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建筑.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875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土家族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土家族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家族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家族建筑.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家族建筑土家族建筑 该村房屋多为土家吊脚楼,保存比较完整,分布较为集中,房屋为木质结构,窗花雕琢精细,图样较多,内容丰富,大部分房屋构造,保存完好。建筑年代为明清建筑 该村落前临乌江,后依高山,绿树环绕,景色幽美,被誉为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村落的独特之处是建筑风格多为土家干栏式“吊脚楼”,通常正房五间,左右两侧建二通进“吊脚楼”厢房,与正房齐平,整栋房构成“摄箕口”,寓意“财粮广进,家道兴盛”。门窗均有木雕,浮雕与阴刻相间,精雕细刻,工艺精湛,图案多为“麒麟送子”、“蝙蝠绕梁”、“仙猴嬉树”、“喜鹊闹梅”等,古色古香,独具风姿。同时该村建筑保存有少量四合院组成的殿堂式或楼阁式建筑群,雕梁

2、画栋,飞檐翘角,回廊花窗,富丽堂皇,气势雄伟,还保存有土汉文化有机结合的三合院建筑,天井坝以石板铺地面、阶沿以条石砌成,房屋柱头下垫石墩,这些石料都是精选的青石,经过细錾打造而成,石墩都是石鼓形,雕有石狮、蝙蝠、梅花及人物等吉祥图案,工艺精湛;房屋木料选用粗且直的松木或柏木,大门两侧的上部壁嵌上长方形木刻花窗,图案有“野鹿含花”、“喜鹊闹梅”、“八仙拜寿”、“龙凤呈祥”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该村建筑特点体现为一户一栋房屋,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依山而建,靠山下一间为干栏式吊脚楼或转角楼。吊脚楼一般在屋右侧,也有建在左建的。吊脚楼的立柱与上层地板空间距离较高,一般约二尺,横梁对穿,楼台悬空,飞

3、檐上翘,楼台绕楼的曲廊上有一排廊柱悬吊于空中,从外观上看如楼吊脚,为吊脚楼。房屋结构有三柱二瓜、五柱四瓜、五柱六瓜,长三间、长五间、四合院。吊脚楼多为五柱八爬、七柱十二瓜,柱料粗且直,长度一丈八尺八,或一丈六尺八,门高八尺,猪牛栏尺寸尾数是六,这个八、六是“发”、“禄”的谐音,寓意发家致富、富禄寿喜、家道昌盛、六畜兴旺。五柱或七柱落脚为一例,有四列三大间或六列五大间。最多是十列九大间,以中柱为界,用木板或竹编隔成两小间,前面一间置火铺当厨房、吃饭、烤火、休息用,后面一间做卧室。四合院四围修封火墙,又叫封火桶子,中间是天井,无论是长三间或长五间或四合院,中间一间是堂屋,设神龛,作祭祀、喜庆、婚丧

4、、迎宾用。房前平整地面作院坝,也是粮食晒坝,有的院坝前还建有朝门。修建时,柱头下多用精雕细刻的石磉礅,大门吞口、地面石料和附沿石也为细錾打造。窗户用小木条做出几何图案花格,或在窗心部位一小块木料上刻出人物、花卉、鸟兽图案,有的在窗户下部或门的上部刻出图案,既美观又寓意吉祥。屋顶多用青瓦盖,有“一万三千六,拖盖三间屋”之说,有的人家瓦盖得厚一些,多用些瓦,日后翻检瓦时也够用。个别有盖两层瓦的。屋脊中间以瓦片砌梅花形,两端翘角,屋檐瓦口以石灰封固,防止瓦片掉落。房屋墙壁装板取材多样,根据经济条件,有用木板经过细加工装修,室内装天花板。卧室内要安装木地板,还要涂上一层桐油漆,美观耐用。天花板以上靠瓦的外墙壁,在柱瓜之间的空间,先栏成大方块,方块内用竹条嵌上,在竹条上先涂一层含有草筋或纸盘的沙浆,再在沙浆上涂上石灰浆即成。房屋墙壁另一种是取材于竹子,一根竹子破成两半,锤破展平,按十字交叉编成一大块竹板材,用木条固定在柱与柱之间成墙壁,叫“压耳笆”,也有用木板木条不经加工栏成板壁的,牛栏、猪圈壁多用木板木条栏成。 同时土家建筑也常用木、石雕刻装饰建筑物,有浮雕和镂空雕,图案有“双龙抱柱”、“狮子滚锈球”、“野鹿含花”、“喜鹊闹梅”、“凤戏牡丹”、“八仙拜寿”、“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木雕刻原料以梨木、白杨、黄杨、柳木、红椿为主,用于雕梁、栏杆、门、窗的雕花。石雕刻原材料多用青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