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二首.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二首9、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诗中难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过程和方法 3、学习诗中难字词,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 4、背诵这两首诗。 5、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了解诗人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难点:口述诗歌内容 教学关键:抓住比较难懂的词语,读懂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 诵读 讲解 口述 总结 教学时节:2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望庐山瀑布 李白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预习中哪些诗句
2、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紫、川、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
3、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4、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
5、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
6、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第二课时 山行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 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这幅画把诗人描
7、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 重点体会“斜”“生出”。 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 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
8、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 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 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 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 c、师生齐读。 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 配乐齐读 3、配乐背诵 描述画面。 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 指名读 指名看画面背诵诗 配乐齐诵 五、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古诗。 2、把习题做在作业本上。 六、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枫林 白云人家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