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课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课教学设计地方课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教学目标: 、把本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这两句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词逐句地弄懂它们的意思。 难点: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学习内容 、回忆上学期所学的内容 、板书:治家格言 学生齐读,解释理解:格言、治家格言 出示内容: 第 一 课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自学,看谁能够读准读好这句话。 、质疑问难,解决句中不理解的字词的
2、意思。 解读:一句写“勤”,一句写“谨”。清晨起来就要将庭院、台阶扫干净,里里外外要使它保整洁,这是“勤劳”的好习惯,也是清洁卫生的好习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日出而作、闻鸡起舞,都有一个“勤”字在。日落而息,要亲自检点门户,这样能做到处事“谨慎”。 二、合作学习 、听故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有个人叫陈蕃,年轻时独居一室,日夜攻读,欲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天,其父之友薛勤来访,见他居处,庭院荒芜,杂草丛生,纸屑满地,便问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答曰: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令人深思。立大志,干大事,固然精
3、神可佳。殊不知,大事皆由小事而成,小事不愿做,大事会成空想。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读后感受: 我读了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感触最深的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以前我轮到做值日时,常会在家里磨蹭,到学校却已经晚了,我想,以后的我会早早到校,和同学一起把我们的学校打扫的干干净净,为我们学校优美环境的保持做宣传。 我想我们同学在家也要积极地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每天打扫打扫房间,起床后,整理好被子,把桌上的垃圾扔掉等。 第二教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 指名背诵课文。 2、 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中的含义。 二、古诗赏析 四时田
4、园杂兴 范成大 村庄儿女各当家,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比一比,谁读得更好更有感情。 2、赛一赛,谁能够说出诗句的大概。 三、问题讨论: 我们小朋友想要帮助家里打扫,但我们的家长是不是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呢?如果有,你是怎样进行的,把你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没有,你有什么办法使家长同意呢?大家一起来讨论。 四、实践活动: 1、想一想:如何使我们的班级更加充满生机。 2、动一动:争做一名校园“小小美容师”,使我们的校园更加整洁。 3、试一试:为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环境管理方案。 小弟八联办小学地方课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健
5、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托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地理解,促进学生全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教材分析: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祖国和民族三个方面,家乡教育主要学习的民族常识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祖国篇包括心理、环境、安全法制教育几个方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 教材在设计上和教学目标上强调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的整体发展,在教学上强调与其他课程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和整合。 2、开放性 教学内容的选取在体现课程标准
6、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适当进行了拓展。 3、活动性 教材注重引导教师开展活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4、趣味性 教材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重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好奇心,但关注能力观察能力欠缺,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也甚少,所以地方课上想更多地体现自主性还是有难度的。课堂上,教师要以丰富的资料诱发学生努力学习、努力探究显得很重要。 教学方法、措施: 1、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2、 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3、 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的观众。 4、 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 课后及时反馈,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 5、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6、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7、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8、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 课时安排: 家乡篇 5课时 祖国篇 6课时 民族篇 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