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讲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讲解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痉挛与肌张力评定,【知识教学目标】,?,掌握肌张力的概念、分类与特征及痉挛与肌,张力的临床评定意义。,?,熟悉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方法。,?,了解痉挛的临床意义。,【能力培养目标】,?,具有通晓和运用痉挛与肌张力的基本知识分,析临床肌张力异常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常用的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方,法进行评定操作。,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在检查和评定过程中,评定者通过,被动,活动,评定对象肢体而感到的阻力被视为,肌张力。,定义:,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表现为肌肉组织微小而持,
2、续不断的收缩,临床表现为肌,肉被动拉长或牵伸时的阻力,思考:肌力与肌张力的区别?,?,肌力:肌肉收缩时的最大力量。,?,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肌力是大脑主动意识下,的产物,即需要意识主动参与,而肌张力是,即使人本身没有主动意识也会存在?,?,一般肌张力降低的同时肌力也会下降。(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肌张力(,muscle tone,)的实质是一种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其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肌肉收缩,,这称为牵张反射。它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思考,?,如果是一块切下来的肉,是否会有牵张,反射?死人会不会有肌张力?有没有肌,张力消失的说法
3、?,?,正常的肌张力依赖于完整的,神经系统调节机制、肌肉组,织本身的物理特性、肌肉或,结缔组织内部的弹性和延展,性以及肌肉的收缩能力等因,素。,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必要的肌张力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所必需的,;,?,是保证肢体运动制控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所,必要的条件。,二、肌张力分类,?,静止性,肌张力,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有的紧张度,(弹性、抵抗),?,姿势性,肌张力,人体在,维持一种姿势,时,肌肉,所产生的张力(翻身),?,运动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二、肌张力分类,?,1,、静止性肌
4、张力,?,2,、姿势性肌张力,?,3,、运动性肌张力,静止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变换姿势时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完成某一动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肌张力特征,三、正常肌张力的特征,?,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三、正常肌张力的特征,?,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某一肌肉单独运动的能力。,?,7,被动运动时,具
5、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四、影响肌张力的因素,?,1,体位的影响,?,2,精神因素的影响,?,3,并发症的影响,?,4,神经状态的影响,?,5,局部压力改变的影响,?,6,疾病的影响,?,7,药物的影响,?,8,外界环境的影响,?,9,主观因素的影响,五、肌张力异常,?,(一)肌张力增高:痉挛,僵,硬,?,(二)肌张力驰缓,?,(三)肌张力障碍,五、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1,、痉挛,定义:,是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并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表现:巴彬斯基(,+,)、,折刀反射(,+,)、踝阵挛,(,+,)、,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
6、直(,+,)、,原因:上运动神经元的病,变,思考:提示了什么?,?,1,、肌张力检查时,有速度要求的。,?,2,、做被动运动时,速度宜慢。,?,?,痉挛的部位分类,?,全身性,?,区域性,?,局灶性,全身性,General,区域性,Regional,局灶性,Focal,痉挛模式,脑外伤,(TBI),多发性硬化,(MS),脊髓损伤,(SCI),脑卒中,(Stroke,),被动,:,个人自理障碍,治疗前,治疗后,小指、中指严重屈曲,难以清洁,手掌和手指,屈指肌,BOTOX,注射后症状改善,被动,:,体位,?,体位,:,?,进食,?,坐,?,睡,主动,:,运动控制障碍,?,上肢,?,取,?,抓,?,
7、移动,?,放开,治疗前,治疗后,膀胱,/,直肠护理,UMNS,动态和静态肌力失衡的表现,上肢,?,肩内收、内旋,?,屈肘,?,前臂旋前,?,屈腕,?,握拳,?,拇指在拳内,下肢,?,屈髋,?,大腿内收,?,屈膝,?,膝僵硬,?,足下垂,/,足内翻,?,大拇趾背伸,屈肘,/,握拳,拇指内收,大腿内收,/,足下垂,拇趾背伸,肌肉痉挛的利弊,?,利,?,维持静态姿势,?,避免肌肉萎缩,?,减少静脉血栓,?,弊,?,影响肢体随意运动,?,影响生活自理、体位、护理,?,疼痛,?,挛缩畸形,康复医学领域常见痉挛相关的疾病,?,脑卒中,?,脑外伤,?,缺氧性脑病,?,脊髓损伤,?,脑瘫,?,运动神经元病,肌
8、张力增高,?,2,、僵硬,定义:是一种原动肌和拮,抗肌的阻力一致性增加,,使身体相应部位活动不变,和固定不动的现象,表现:铅管样僵硬或齿轮,样僵硬,原因:椎体外系受损,肌张力低下,定义: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水平,被动运动相关肢,体时抵抗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表现:肌肉松弛软弱,牵张,反射减弱,触诊可见肌腹柔,软,弹性减小,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原因:周围神经损伤、肌病、,上运动元损伤的休克期,肌张力障碍,定义:是一种以肌张力损,害、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表现:肌肉收缩或快或慢,,且表现为重复模式化,肌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原因:椎体外系受损(舞蹈,病)
