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8552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标准的概述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物流标准化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1 物流标准的概述5.2 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5.3 物流标准化方法及国际物流标准5.4 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思考练习,第五章 物流标准化,学习目标 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内涵;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掌握物流标准化的一些常用的项目与方法;理解物流标准化体系;了解国内外物流标准化的发展历程。,5.1物流标准化概述 5.1.1标准与标准化 标准化的概念是人们从事标准化活动的经验和理论的总结,概括了标准化各个领域的本质特征,是建立标准化科学的基础。标准化的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标准和标准化。,第五章 物流的标准化,(一)标准的概念,IS0/IEC导则对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以

2、获得最佳秩序为目的,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二)标准化的概念与特征,IS0/IEC导则2指出: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其重要意义在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使用性,便于技术协作,消除贸易壁垒。我国国家标准GB/T3935.1-1996中对标准化的定义等同ISO/IEC导则。,(1)由标准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的如下特征,1)标准化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2)标准化活动的本质是促进有序化。3)标准化活动具有层级性。4)标准化活动具有协

3、同性。,(2)标准与标准化的作用,1)标准是生产与贸易的依据,是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2)标准和技术法规可以作为消除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3)标准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调控的重要技术手段。4)标准化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5)标准化是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三)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标准的规范作用和有效实施将促进社会经济生活的繁荣与进步,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标准化工作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各类标准的研究、制定与贯彻、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理论政策的研究、经济效果分析、标准化方法的宣传普及与推广、各类标准之间的协调、经验交流、国际活动、资料情报、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工作。,5.1.

4、2标准体系(一)标准体系的概念,标准体系是在一定范围内,各标准按照相互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机整体,组成一个系统。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范围,其组成标准之间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标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在一定范围内规范相应的产品、过程、服务和管理。标准是组成标准体系的要素,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二)标准体系的特征和属性,1)目标性:任何人为系统的建立首先要确定建立系统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标准体系应围绕实现特定标准化目的建立。2)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标准体系中各标准之间存在内部联系。3)科学性:科学性是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它是

5、保障技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根本条件,因此建立标准体系首先应贯彻这项基本原则。4)动态性:一定时期内的标准体系只能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既要考虑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也要预见到未来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始终保持标准体系的动态发展。5)层级性:标准体系中既包括通用标准也包括专用标准。一定范围内的若干标准中,提出共性特征并制定成通用标准,然后将此通用标准安排在标准体系表内被提取到若干标准之上,这种提取出来的通用标准构成标准体系的一个层次。,5.1.3物流标准化的内涵,物流标准化是指在包装、装卸、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

6、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物流标准化包含下列含义:l)基础编码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3)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4)集装模数尺寸。(5)物流专业名词标准。(6)物流单据、票证的标准。(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8)专业计量单位标准。,5.1.4物流标准化的特点,由于物流的专业性原因,物流标准化除了具有一般的标准化体系的特点之外,还具备了区别于一般标准化体系的特点:1)物流标准化系统涉及面广泛,统一性面临困难。2)物流标准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需要建立在一般标准系统的基础上,而不是完全的创新。3)物流标准

7、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是标准的三个重要原则。,5.2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对标准化进行管理,涉及的原来有许多,是从不同形式的标准化活动中概括出来的,因而带有显著的方法性特点。在标准化管理中密切相关的有四个重要的宏观理论原理,也称为标准化系统的管理原理和基本原则。5.2.1物流系统效应原则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位的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征包括了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者本质属性是整体性。(一)系统效应原理 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同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

8、效应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系统效应就是从要素量的集合达到整体质的飞跃中产生的。这种效应一般要比单个标准效应的简单相加大得多。,从上述的理论中,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1)许多要素的无序集合并不能够成为系统,只有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时,才成其为系统。2)由许多要素形成系统时,就能产生比单个要素孤立效应总和大得多的系统效应(即 1+12的效应)。(二)系统效应原理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1)企业的物流标准化工作要想收到实效,必须建立物流标准系统。2)建立物流标准系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标准,但是不意味着标准越多越好,关键是标准之间要互相关联、互相协调、互相适应。3)制定每

