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488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文学史2期中作业古代文学史复习题 题型参考 1、填空题20个空 ,每空0点5分 (文学常识: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代表作、 抒情小赋诞生的代表作、文学自觉、建安七子、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的代表西洲曲木兰诗 、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2、默写 7句 ,一句2空; 3 、名词解释 4题 骚体赋、建安体 、永明体 、 元嘉三大家、 骈文体 、玄言诗 、宫体诗 4 、简答题18分 史记的叙事艺术、人物刻画特点 汉大赋(以子虚赋和上林赋为例)特点、鲍照诗歌特点、左思咏史诗歌特点、庾信晚期诗歌有何特点、阮籍诗歌特征(隐约曲折) 5论述题30分(3选2)陶渊明 曹植、阮籍 、庾信 6、赏析题1

2、2分 1、结合作品,具体分析李斯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答:整篇文章辞采华美,排比夸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摆事实、设比喻 、重铺叙,信纸辞有力,说理透彻。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在论说秦王对物的态度时,几层意思差不多,可是一会儿顺说,一会儿倒说,一会儿正叙,一会儿反诘;或者略换几个字,或者稍变一下手法,真是跌宕尽姿,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行文上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全文不枝不蔓,紧凑缜密。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语言形式整齐错落,音节上抑扬顿挫,使全文增强了溜溜不绝,雄放不羁的气势。谏逐客书开散文辞赋化的风气之先对后代散文和辞赋产生了一定的影

3、响。 2、举例说明吕氏春秋中寓言运用的特色。 答:吕氏春秋在寓言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如当务篇先提出“辨”、“信”、“勇”、“法”四者不当的危害,然后就连用“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勇”和“太史据法”四个寓言来说明道理。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后面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该书的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3、以过秦论为例简析贾谊政论文的特色。 贾谊政论文深受先秦诸子百家文风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汉初多元文化整合的历史时期而具有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战国策士的语言特

4、点是众横捭阖,善于夸张和渲染,以气势征服人。贾谊带着浓郁的战国策士遗风,善于把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作品的气势,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鲜明对比,造成巨大的情感落差,这以过秦论最为典型。 一是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秦国强盛时有雷霆万钧之力,吹枯拉朽之功;而它的灭亡却似土崩瓦解,风吹叶落。顺应这种历史情势,贾谊的笔调始终则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终则似飞雕遇箭,顿坠云霄。 二是把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相对照。过秦论中写道: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子孙帝王万世业也。”然而,秦朝传到二世就危机四伏,不久之后便灭亡,这和秦始皇最初的愿望相比,何其悬

5、殊。 三是把陈胜的起义军和六国的诸侯进行对比。 贾谊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时,找到了自身的才情与历史形势的契合点,成功地运用多侧面对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体势随着心律搏动、历史形势的迅速巨变而大起大落。势盛则排山如海,势衰则江河日下,历史形势和作者感情这二股巨大的洪流相互激荡、融会、化作强劲的动力,为作品注入生气,造成跌宕起伏的气势。 贾谊的过秦论是通过多方面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从而使作品呈现大起大落的气势。贾谊由总结秦亡教训转入议论汉世治乱的作品,则由忧患意识和参与现实的精神构成内在的张力。 4、骚体赋 答: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

6、赋。骚体赋的大都是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抒发一种不得帮闲的牢骚。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鹏鸟赋,其他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另外,过去有人总结过,“骚”调以虚字为句腰,腰上一字与句末一字平仄相异为谐调,平仄相同为拗调;九歌以“兮”字为句腰,句调谐拗亦同。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汉以后署名蔡琰的骚体悲愤后半部分,韩愈的复志赋,柳宗元的惩咎赋、闵生赋等均可归入骚体类。 5、九体 答:在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吊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诸如严忌的哀时

7、命,东方朔的七谏、王褒的九怀、刘向的九叹、王逸的九思等。尤其是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6、简要说明枚乘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首先它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a 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b 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纂全篇c 笔墨铺夸,描绘精细d以叙事状物为主 ,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这些都是成熟汉大赋的显著标志 。(2)其次,枚乘和他的七发标志着以地方诸王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创作时代的到来。在枚乘之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人则集于京都,在皇帝周围,形

