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985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主题活动走进小学大班主题活动 主题名称:走进小学 主题说明: 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内心想法,为入小学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在活动中运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让幼儿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能及时纠正。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和自我服务等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 运用艺术的形式表现“我眼中的小学”表达成为小学生的向往。练习快走、跑、跳、爬等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对孩子而言,小学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心教育的顺利过度。 一:角色游戏: 1. 可能出现的主题: 娃娃家,公共

2、汽车,菜场,点心店。 2. 目标: 对角色游戏感兴趣,同伴之间多交流合作。 对各个游戏区有一定的认识。 能够自己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3. 准备: 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材料:各种玩具,橡皮泥。 4. 指导方案: 娃娃家: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角色,自主选择游戏身份。 鼓励娃娃家的成员参与其他的游戏。 公共汽车: 提醒做司机的幼儿排好座位。 司机与乘客之间要礼貌对话。 菜场: 区分不同类的水果和蔬菜。 尝试用简单的对话进行买卖。 点心店: (1) 注意玩泥的常规,不弄脏地面和桌面。 (2) 能做出各种点心。 二、角落游戏:视听区: 婴儿画报: 目标:1.对阅读感兴趣。2.能随录音逐页翻阅图书并回答简

3、单的问题。 准备:婴儿画报,故事录音带,录音机。 幼儿操作材料: 目标:1.感受与同伴游戏的乐趣。2.了解画面的内容,愿意与同伴交流。 准备:幼儿操作材料 1. 美工区: 我的好朋友: 目标:1.感受拥有一个好朋友的快乐。2.学习用彩泥塑造人物。 准备:彩泥,泥工板。 纸工:房子。 1 目标:1.喜欢参加纸工活动。2.复习沿中心线对折,学折房子。 准备:范例,正方形的纸。 2. 认知区。 捡豆豆 目标:1.锻炼手部的肌肉。2.学习用筷子将不同的豆子分类。 准备:各种豆子,筷子。 看点涂色。 目标:1.能认真参加操作活动,结束时能整理好自己的材料 。2.能按照电子的数量给相应的图片涂上颜色。 准

4、备:4以内的点子及相对应的图片。 3. 结构区: 花片积木: 目标:1.尝试用花片积木摆出蝴蝶的外形。2.坚持自己完成作品。 准备:花片积木。 我的好朋友: 目标:1.感受绘画的乐趣,继续增强对脸部特征得了解。2.学习在华好的脸上添上五官。 准备:油画棒,花好脸型的纸。 4. 生活区: 敲敲打打: 目标:1.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乐器。2.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准备:小铃,铃鼓,沙球,双响筒 第三周 集体活动: 活动一:好担心。 快睡吧,小田鼠 活动二:歌曲“快快起床”、 小机灵之歌 活动三:绘画“小学什么样”、一样不一样 活动四:学习7的第二、第三组加减 活动五:现代交通工具 活动六:特别的参

5、观 活动七:飞快行动 周一 活动一:好担心 一、 活动目标 1、 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2、 化解忧虑,以正确的心态和策略面对变化。 二、 准备 1、 男孩与女孩玩偶各一个、故事磁带。 2、 挂图、幼儿活动材料。 三、 活动过程 1、 豆豆和莉莉的担心 教师操作玩偶,模拟豆豆和莉莉的口吻自述:我们快要进小学了,好担心呀。上小学要去的很早吗?要是迟到他们凶不凶? 提问:豆豆和莉莉快上小学了,他们有哪些担心? 2、 我们的担心。 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样,也快要上小学了。你们有担心的事情吗? 幼儿自由大胆的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 教师把幼儿所说的担心的事情有图画或标记显示在黑板上

6、。 3、 故事我好担心 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不少担心的事情。那豆豆和莉莉 后来还担心吗?听完故事你们就会知道了。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看幼儿活动材料:为什么豆豆和莉莉后来又不担心了呢? 4、 为啥不担心了? 我们在来听听豆豆、莉莉上学那天早上的事,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又不担心了。 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豆豆在学校门口看见了谁?豆豆和莉莉看见好朋友,心理怎么样?和好朋友一起上学,他们还是很担心吗?他们看见的小学老师是什么样的?很凶吗? 幼儿看着黑板上的图画和标记讨论要不要担心刚才说的这些事情 教师总结:小学里有笑眯眯的好老师,就像幼儿园里的老师一样会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小学的每一天都很快乐。 反思

