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826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 高校诈骗案的主要表现手段 近年,从高校发生的诈骗案件综合情况来看,作案人行骗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假冒身份行骗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假学生证与大学生交往,甚至冒充到车站接新生的老师,骗取他们的同情和信任,之后实施诈骗。 二、用假货和假钞行骗 目前,作案人用假货和假钞进行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他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一人拿着所谓的“名贵”假货直接来问被害人买不买,而是两人以上共同作案,扮演各种角色引诱被害人介入后,再“灵活机动”地针对不同的“猎物”变换不同的手法行骗;一是邀约被害人一起买了“赚大钱”;二是通过抵押别的假货,向被害人借钱买

2、“名贵”假货;三是制造混乱,以假钞换真钞。 三、编造突发事件行骗 针对被害人的特殊心理编造突发事件,让其在焦急中上当受骗,是诈骗的又一伎俩。近年来,诈骗者利用同学通信录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在乘车途中了解到的情况,乘学生在回家或返校途中机会打电话给家长、老师,谎称学生突发疾病或出车祸等进行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发短信、打电话,谎称中奖行骗 作案人的诈骗伎俩多端,令人防不胜防。有的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法称机主号码中奖,通过机主先汇款,之后到某地领取奖品,从而对其进行诈骗。有的人用手机回电话咨询中奖事宜,结果手机费用被下载。 五、借用储蓄卡汇款行骗 前已述及,骗子会冒充学生混进校园,谎称是北

3、京、上海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到昆明实习,或者说是大老板的子女来昆明旅游,钱包被人偷窃,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先是借被害同学的电话卡打电话,有意安排“联手”在北京、上海接听电话承诺汇款,接着提出借同学的储蓄卡号码让家里电汇钱款救急。诈骗者就这样“循序渐进”,趁机把被害同学银行卡的密码骗到手,之后迅速将卡上的钱取出,溜之大吉。 六、假装“掉包”行骗 假装掉包诈骗的手段,十多年前就有作案人在大街上使用。作案人按照钞票的尺寸裁一叠牛皮纸,上面和底层各放上一张100元或50元的真钞。共同作案的其中一人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行至被害人的前面,假装将这一封钱失落在地上让被害人先拣起,共同作案的另一人冲上来说:“这封钱

4、是我们俩发现的,我也应该参加分一半。这里人多不便分,我们到那边僻静处再分。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先拿着这些钱,同时把你的金项链、金戒指或手机拿来作为抵押”。贪财而又没有警惕性的受骗人怀着已发“大财”的激动心理,慷慨地交出身上值钱的东西,等走到僻静处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叠牛皮纸,方知上当受骗。 七、投其所好,虚设诱饵行骗 作案人往往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骗取财物。 八、以恋爱为名行骗 骗子还以同大学生交朋友谈恋爱的形式,既骗其感情,又骗其财物。 一些大学生容易受骗的主观原因 一、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知识 二、轻信他人,没有防骗意识 三、贪财图便,求眼前之利

5、 四、虚荣心强,放不下情面 五、麻痹大意,不认真检查细节 预防上当受骗的方法 一、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把握交友原则,不用感情代替理智 三、自觉遵守校园管理的各种制度 安全常识防骗篇 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层出不穷,经常变换人员搭配,以捡钱平分、金元宝、卖假药等伎俩,利用学生贪图小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被发现后就实施抢劫。 骗术一:假冒大学生,他们自称是某某大学的学生或老师,通过朋友或者当事人遗失的一些资料,得知当事人的名字以及基本情况,有的索性在学校里徘徊,发现目标后便上前说来学校找同学或者说与带队老师走散了,取得学生信任后进行诈骗。 骗术二:谎称学生出车祸进行诈骗。 骗术三:网上购物诈

6、骗。一些学生轻信网上交易工具把钱一次又一次汇到对方账户而货物却杳无音信,被骗金额最大的达30000余元。网上购物途径众多,但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透明度和信誉度不高,安全隐患严重,师生员工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避免造成损失。 骗术四:“捡钱平分” 骗术五:以超高价格推销劣质文具 大学生防骗安全知识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提防和 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高校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有:收集资料,行骗家长;中断通讯,谎称行骗;求助为名,骗取信任;套取密码,偷梁换柱;假冒身份,借钱行骗;冒充学生,推销诈骗。 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学会自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