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205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高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例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

2、深刻的影响。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下面我们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图11和图12)。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

3、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人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然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总的来说,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 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为主,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水稻土和黑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加上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的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而且人口

4、相对较少,人均耕地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1 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而松嫩平原则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尤为明显。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地理环境也影响其他生产活动。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人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5、长江三角洲还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则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

6、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试根据上述的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长江中下游沿岸

7、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图13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 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例如,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

8、用,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阻碍,反而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农业社会,粮食生产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人口越来越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长江中下游平原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

9、产基地。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区域的发展阶段 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有许多种看法。有学者将一个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是指区域早期发育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由某一自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

10、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了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在这个阶段,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因此,一般地说,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成长阶段,是指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大幅度地增加,人地关系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一般地说,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已显现出不协调。 在区域发展的后期阶段,随着本地区资源的耗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人地关系矛盾加剧。这一时期,区域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克服不协调的因素,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促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