7、:在活动中幼儿对用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感兴趣,但孩子们好象对于上小学没有事先我们所想的那么多的担心。大多数小朋友都很乐观,向往小学的生活。 活动二:歌曲快快起床 一、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尝试多声部轮唱。 2、 体验歌曲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二、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 三、 活动过程 1、 田鼠弟弟没起床。 田鼠弟弟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来。我们怎么帮助他呢? 我们来学唱一首快快起床的歌。学会以后唱给田鼠弟弟听,让他快快起床。 2、 弟弟,起床吧 教师完整演唱一遍,幼儿轻声跟唱。 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用什么样的歌词来劝小弟弟起床? 教师朗诵歌词,让幼儿清楚理解歌词。然后,教师范唱,幼儿跟

8、唱。 “钟儿已经敲响”这一句要唱得清楚。这样田鼠弟弟就会知道应该赶快起床了。 带领幼儿重点学唱“钟儿已经敲响”这一句。 我们把学会的歌一起演唱给小弟弟听。幼儿完整演唱。 3、 弟弟,快快起床。 电鼠弟弟起床磨磨蹭蹭的。我们来学习轮唱,用轮唱的方法让田鼠弟弟别磨蹭,快起床。 教师介绍轮唱的方法:一个声部先开始,另一个声部晚一句开始。结束的时候,先唱的那个声部把最后一句重复一遍。 幼儿尝试轮唱。 轮唱的时候,好象大海的波浪,一浪过去,一浪又过来,就象是很多人在一遍又一遍地接着催田鼠弟弟。我们一起轮唱一遍。 学会这首歌,我们就可以唱着这首歌去催别人快起床了。 娱乐游戏 周二: 活动一:快睡吧,小田鼠

9、 一、 活动目标 1、 倾听故事,发现小田鼠种种拖拉行为的可笑。 2、 萌发转变拖拉习惯的行为,期待小田鼠来向自己学习。 二、 准备: 1、 鼠爸爸、鼠妈妈、小田鼠形象的玩偶各一个。 2、 幼儿活动材料。 三、 活动过程: 1、 田鼠爸爸、田鼠妈妈的烦恼。 教师演示田鼠玩偶。以田鼠爸爸妈妈的口吻讲述“烦恼”。 鼠妈妈:我家小田鼠什么都好,就是一样不好,拖拖拉拉不肯睡觉。谁能帮帮他? 鼠爸爸:哦,我先把小田鼠不愿睡觉的事儿讲给小朋友听一听。再请你们来帮帮他? 2、 拖拖拉拉的小田鼠。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小田鼠睡觉之前,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玩玩玩具,他的爸爸、妈妈生气吗? 小田鼠拖拖拉拉地不肯睡

10、觉,都做了些什么? 3、 帮助小田鼠 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想一想,应该怎样帮助小田鼠,让他睡觉前不要拖拖拉拉。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2528页。 幼儿根据快睡吧,小田鼠故事讨论。如:睡觉之前,不应该再吃东西了。因为小田鼠并不是真正饿了,他只是在饼干上啃了十个洞;小田鼠不应该再拍皮球了,因为妈妈已经帮他洗完脸,洗完手了;仙人掌也不用浇水 拖拖拉拉的小田鼠惹的爸爸妈妈生气,他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惹爸爸妈妈生气呢? 感谢小朋友的帮助,我们一定把小朋友的话告诉小田鼠。还要请爸爸妈妈把你们的好习惯告诉老师,谁的习惯最好,老师就会叫小田鼠到谁的家里去向他学习。小田鼠改掉坏习惯以后,还要

