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146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图基本要素信息化教学方案信息化教学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学科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地图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商务星球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中第二章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在接下来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在地理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阅读地图,正确地选择地图,更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判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教材的结

2、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地图的应用”和以后的读图、用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关于比例的概念,已经初步学会了计算比例的基本方法;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生活的观察与解读较多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存在较多的认知局限;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尚未成熟,他们对空间的理解还很浅显,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很弱。将立体的地表事物变成平面的地图,或者是将平面的地图还原成立体的地表事物,这些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借助于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形象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化,现在多数家庭中都

3、拥有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而且具备上网条件;受家庭影响和小学的训练,学生对电脑及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的基本操作较为熟练,会利用网络上传、下载有用信息,因此本节内容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是可行的。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知道水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学会在地图上正确的辨认方向,能应用三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方法。 3、识别一些常见图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

4、、查找地理事物。 2、通过用比例尺计算两地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3、通过收集资料展示等活动,学会运用网络收集地理信息,运用资料说明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同时懂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姬长琦 初中地理 无 曹县实验中学 电话 年级 15953035821 七年级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200字 教学中采

5、用了百度地图、微视频、PPT、flash动画等技术。 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和在线互动,提高学生搜集整合资料、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给学生创造展示和交流机会,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PPT课件,电子白板的运用使学生交流展示时能在地图上进行画图、标注、指图并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信息技术“谷歌地球”,直观展现比例尺大小与范围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信息技术对传统地理带来的改变。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课前准备 1.安排收集有关地图的比1.查找资料地图,就一个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搜例尺、方向判断等

6、方面资话题准备,按专题小组展集相关资料。 料,同时提出小组分工要示资料。 并用问卷星软件调研求。 2.完成问卷星或调研卡学生的知识等方面的2.进行问卷调查。 的问题。 情况。 播放缺少地图三要素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多本班教室平面图。请学生观察图片并猜测其内容。 媒体 课件,激发学生猜一猜,这张图画的是什继续学习的兴趣。 么。 悬疑导入新课 PPT出示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在学生意识到是本班教图例和注记。根据教室的平面图之后,继续提打开教材,找到什么是地室平面图来具体解释“ 绘制校园平面图”出问题:那这幅图是随便图的语言,也就是地图的概念。使抽象概念具的语言 画出来的吗?你知道地三要素。 体

7、化,更易学生理解。图的语言是什么吗? 用直观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地图三要素表示方式的印象。 启发引导: 学生自主完成思考题。完PPT展示 :地平面上1、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成导学案。 的八个方位。 探究地图上的方向别方向的? 判断方法 2、地图上的方向应该如学生发言,动手指一指。电子白板上,用绘图何辨别呢?地图上的各明确地平面上的八个方法(指向标平移法)。 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向,并用手指出仸意方PPT展示,以南极点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向。 为例,分析得出方向归纳总结:地图上三种定说出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的特殊性。 向方法一般定向法其箭头代表的指向。 PPT课件的直观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学生分组讨

8、论极点经纬示,师生动手实践,定向法。 网定向法,结合学生的小讲练结合,以期取得教师倾听及时鼓励、评价地球仪,理解经纬网法, 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 1.计算公式 PPT出示比例尺的定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让学生勾画比例尺的计义和公式,解释比例距离 算公式。 尺的缩放程度。 变式:实地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让学生自己学生用三种PPT一一出示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公2.表示方法:共有三种 不同的方式写出之前算的3种表示形式, 式、形式 以一个为例讲解不同形出的校园平面图的比例 式之间的转换。 尺。 电子白板、PPT技术,3.比例尺大小比较规律:利于进行更加直观而 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的富有趣味的教

9、学活 比例尺反而越小。 动。 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每六人一组观察这两张利用百度电子地图放展示图幅大小相同的“学地图有什么不同;每个小大缩小以及photo 校地图”和“菏泽地图”,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 shop 等图片处理技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术,实现与学生的实研讨“比例尺的大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时互动。 小、图幅、内容详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不同,并填写导学案中的 略的关系” 略。 表格。 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家乡地图让学生感觉 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到很亲切、可接近,答。 学地图很有用。 运用“Google Earth”软让学生

10、通过观察不同 比借助google earth动件动手展示放大家乡地例尺的地图,感知在图幅态演示和电子粉笔的图,从学校所在地出发,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交互功能,可以直观Google Earth地图逐渐拉近家乡或者学校小与表示范围、表示内容展现比例尺大小与范看家乡 。 观到局部了解,形成 不断改变比例尺大小,欣让学生在瞬间俯瞰中国整体印象,增加时空赏体验空间的大小快速地貌实景。 变化的新鲜感。 变化。 教师打开百度地图应用全体学生限时完成:小组利用电子白板快速展程序,同时结合导学案中内先补充、纠错;再举手示,便于点评。 应用比例尺的实践的“菏泽地图”,分三大回答。 把学生身边的地理事活动 组分别同

11、时进行: 物搬到课堂上,最后 量算菏泽市最西端到最 又学以致用又回到现东端的直线距离: 实生活中,既让学生量算菏泽市最北端到最 感到地理课的学习乐南端的直线距离: 趣,更重要的是使他量算学校到菏泽旅游景 们感觉到地理知识的点孔庙的路程大约是多 学习可以帮助他们解少。 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决很多实际问题。 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是怎样做的。 用来量算曲线距离? 做演示路线的方向变化和距离变化,组内 感受电子地图的方便 同学可以补充。 提问:地图可以表示出地PPT课件展示地图上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观察和熟悉“一些常用图常见的图例和注记。示出来的呢? 例”。 现代信息技术将认识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识

12、别图例和注记 纸质地图延伸到认识 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分组讨论,小组内进行或电子地图,激发学生法 组与组间进行。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并让一部分学生到黑板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上比赛画出相应的图例。 畅谈收获 知识建构 评价、反馈 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绘总结思考:本节课你有何学生展示作品,交流活动制本节课的知识树,收获? 中的感受和经验。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完成达标练习, PPT、Flash动画、Camtasia Studio录屏微课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提升学生课外探究能力。 1. 大家尝试一下自己上网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下节课找同学到讲台电脑上给大家展示分享,利用

13、地图,向大家介绍你观看看视频, 最想去的地方。 2.自选学习古代地图探秘、野外方向判读方法等微视频。 课外探究 七、教学特色200字左右 课前收集资料和课后拓展部分,增强了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让网络成为学生们与世界联系的广阔平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有效地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知识的欲望。 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巧妙地化解抽象的地理知识;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正确建立“地理方位”概念,能用灵活简洁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符号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将原有的点状认知连接成网络,形成心理地图;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下,本节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化辅导,增强地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