9、、其他神经退行性疾患,(肝豆状核变性)等,?,上述异常肌张力中,最,重要的是,痉挛,问题。,六、痉挛的临床意义,?,(,1,)益处:,?,借助伸肌痉挛可以帮助患者站立行走,?,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麻痹肢体的水肿,?,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可相对保持肌肉容积,?,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六、痉挛的临床意义,?,(,2,)弊处:,?,阵挛、髋内收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增加骨折和异位骨化的危险,?,有发生挛缩的危险,?,皮肤应力增加,?,自发性痉
10、挛导致睡眠障碍,?,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持续性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第二节,肌张力评定,?,一、肌张力检查,?,(一)肌张力降低,?,(二)肌张力增高,?,(三)影响肌张力异常的临床检查因素,一、肌张力检查,?,1,、视诊,?,2,、触诊,?,3,、反射,观察肢体或躯体的,异常姿态,肌张力高:触之硬,肌张力低:触之软,0-4,级评分:,0,:无反射,,1,:反射减退,,2,:正常,,3,:活跃,,4,:阵挛,腱反射、屈,肌回撤反射,(一)肌张力降低,?,评定者拉伸评定对象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评定对象不能自己抬起肢体,或当肢体运动,时可感到柔软、沉重感
11、,?,当肢体下落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无,法保持原有姿势,?,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的肌,形与弹性,呈现松弛软弱,(二)肌张力增高,?,肌腹丰满,硬度增高,?,评定对象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评定者以不同,速度对其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无法进行被动活动,?,评定者松开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一,侧,?,长时间肌张力增高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肌,腱挛缩,影响肢体运动,?,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1.,体位和肢体位置,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3.,不良心理因素:紧张,焦虑,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5.,药物的作用,6.,评定对象的整体健康水平,7.,环境温度
12、,8.,合并问题的存在,:,膀胱状态,发热与感染,代谢及电解质紊乱,(三)影响肌张力异常的临床检查因素,(五)肌张力评定的注意事项,?,1,、选择恰当的评定环境,?,2,、取得医患合作,避免紧张,?,3,、实施正确的检查方法,避免引起损伤,?,4,、进行全面的结果分析,?,5,、注意体位的摆放,?,6,、被动活动肢体要有一定的速度,室温,2224,度,二、肌张力分级,?,(一)肌张力减低,?,(二)肌痉挛,?,(三)神经科分级,肌张力低下的评定量表,级别,评,定,标,准,轻度,肌张力降低,肌力低下,肢体放在下垂的位置上只有短暂的,抗重力能力,能完成一定的功能性动作,中度到,肌张力明显下降或消失
13、,,MMT,检查为,0,级或,1,级,将肢体放在,重度,抗重力的位置上,肢体迅速下落,不能完成功能性运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index CSI,),?,结果判断:,06,分:无痉挛;,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分值,肌张力,腱反射,阵挛,0,分,无阻力,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无阵挛,2,分,阻力降低,反射正常,阵挛,12,次,3,分,反射活跃,阵挛,2,次以上,4,分,正常阻力,反射亢进,持续阵挛超过,30,秒,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8,分,阻力重度增加,肌张力分级,等,级,肌,张,力,主要表现,0,中重
14、度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轻度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正常肌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轻度增高(轻度痉挛),被动活动肢体有轻度阻力反应,4,中度增高(中度痉挛),被动活动肢体有中度阻力反应,5,重度增高(重度痉挛),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肌张力的神经科分级评定法,肌张力级别,评,定,标,准,0,级,肌张力降低,1,级,肌张力正常,2,级,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3,级,肌张力高肢体活动受限,4,级,肌肉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三、反射检查,?,常采取的反射检查,1,肱二头肌反射,2,肱三头肌反射,3.,桡骨膜反射,4,膝反射,5,踝反射(跟腱反射),反
15、射检查评分,反射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反应,1+,级,反射减退,2+,级,正常反射,3+,级,阵挛性张力过强、反射逾常,4+,级,阵挛,四、被动运动评定,?,(一)评分标准,、神经科分级方法、其它的等级评分法。,?,(二)注意事项,1,要求患者尽量放松,由评定者支持和移动肢体。,2,所有的运动均应予以评定,且特别要注意在初始,视诊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者肢体。,4,若欲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以便建立估价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6,在局部或单侧功能障碍(如