11、和你们比一比呢。 活动二:小机灵之歌 一、 目标: 1、 欣赏舞蹈,感受一休热爱学习等好品质。 2、 在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舞蹈动作。 二、 准备: 1、 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已熟悉歌曲。 2、 观看聪明的一休VCD或倾听有关故事。 3、 音乐磁带小机灵之歌。 三、 过程 1、 一休很机灵 欣赏歌曲。歌曲里面夸一休什么? “小机灵”是什么意思?小机灵是怎么样的呢? 一休聪明、机灵、喜欢学习。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听着音乐模仿一休动脑筋的动作。 2、 感受机灵 完整欣赏舞蹈一遍。 你喜欢舞蹈里的哪个动作? 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教师示范做动作 幼儿再次边欣赏舞蹈,边拍节奏。 讨论:我们怎样表

12、现出一休聪明、机灵的样子? 教师启发幼儿创编一休动脑筋,努力学习的动作。 幼儿集体模仿。 3、 表现机灵样。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学舞蹈。 再次跟着音乐,表演小机灵爱学习的机灵样。提醒大家大胆表演,听清音乐节奏。 周三: 活动一:学习7的第二、加减 、目标: 1、初步学会7的第二组加减。 2、熟练地掌握7的组成和第一组加减。 二、准备: 1、数字、分合符号、式题。 2、幼儿每人一套学具:看图列式卡、式题、数的组成、配对点卡。 三、过程 1、复习7的组成和第一组加减 数学游戏。拍手对数;给气球打气;填分合式。 看式题复习加减。 教师出示式题,幼儿报得数,看式题说出有关的另一道题。 2、学习

13、7的第二组加减 出示看图编题卡,请幼儿看图列算式:5+2=7,列出有关的朋友题2+5=7。再看式题编应用题,启发幼儿编题的范围要广些。 出示看图编题卡,请幼儿看图列式:75=2,列出有关的朋友题:72=5。再看式题编应用题。 3、幼儿操作活动 一组幼儿看图列式。 一组幼儿看式题填得数 1+5= 3+3= 76= 62= 一组幼儿看房子图,练习数的组成,填补数。 一组幼儿玩配对游戏:两名幼儿互相出卡配对或抽卡配对,复习数的组成。 活动二:绘画“小学什么样” 一、 目标 1、 能够关注小学环境及小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而提高实地参观的愿望。 2、 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二、 准备:挂图

14、美丽的小学 三、 活动过程 1、看看小学。 小朋友们和豆豆莉莉一样,在快要上小学的时候有好多担心,都想知道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参观小学之前先来看一张图片。 师出示图片。这里有一副小学的图片,它会让我们知道小学里的一些情况。 2、美丽的小学。 揭示左小图。这是小学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样的?从这里看到的楼房是做什么用的?楼房前面是什么? 小学生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那儿会有些什么?揭示右上图。 小学生们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和幼儿园的厕所一样吗?告诉幼儿,小学的厕所有男女之分。 3、小学里的人 小学里有些什么人?他们每天做些什么? 揭示左上图。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做什么? 揭示左中图。这是什么地方

15、?谁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揭示右中图。这是什么地方?小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做些什么? 4|、真想看看小学。 我们从图片上知道了小学是怎么样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明天,我们去参观小学就可以知道了。 说一说,参观时你最想看的地方和最想知道的事情。 周四: 活动一:现代交通工具 一、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认识电话的基础上认识各种通讯工具,并帮助幼儿形成通讯工具的初级科学概念。 2、 让幼儿了解现代通讯工具的优越性,激发幼儿对先进科技产品的关注。 二、 活动准备 1、 电话机、BP机、移动电话各一部。 2、 幼儿操作材料。 三、 活动过程 1、 激发幼儿使用现代工具的欲望。 “如果我们有事要和别人联

16、系,可以怎么办?”“怎样打电话?”“还可以用什么和别人联系?”出示移动电话。“老师拿的这个什么电话?它也是一种电话,它和我们小朋友家里的电话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比较、讨论。) 出示BP机。“这是不是电话?它有什么用呢?” 2、 向幼儿介绍磁卡电话、可视电话及电报、传真机等通讯工具。 “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电话?”幼儿讨论,阅读幼儿用书,向幼儿介绍磁卡电话、可视电话的好处。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发电报、发传真,远方的人们马上就可以收到我们发过去的信。” 3、 帮助幼儿形成通讯工具的初级科学概念,了解现代通讯工具的好处。 “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种电话,移动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还有BP机、传真机、