8、成了以帝王为核心的新的创作格局。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自枚乘七发问世以来,后世仿作并以“七”的名篇不乏人。所以萧统文选和刘勰文心雕龙 杂文于赋体之外,别立“七体” 7、以子虚赋上林赋为例,说明汉代散体大赋的文体特点。 答: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合称天子游赋。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设为问答,结撰成篇。这部赋作集中体现了汉代散体大赋的主要特点: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 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

9、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其特点为:a铺张严厉、文绣鞶帨的夸饰b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c词汇丰富,文采华茂;d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e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 8、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韻之离骚”,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说明史记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自此例一出,历代史书,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范围。十二本纪

10、,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举凡治乱兴衰、典章制度,均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通史、纪传、通典、通考,纪事本末,大都导源于此。史记确实是集先秦及汉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结构之严,体制之备,均可谓空前。班固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实录”精神,又堪称绝后。 (2) “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尤其对布衣闾巷之人、岩穴幽隐之士和才高被抑、无可申诉者,更是写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马迁在

11、叙事中敢写事实,以致于“显暴君过”,本来已经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和离骚一致。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史记则寄于笔下的人物。史记近于离骚的那种悲愤,不一定是得之于学,恐怕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感愤同屈原一致,甚至可以说,因为司马迁生于汉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间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愤者比屈原还要深广。 总之,史记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是文学与史学的高度统一。 9、以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为例,说明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 答:史记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能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个性非常突出。李将军列传在描写李广时着意

12、表现他高超的祖传射艺,他射击 射雕者,射白马将、射追击者、射猎、射石、射地方裨将,百发百中,矢能饮羽。史记中人物形象之所以各具风采,就在于司马迁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史记中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风貌,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带有普遍性的的东西,得到社会广泛性认可。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项羽是司马迁着力描写的一位英雄人物,在项羽本纪中,在他 身上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妒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

13、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考虑百姓疾苦。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和儿女情。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非常真实。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了旁见测出法,通过许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测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这样有利于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项羽本纪通过范增之口道出刘邦的贪财好色,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

14、传表现他猜忌功臣。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10、史记的“互见法”对人物塑造有什么作用。 答: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了旁见测出法,通过许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测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这样有利于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例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带有神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对他的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另外在范雎蔡泽列传中,有一段和信陵君有关的故事

15、。司马迁对于信陵君爱之过深,他没有把这个有损于信陵君光辉形象的事情写入本传,而是采用旁见测出法加以处理。史记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要把相关传记联系起来加以关照才能全面掌握。 11、如何理解史记中对历史过程的偶然因素和不可理解性的神秘描述。 答:这些描述与史记的艺术风格特征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 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 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 的思考,透过表象去

16、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 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2)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 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项羽本纪中刘邦几次绝处逢生都离不开其个人命运的偶然性。 (3)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 难以把握之感。对于项羽本纪中刘邦的几次死里逃生、李广的“数奇”这样的人生经历,司马迁认为这是他们的人生偶然性中体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自身才能、对历史潮流的顺应使他们扮演英雄的角色,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难解的谜。 (4)

17、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汉高祖发迹,则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醉斩巨蛇等传说以显示他的灵异。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 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它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12、报任安书中所表达的感情与史记的写作有什么关系。 答: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表达了自己遭受宫刑后极端痛苦的心情,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在情感上激

18、愤沉郁,意志上坚定不屈。语言上将叙事、议论、抒情交融为一体,修辞手法运用浑然天成,辞气沉雄,磅礴激越,感人之至。报任安书虽未收入史记,但却是学习、研读史记,了解司马迁不可或缺的一篇文章,具有宝贵的思想价值和语言艺术价值。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悲愤痛苦之情,坚韧不拔之志。而且通过叙事、抒情展现出他的独立思考、正义批判精神。 总之,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给读者带来了崇高的精神感染和审美愉悦。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13、简述史记汉书的主要差异? 史

19、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叙述。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的兴衰史,而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的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史记笔法疏荡往复,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的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加以强调。 14、简述乐府名称的含义及其变化 含义:“乐府”原指西汉音乐官署亦即音乐管理部门的名称,行政长官即乐府令。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所收集的,编制并保存起来的“歌诗”称为“乐

20、府诗”或“乐府歌辞”,把其中那些采自民间歌谣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于是“汉乐府”就由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而兼用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变化:西汉乐府机关的扩充和发展是在武帝时期;武帝到成帝期间100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不喜“俗乐”,下诏罢乐府官,大量裁减乐府人员,所留部分划归太乐令统辖,从此以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魏晋时期,旧的乐府歌辞有的还在继续沿用,有相当数量的两汉乐府诗流传于朝廷内外。 15、简述汉代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答: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他诗歌形式一样,都是从民间产生的。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