16、偏瘫)时,注意不宜,将非受累侧作为“正常”肢体进行比较。,肌张力的神经科分级评定法,肌张力级别,评,定,标,准,0,级,肌张力降低,1,级,肌张力正常,2,级,肌张力稍高但肢体活动未受限,3,级,肌张力高肢体活动受限,4,级,肌肉僵硬,肢体被动活动困难或不能,五、主动运动评定,?,通过主动运动评定可进一步鉴别肌张力,异常的情况。例如伴随拮抗肌收缩的缓,慢运动可能预示拮抗肌痉挛或协同收缩;,不伴随拮抗肌收缩的缓慢运动可能预示,原动肌力弱。,?,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徒手,肌力评定方法。,六、功能评定,功能评定可以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坐,或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
17、行评定。,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痉挛(,spasticity,)是指在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由于脑干和脊髓反射亢进而使局部对,被动运动的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痉挛的评定,,现在大多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Ashworth,scale for spasticity,,,ASS,)或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第三节,痉挛,二、痉挛的临床意义,?,(一)痉挛的益处,1,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2,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
18、心收缩力弱。,3,可相对保持肌容积。,4,在无承重和废用的情况下,可因此而预防骨质疏,松。,5,降低麻痹性肢体的依赖性水肿。,6,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二)痉挛的弊端,1,由于阵挛、髋内收呈剪刀样或屈肌痉挛而损害站立平,衡。,2,由于伸肌痉挛和阵挛损害步态的摆动期。,3,导致缓慢的自主运动。,4,由于屈肌痉挛导致皮肤应力增加,这一现象也可发生,在床位和轮椅体。,5,由于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或屈肌痉挛造成的挛缩危险。,6,自发性痉挛导致睡眠障碍。,7,由于髋屈肌、内收肌痉挛影响会阴清洁、损害性功能。,8,由于痉挛或阵挛干扰驾驶轮椅、助动车等。,9,虽然大部分痉挛可无疼痛,
19、但持续的屈肌痉挛可导致,疼痛。,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三、痉挛的评定量表,?,(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改良的,Ashworth,法,级别,评定标准,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出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卡住和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1/2,出现突然卡住,,在,ROM,后,1/2,均有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在,ROM,前,1/2,出现阻力,但受累,部分能较容易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运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
20、活动,思考:阵挛与痉挛的区别,?,痉挛:一种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阵挛:当反射高度亢进,如突然强力牵引肌腱可引,起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同:都是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代步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异:只有肌张力增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阵挛,且,阵挛需要一定的刺激才能引出来。,?,?,思考:,MAS,的缺陷,?,0,级的含义,:,无肌张力的增加级即包括正常和,弛缓。,?,对于弛缓型的病人如何分级?,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注意事项,?,(一)评定的影响因素,.,痉挛的神经性因素;,.,痉挛的速度依赖,.,患者的努力程度;,
21、.,精神因素的影响,.,环境变化的影响;,.,评定时患者的体位,?,(二)评定纪录,需要记录:测试的体位、是否存在异常反射、,是否存在影响评定的外在因素、痉挛分布的部,位、对患者,ADL,等功能活动的影响及所应用的,药物、治疗技术是否有效等,二、钟摆试验,(一)评定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膝关节于检查床缘屈曲,,小腿在床外下垂,然后将患者膝关节抬高至充分伸展位,当小腿,自膝关节充分伸展位自由落下时,通过电子量角器,(或肌电图)记录小腿钟摆样的摆动情况。,(二)评定指标,包括放松指数(,relaxation index,,,RI,)等。,三、屈曲维持试验,?,屈曲维持试验(,ramp and h
22、old,)用于上肢痉,挛的评定。,评定方法,患者舒适坐位,患侧肩屈曲,20,30,,外展,60,70,,,肘关节位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采用一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并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力矩计记录力矩,用表面电极记录肱二头肌、肱桡肌、肱三,头肌外侧的肌电活动。,特点,1,优点,(,1,)重测信度较高。,(,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3,)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2,缺点,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四、便携式测力计方法,?,(一)评定方法,采用,Penny,和,Giles,便携
23、式测力计。,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数。,?,(二)评定指标,一般在踝跖屈痉挛评定时采用低速(,10,12,/,)、高速(,20,100,/,)的测试,速度进行,3,次连续被动踝背屈,低速时,3,秒内完,成,高速时,0.5,秒内完成。,?,(三)特点,1,与肌电活动及等速装置的共同研究,表明其测试信度较高。,2,可通过低速和高速测试区分痉挛时,阻力矩(抵抗性肌紧张)中的反射成分,和非反射成分,尤其适用于长期痉挛患,者。,五、表面电极肌电图,?,利用多通道表面电极肌电图是电生理评定方,法中较为可取的一种方法。,?,表面电极肌电图常可用于鉴别挛缩和拮抗肌,痉挛。,?,表面电极肌电图也可用于帮助选择治疗方法,和随访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