17、电报,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给它起个总的名字叫通讯工具,通讯工具就是传递消息的工具,有了这么多种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我们可以用各种电话联系哪些事呢?”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论通讯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二:飞快行动 一、 :目标 1、 练习快走、跑、跳、爬等技能。 2、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 二、 准备 1、 铁丝网:长绳一根,上面系有若干小铃,两端分别系在小椅子背上,距地面60厘米左右,可上下调节。 2、 活动前制作好若干担架。 3、 短绳、平衡木、毛绒玩具。 三、 过程 1、 救护操练。 我们来学救护员,跟着老师学学救护操。 边念儿歌边做救护操:抬

18、抬,抬得稳。跑跑,跑得快。爬爬,往上爬。跳跳,跳得高。 2、 演习活动 救护员在救护伤员时会遇到许多障碍,要爬铁丝网,跨小河,走独木桥救伤员还要动作快,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幼儿自由练习钻爬铁丝网、跳过小河、走独木桥等,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练习侧面钻爬的动作。 练习两人合作抬担架,要求有快有稳。 3、 救护伤员 森林里发生火灾了,许多小动物都遇到了危险,有的还受了伤,我们快去救他们吧。 游戏方法与与规则:幼儿分成45排,两人一组合作,爬过铁丝网、跳过小河、跑过独木桥,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到担架,再原路返回送往医院。 另一部分幼儿进行游戏,要求幼儿动作迅速。 周五: 活动一:学习7的第三组加减 目标: 1、

19、初步学会7的第三组加减。 2、熟练的掌握7的组成。 二、准备: 1、数字、分合符号、式题。 2、幼儿每人一套学具:看图列式卡、式题、点子卡片、数字卡片、铅笔若干。 三、过程: 1、复习7的组成、加减 数学游戏。拍手对数;给气球打气;填分合式。 看式题复习加减。 教师出示式题,幼儿报得数,看式题说出有关的另一道题。 2、学习7的第三组加减 出示看图编题卡,请幼儿看图列算式:4+3=7,列出有关的朋友题3+4=7。再看式题编应用题,启发幼儿编题的范围要广些。 出示看图编题卡,请幼儿看图列式:74=3,列出有关的朋友题:73=4。再看式题编应用题。 3、幼儿操作活动 一组幼儿看图列式。 一组幼儿看式

20、题填得数 1+5= 3+3= 76= 62= 一组幼儿看房子图,练习数的组成,填补数。 一组幼儿玩配对游戏:两名幼儿互相出卡配对或抽卡配对,复习数的组成。 活动二:特别的参观 一、 目标: 1、 初步认识小学的环境,了解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内容。 2、 减少对小学的陌生感、神秘感,为适应小学生活作好心里准备。 二、 准备: 1、 组织谈话,了解幼儿对小学的那些问题赶兴趣。 2、 与附近的小学进行联系,请小学配合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 过程 1、 小小预备会。 告诉幼儿今天要参观小学,参观什么小学。 帮助幼儿回忆曾经提出的几个问题以及想要了解的事情。这些就是今天要参观的内容,你们可以在参观的时

21、候仔细地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 提出参观小学的注意事项。 2、 特别的参观 观看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馆、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旁听一年级的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体会进入小学后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变的更聪明。 3、 课间十分钟 利用课间十分钟或保健操时间深入一个一年级的班级,看看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都用来干什么。每个人自由找到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做朋友。 请小学老师或小学生代表讲一讲,课间十分钟应该做些什么? 和小学生做在一起聊一聊,提出自己想了解的以及自己担心的一些问题,请他们回答。 第四周 一、角色游戏: 1、可能出现的主题

22、: 菜场,点心店,公共汽车,娃娃家, 2、目标: 对角色游戏感兴趣,同伴之间多交流合作。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3、准备: 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材料:各种玩具,橡皮泥,皱纹纸, 4、指导方案: 菜场: 将不同的水果和蔬菜分类摆放整齐。 愿意用语言交流进行买卖。 点心店: 注意玩泥的常规,不弄脏地面。 做出形状多样的点心。 公共汽车: 提醒做司机的幼儿排好座位。 司机与乘客之间有礼貌对话。 娃娃家: 进一步增强角色意识。 鼓励娃娃家的成员参与其他游戏。 二、角落游戏: 1、视听区: 故事:鼹鼠的箱子 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有笑声