21、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自汉武帝以后,五言歌谣大量地被采入了乐府,成为乐府歌辞。东汉初年文人开始创作五言诗,这是因为四言诗的旧形式在表达方式上受到了约束;而五言诗在表达上确实更灵活更方便,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 发展:五言诗言在两汉特别是在东汉发展较快,东汉中期后已经完全成熟,标志:形式全为五言,全诗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或安排,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东汉早期作家班固写的一首咏史诗,描写咏提萦救父和汉文帝除肉刑的事。因初学五言新体诗,技巧还不很成熟;但文人们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五言诗日趋成熟。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是五言诗达到成熟标阶段的标志。 总之,五言诗是在民间歌唱和歌谣中产生的,

22、在汉乐府中发展直至成熟,像白头吟陌上桑等就全部是十分规整的五言了。其轨迹大致是从四言、杂言再逐渐趋向五言。 16、举例分析“古诗十九首”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 答:在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时期,各种灾难使文人们发出了对生命意识的慨叹,并寄托于五言诗的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古诗十九首从而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古诗十九首先是剖析了游子思妇因时空阻隔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其情之真,其情之切,其情之悲,足以让人震撼。古诗中的游子也罢,思妇也好,都深感于动乱之时的天各一涯的音讯杳无,深感于遥遥无期的相逢枯等,深感于长期独处的凄清寂寞。如行行重行行写女子与丈夫“相去万余里”的同时,已“相去日已远”分别的空

23、间遥不可及,时间不可跨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等中,产生了担忧、疑惧。诸如此类的诗篇,实际上表现了东汉末年长久独守空房的思妇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她们热切地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况,她们对爱情忠贞,更对现状抱怨。我们可以看到,思妇的刻骨相思往往与人生短促、青春易逝、节序如流的生命时间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她们不但关注个体生命的心灵需求,而且突显了她们对生命的热爱与恐惧:敬畏青春,敬畏时间。 古诗十九首体现的思妇的生命意识在于对传统礼教压制人欲的抗争,忠实于个体生命的渴求。如青青河畔草中的“荡子妇4喊出了“空床难独守4这一许多人欲言而未敢言的心声,她的理由是“荡子行不归” 生命意识中更为有价值的

24、是,游子士人的思索蕴含着哲理的思辨色彩。他们思考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他们发现金石、松柏亘古不变,而人生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生命是有限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短促的人生让他们思索人生的永恒,当他们发现就连死去的人的坟墓也不能永恒,也会“古墓犁为田”时,顿生人生无常之感。他们会思考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的关系,他们发现忧虑会令人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 17、以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等为例剖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答:多样化的抒情方式;委曲婉转、反复低回的抒情方式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却很少径直言情 ,多是委屈婉转,反复低回的。如迢迢牵牛星里那夫妇间依依惜别的离愁

25、别绪,却全是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写的。作者借牛郎织女凄美的故事表达一种以宇宙为背景的弥漫性的地老天荒式的爱情故事。“迢迢”言路之遥远,更显出相思之深之切,有一种路遥难再见的忧患。“皎皎”既言星河月光之洁白,亦是织女貌美肤白的写照,一词双关,亦见出游子的不舍与无奈。“纤纤”“扎扎”言女劳作之貌,从“终日不成章,泣涕淋如雨”可见其因相思而无心织布,生动的刻画出女性因感情左右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情态。后四句借银河之隔,抒发夫妇离别的哀怨。这一水之间既有游子有家难归的苦痛与无奈,亦有思妇望眼欲穿的哀伤。 情景交融、浑然圆润的艺术境界;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往往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使情景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

26、水乳交融、浑然圆润的艺术境界。如迢迢牵牛星,通篇写长空寂寥、河汉皎洁的秋夜景色,牵牛、织女二星一水相隔不能相聚,而情在其中,表现了男女离別相思之苦。 意蕴深长的比兴手法;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惯用的“比兴”手法,衬映烘托,比兴兼用,着墨不多,言近旨远,用得意境深远、贴切自然。迢迢牵牛星则是通篇作比。诗中借助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诗人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着力刻画了织女隔着银河而不能与爱人相会的愁苦。勤劳的织女与心爱的人儿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阻碍这对夫妇团聚的恶势力的憎恨。这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天上的故事,而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非

