层窗。 2、冷桥部位保温:围护结构中,应在冷桥构件外侧附加保温材料。 第3.3.6条 公共厕所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见表3。 第3.3.7条 设计化粪池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做成,池盖必须坚固、严密合缝,检查井、吸粪口等要高出地面,以防雨水倾入,井盖应为圆形,以保安全。化粪池的位置应靠近道路以便清洁车抽吸。 第3.3.8条 化粪池容积可按表4和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S213、S214选用。 第3.3.9条 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公共厕所,应设贮粪池。 第3.3.10条 旱式厕所和粪便不能通入排水系统的

10、水冲洗厕所贮粪池容积计算: 第3.3.11条 不能修建和厕所用量相当的化粪池时,可因地制宜修建不同形状和容积的截粪井,不要求污泥腐化,根据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清运。 第3.3.12条 化粪池或贮粪池宜设置在公共厕所背面或人们不经常停留、活动之处,并应考虑清运粪便方便,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化粪池壁距其它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如受条件限制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 第3.3.13条 公共厕所粪便排出口必须设置直径为150300mm的耐腐蚀材料存水弯,以防下水道恶臭气进入厕内。 第3.3.14条 凡排水管道为雨污分流制系统的地区,可将公共厕所粪水直接排入污水管道。 第3

11、.3.15条 旱式厕所应在粪便入口两侧设置倒阶梯形防蛆沿。 第3.3.16条 通风孔及排水沟等通至厕外的开口处,需加设铁篦防鼠。 第3.3.17条 附属式厕所必须是水冲厕所。设计时如自然采光和通风不能满足照度和排气要求,应考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附录一 截粪井构造图 附录二 通槽防蛆沿沟构造图 附录三 地下管线相互间及离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表 附录四 地上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 污水管在给水管上面穿过时,应将给水管放在套管内或将污水管改用金属管,且管壁间净距应不小于0.2m,套管或金属管的长度视土壤性质及给水管管径大小而定。 附录五 架空电力线至建筑物、构筑物及通讯线最小水平净距 附录

12、六 架空电力线至建筑物、构筑物及通讯线最小垂直净距 附录七 地下管线最小埋设深度 附录八 本标准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加说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参加单位: 上海、重庆、自贡、广州、杭州等城市环境卫生局 主要起草人: 刘建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