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8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8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幼儿教育学部分名词解释: 1、 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的规律的科学,它是人们从事教育幼儿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2、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的学校教育,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 3、 学校教育:指的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有专职的教师,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思想
2、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和身体方面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实施的教育。 狭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始的幼儿教育机构中对3-6岁年龄阶段幼儿实施的教育。 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等。 5、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称。 6、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和实施教育时应注意: (1)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2)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3、(3)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7、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自主自由活动 8、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素质的教育。 9、体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方面。 广义的体育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体育活动。 狭义的体育是指在教育机构中进行的,保证受教育者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0、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
4、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11、智育是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受教育者智力发展的过程。 12、幼儿智育就是按照认知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幼儿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其认识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13、智力就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要素,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14、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指的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15、幼儿德育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发
5、展社会性,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16、美育即审美教育。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17、幼儿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接受新信息,增长专业能力,成为相对成熟的幼儿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过程。 18、幼儿园环境: 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方面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中一切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 19、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
6、境和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综和,如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等。 20、精神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社会中精神要素的总和,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 2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22、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23、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24、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总和。 25、幼儿园教育活动指的是幼儿在园内
7、参与的所有活动,包括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游戏、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它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 26、幼儿园课程内容就是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内容。 27、课程内容的编制是指对课程内容进行组合,形成一定结构的工作,其目的是利用幼儿已有经验,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系统化。 28、核心课程又称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这个中心就是核心。 29、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它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段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 30、制定幼儿园
8、教育计划即指依据课程目标,对一定时间段内教学工作系统地进行设计和安排。 31、直接教育是指教师按照教育目标,直接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幼儿。 32、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方法。 33、间接教学是指教师不把教育内容直接讲给有儿童,而是通过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利用其适当的中介,比如榜样,材料,事件等,让幼儿与它们相互作用,迂回到达到教育的目的。 34、幼儿的发现学习是指幼儿通过动作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35、集体活动是指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统一要求、统一步骤和方法进行同一内容的活动。 36、评价是
9、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为了改进工作,促进幼儿发展,达到预期的目标。 37、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得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活动。 38、课程的启蒙性是指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为发、适时而教、循序而育,以免损伤“幼嫩的芽”而促进茁壮成长。 39、课程的奠基性是指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的未来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只有在人的早期奠定良好的基础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为今后的发展提高保障。 40、生活性是指幼儿园教学活动要
10、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的感性经验出发,其内容和途径必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针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的实际需要,以促进幼儿适应和认识生活为重要目标。 41、科学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符合客观规律,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应符合幼儿的认识特点。 42、思想性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实施德育,促进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43、积极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引导和促进幼儿积极与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44、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能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5、直观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活动过
11、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实物或教具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丰富其感性经验,使他们获得直接经验的感知。 46、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幼儿有充分地活动,以使他们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 47、活动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或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实践、探索和发现。 48、当幼儿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产生兴趣,提出疑问或设想时,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便是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仪器设备,鼓励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观察和寻找这些变化或产生变化的原因,验证自己的设想,这就是实验法。 49、直观发是一种让幼儿直接感知认识对象的方法。 50、观察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运用视
12、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所选定的客观事物与现象,使之获得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方法。 51、演示是指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个实验。 52、示范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幼儿提供榜样。 53、操作练习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践练习而掌握和巩固某种技能的方法。 54、谈话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某一个问题和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法。 55、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或事情。 讲述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和描绘所讲对象。 56、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指教师在思考“如何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幼儿
13、园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利用和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制订或修订教育计划的过程。 57、预演设计是指教师在分析幼儿目前的知识能力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设想活动的进程、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写出计划,并预演的过程。 58、预演是指对计划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某项活动,某种材料进行的具体执行预先操作,即教师想要幼儿进行的操作、动作或活动,预先设想或尝试一遍,以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59、现场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现场,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和价值,为决定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
14、动而进行的临时设计。 60、反思设计:某个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根据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反应的观察记录,对自身的行为的分析、思考以及自己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体验等,对已完成的活动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这就是反思设计。 61、活动目标是指某一次具体活动中幼儿应获得哪些情感体验与态度,掌握怎样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增进哪些知识与技能等。它对幼儿提出期望。 62,活动准备指为保证某活动顺利进行,在该活动开展之前所需要做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准备。 63、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应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是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
15、色游戏。 64、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为结构游戏。 6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内容、情景、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创造性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 66、体育游戏是指以发展动作为主的游戏,并培养幼儿勇敢、坚强、遵守规则等优良品质。 67、音乐游戏是指幼儿在音乐伴奏和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主要作用是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 68、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包括进餐、饮水、睡眠、輿洗、如厕、入园和离园、过度活动和自由活动以及散步等。 69、练习是一种教育方法,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重复训练,而掌握某种技能
16、的方法。 70、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阶段的衔接工作。 71、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对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两方面的评价。 72、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1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2幻想: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3. 依法执教: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
17、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4.个别差异 :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内容、情节、角色,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创造性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 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2.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 3. 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4. 习惯化: 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5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
18、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确定的答案。 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儿童观和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现阶段,它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城市,是幼儿园数量不足的一种辅助形式。 4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
19、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最近发展区: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6. 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如学校、教师)认为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做出该行为的机关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该机关所属的本级人民*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发生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决定的活动 1. 学习类型:是个体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 2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3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 4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 5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6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