27、常真切的反映。古诗十九首中的“兴”是比较复杂的,并非单纯的“起兴”,有的是在开头“起兴”。但也有的在中间“起兴”如行行重行行以思妇自叙口吻倾诉别离相思之苦,在料想疑虑丈夫心情时,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起兴,“胡马”“越鸟”皆不忘本,由此衬托出“游子不顾返”的不是,集中体现她压抑不住的内心痛苦。 精炼朴素的语言艺术。巧用叠字,生动传神。如这二首诗中“行行、盈盈、皎皎、迢迢、札札、脉脉等叠词”。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使诗作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生动传神,出神入化的描绘出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平易朴素,不作艰深之语。如:行行重行行中,前两句 “

28、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简单的文字,平浅的句子,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细心分析,就会发现写得思绪千里,柔肠百转。具有深厚含蓄的感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18、为什么魏晋南北朝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 答: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

29、体辨析可以上追溯至汉书 艺文志,至于东观汉记以及蔡邕的独断、刘熙的释民等反映了早期的文体辨析的意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离不开审美特性。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上面提到过,“诗赋欲丽”的丽,“赋体物而浏亮”的“浏亮”便已经是审美的追求了。到了南朝,四声的发现及在诗歌的运用,再加上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证明他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19、简述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东汉末年的动乱,即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

30、遍高扬,造成了当时诗歌“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点。 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这种情况对文人刺激很大。 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得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色彩。 浓郁的悲剧色彩。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建安诗歌往往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20、比较曹氏父子诗风的差异。 特色:正如钟嵘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代表。 贡献:曹植是第

31、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余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中的“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比例,有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视野,却通过曹植才获得完成。 22、阮籍诗隐约曲折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答: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这主要是由其时代与身世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发言玄远,口不 否人物”。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

32、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估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分析这种情况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蔽,百代之下,难以情测。”但就诗歌精神而言,阮籍的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如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说“黄初之后,唯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23、有人曾将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与离骚相比,你认为可比吗?请加以论述。 答:不可比;赠白马王彪一诗,是继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首长篇抒情诗。是曹植的代表作。诗的正文共80句,400字,篇幅之长,结构之巧,感情之深都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罕见的。赠白马王彪一诗形象地反映

33、了曹植后期备受迫害的生活和感情。全诗气魄宏伟,结构严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的浑然一体,和各章之间运用辘轳体有密切的关系。辘轳体即修辞学里的“顶真格”,它要求行文在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用相同的字句相互衔接。赠白马王彪除第1章和第2章没有使用辘轳体,其余各章都用了。如第2章的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的首句就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的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的首句就是“踟蹰亦何留”,下皆仿此。这种手法能够使结构紧凑、段落分明而又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 抒情的方式也时有变化,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却把抒情和叙事、写景结合起来。“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看起来是叙事,实

34、际是抒情。另外, 恰当比喻不仅可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而且免于授人以柄。把监国使者比之为“鸱枭”、“豺狼”和“苍蝇”,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神话传说的充分运用,展开了多彩的幻

35、想的翅膀,更加强了离骚的浪漫主义气韵。比、兴手法的运用,在离骚中是非常多见的,如他以香草比喻诗人品质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以驾车马比喻治理国家等。总之,离骚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24、简析左思咏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答:思想内容:这是咏史诗的第二首,诗人以涧底松与山上苗取喻,形象地揭露了社会上“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象,并借汉代金,张家族与冯唐作比,说明这种现象古已有之,根深蒂固。“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

36、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 艺术特色:首四句一松草为喻,形象的揭示了门阀制度下的”上平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中间四句直抒胸臆,直接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末四句用典,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心中的愤懑不平。总之本诗有比喻,有用典,借古讽今,并且运用颇为精切;有直抒胸臆,有借古讽今,得怨刺之深,讽喻之致。此外,该诗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语言明白如话。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26、为什么文学史上以“自然”二字概括陶诗的风格。 答:自然,不仅是陶渊明

37、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他作诗不存驰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又说:“既醉之后,辄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就是讲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等等都着重写社会政治的题材,陶渊明则着重写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话写家常事,写的诗意 然。 27、简析饮酒。 答: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到世俗喧嚣的干扰。

3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是白描,朴朴素素,明白如话,偶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放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 后四句描写了那多日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含着真谛。这是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喜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 28、关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说:“因採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苏东坡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

