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精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276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精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太极精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太极精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极精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精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极精髓太极精髓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黏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黏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

2、,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能黏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佘,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 捧,捋,挤,按,采,捩,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外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欲求

3、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也。 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粘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首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意,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4、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必于腿求之。先以心便身,从人不从己,后使身能从心,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无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

5、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发未发之际,我劲己接入彼劲,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所谓借力打人,四两拔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荡,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占煞,精神贵贯注,紧要全在胸腰中变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臂,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