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书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559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书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学与书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学与书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学与书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学与书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与书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书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与书法国学与书法 摘要: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及历史上各个朝代积淀下来并延伸至今的经典文化之总和,书法艺术离不开国学,它是传承和延伸国学的载体之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和精髓,书法和国学经典内容的结合,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国学之内容若以书法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则更彰显了国学内含的浩气,体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国学 书法艺术 中华文化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及历史上各个朝代积淀下来并延伸至今的精典文化之总和;近代、当代之文人创作的符合时代潮流和客观发展规律的优秀文化作品,凡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也应该属

2、于中国国学的内容。 书法艺术离不开国学,它是传承和延伸国学的载体之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和精髓,书法和国学精典内容的结合,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国学之内容若以书法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则更彰显了国学内含的浩气,体现了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文化素养。 中国书法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之独响,并且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国学的代表文献有古代的诗经、论语、孟子、尚书、周易、大学、礼记、左传、中庸等;还有古代、近代和现代很多优秀的诗、词、对联、散文等,也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很多优秀的

3、古典文学、优秀的诗词、对联,经受了漫长的历史考验,数千年而不被人们所抛弃,就是因为它有着光辉照人的文化内含,有着引人向上的文字阐述,有着感人肺腹的行为情节。这些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经典篇章,以及令人赏而不厌的优秀诗词,往往是我们书法爱好者们书写的重要内容。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由于晋代士人的价值取向,崇尚高

4、迈俊逸的精神风格,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其书法艺术总体上以阴柔为基调,含蓄蕴藉,寓俊宕之骨于清逸之气,柔中带刚;反之,清代又由于汉民族在心理上有着抑郁愤懑之情结,特别是金石之学昌盛,使书家从中获取一种强劲的动力,以释抑郁之怀。康有为、梁启超的书法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既有雄强浑穆之气象,又有意态潇洒之奇逸,刚中带柔。 我国历代书法评价中,书品和人品是一个血肉相连的整体,人品历来高于书品,书法是人的学识、才能、品质高度融合的体现。司马光曾经说过:才胜德者,小人也。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

5、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所谓因人废字,故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极少。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她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情感的抒发。在鉴赏书法的时候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是大有裨益的。书法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的情感,让人感觉被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抓住了,我认为那就是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的灵魂,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乾为阳刚自强不息,坤为阴柔厚德载物。哲学家张岱年讲:“自强不息”是人对生命的体会;人的生命就是要努力向前、奋发向上。“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容的思想,对不同意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它对思想、学术的

6、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易传一方面讲自强不息,一方面讲厚德载物,即表示人既要有坚强的意志,又经有宽容的态度。 坚强的意志、宽厚的态度,在中国文化里面起了主导作用,是一种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是中国国学中精华的内容之一。 荀子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此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告诉我们大事都是从细小的东西积累起来的,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 故,不可小视“跬步”,也不可贬低“小流”。小人物只要善于把知识积累起来,就有可能成为智深善谋的大人物。作为这幅书法,竖不成列,横

7、不成排,左右偏位,意趣无穷;墨迹有力而挺拔,字体古朴而典雅;词语含意甚丰,书写功力不凡。“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陶渊明的诗“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前两句。这两句是根据论语 微子篇:“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演绎而来,意思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觉悟到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改正,知道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补救。下半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感悟自己弃官归田是正确的选择。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中国书法可以说是世界文字史上的古化石,她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说明了她的存在价值和她的必要性。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

8、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和书法鉴赏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书法不仅拥有极高的物质价值,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书法的工巧,若汉隶曹全碑;书法的天真,若苏轼丰乐亭记;书法的自然,若兰亭序;书法的方正、丰润、紧接、宽博雄浑. 千年前的唐太宗就是收集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并最终将其带入自己的帝王墓。由此可知,从书法名品在现在的价值应该也可以看出书法作品的物质价值,只有四个字可以用来形容,那就是“一字千金”。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它的面前

9、,我们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心手两忘的抒怀,无论是浪情恣肆的狂放,还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经经过漫长的积淀代代相传,浸透在了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点线形式,我们似乎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 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它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令人陶醉。这千年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 书法与国学结合,是书法国粹发展的方向!以书法的形式弘扬国学是书法爱好者们的终生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