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176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教学内容 观察5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52.53页 1通过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教学目标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二次备课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实物 教学环节 一、操作引入 教师活动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搭积木,我们先来做个搭积

2、木的游戏好不好?请大家拿出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看谁搭得又快又对。要求是: (1)把3个正方体摆成一排。 (2)在最左边的前面摆一个。 4谈话:请大家观察刚刚摆成的物体,从正面、上面、侧面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1)你能把你看到的视图用笔画出来吗? (2)全班交流汇报: 从正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从侧面看到的是: 5引入。 (1)这个物体是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学生活动 请大家拿出4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看谁搭得又快又对。要求是: (1)把3个正方体摆成一排。 (2)在最左边的前面摆一个 2小组合作,对照要求,评议各自

3、摆成的物体是否正确。 3全班交流,出示正确摆成的物体(如下图)。 二、探索规律 三、尝试探索 察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1出示视图: 提问:这个视图是从这个物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3全班交流。 (1)你们得出几种不同的摆法?分别摆在哪里? 将各种可能出现的立体图用图片形式贴在黑板上: (2)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只要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正方体就行了。 1讨论:如果还是在这个物体上添上一个同样大的,要求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 (1)自己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各摆在哪里? 2讨论:如果在这个物体上再添一个同样大的,要

4、求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摆在哪里? (1)自己先想想看,该放在哪里? (2)尝试操作:动手摆摆看,放在哪里符合题目的要求? (3)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不同的摆法。 (1)谈话:要知道从各个(2)学生以小组为面上观察到的形状到底是怎单位分别摆出屏样的?除了画一画,还有更具幕所示物体,然后说服力的方法吗?可以怎么实地观察再次作做?你们想不想也来搭积木判断。 呀? 谈话:通过操作摆一摆(3)指导学生在小后,你知道从哪个面观察得组长的带领下有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哪个面秩序地分别从正观察得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面、侧面和上面观吗? 察两种不同的摆3电脑演示得结论。 法,并对观察到的 (1)结合学生的回答,屏形状进行

5、比较,通幕上闪烁并出示在各个面上过交流获得相应所观察到的形状。(如正面与的结论。 正面一起闪烁作对比后,再 出示看到的形状等等) (2)提问:为什么从正面 看到的两人摆的形状是不同 的?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 4重新出题再比试。 (1)小豆:如果从上面 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 怎样摆? 谈话:我们大家先摆一摆, 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让学生在小组中按要求摆 一摆后互相检验。) 追问:从上面看是不变, 从其他面看呢? 小结:从上面看形状不 变的摆法共有四种,分别是 “左一右四”“左二右三”“左 三右二”“左四右一”。 (2)小雨:如果从侧面 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 样摆? 谈话:我们也

6、先摆一摆, 再跟他们俩比一比,谁想的 摆法多? 追问:从其他面观察会 出现什么情况? 小结:如果只摆成两个分离 三、多样练习求巩固 四、回顾总结求深化 的物体,而且位置固定的话, 从侧面看形状相同,有两种 摆法,分别是“左三右二 左二右三”。如果允许位置 移动,或分离的物体不限于2 个,那么摆法就很多了 做“想想做做”1.2.3. 学生独立完成,再 讨论交流 提问:在这节课上,你对自 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哪些 收获? 谈话:教科书第55页有道思 考题,是教科书编者在向我 们挑战,你们愿意应战吗?如 果愿意,课后做出来。 有效 练 习 观察两个物体的组合 板书设计 正面 上面 侧面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汇报。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画。(课件播放庐山美丽的风景图,结合古诗题西林壁,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座庐山,有时候“成岭”,有时候“成峰”?而且还“远近高低各不同”呢?学生回答,并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认识我们的世界,了解我们的世界,长大以后造福我们的世界!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汇报。 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认识我们的世界,了解我们的世界,长大以后造福我们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