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500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汉语翻译练习及答案翻译练习答案: 1、卫懿公有臣曰弘演,远使未还。狄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与禄位者鹤也;所富者宫人也。召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狄人追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号,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表。”因自刺其腹,内懿公之肝而死。齐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救卫于楚丘 2、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

2、下良药也,亦大矣。 古代的圣王主张正义战争而没有废止过战争 3、卞庄子好勇,养母,战而三北。交游非之,国君辱之。及母死三年,齐与鲁战,卞庄子请从,见于鲁将军曰:“初与母处,是以三北。今母死,请塞责而神有所归。”遂赴敌,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一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再北。”又入,获一甲首而献之,曰:“此塞三北。”将军曰:“毋没尔宗,宜止之,请为兄弟。”庄子曰:“三北,以养母也,是子道也。今士节小具而塞责矣。吾闻之,节士不以辱生。”遂返敌,杀十人而死。君子曰”三北已塞,又灭世断宗,于孝不终也。” 4、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

3、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确,其取弥确。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5、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

4、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桓公其以之矣。 6、昔者魏武候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今者有以楚庄王之语闻者乎?”武候曰:“未也。庄王之语奈何?”吴起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朝而有忧色。申公巫医进曰:君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吾闻之,诸候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庄王之所以忧而君独有喜色,何也?”武候逡巡面谢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 7、靖郭君将城薛,宾客多止之,弗听。靖郭君谓谒者曰:“无为宾通言。”齐

5、人有请见者,曰:“臣请道三言而已,过三言请烹。”靖郭君闻而见之。宾趋而进,再拜而兴,因称曰: ”海大鱼。”则反走。靖郭君止之曰:“愿闻其说。”宾曰:“臣不敢以死为熙。”靖郭君曰:“先生不远道而至此,为寡人称之。”宾曰:“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今夫齐,君之渊也。君失齐,则薛能存乎?”靖郭君曰:“善。”乃止不城薛。 靖郭君打算在薛地築城,賓客紛紛勸阻他,他不听从。靖郭君對擔任傳達的人說:“不要給賓客通報。”齊國有人請求接見,說:“我只要說三個字就行,超過三個字,我寧願被烹死。”靖郭君聽說後就接見了他。賓客快步走向前去,拜了兩拜起來說:“海大魚。”說完掉頭就跑。靖

6、郭君叫住他,說:“我想聽聽你說的意思。”賓客說:“我不敢拿生命開玩笑。”靖郭君說:“先生不惜遠道而來,還是爲我說一說吧!”賓客說:“海裏的大魚,網不能捉住它,釣杆不能牽動它。一旦離開了水,那麽螻蛄、螞蟻都能對它爲所欲爲了。現在齊國就是您的大海。如果您失去齊國,那麽薛地還能保住嗎?”靖郭君說:“好。” 於是停下來,不在薛地築城了。 8、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义,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意也

7、。” 巫马子问墨子道:“你兼爱天下,没有什么利,我不爱天下,也没有什么害。功效都没有得到,你为何自以为是而说我不对呢?”墨子道:“现在假使有人在此地放火。有一个人捧着水将要去浇灭它,另一个人拿着火将要去助燃,而都还未曾去实际做,你觉得这两人谁对呢?”巫马子说:“我觉得那捧水的人的用意是对的。那个加火的用意是不对的。”墨子说:“因此,我觉得我的用意是对的,而以为你的用意是错的。” 9、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伛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也厥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

8、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伛倭丈人之谓乎?” 10、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颤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之”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乡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周处

9、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被乡里人祸害。义兴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额虎,一起都来侵害老百姓,义兴人称它们是三个祸害,而周处更加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周处就刺杀老虎,又跳入河水斩杀蛟。蛟有时浮上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蛟一起。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已经死了,互相庆贺。竟杀死蛟游出河水,听说乡人庆贺,才知道被大家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吴郡寻访陆机、陆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把事情详尽地告诉,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错误可是年纪太大,最终不会有成果了。陆云说:“古人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好。再说一个人怕不立志,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了一个忠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