9、一个物流标准时,都必须从系统对它的要求出发,考虑它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与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标准,最后形成的标准系统才能产生较好的系统效应。,5.2.2结构优化原则,(一)结构优化原理 任何一个标准系统,都是由为数众多的标准(即系统的要素)组成的,这些标准绝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积,标准系统诸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且在空间上层次分明,时间上排列有序,这就叫标准系统的结构。(二)结构优化原理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1)在物流标准系统内,当标准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应转向对系统结构的研究和调整上,要注意防止只追求数量而忽视结构优

10、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削弱标准的系统效应,降低标准化效果。(2)物流标准系统效应的优化是整体的优化,是标准个体素质的等强度优化,只有每个标准的素质相匹配,才能发挥较好的效应,所以要致力于改进整个系统的结构。(3)当物流标准系统过于臃肿,功能降低时,可采用精简结构要素的办法,减少系统中不必要的要素和某些不必要的结构,其结果不仅不会削弱系统功能,还可提高系统功能。这可看成是简化的理论依据。,5.2.3有序发展原则,(一)有序发展原理 标准系统的结构经过优化之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彼此协调,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也保持适应的状态。我们把这种状态叫做系统的稳定状态,系统只有处于稳定状态,才能正常地发挥其功

11、能,产生系统效应。(二)有序发展原理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1)有序发展原理表明,在对物流标准系统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及时制定必要的标准,尤其是能带动整个系统水平提高的先进标准。(2)在对物流标准系统进行管理时,也要特别注意及时清除那些功能差、互相矛盾和已经不起作用的标准,随着标准绝对数的增加,这个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如果忽视了标准系统的新陈代谢,标准化活动就可能陷入事倍功半的被动局面。,5.2.4负反馈控制原理,(一)负反馈控制原理 标准系统的存在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其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同时还依赖于它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恰恰是这两种作用构成了标准系统发展的动力。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和内部的失

12、衡,会导致标准系统的状态,发生由稳定状态变成不稳定状态的变化。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反馈控制类型有二种:其一,若输出信息量变大,反馈控制信号的作用结果,应是使标准系统的输出量减少,又回到原来的标准值;反之,则相反。这种反馈叫做负反馈,这样才能使系统趋于稳定;其二,如果输出信息量变大,反馈控制信号的作用结果,是使标准系统的输出量更大;反之,则相反。这种反馈叫做正反馈,其结果将是恶性循环,必然导致系统自激振荡而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采用负反馈控制的原理。,负反馈控制原理:标准系统演化、发展以及保持结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内在机制是负反馈控制。其反馈控制原理图如图51所示。图51 其含义如下

13、:标准系统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经常的反馈,不间断地调节同外部环境的关系,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地发挥出系统效应;标准系统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内部的协同性,不可能自发实现,需要控制系统(管理机构)组成闭环系统,才能实现强有力的负反馈控制,使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二)负反馈控制原理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1)物流标准系统是人造系统,它需要标准化管理者主动地进行调节,才能使系统处于稳态,没有人的干预或控制是不可能达到稳态的。而干预、控制都要以信息反馈为前提。虽然建立了标准系统,如果没有信息反馈,系统就将处于失控状态,一个失控的系统,既不能达到预定目标,也不能长期稳定。2)

14、建立健全灵敏的物流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3)即时控制。4)为使物流标准系统与环境相适应,除了及时修订已经落后了的标准,制定适合环境要求的高水平标准外,还应尽可能使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这应该成为标准化的一个原则:弹性原则。,5.3物流标准化方法及国际物流标准,物流标准化方法的许多典型的方式,而且在交叉领域还有许多非此非彼的方式,因而造成了其种类方式很多。主要的标准化方式主要集中在集装箱系列、托盘系列、周转箱系列和条形码的标准化上,从周转箱到托盘、车、再到集装箱,形成了整个物流系统中的单元器具链:5.3.1托盘系列标准化 在托盘系列中最典型的是平托盘,包括塑料平托盘,木托盘等等。其变形体有柱式托盘、