23、和没有笑声的不同感受。 准备: *挂图,磁带 歌曲:快乐的牧羊人 目标: *喜欢听乐曲快乐的牧羊人,感受乐曲愉快、幽默、诙谐的情趣。 *与同伴合作创编各种动作。 2、科学区: 万花筒 目标:*对万花筒感兴趣,观看其中的美丽多彩的图案。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准备:*万花筒6个 玩陀螺。 目标:*感受快慢的不同速度。 准备:*提供大小、形状不同的陀螺。 3、结构区: 儿童乐园 目标:*能与同伴商量合作搭造各种滑滑梯,翘翘板等,并会用语言与同伴交流。 准备:*木头积木、花片积木、齿轮积木。 4、益智区: 飞行棋 目标:*与同伴友好下棋。遵守游戏规则。 准备:*23盒飞行棋, 5、美工区: 滑

24、稽小人 目标:*能独立制作滑稽小丑,大胆想象。 准备:*提供各种碎布、装饰纸、彩纸、剪刀等。 逐日计划 活动一:慌慌张张的莎莎 活动二:一棒接一棒 活动三: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四:绘画:大海里的轮船 活动五:鹅太太洗澡 活动六:小海军 活动七:高高的电视塔 活动八:学习二等分 活动九:小海军 活动十:下雨天 活动十一:我会让别人快乐 x月x日 周一 上午 活动一:慌慌张张的莎莎 活动目标: 1、 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知道做事有条理,就不会慌乱。 2、 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事件的过程。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1、 幼儿观察图一:莎莎起床 讨论:看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几点钟?莎莎

25、在做什么?这时候她应该做什么? 2、 幼儿观察图二:莎莎一起床,慌慌张张地在找些什么?袜子和鞋子在哪里找到的?这时几点钟了? 3、 幼儿观察图三:莎莎背上书包,跨出大门的时候几点钟了?她为啥还要拿着一个点心出门去?莎莎会迟到吗?莎莎为什么会慌慌张张? 4、 幼儿将三张图片的内容连成一个小故事,可请个别幼儿讲述。 5、 讨论莎莎每天这么慌慌张张,你们是这样做的吗?如果你是莎莎,你会怎么做呢?小结:每天睡觉前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都整理好,就不会象莎莎那样慌慌张张,这个找不到,那个找不到了。 活动二:一棒接一棒 活动目标: 1、 尝试多种方式的接力棒游戏。 2、 体验迅捷行动与耐心等待的关系。 活动准

26、备: 1、 人手一根木棒或纸棒,红黄蓝绿四根接力棒。鼓、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 抓小棒 1、 教师师范“抓小棒”:开始时,左右手交替,快速抓放小棒。渐渐地放慢速度,让幼儿看清楚左右手交替抓放的动作。 2、 幼儿自己玩“抓小棒”。 3、 幼儿一边有节奏的念儿歌,一边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边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边玩玩,一二一二。 二、 传小棒 1、 前后传小棒:幼儿分成46组,每组幼儿一个接一个站立。听教师的信号从对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前后快速传小棒。 2、 左右传小棒:幼儿站成横队,从对首开始,一个接一个快速传小棒。 3、 向下

27、传小棒:从对首开始,幼儿两脚分开,向下弯腰,一个接一个快速地在两腿间传小棒。 三、 接力赛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红黄蓝绿四队,对首幼儿分别拿着红黄蓝绿小棒。听到击鼓声,对首幼儿立即跑出,先绕着障碍物跑动,接着跳过“小河”到达终点处返回;再跳过小河,绕着障碍物跑动,到起点处将小棒传给第二个人,然后排到队尾。第二个人接过小棒开始出发。以全队完成接力且落棒次数少者为胜。 上午游戏:大型玩具 x月x日 周一 下午 游戏:1、学习拼音:g 2、英语活动。 x月x日 周二 上午 活动一: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标: 1、 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2、 幼儿初步体验并能区分平面