39、。”单就这两句诗而言,“望”系有心去看,“见”则有无意中见到的意思,所以“见南山”更能体现悠然自得的心情。 另外,苏东坡的看法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论诗词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文艺作品中,意表达内心,抓住情思,从心外化出来的意境,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共鸣,即“感人”。意和境都是要有的,上乘作品就是把此二者合一,不着痕迹的。 意境又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的角度看物,物种到处都是我的感情。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所以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属于无我之境,境与意会,所以神妙。 29、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

40、及也。”请解释並结合作品分析这句话。 答:陶渊明田园诗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平淡,语言质朴,含义深远。平淡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东坡诗话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质而实绮”,是说外表质朴而实际却很美丽,“癯而实腴”,是说外表乾枯而实际很丰满。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田园诗派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

41、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十分精辟。 30、分析 木兰诗的艺术风格。 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

42、,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作者根据人物刻画的需要,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展示木兰的形象。从时间上说,长达十年之久;从地域上说,从家乡,到战场,从朝廷,到故乡,空间十分广阔。如此丰富的内容,本来就费笔墨,但诗歌处理的很好。突出了出征前、征途中、战场上和归来后的几个场面,描写的有详有略。 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首叙事诗,但抒情的成分很重。 此外,诗中复祂、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或叙事、或摹生、或写景、如百川归海。均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其中既有朴素自然的口语,又有对仗工整、精妙绝伦的律句。 31、玄言诗。 答:

43、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32、试分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並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加以比较。 答: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对大自然风光“钩深索隐,穷态极妍”(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惨淡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沈德潜说诗晬语)。他的诗极尽雕琢刻画之能事,对极难描摹的形象能描摹出它的形、态、神,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首肯、会心。具体表现为: 诗的语言清新鲜丽,谢灵运山水诗所体现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为历代诗评论家所称道。鲍

44、照说:“谢五言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谢灵运善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的刻划,精雕细刻,对山水的描摹则是工笔刻画,营造生动鲜明的画境。如登池上楼:“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在他的诗里非常注意色彩、光线、声调的运用,谢诗多选取自然景色中那些色彩鲜艳的部分,用艳丽的语词,来描绘绚丽的画面。、谢诗善于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坎坷身世的感慨,以物寄情,以情托物。结构独具特色,在诗的结构上经常采用“写景玄理”的章法,在游赏山水之余,将山水带来的愉悦引向哲理思考,以玄理或佛理作为解脱内心苦闷的方剂。谢诗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

45、炼,创造出了许多名垂后世的佳句。另外诗歌语言是写实性的。 比较:陶谢诗歌在艺术上有很大的差别。方东树评陶谢异质,认为“陶公不烦绳削,谢则全由绳削,一天事,一人功也”。 陶渊明善写意,他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形似,只是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而谢灵运则注重山资水态的描写。刘勰文心雕龙和钟荣诗品中评谢灵运诗歌的艺术追求为“极貌似以写物”和“尚巧似”。他 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余力的勾勒描绘,力图一一再现出来。如其入范蠡湖口):另外,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诗句,无不显示着高超的描摹技巧。 陶渊明的诗歌

46、注重言外效果,发挥语言的启事性,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体会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用白描的手法。谢灵运的诗歌则是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词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自己所写的景物,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晚出西射堂中写到“连鄣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宛如一幅比浓色艳的风景画。 谢诗不像陶诗那样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表现出整体的自然美,而是更注重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

47、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片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另外,在玄理方式的结合方式上,谢诗往往是山水和哲理生硬板滞的结合。在谢灵运的审美活动中 ,山水自然景物给予他的,主要是哲理的思、玄理的证据, 而非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兴会。“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陶渊明的诗作里,自然景观不再是玄理思辨的媒介,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对象同诗人的主体情感高度和谐融洽。在他的诗歌中 ,我们很难指出哪句是理语 ,哪句是景语或情语。 总之,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共同勾画了两个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将自然艺术推向了极至。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则掀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33、简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诗 答:这二句诗很好地表现了初春之特征及诗人当时的心情。描写谢灵运久病之后开窗眺望,忽然发现池边已生出春草,树上的鸟声也变了。原来是春天已经悄悄来到,作者顿感春意盎然,生机勃发,于是很自然地得到这一清新之句。 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份。诗人在病榻上度过了一个冬天,现在已是初春时节了。他凭窗而坐,倾耳细听远处波涛拍岸之声;举目远望群山起伏之影。而近处所见的景致则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