15、架式托盘(集装架)、笼式托盘(仓库笼)、箱式托盘、可折叠式托盘、仓库笼等。,5.3.2周转箱系列标准化,周转箱也称为物流箱,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周转箱的标准化一般为企业标准化。,5.3.3集装箱系列标准化,集装箱系列中最典型的是标准运输用集装箱。集装箱(container)是指海、陆、空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时用以装运货物的一种容器。香港称之为“货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定义如下: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具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为便于商品运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

16、运输方式下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时。,集装箱的分类。按用途分类,集装箱按箱内所装货物一般分为:1)通用干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2)保温集装箱(Keep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ainer)3)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4)台架式集装箱(Platform Based Container)5)平台集装箱(Platform Container)6)敞顶集装箱(Open Top Container)7)汽车集装箱(Car Container)8)动物集装箱(Pen C

17、ontainer of Live Stock Container)9)服装集装箱(Garment Container),5.3.4条形码标准化,条码被称为“商品的身份证”,是商品进入国际流通领域的必备条件.1973年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建立了U.P.C条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1951年欧洲物品编码协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改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商品编码的应用技术OPS系统,研究标准化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刷技术,并全面转入条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拥护。198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成立了“中国物品

18、编码中心”。1991年4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全国各地设立了45个分支机构,形成基本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5.3.5发达国家物流服务标准化经验借鉴(一)日本物流服务标准化情况 日本很重视物流服务标准化,企业对物流服务技术平台的处理手段极为重视,标准化的进程也很快,几乎所有的物流服务企业都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服务的相关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二)加拿大物流服务标准化情况 加拿大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时间较早,建立的现代化物流服务员标准化内容包括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营销等在内的一整套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加

19、拿大的标准体系中,存在好几种不同的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欧盟各国物流服务标准化情况 欧洲各国在推进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进程中,有以下一些主要做法:首先,针对物流服务的内容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包含了运输733条,包装432条,装卸51条,流24通51条、仓储400条,配送400条;其次,针对物流服务质量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对物流服务的安全性和物流服务的响应时间等制定的相关的标准;第三,欧盟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的发展。,5.4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5.4.1颁布了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术语是由我国的物流行业组织中国物流与采

20、购联合会牵头制定,于2001年4月公布,当年的8月开始实施。5.4.2推进物流通用技术的标准化 在物流信息技术方面,公布了国家标准储运单元条码、商品条码、物流单元的编码与符号标记,以及用于自动数据采集的128码;在物流通用设备方面,正在制定散装水泥输送车卸料管快速接头、货运汽车箱体规范与安全等标准,集装箱标准化也有了良好进展。2005年3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GB/T 1968-2005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并于5月1日正视实施。5.4.3重视物流标准化的全局规划 200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提出了

21、我国物流标准化的指导思想和制修订任务。,一、选择题1、物流术语是与()年颁布的。A 2007 B 2005 C 2001 D 19982、标准化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主要活动是(),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等。A 参考外国标准 B制修订、贯彻实施标准 C 编写国家级标准化文件 D 编写企业标准化文件3、物流标准化是指在()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A包装、装卸 B 运输、储存 C保管、流通加工 D 资源回收、信息管理4、ISO标准(ISO6780)的6种托盘标准规格:()A 1200800,1200l000 B 1219l0l6,11401140 C 13001300,12001140 D 11001100,10671067,二、判断题1、物流标准系统效应的优化是独立条目的优化,是标准个体素质的等强度优化。()2、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基本的特征或者本质属性是整体性。()3、物流标准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需要建立在一般标准系统的基础上,而不是完全的创新。()三、简答题1、什么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拥有哪些特点?2、标准化体系有哪些特征?3、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选择题1、C 2、B 3、ABCD 4、ABD二、判断题 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