28、和立体图形的不同。 活动准备: 教具 皮球1只,圆片纸1张,圆柱体积木一块。 学具 幼儿人手一只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圆柱体积木 活动过程: 1、 认识球体。 幼儿观察皮球:“皮球是什么样子的?” 比较圆片纸和皮球,了解球体的特征。 “你们看,这张纸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玩乒乓球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让球离开桌面,你发现了什么? 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样子的?”“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叫球体。”“你件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象球体?” 2、 认识圆柱体 幼儿观察圆柱体积木。 讨论:它是不是球体?为什么? 比

29、较上下两个圆一样大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和上面的圆一样大的圆片,我们用这个圆片和下面的圆比一比,看看他们是不是一样大的? 说出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像这样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请小朋友在盒子里找一找,哪些积木是圆柱体?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几个圆柱体变成一个圆柱体?” 幼儿寻找圆柱体并拼接。 “你找到的圆柱体能不能变成一个长的圆柱体?”“为什么?”结论只有一个粗的圆柱体才能接成一个长长的圆柱体。“你见过的东西中还有哪些像圆柱体?” 3、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球体和圆柱体,球体是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往哪边推都能滚动的物体。圆柱体是上下一样粗,两头是

30、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相同大小的圆柱体可以接成一个长圆柱体。” 活动二:大海里的轮船 活动目标: 1、 幼儿对版画感兴趣。 2、 学习将画好的轮船各部分剪下后拼贴在第一张白纸上,用涂染和拓印的方法制作成纸版画。 活动准备: 1、 在原纸上画好轮船的各部分轮廓,宣纸、毛笔、图画纸、剪刀、浆糊、油墨、表面光滑的瓶盖、滚筒。水粉颜料、洗笔筒、抹布。 2、 纸版画范例 3、 操作材料“大海里的轮船” 活动过程: 1、 幼儿观察纸版画:你们看,这两张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这种画叫纸版画,你们想学习制作吗? 2、 幼儿学习制作纸版画的方法。 教师出示纸版画的各种工具材料,逐一进行介绍。然后

31、介绍制作方法并演示:先将画好的轮船各部分按轮廓剪下来,拼贴在图画纸上,贴的时候有的部分要加高,如将船舱和船底的边缘重叠在一起贴在图画纸上。窗上剪下后重叠贴在船舱上,这样加工就能印出线条来,这就做好了纸版画的底版。 有了底版,还要拓印:先用毛笔蘸上油墨,涂在底版的轮船上,也可以用滚筒蘸上油墨在底版上滚动,底版上好色后,用一张宣纸蒙在底版上,再用瓶盖在宣纸上有顺序的摩擦,使底版上的油墨拓印在宣纸上,揭下宣纸就成了一幅纸版画。最后,用水彩颜色在宣纸上着色,使画面丰富多彩。 3、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观察操作材料“大海里的轮船”,然后幼儿操作。 教师:先制作底版。拓印时注意物体的边缘要印清楚,细

32、小的部分可以用手指轻轻摩擦。 再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手上蘸上油墨要先擦干净,以免弄脏画面,正确运用毛笔或滚筒上油墨。 4、 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展示作品,挑选线条清楚、画面干净的的作品介绍表扬。 上午游戏:1、珠心算。 2、玩泥。 x月x日 周二 下午 游戏:1、书写拼音。 2、阅读活动。 x月x日 周三 上午 活动一:鹅太太洗澡 活动目标: 1、 通过滑稽幽默的情境化描述,感受丢三落四的可笑。 2、 通过讨论与绘画,领悟专注有序做事的重要性及程序。 活动准备: 1、 洗澡用的物品:小澡盆、小壶、肥皂、毛巾、衣服等。 2、 白鹅头饰或玩偶。 3、 绘画的纸和笔 活动过程: 1、 丢三落四

