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525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论文 孙秀青.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论文 孙秀青让品德课“活”起来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品德课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因此,品德课堂应“活”起来,让学习者“动”起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一、导入要“活” 良好的新课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前提。如果导入能引人入胜、富有情趣,学生就能主动地进入教师所设计的特定环境之中,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 1、趣味游戏导入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设计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新课充满活力,从

2、而达到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 2、播放音乐导入 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上学会感恩这一课,课前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跟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教师可顺势揭示课题。 3、猜谜语导入 学生好奇心强,猜与课有关的谜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果会很好。 此外,还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讲述故事、实物演示、小品表演等诸多手段,在“活”字上下功夫,就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各种导入方法各有各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灵活,交替地运用,才会使学生感到新鲜,使新课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开放性教学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二、教学过程要“活” 品社课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更应以德育人、以情感人。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要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以心灵撞击心灵,以心灵赢得心灵。课堂上要努力营造一种和孩子平等的和谐气氛,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坦露一切,把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健康快乐地成长。 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团团围坐,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推选出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活动成果 2、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让每个孩子的思维都被激活,让每个孩子的情感都受到激发,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

4、表现的机会。小组式教学模式就为人人参与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三、评价方式要“活” 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评价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评价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特别是如何提高思想品德的测试效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评价目标要调整 教师对学生在思品活动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评价时,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良好心理素质、关注生活和社会程度。 2、评价内容更充实 在思品活动中,评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掌握,侧重于再认、再现能力;评价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能力侧重于合作能力及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评价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正确与否侧重于平时活动中的态度、真实表现及是否关注社会。 3、评价手段要多样 自评 对自己这一节课的表现,自己对自己评价,利于正确、正面认识自己。 小组评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动下对本组的成员一个客观的评价,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加强育人教育,上活品德课,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遵守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品德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