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014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能言善辩是一个人寻求发展机会的重要条件,也是走向社会,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书中前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则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会口语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重点是发展幼儿接受性语言与表述性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幼儿

2、倾听的水平与质量,帮助幼儿正确学说普通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幼儿对儿童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其初步的阅读技能和习惯。随着幼儿升入大班,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故常出现孩子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他们想说不会说,要说说不清,说起话来断断续续,半句话多,停顿多。更困难的是不易说清事物间的关系,只能说一些片段,对因果关系难理解,有些句子还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幼儿在幼儿园只依靠语言课,阅读课根本不能完全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教育应该通过很多途径进行教育,可以说,凡是有语

3、言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园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在这一环境中,通过自由交往、自我协调,语言能力迅速提高。达到了正式教学活动达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语言环境所起的作用。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情绪不同,因而学习效果也不同。比如:在集体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明确,形式严谨,组织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教师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和幼儿交流。一节活动253

4、0分钟,能得到发言机会的只是少数幼儿,而且发言内容多局限在一个话题上,语言的运用也是很短的句子,即使是故事,背故事、背情节,限制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自己扮演角色,自由交往,这就为幼儿提供了随意说话的机会。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

5、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科学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幼儿科学的活动中

6、,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信息,需要通过语言和其他方式,向周围人和同伴表达传递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感受,告知自己观察的结果,提出疑问,抒发愉悦和惊奇的情感,评价他人的探索结果。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信息交流主要包括描述和讨论两种方式。描述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或成人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疑问等。讨论是指幼儿同伴之间互相探讨各自的发现和想法、疑虑。幼儿在描述和讨论中既可以提出自己观点与想法,又可以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或操作方法,以及从中获取的情绪体验。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和讨论的机会,及时鼓励幼儿学习简

7、单明确的语言表达、描述有关科学发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充分感知物体和事物的现象基础上,随机丰富幼儿的词汇,逐步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句表达,以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及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科学区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或成人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疑问等。在同伴之间,互相探索各自的发现和想法、疑虑。给幼儿充分描述和探讨的机会。在幼儿充分感知物体和事物的基础上,随机丰富幼儿词汇,要求幼儿用完整、连贯、通顺的语句表达。 二、体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往往比较大,兴趣很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应先让幼儿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请

8、幼儿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请一名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活动,再请这名幼儿讲一讲他是怎样做好这一动作的。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色,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语言能力。 三、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语言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那一串串音符、节奏以及旋律变幻的背后,幼儿都会编出不同的故事。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可逐渐在中大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歌曲小乌鸦,主要讲述一只小乌鸦每天急忙赶回家,把叼来的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故事。

9、在学习这首歌曲后,教师要求幼儿根据歌词内容把它改编成一个故事,以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表演区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四、数学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数学教育活动和语言教育活动不同,它没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句以及丰富的词汇,但却需要儿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做加减法编应用题,要求幼儿语句要完整,用词要精炼,让人一听就明白。对儿童来说,数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为了提高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常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玩玩说说中学会数学的知识。如小班幼儿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教师可为幼儿设计一个摘水果的情景让幼儿

10、观察树上水果的数量,并提出相应问题,让幼儿以故事的形式讲述。 这样不仅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加进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如教幼儿用橡皮泥涅苹果,教师可以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即兴编一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上下轻轻压个坑,中间再插一根柄。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既能顺利完成美术教学的任务,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美工区投放废旧物品-

11、月饼盒进行添画,并根据内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并能够在同伴之间互相讲述故事。 无论在语言教育活动还是其他各方面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规范的语言,以供幼儿学习和模仿。教师还要为幼儿创设一种宽松自由、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使幼儿有机会自由表达心声。一方面教师要以肯定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言语表达;另一方面,教师自己也要以诚相待,和幼儿平等的交谈。教师真诚而坦白的表达,师生之间平等的交谈,将有效的激发与增强幼儿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动机和兴趣。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对有语言障碍的幼儿要给与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的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