33、的鹅太太。 教师戴上白鹅头饰,以鹅太太的口吻表述:你们好,我是一只白鹅,大家都叫我鹅太太。我有一个坏毛病,做起事来丢三落四的。请你们帮我改一改这个坏毛病好吗?哦!你们还不知道我的坏毛病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是将一件洗澡的事儿吧。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就能知道怎样来帮助我了。我自己讲挺难为情的,还是请你们的老师来帮我讲吧。 2、 鹅太太洗澡。 教师去掉头饰或放下玩偶讲述鹅太太洗澡的故事。 讨论:鹅太太先开始洗澡,还是鸭太太先带着孩子开始洗澡?为什么?鸭太太带着孩子洗完澡回来了,鹅太太还没有洗澡呢? 鹅太太做了哪些事?忘了哪些事?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第一小节到第四小节 讨论:鹅太太放好澡

34、盆,就停下来去做什么了?鹅太太烧上洗澡水,又停下来去做什么了?鹅太太拿了肥皂,又停下来去做什么了?鹅太太为什么会做一半,忘一半呢? 应该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别的事,不然会闹出笑话,我们接下去听听,鹅太太洗澡闹出了什么 笑话。 教师讲述第五小节到结束 讨论:鹅太太脱光衣服坐在澡盆里,为啥没法洗澡?她把什么忘了? 3、 帮“我”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教师戴上头饰,以鹅太太的口吻说:“我这种丢三落四的毛病真糟糕,挺难为情的。小朋友来帮帮我吧。” 幼儿讨论:应该怎样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幼儿按照故事里的顺序画出每一个准备工作,可以用物品代表“工作”,不会画的东西可以用标记代替或写字。 幼儿画出以下顺

35、序后,互相讲述。 活动二:小海军 活动目标: 1、 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在没有琴声伴奏下独立演唱。 2、 能用断顿的方法演唱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活动准备: 1、 明确海军的特征与海军所承担的任务,对海军有热爱与崇拜的感情。 2、 海军帽1顶。 活动过程: 1、 练声“把我的名字唱出来” 2、 复习“不再麻烦好妈妈”采用领唱、齐唱的方法。 3、 学唱新歌。 教师手拿一顶海军帽问:“这是谁的帽子?这个小朋友戴上海军帽就象谁了?” 教师范唱。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指导幼儿练唱。可采用全班唱、分组唱、分男女小朋友唱等形式。 幼儿唱出进行曲的感觉。 教师创设情境。小海军的炮艇悄悄地穿

36、过敌人的封锁线,这时我们怎么唱呢? 教师创设一系列情境启发幼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演唱。 无伴奏演唱。请幼儿在没有琴声伴奏的情况下独立演唱。提醒幼儿边唱边听旁边小朋友的声音,以便与他人的歌声整齐协调。 结束。 上午游戏:角色游戏 x月x日 周三 下午 1、纸工:汽车 熟练运用剪刀,体验制作的乐趣。 方法:沿着轮廓将小车和轮子剪下来,然后将轮子的齿轮相间地反方向地折,最后将小车和齿轮粘起来就可以开动了。 2、英语活动。 x月x日 周四 上午 活动七:高高的电视塔 活动目标: 1、 幼儿知道高高的电视塔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很多很远地方的电视节目。 2、 幼儿有探索现代科技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

37、 参观过本地的电视塔。 2、 “东方明珠塔”的照片 活动过程: 1、 幼儿讨论自己家电视收看情况,知道电视塔的功用。 “你在家喜欢看些什么电视节目?看得清楚吗?”“你家电视机可收到哪些电视台的节目?以前能收到这么多的节目吗?”“外国的球赛你家的电视机能看到吗?你喜欢看球赛吗?”教师努力激发幼儿谈话的积极性,让较多的幼儿进行讲述。“为什么你们都能清楚地看到很多地方的电视节目呢?是谁在帮助我们大家呢?” 2、 幼儿讨论本地电视塔的外貌。 “我们这儿的电视塔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去参观时,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电视塔要这样造?” 3、 向幼儿介绍亚洲第一高塔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我们的电视塔高吗?还有更高的电视塔。”幼儿观察照片“你认识这是什么电视塔吗?他在哪里?它有多高? “这个这么高的电视塔给上海人带来了什么好处呢?”以后你们有机会到上海,可别忘了去参观参观。 活动二:学习二等分 活动目标: 1、 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 幼儿思维灵活。 活动准备: 方形纸、长方形纸、心形、梅花形、蝴蝶形纸各若干。 每组剪刀、回形针若干,每位幼儿一张圆形纸。 活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